治疗湿热病的经验

治疗湿热病的经验

一、治疗湿温病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孙照沣[1](2021)在《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中医经典《伤寒论》发展而来的中医流派——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医流派。本研究以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扶阳流派在云南的文化扩散、文化涵化现象以及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在滇形成、发展与变迁的规律。试图通过文化地理学,从一种新的角度探讨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与传播规律,拓宽中医经典地域性文化文化学术广度,为流派人才培养与流派在更广阔地域的传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流派代表医家生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以及流派发展的地域条件时代背景都是中医流派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手段,收集整理云南吴佩衡医家医案与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创始人吴佩衡生平大事记,收集不同地域同时代同师承的扶阳流派代表医家医案(范中林与祝味菊医案)与不同地域同时代同师承的扶阳流派创始人生平大事记(祝味菊大事记)作为对照研究的样本资料,研究扶阳流派在云南的文化扩散以及文化涵化现象,探讨地域因素对扶阳医家用药规律的影响以及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与传播规律。结果:扶阳流派在滇传播的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基于地域、用药规律、流派代表医家与时代四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地域日较差规律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可以较为客观地呈现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日气温变动幅度的状态。(1)高气温日较差的类蜀滇地区属于扶阳流派的舒适传播区域,扶阳医家可以直接运用传统扶阳流派思想,结合四诊合参,从辨证论治出发来构建诊疗思路。(2)低气温日较差的异蜀滇地区属于扶阳流派的陌生传播区域,扶阳医家诊疗前需要充分调查当地气候特点,了解当地常见病与医生常用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运用传统中医思维思考扶阳思想的地方性适应方向,探索出属于异蜀滇地区自然环境下的扶阳流派地方性适应思想。2.用药规律(1)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共同特点:擅用姜桂附、善用经方、少用苦寒药物、常配伍健脾化湿药。针对高气温日较差的类滇蜀地域诊疗,可以尝试直接运用传统扶阳流派思想与用药习惯,结合四诊合参,从辨证论治出发来构建诊疗思路。(2)针对低气温日较差的异蜀滇地域治疗:需制约附子辛热愫悍不守之性,减轻温热药用药药量。可考虑配以重镇潜阳药物(如磁石等),制附子愫悍不守之性,引火归元;或适当配以滋阴养血药(如酸枣仁等)辛通酸收,温阳养阴并施。(3)针对某些特殊地域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加入佐使药物,助力君药补火助阳。如沿海气候较为潮湿可考虑适当配伍理气化湿药,行气化湿,以助扶阳之功。(4)发掘温热药物的新用法,探索扶阳用药更多的可能性。吴佩衡诊疗前让患者试服肉桂末泡水,若患者能耐受即表示确系阴证。祝味菊首创温潜法,同时探索酸枣仁,石膏,羚羊角,大黄等非温热药与附子的配伍使用的新功效。3.流派代表医家个人因素(1)流派代表医家对于中医扶阳流派学术理解越深刻,对于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的完成度越高。(2)流派代表医家接触和学习与自己流派体系不同的医学知识,可对自身传统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3)流派代表医家在发展临床诊疗事业的同时发展办学,注重流派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4.时代背景因素稳定和平的时代是流派发展的充分条件,在稳定的时代背景下,医家个人的提升进步与流派的传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更有可能发生。

张平,谭琰,高峰,宋平,姚贵宾,赵轩,丁治国,姚成礼[2](2021)在《三仁汤中三焦理论的临床应用及优势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三仁汤始载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经典方剂,原方由8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具有分消走泄的特点,湿热之邪从上、中、下三焦驱除;分消走泄法即疏通气机,清泄湿热,使三焦湿热逐步清除的一种治疗方法,"分消"即分开消除,给湿邪以不同出径,导湿热邪浊排除体外,"走泄"即外泄、外透,舒展气机,则气通湿除,祛邪外达。由此可见,三仁汤作为祛湿剂,将"分消走泄"作为立方依据,在治疗内湿兼有邪热证方面疗效显着,临床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查阅近10年资料,依据三焦辨证理论,概述三仁汤的方证理论和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其在上、中、下三焦疾病应用中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为有效开发利用三仁汤提供理论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医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COVID-19,尽管病因属"疫戾"之气,但从致病特点来看,众多医家虽有或"寒"或"热"或"毒"不同见解,但均认同"湿"的临床特点,具有"湿邪"属性的COVID-19,由于湿邪黏腻,"在一经不移",病势缠绵,迁延难愈,除发热、咳嗽等主证外,还突出表现为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泻等湿阻中焦的症状特点。三仁汤作为治疗湿温病的经典方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应用前景值得探索。

