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环特提斯河东伸问题

南海西环特提斯河东伸问题

一、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1](2022)在《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文中认为经过60年的油气调查与勘探,随着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逐渐加大,海洋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开拓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的调查与勘探发现,中国海域前新生代盆地残留地层具有如下特征:(1)厚度大,一般为4 000~6 000 m,最大厚度超过9 000 m;(2)分布广,有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和南海南部5大分布区;(3)存在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下部层系"、中生界"中部层系"和中生界"上部层系"6套地层;(4)可划分东海-南海型和渤海-黄海型两类层型结构,前者仅由"单一"的中生代地层组成,后者由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叠合"构成;(5)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6套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最广;(6)具有孔隙型、裂缝改造型和风化壳型3类储层,其中,孔隙型储层包括白云岩、礁滩相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裂缝型储层与大型断裂带和挤压构造带伴生,风化壳储层可分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中生代碎屑岩4亚类,其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条件3种因素控制;(7)具备"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古生新储"、"中生中储"、"中生新储"和"上生下储"6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中国海域前新生界油气前景广阔,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东海南部-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新生代富生烃凹陷内的潜山是中国海洋油气下一步勘查方向;北黄海盆地坳陷区的中生界和渤海海域的前新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值得重视。

田志文[2](2021)在《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属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晚古生代以来,南海地区受到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影响,大地构造背景受控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共同制约,经历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和新南海的打开,具有复杂的大地构造环境。古南海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对理解南海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古南海的存在时限、构造属性、俯冲范围和规模存在一定的争议。沙巴和沙捞越地区与古南海俯冲消亡密切相关,通过沙巴和沙捞越野外考察资料和对野外样品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测试分析,结合南海及邻区区域地质、岩浆活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资料,认为古南海是曾经位于华南以南、印支以西现今南海所在位置的中生代洋壳,在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有可能发生过扩张。本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沙巴蛇绿岩套在早三叠世就存在了,蛇绿岩套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MORB特征,古地磁测试表明三叠纪沙巴地区有可能位于南半球(古纬度29.9°S)。侏罗纪,沙巴地区缺失沉积地层,只存在一些蛇绿岩套,表明沙巴地区侏罗纪有可能处于深海沉积环境。沙巴中部Telupid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样品古地磁测试古纬度为10.6°N,数据表明晚白垩世沙巴地区古纬度高于现今纬度。白垩系-始新统Chert-Spilite(Cs)组2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68±2Ma、90±2Ma,Sapulut(SP)组1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为81±2Ma。Cs组砂岩碎屑锆石以前寒武纪和白垩纪锆石居多,对比沙巴邻区构造演化、地质特征以及同时期碎屑锆石年龄图谱,推测南海北部有可能是Cs组砂岩的物源区,表明沙巴曾经靠近南海北部地区。晚白垩世晚期,沙巴向南漂移又与东加里曼丹拼贴在一起,间接表明古南海在晚白垩世晚期有可能发生扩张。2.沙捞越西部Lundu地区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火山弧花岗岩,经古地磁实验测试分析Lundu地区晚白垩世古纬度为1.9°S。沙捞越北部武吉米辛线野外露头出露糜棱岩化千枚岩,并且发育构造透镜体,表现出古南海俯冲消亡所产生的动力变质岩。在沙捞越Tatau地区始新统Bawang组与渐新统Tatau组(~34Ma)明显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始新统Pelagus、Metah、Silantek和Kapit Member组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弱区域变质作用,间接反映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3.通过梳理前人对古南海的研究,结合南海及围区地质、岩浆活动、古地磁和古生物等资料,认为中新生代南海地区受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控制,早三叠世-中新世的古南海不同阶段其构造属性有可能不同:(1)三叠纪,南海地区受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特提斯洋洋壳的残余海或是古太平洋一部分;(2)侏罗纪,南海地区受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3)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期,南海地区主要受古太平洋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并且逐渐向半封闭环境演化;(4)晚白垩世晚期-中新世,南海地区已经形成半封闭环境,根据沙巴Cs组碎屑锆石、古地磁和微地块Semitau中生代古植物证据推测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可能发生扩张,此时的古南海可能是由新生洋壳和古太平洋残余洋壳共同组成的边缘海。古南海的俯冲消亡使南海北部地壳减薄,促使了新南海的打开,而南沙海槽的西南段有可能是古南海的残余洋壳。4.南海地区发育古南海中生界地层,晚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南海北部和西部基底发生不均衡隆升并且遭受风化剥蚀,而南海南部一直接受海相沉积。南海北部和西部盆地可以加强中生界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的研究,南海南部盆地中生界具有发育潜山油气藏和古生新储岩性油气藏的潜力。

何凯伦[3](2019)在《南海南部及围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沙海域由于其丰富的资源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备受许多国家和学者的关注。为了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及开拓勘探领域,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勘探要从新生界迈向前新生界。为了给南海中生界、古生界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及地质支撑,迫切需要对南海南部前新生代基础地质做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本文收集了大量的南海南部地区及围区陆缘的地层(包括越南南部、纳土纳岛、婆罗洲、菲律宾等)和断裂、缝合带等相关资料,并归纳总结;然后对南海南部陆缘(马来西亚沙巴州、沙捞越州)进行野外考察、采样,对于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分析,统计南沙海区的钻井拖网样资料,并以此划分出南海南部基底构造构造单元;进而对南海南部地区的前新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磁和构造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建立南海南部前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序列,为南海南部地区前新生代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1)在围区陆域地质特征的约束下,通过对周缘位于不同地块的陆域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并且结合深部构造资料,以主要的洋盆边缘断裂带、缝合线(蛇绿岩带和混杂岩带)、区域走滑断裂带和海沟俯冲带等作为二极构造单元的划分依据,将南海南部划分为9个二级构造单元:印支地块、巽他地块、锡布增生系、东加里曼丹、南沙地块、苏禄地块、中央海盆、中-西沙地块及菲律宾岛弧带,其中对于苏禄地块和南沙地块进行了细分,以走滑断裂作为三级构造单元的划分界限,并制作南海南部基底构造单元划分图。(2)南沙海区陆缘各地块变质基底不同,印支地块→古晋带→锡布带→米里带的结晶-变质基底形成时间由老→新、变质程度从中-高级→中-低级,并经受了差异沉积建造过程。其中印支地块为前古生代变质基底,3套海相沉积叠加1套海-陆相交互沉积建造;古晋带:泥盆纪变质基底,2套海相沉积建叠加1套海陆过渡带沉积建造;北巴拉望:石炭纪变质基底、2套海相沉积夹1套海-陆相交互沉积建造;纳土纳-沙捞越-南巴拉望蛇绿岩套时代由老变新。(3)通过野外考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测年等测试,发现可以代表古南海洋壳的沙巴地区蛇绿岩套中玄武岩的年龄为248.1±4.6Ma,在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洋壳玄武岩的性质。本文认为古南海是在三叠纪之前就已经存在,在中生代期间受特提斯海侵和古太平洋叠加影响;在晚白垩世期间向巽他地块之下俯冲,其遗迹为卢帕尔断裂带附近的蛇绿岩套(如纳土纳岛的蛇绿岩套、马来西亚沙巴州的KET蛇绿岩套和Lubok Antu混杂岩),以及在消亡过程中西北婆罗洲地区形成的一系列俯冲增生系(如锡布增生系)。(4)在南海南部基底构造单元、岩相古地理和区域性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南海地区的古地磁和古生物特征将南海地区的中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五个演化阶段:(1)古特提斯影响阶段(Pz2):古特提斯形成,大多南海南部各地块都处于古特提斯多岛洋之中;(2)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T1-T2):古特提斯(主要通过Song Ma洋)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南海南部地区;(3)古特斯俯冲消亡和古太平洋构造域阶段(T3-J1):印支运动后,Song Ma缝合带形成,古特提斯消亡,南海南部作为古太平洋的边缘海主要受到古太平洋的影响;(4)中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J2-K1):晚侏罗世,南沙地块向华南大陆漂移,早白垩世末,南沙地块对南海北缘地块完成了俯冲拼贴,而在早白垩纪西南婆罗洲地块与巽他地块拼贴,东加里曼丹此时也向西南婆罗洲拼贴;(5)古南海消亡阶段(K2):晚白垩世,中特提斯完全关闭,南沙地块开始向南运移,古南海开始向加里曼丹岛之下俯冲消亡。