刘星[3](2020)在《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最早在《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并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章中具体运用。在中医学文献中,温病的概念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那么温病在病因、病机、发病、辨证及治疗等方面必然与运气学说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学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将温病与运气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探讨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运气学说在温病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基于运气的温病辨治规律。方法:借鉴医史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挖掘、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文献,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运气及温病研究的相关着作与论文,对其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深入研究,阐述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范畴,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并基于此阐明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结果: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运气学说的形成主要是以朴素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为基础,而源于运气学说的“天人相应”观念亦有其天文、物理学等科学依据。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除了干支推演理论,主要包括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这些在七篇大论中有系统概述,而详细的理论应用必须探求整个《黄帝内经》。第二部分论述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伤于寒”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属于疾病的诱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影响体质,体质最终决定发病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非六淫。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描述太阳、太阴时,“开”、“关”并存并用,其用取象比类的思维细致地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开阖枢“折”即为三阴三阳病。经气倾移是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主要由人迎寸口脉法来判定倾移的六经方向和经气多少,辨识三阴三阳病的过程就是六经辨证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温病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失于藏精,感受邪毒,发必温病。“伏气”的本质是异常气候(六淫)加于人体后形成的体质状态,并影响未来发病的寒温性质。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于体质阳升热化,即“不藏精”,而“不藏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冬伤于寒”。卫气营血辨证缺少对具体的经脉脏腑病位的辨别,临证必须结合六经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创新的辨证方法,教材将其等同于脏腑辨证,就失去了本义,辨治温病也就很难单独以之为纲。而六经辨证不仅兼纳经络、脏腑,而且每一经皆有卫、气、营、血之分,是一种纵、横交叉立体式的较完整的辨证方法,实际含纳三焦辨证,并能融合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病应采用以六经为纲、卫气营血为目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时,温病的治疗须采用同是源于运气的气味治法。第四部分论述疫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黄帝内经》时代的先人不仅早已认识导致疫病等恶劣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即其所谓“邪鬼”、“五尸鬼”,而且认识到“三虚”可致疫病,还运用运气学说准确地预测疫病的发生。文章最后用运气学说分析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论:运气学说具有客观的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运气学说不仅在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更是整个《黄帝内经》及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内经》中得到具体、广泛地应用。进而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方法等多源于运气,从而形成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治规律,以及疫病(包括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周桥,郭锦晨,李家劼[4](2020)在《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文中指出基于《王仲奇医案》从暑湿交蒸、湿漫三焦、邪伏膜原、午后发热四个方面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辨治"湿温"的特色。王仲奇认为暑湿交蒸宜清暑化湿,常用佩兰、青蒿、通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桑叶之类;湿邪弥漫三焦应以畅通三焦气机为要,责之白豆蔻、枳壳、大腹皮、橘叶、杏仁、佩兰、法半夏、青蒿、茯苓之属;邪伏膜原则以疏利膜原为急,多以吴又可之达原饮加减;午后发热经久不愈多以寒凉清解、淡渗利湿为法,偏喜连翘、金银花、栀子、薏苡仁、青蒿、滑石、郁金之辈。

杨丹,郝微微,郑沁薇,王孟然,王凯强,苑致维[5](2019)在《孟河医派学术传承——固其根,散其叶》文中研究说明孟河医派属于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其医家众多,名医辈出,着述繁多。细究其传承至今愈来愈繁荣的原因,乃孟河医派始终不忘其根,坚持醇正和缓的学术思想,坚持传统文化的熏陶,坚持学习中医经典文化;师古不泥古,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在学术上不断探索,并擅于借助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不守一宗,不囿于一家之见,不吝于传授知识,有家国情怀。故能薪火相传,兴盛至今。