邵磊,崔宇驰,乔培军,朱伟林,钟锴,周俊燊[4](2019)在《南海北部古河流演变对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再造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演变包含了华南沿海中生代山脉的逐步消减与南海的逐步扩张形成等重大事件。南海北部始新统—下中新统"源-汇"路径研究发现,南海沉积物物源在该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源自南海西部古隆起的"昆—莺—琼"河流系统向南海东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沉积物,包括珠二坳陷在内的南海北部南侧大部分地区受南海西部物源的控制,仅在珠一坳陷接受来自华南大陆珠江的沉积物;晚渐新世,南海西部物源逐步被北部珠江物源取代;到早中新世,珠江来源沉积物全面越过番禺低凸起进入珠二坳陷,大量来自华南内陆的沉积物被珠江运输至南海盆地,"昆—莺—琼"古河流进一步萎缩,仅在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分布,并且由西向东沉积物源区昆嵩地块逐渐被海南岛取代。南海西部自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中央峡谷正是该古河流的残余。南海新生代早期"昆—莺—琼"河流系统的发现及珠江演变过程的构建,对于深刻认识该地区新生代早期古地理特征、整个欧亚大陆东南缘的古地貌重建以及盆地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桐林,石会彦,郭志宏,张功成,张镕哲,陈汉波[5](2018)在《基于卫星重磁资料的南海深部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深部构造对研究南海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海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进行布格校正、海水层校正和沉积层校正,得到布格重力异常,再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分离,利用位场界面反演方法对区域布格异常进行反演计算得到研究区域的莫霍面深度分布;采用全变倾角化极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卫星磁异常数据进行化极处理,并进一步对化极磁异常作向上延拓,得到延拓后化极磁异常结果.分析布格重力异常、莫霍面深度及化极磁异常特征,结合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的证据,得到以下结论:推测南海北部陆缘的古俯冲带位置是从118.5°E,24°N沿北东向延伸至109°E,15°N;红河断裂入海后经过莺歌海盆地在海南岛南部转为南北向与越东断裂相接并延伸至万安盆地;推测中特提斯洋的部分闭合位置是从110°E,2°N到101°E,21°N.