焦如春[6](2019)在《《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温,是湿热合邪所致的一种疾病,属温病中的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相关理论指导辨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湿温相关理论,对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艾滋病、SARS等疾病诊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临床中,湿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拓宽到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湿温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研究湿温证治规律对现代临床诊疗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在诸多温病学着作中,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是较系统、完整、集大成的一本温病学专着。论着中创建了新的温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可为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为主体,对书中湿温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分别从“因、机、证、治”等方面研究湿温证治规律。本研究主要分为九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湿温定义及相关疾病关系辨析。明确本研究主体是广义湿温,包含暑温、伏暑、湿温3个病种。对3者关系辨析,存在发病时节、病位、证、治法侧重的不同。关于湿温与寒湿则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可孤立。第二部分论述湿温病因与发病。湿温病因为湿热邪气。邪气或从外来,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或湿自内生,而病湿温;或内外合邪发病。另外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痰饮等病理性产物,亦可导致新病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湿温病机。此部分从湿温病位与病性、传变规律、转归三方面研究。湿温病位广泛,三焦俱受,但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性有虚有实,疾病以三焦传变为主,也有卫气营血相传。后期或是湿温化燥;或是湿温化为寒湿。第四部分论述湿温治则治法。湿温治则治法遵从三焦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以三焦分论,上焦治宜芳香宣化为主,中焦治宜苦辛通降为主,下焦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治法分别为芳香宣化、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邪、宣通三焦,分消走泄、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第五部分论述湿温辨治规律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辨治特点、三焦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寒湿辨治规律研究、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湿温的辨治特点发现,湿温辨证方法主要有从纵向维度进行的三焦辨证、从横向维度进行的卫气营血辨证,二者可相互结合,明确病变脏腑及气血病理阶段;重视体质因素,发现体质不同,影响发病及病情轻重、传变与转归;重视阴阳平和;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有得汗而解、催吐而解、轻下热结而解、淡渗从小便而解;注重舌象、脉象,重视舌象辨湿热,重视脉象定邪正盛衰及预后情况、定三焦病位、据脉施治;既病防变;顾护阳气;顾护阴津。研究三焦辨证论治发现:上焦湿温多病在肺,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气袭表,出现湿热邪气伤阴、湿热邪气伤气、邪闭肺经、邪伤肺气、邪伤肺阴、邪闭肺气、邪蒙清阳、邪阻气逆等病理变化;治法宜芳香宣化为主;药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药量也宜轻。中焦湿温多病在脾胃,病证繁多,多属气分阶段;以湿热邪气阻滞气机,脾升胃降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脾胃受病,上则清阳不升,中则失于健运,下则浊阴不降,又有脾主四肢肌肉,病亦可延及向外,故在此将其统归,总不离蒙上、滞中、滞下及湿热日久出现的湿伤阳、热伤阴、阴阳两伤,其中蒙上包含蒙蔽清窍、发于肌表、郁于经络关节肢体三类;治法以苦辛通降法为主。下焦湿温多病在肝、肾;病性多属邪少虚多;病理表现有邪伤肝络、邪灼真阴、邪损脾肾阳气、阴阳两虚、闭阻下窍、上蒙清窍等,治法以淡渗利湿、补益法为主。三焦同病,仍以脾胃为论治重点;总以通宣三焦,分消走泄为法;治法宜选宣气化湿、苦辛通降、淡渗利湿之法,有时要同时应用方可显效。研究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发现,湿温所处卫气营血阶段并非遵循卫-气-营-血逐级深入,该现象的出现与发病病因、病邪强盛程度有关。疾病在三焦辨证所处病情阶段与卫气营血所处病情阶段并非相对应。研究寒湿辨治规律发现:上焦寒湿多病在肺,发病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中焦寒湿多病在脾胃;治法以苦辛通降法、温阳化湿法为主,或二法相合,或分别合以淡渗利湿法。下焦寒湿日久,多伤及肝、肾;其中寒湿日久耗损肾阳或脾肾两伤者,可见寒湿所致痔疮下血、阻滞气机之便血、肾阳虚衰、脾肾阳虚等虚证,亦可出现津液积聚胃口所致之阴吹等实证;寒湿伤于厥阴,发为寒疝,其中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病势急;总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研究中发现吴鞠通善用温补督脉的特殊治法,用于肾阳虚衰的治疗,药多用鹿茸一味。第六部分论述《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与煎服药特点分析。此部分分别从湿温用药特点、特殊煎服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研究湿温用药特点时发现:湿温辨证用药,当细分疾病所属阶段,分而论治。一般湿温用药,忌柔喜刚;若湿热日久,伤阴耗津,药用阴柔生津之品。三焦湿温用药各不同,上焦宜选轻清之品,且药量宜轻;中焦用药质地不轻不重,用药以达中焦脾胃燥湿相济、脾升胃降,气机和畅为旨,药物多选用辛温之品配以苦寒之品;下焦用药,药味当厚。研究特殊煎服药特点时发现:煎煮药物时,依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性选用相应的溶媒;服药时间方面,除一般服药时间外,尚有昼夜时时服药法、病发前预防性服药法;临证中,服药剂量需根据体质、年龄进行调整。针对寒湿患者,煎服药亦有其法。第七部分论述湿温后期调摄及治疗禁忌。湿性黏滞,湿温病情缠绵,疾病后期及愈后均需时时调摄。饮食当以淡薄滋味为主,痢疾患者尤需重视此点。针对不同体质,亦须选用不同的调摄方式。治疗湿温时,应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忌纯辛温发汗。第八部分论述《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二者在疾病病位、辨证方法、诊法、治法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温病条辨》主要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施治;而《湿热病篇》主要以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施治,同时参以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重视舌象、脉象;而《湿热病篇》尤其重视观舌象,以查病位、定证型。第九部分论述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此部分从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两方面研究。后世医家治疗湿温的方剂,很大程度受到吴鞠通论治湿温理论的影响,其中较为代表性名方有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菖蒲郁金汤。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较多,孔伯华提出肝热、脾虚理论,秦伯未提出芳香化湿宜分为芳香、香燥化湿,章次公提出湿温急症需重视脉诊,赵绍琴提出治湿、治气、宣肺三要法,另有医家将三焦辨证灵活应用临床。以上研究对《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对现代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林家愉[7](2019)在《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及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个多发常见病,对世界卫生医疗组织造成了沉重付负担,目前西医主要以抑酸、促胃肠动力药为主,疗效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全面,一旦停药则容易复发,对病患造成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的影响与困扰。传统医学根据个体症状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故疗效较全面,副作用及复发率较低,且符合经济效益。本研究目的主要通过学习劳绍贤教授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丰富临床经验,总结劳教授的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医诊疗思维,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近年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论着,以及通过劳绍贤教授的门诊抄方,记录临床治疗笔记,搜集劳绍贤教授的验案及记录心得体会等方式,摘选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特色、辨治特点录入电脑,学习劳绍贤教授的临床经验。第二部分:本研究运用劳教授验方清浊安中汤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型的患者进行治疗,将病例队列分成两组,观察组为清浊安中汤联合艾普拉唑肠溶片,对照组为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4周后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脾胃系疾病IPRO量表之胃食管病模块的问卷量表测定,纪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总分,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前后好转程度。结果: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GERD的经验。劳绍贤教授认为肝脾气机失调,胃失和顺而上逆所致。因此,劳绍贤教授认为调理肝脾、和胃降逆为治疗法则,腑气以通降为顺,肝脾胃之气畅达,则腑气得畅,浊邪自消。在选方用药方面,劳绍贤教授灵活运用岭南药材治疗,体现了独特的治疗特色。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型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填写得食管反流病问卷、中保症状积分量表、脾胃系疾病I)RO量表之胃食管病模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浊安中汤联合艾普拉唑肠溶片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更佳,联合方案优于单独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结论:劳绍贤教授提出临证思维核心、赋予四诊新内涵及治未病的思想为临床辨病辨证思维,把胃食管反流病分为四个证型,脾胃湿热型、肝巧不和型、脾胃虚弱型以及胃阴不足型,将劳绍贤教授的验方清浊安中汤临床应用于GERD脾胃湿热型的患者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应积极推广。

马鹏[8](2019)在《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薛生白《湿热条辨》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感湿热病专着,其提出的外感湿热病的证治纲领,具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本文尝试从六经辨证角度,解构其证治纲领提出的本源与特色,以期增加阐释和解读《湿热条辨》的维度与方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薛氏湿热证治的理论与特色。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辨证思想和并归纳《湿热条辨》的证治规律。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背景综述从薛生白生平、着作、《湿热条辨》的既往研究概况引出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2.《湿热条辨》六经辨证思想研究从“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关系入手,探寻《湿热条辨》采用六经辨证的依据,并进一步对比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论证基于六经辨证薛氏认知湿热病的理论特色。3.《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研究依据薛生白提纲证对湿热证的叙述,得出“正局”与“变局”是《湿热条辨》湿热证治的纲领,而“正局”和“变局”提出的基础和前提,则是薛生白对六经的认识和对六经辨证的运用。按照“正局”与“变局”两大纲领对《湿热条辨》条文进行归类和阐释,并总结其特点。4.基于六经辨证《湿热条辨》湿热病治法研究“药因病用,病源既异,治法自殊。”同样的六经,因为病因的差异,寒邪与湿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六经病变规律。薛氏以六经认识湿热病分出“正局”“变局”两大纲领。笔者因循薛氏此例,在湿热病“正局”和“变局”纲领下归纳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治法特色。结果1.薛生白《湿热条辨》论述湿热病以六经辨证为主,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2.《湿热条辨》的“正局”指湿热壅阻太阴阳明的湿热病。而《湿热条辨》的“变局”指湿热邪气热化、寒化后淫及他经(指太阳、少阳、少阴和厥阴)的湿热病。3.《湿热条辨》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是“苦辛合用”。具体而言,“正局”治法以苦辛法为主体,或可补充使用甘淡渗利;“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故疏透膜原是湿热病“正局”治法的变法。4.《湿热条辨》湿热病“变局”治法取法于仲景而有所补充创新。如湿热“病在二经之表”的少阳主以辛凉宣散渗泄清热;湿热“病在二经之里”的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湿中太阳,宜用辛散;湿伤少阴,或用清润,或用温补。结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依循六经辨证要素,提出湿热病"正局”“变局”两大纲领,从而从整体上系统展现出外感湿热病的证治规律,从这一角度解读《湿热条辨》的构架,与从三焦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去归纳研判相比较,似更能从外感湿热病全局的高度把握其演变规律。并提出苦辛合用是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经有手足、病分表里、药主宣通”是湿热病“变局”的治法要点。因此可以说,薛生白从六经辨证的角度,以外感湿热病为研究对象,在“正局”和“变局”的总纲领下,因序展开,条分缕析,阐述和演绎了外感湿热病证治规律,是《湿热条辨》一书最重要和核心的特色。

覃事东[9](2015)在《三仁汤在湿温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7例经常规西医治疗疗效欠佳的湿温病患者纳入研究,之后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并停用其他治疗措施。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38例,好转29例,无效10例,痊愈率77.97%,总有效率94.35%。其中痊愈病例最短用药3 d,最长用药15 d,平均(8.75±3.64)d;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最短1 d,最长7 d,平均(3.83±2.14)d。有效病例服药时间均达到15 d,体温均降至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最短5 d,最长13 d,平均(6.41±2.85)d。结论: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余锦秀[10](2013)在《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体会》文中研究指明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温病初起的着名方剂之一,其化湿之功尤强,多用于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的治湿良方。岭南地区土卑地薄,春夏淫雨,潮湿尤甚,其人湿热体质者尤多,而湿温病在岭南也很常见,因此藿朴夏苓汤在岭南有着广泛的运用,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和临床运用,浅谈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的个人体会。

二、治疗湿温病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湿温病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进展
    一、扶阳思想的历史渊源与扶阳流派在滇的传播发展
        (一)《易经》与《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思想源流
        (二)扶阳流派在滇的传播发展
    二、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再认识
        (一)文化地理学简介与发展
        (二)文化地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
        (三)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研究思路
    一、理论研究
    二、资料来源
        (一)医案
        (二)大事记
第三章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基于不同地域扶阳流派医家医案,地域因素对扶阳医家用药规律的影响探讨
        一、蜀滇沪三地日较差分析
        二、蜀滇沪三地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比较
        (一)四川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二)云南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三)上海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三、结论
    第二节 基于不同地域流派创始人大事记,地域因素对扶阳流派发展的影响探讨
        一、吴佩衡与祝味菊大事记统计与分析
        二、时间轴分析
        三、事件属性分类分析
        四、文化接触引发的地域文化改变分析
        五、结论
        (一)滇沪扶阳流派文化扩散效果积极的原因分析
        (二)滇沪扶阳流派文化扩散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一)地域日较差规律
        (二)用药规律
        (三)流派代表医家个人因素
        (四)时代背景因素
    三、总结与评述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
    一、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背景介绍
    二、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国内现状
    三、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四、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三仁汤中三焦理论的临床应用及优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仁汤原方研究
    1.1 三仁汤源流考证
    1.2 三仁汤组成
    1.3 三仁汤方义
    1.4 三仁汤组方特点
2 异病同治-三焦辨证
    2.1 上焦篇
        2.1.1 呼吸系统疾病
        2.1.2 心血管疾病
    2.2中焦篇
        2.2.1 胃部疾病
    2.3 下焦篇
        2.3.1 肝病
        2.3.2 肾病
        2.3.3 肠道疾病
3 讨论与展望

(3)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概述与思考
    1 运气学说科学性探源
        1.1 六十年甲子周期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1.2 更长运气周期的形成背景——大司天
        1.3 “天人相应”观念的天文物理学基础
    2 运气学说与《易经》关系简述
    3 运气学说理论范畴初探
第二部分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1 《黄帝内经》的病因观——风为百病之长
        1.1 风、寒之辨
        1.2 不同性质的“风”
    2 《黄帝内经》的发病观——气候影响体质、体质决定发病
    3 《黄帝内经》的生理模型——三阴三阳开阖枢
        3.1 三阴三阳——兼论“标本中气”理论内涵
        3.2 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
    4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六经辨证
        4.1 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为经气倾移
        4.2 三阴三阳病的人迎寸口诊法
        4.3 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5 《黄帝内经》的治疗方法
        5.1 三阴三阳病的针刺治疗
        5.2 三阴三阳病的“饮药”治疗——气味治法
第三部分 运气理论范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
    1 温病概述与思考
        1.1 《黄帝内经》中的温病辨治观
        1.2 《伤寒论》中的温病辨治观
        1.3 后世医家的温病辨治观
    2 温病的病因病机
        2.1 风寒致温的机理
        2.2 “伏气”并非邪藏于里
        2.3 《黄帝内经》中温病的证候与分类
    3 温病的辨证方法
        3.1 卫气营血辨证初探
        3.2 三焦辨证正误
        3.3 融合卫气营血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
    4 温病的治疗方法
        4.1 温病气味治疗大法
        4.2 叶天士《温热论》气味治法
        4.3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味治法举隅
    5 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1 《黄帝内经》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2 叶天士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3 吴鞠通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第四部分 疫病(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1 疫病探源
    2 疫病发病
        2.1 “三虚”与疫病发病
        2.2 疫病的发病机理
    3 疫病预测
        3.1 客主加临致气候异常致疫
        3.2 《素问遗篇》中的疫病预测
    4 疫病防治
    5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上热下湿交而成暑, 清热逐秽除暑湿
2 湿遏气分充斥三焦, 芳香淡渗畅气机
3 邪伏膜原关联脾胃, 辟秽化浊急宣化
4 午后发热延绵不解, 淡渗清解泻郁热

(5)孟河医派学术传承——固其根,散其叶(论文提纲范文)

1 孟河医派传承之根
    1.1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根基——醇正和缓
        1.1.1 醇正
        (1)轻:
        (2)淡:
        1.1.2 和缓
    1.2 滋养孟河医派的文化根基——中华传统文化
        1.2.1 孟河思想背后的儒道文化
        1.2.2 孟河传承背后的儒道文化
        1.2.3 孟河学术背后的中医经典文化
2 孟河医派传承之枝叶
    2.1 孟河医学传承方式的开拓发展
    2.2 孟河医学学术研究的现代化发展
    2.3 孟河医学与西医的磨合发展

(6)《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湿温定义
2 湿温相关疾病关系辨析
    2.1 湿温与暑温、伏暑
    2.2 湿温与寒湿
3 湿温病因与发病
4 湿温病机
    4.1 湿温病位与病性
    4.2 湿温传变规律
        4.2.1 三焦相传
        4.2.2 卫气营血相传
    4.3 湿温转归
        4.3.1 湿温化燥
        4.3.2 湿温化为寒湿
5 湿温治则治法
    5.1 芳香宣化
    5.2 苦辛通降
    5.3 淡渗利湿
    5.4 通下逐邪
    5.5 宣通三焦,分消走泄
    5.6 清热利湿
    5.7 益气化湿
    5.8 温阳化湿
    5.9 疏风胜湿
6 湿温辨治规律研究
    6.1 湿温辨治特点分析
        6.1.1 湿温辨证方法
        6.1.2 重视体质因素
        6.1.3 重视阴阳平和
        6.1.4 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
        6.1.5 注重舌象、脉象
        6.1.6 既病防变
        6.1.7 顾护阳气
        6.1.8 顾护阴津
    6.2 三焦湿温辨证论治
        6.2.1 上焦湿温辨证论治
        6.2.2 中焦湿温辨证论治
        6.2.3 下焦湿温辨证论治
        6.2.4 三焦同病辨证论治
    6.3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6.4 寒湿辨治规律研究
        6.4.1 上焦寒湿辨证论治
        6.4.2 中焦寒湿辨证论治
        6.4.3 下焦寒湿辨证论治
    6.5 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
        6.5.1 痹
        6.5.2 疸
        6.5.3 疟
        6.5.4 痢
7 《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及煎服药特点分析
    7.1 湿温用药特点
    7.2 湿温特殊煎服药特点
    7.3 寒湿特殊煎服药特点
8 湿温后期调摄
    8.1 淡薄滋味
    8.2 因人而异
9 湿温治疗禁忌
    9.1 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
    9.2 忌纯辛温发汗
10 《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
11 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
    11.1 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
    11.2 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及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中医治疗
    1.2 西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1.2.1 概述
        1.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 临床诊断
        1.2.4 现代医学治疗
第二章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
    2.1 临床辨治思维
        2.1.1 临证思维核心
        2.1.2 赋予传统“四诊”新内涵
        2.1.3 治未病之思想
    2.2 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
        2.2.1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证的经验
        2.2.2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经验
        2.2.3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虚弱证的经验
        2.2.4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阴不足证的经验
    2.3 劳绍贤教授门诊治疗各型胃食管反流病的验案
    2.4 讨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对象
        3.1.2 西医诊断标准
        3.1.3 中医诊断标准
        3.1.4 纳入标准
        3.1.5 排除标准
        3.1.6 剔除标准
        3.1.7 病例的脱落及中止
    3.2 研究方法
        3.2.1 治疗方案
        3.2.2 观察方法及指标
        3.2.3 疗效评价
        3.2.4 统计学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病例分配及完成
        3.3.2 一般情况比较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Gerd-Q评分比较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比较
        3.3.5 两组患者治疗前SSD-PRO评分比较
        3.3.6 疗效评定(组内比较)
        3.3.7 疗效评定(组间比较)
        3.3.8 总体疗效评价
        3.3.9 安全性评价
    3.4 结果分析
    3.5 讨论
        3.5.1 清浊安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3.6 劳绍贤教授门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湿热型的验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薛氏生平
    2.医学着作
    3.《湿热条辨》既往研究述要
        3.1 版本学研究
        3.2 治法研究
        3.3 辨证规律研究
第二部分 《湿热条辨》辨证体系研究
    2.1 《湿热条辨》的辨证体系主体为六经辨证
        2.1.1 “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关系研究
        2.1.2 六经辨证可以辨治伤寒与温病
        2.1.3 《湿热条辨》的写作参仿《伤寒论》
        2.1.3.1 《湿热条辨》以六经为论病的基础
        2.1.3.2 《湿热条辨》以表里、寒热、虚实为辨证的要点
        2.1.3.3 《湿热条辨》从六经的角度展现湿热病的证治规律
        2.1.3.4 《湿热条辨》行文多仿仲景
    2.2 《湿热条辨》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
        2.2.1 “三焦”概念的多重含义
        2.2.2 三焦辨证的核心意义在脏腑
        2.2.3 “吴氏三焦”与“水湿三焦”辨证各有侧重
        2.2.4 三焦辨证不足阐释《湿热条辨》的主体辨治规律
        2.2.5 卫气营血辨证长于阶段和层次
        2.2.6 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主要辨治温热病
        2.2.7 卫气营血辨证不能完全阐释《湿热条辨》的辨证规律
        2.2.8 《湿热条辨》三种辨证体系关系的讨论
    2.3 小结
第三部分 《湿热条辨》以“正局”和“变局”为总纲领
    3.1 湿热病之“正局”
        3.1.1 太阴、阳明是湿热病“正局”的病变中心
        3.1.2 阳明是湿热邪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
        3.1.3 “太阴内伤”是湿热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3.1.4 “内外相引”是《湿热条辨》的重要发病观
        3.1.5 “气机凝滞”是湿热病的基本特征
        3.1.6 “正局”证治分类
        3.1.6.1 提纲证
        3.1.6.2 湿重于热
        3.1.6.3 湿热并重
        3.1.6.4 热多湿少
    3.2 湿热病之“变局”
        3.2.1 湿热郁遏相火是少阳热郁的关键
        3.2.2 肝肾素虚、火气郁闭是厥阴风火的前提
        3.2.3 病在太阳是湿热邪从表伤的少见形式
        3.2.4 病入少阴有寒热两端
        3.2.5 “变局”证治分类
        3.2.5.1 少阳证治
        3.2.5.2 厥阴证治
        3.2.5.3 太阳证治
        3.2.5.4 少阴证治
    3.3 小结
第四部分 《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证治特点
    4.1 《湿热条辨》“正局”证治特点
        4.1.1 辛开苦降为主法
        4.1.1.1 善用重用辛开,着力开宣湿郁
        4.1.1.2 慎用少用苦寒,重在降泄气机
        4.1.2 甘淡渗利为辅助
        4.1.2.1 湿热病“正局”病机为虚实夹杂
        4.1.2.2 甘淡渗利重在通阳
        4.1.2.3 甘淡渗利之宜忌
        4.1.3 疏透膜原为变法
        4.1.3.1 膜原为阳明的半表半里
        4.1.3.2 疏透膜原是苦辛法的变法
    4.2 《湿热条辨》“变局”证治特点
        4.2.1 少阳主以辛宣凉散渗泄清热
        4.2.1.1 足少阳宜用辛宣凉泄
        4.2.1.2 手少阳重视凉散降泄
        4.2.1.3 少阳证治特点小结
        4.2.2 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
        4.2.2.1 手厥阴主用清热救阴、凉血开窍
        4.2.2.2 足厥阴主用清热救阴、泄邪平肝
        4.2.2.3 痉厥并见,风火同治
        4.2.2.4 病在厥阴,重视通腑泄热
        4.2.2.5 薛生白与叶天士治疗痉厥的不同之处
        4.2.2.6 厥阴证治特点小结
        4.2.3 湿中太阳,宜用辛散
        4.2.3.1 寒湿外中是病在太阳的常见形式
        4.2.3.2 辛温发汗是寒湿中于太阳的主要治法
        4.2.3.3 湿重于热首用苦辛温,湿渐化热首用苦辛凉
        4.2.3.4 太阳证治特点小结
        4.2.4 少阴有寒热两端,或清润,或温补
        4.2.4.1 少阴肾为一身阴阳之本,病有热化寒化
        4.2.4.2 从阳化热,宜清滋肾阴
        4.2.4.3 从阴化寒,宜扶阳除湿
        4.2.4.4 少阴证治特点小结
结语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薛生白《湿热病篇》研究现状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三仁汤在湿温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因
    3.2 病机
    3.3 治法
    3.4 方药

(10)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2 用方体会
    2.1 洞悉病情 辨证精当
    2.2 清热祛湿 各有主次
    2.3 方药加减 因地制宜
3 病案举例

四、治疗湿温病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D]. 孙照沣.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三仁汤中三焦理论的临床应用及优势探讨[J]. 张平,谭琰,高峰,宋平,姚贵宾,赵轩,丁治国,姚成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07)
  • [3]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刘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J]. 周桥,郭锦晨,李家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5]孟河医派学术传承——固其根,散其叶[J]. 杨丹,郝微微,郑沁薇,王孟然,王凯强,苑致维. 环球中医药, 2019(09)
  • [6]《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D]. 焦如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劳绍贤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及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D]. 林家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D]. 马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三仁汤在湿温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覃事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1)
  • [10]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体会[J]. 余锦秀. 光明中医, 2013(02)

标签:;  ;  ;  ;  ;  

治疗湿热病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