张丽鹏[6](2017)在《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南以中生代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多金属矿化而闻名,尤其是W、Sn、Sb、Nb、Ta、Cu和U等矿化,并且这些岩浆岩和矿化表现出时空分布规律。按时空关系主要可分为四期:三叠纪(230?210 Ma)、侏罗纪(180?150 Ma)、早白垩世(140?125 Ma)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110?80 Ma)。相比其它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110?80 Ma)阶段同样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但是研究相对薄弱。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成矿阶段主要位于华南南部,处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导致其构造背景存在争议。我们选择的研究区位于华南南部粤西地区的阳春盆地,以盆地内的白垩纪石菉Cu?Mo矿床、锡山Sn?W矿床和鹦鹉岭W?Sn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的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锡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和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以期明确阳春盆地白垩纪矿床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个华南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和矿床的研究,以及亚洲东南部的大地构造演化,探讨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石菉Cu?Mo矿床是阳春盆地内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石菉岩体其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两者都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两者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其中Si O2含量为64.5?67.4 wt.%,MgO为1.66?2.52 wt.%,具有较高的Al2O3(15.4?16.6 wt.%)和Sr(>400 ppm)含量和较低的Y和Yb含量。除了个别样品具有略高的Y和Yb含量,大部分样品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石菉岩体形成于约106?104 Ma,其中最年轻的石英闪长岩年龄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反映成矿事件与石菉岩体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菉岩体具有较高的锆石Ce4+/Ce3+和δEu值,表明了岩浆的高氧逸度特征。综合石菉岩体埃达克质岩、高氧逸度、高Mg#值和铜矿化等方面的特征,其最可能形成于年轻的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石菉全岩Sr?Nd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表明,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可能与EMII型富集地幔和上部陆壳物质发生了混染。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华南曾受东部太平洋构造域和南部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但根据古太平洋板块的漂移和转向历史,太平洋板块很难到达阳春地区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石。根据亚洲东南部的构造演化历史,重建白垩纪时期(125 Ma)华南及其周缘地块的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白垩纪时期新特提斯俯冲带离华南并不远,洋脊俯冲形成的平板俯冲可能是石菉Cu?Mo矿床形成的最佳机制。锡山Sn?W矿床位于华南南部的阳春盆地,其成矿在空间上主要与钾长花岗岩有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79 Ma(78.1±0.9 Ma;79.0±1.2 Ma;79.3±0.8 Ma)。选自锡石石英脉的辉钼矿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79.4±4.5 Ma。直接通过矿石矿物的LA-ICP-MS锡石U?Pb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78.1±0.9 Ma和79.0±1.2 Ma,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一致,因此可以代表锡山的成矿年龄。锡山的成矿年龄与钾长花岗岩年龄一致,表明两者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钾长花岗岩具有高Si O2(71.4?77.2 wt.%),K2O(4.43?7.12 wt.%)和全碱(Na2O+K2O=7.88?10.07 wt.%)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到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稀土(REE=167?539 ppm)和高场强元素(Nb=48.1–78.5 ppm,Ta=8.5–25.3 ppm),同时亏损Sr、Eu、Ba和Ti等元素。钾长花岗岩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10000*Ga/Al>2.6,Zr+Nb+Ce+Y>350ppm)都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并被进一步划分为A2型。锡山钾长花岗岩高Rb/Sr、K/Rb值和低Nb/Ta、Zr/Hf值指示了岩浆的高演化特征。钾长花岗岩的初始87Sr/86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5256?0.706181和-5.4?-4.8,同时锆石εHf(t)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7.8?1.6,表明其可能来源于混合的岩浆源区,有幔源物质的参与。锡山钾长花岗岩较低的锆石Ce4+/Ce3+(12?88)比值指示其初始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这对Sn在初始岩浆中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而钾长花岗岩的高挥发分含量和高演化特征在成矿元素迁移和富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锡山岩体A型花岗岩的特征说明其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而高F、低Cl和A2型花岗岩特征最可能由俯冲板片后撤引起的。板片后撤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多硅白云母分解,释放出富F和贫Cl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并部分熔融混合形成初始岩浆。白垩纪时期锡山矿区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部位。阳春盆地内的石菉Cu?Mo矿床已证明是特提斯俯冲的产物,因此锡山矿床应是由特提斯板片的后撤引起的。鹦鹉岭矿床位于锡山矿床的西侧,是一个W?Sn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其矿种类型多样,并且岩浆岩脉发育,与锡山矿床相比更加复杂。矿区出露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两者都具有较低的Nb/Ta和Zr/Hf值,指示它们都有较高的演化程度。钾长花岗岩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型式,而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海鸥型稀土配分型式,并具有更高的Rb/Sr值。因此相对于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更高的演化程度。锆石U?Pb定年显示两类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形成年龄79 Ma,与阳春盆地内的锡山岩体一致,为粤西地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一部分。通过矿石矿物锡石U?Pb定年直接获得成矿年龄79.6±0.9 Ma,与鹦鹉岭岩体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鹦鹉岭岩体与W?Sn矿化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上都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同时,它们较高的初始岩浆形成温度(>800°C)也与A型花岗岩的特征一致。鹦鹉岭岩体较低的锆石Ce4+/Ce3+和δEu值反映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岩浆低氧逸度是初始岩浆富集Sn的关键因素。挥发分元素在成矿元素迁移和沉淀中具有重要作用。鹦鹉岭岩体与锡山岩体具有相同的成岩时代和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应为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板片后撤导致了鹦鹉岭岩体的形成。统计发现,华南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和W?Sn矿床可划分为两条带:东南沿海NE向岩浆岩带和华南南部EW向岩浆岩和W?Sn矿化带。这两条带在展布方向、岩石组合和成矿性等方面都不同。白垩纪晚期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与东南沿海NE向岩浆岩带一致。而华南南部EW向岩浆岩和W?Sn矿化带与特提斯板块向北俯冲一致。因此,这两条带应该分别受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的影响。综上,特提斯在白垩纪仍然影响华南地区。在104 Ma时,特提斯洋脊俯冲到阳春一带并形成石菉Cu?Mo矿床。随着俯冲的进行,俯冲角度逐渐增大而发生后撤,形成了EW向晚白垩世W?Sn成矿带。

方念乔[7](2016)在《“海南陆缘弧”体系的构建与“特提斯南海”的识别:一个关于“古南海”演化新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应用近期在琼南、广东、湘南和越南芽庄、大叻等地的研究成果,综合区域地质资料,从岩浆岩性质、组合与地化特征、沉积序列特征和碎屑岩组分、年代学和地层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起以海南岛中南部的岩浆-沉积组合为典型标志、以东西向延伸为基本特征、演化过程与浙闽活动陆缘带明显有别的海南陆缘弧体系。该陆缘弧晚中生代处于华南大陆的南端,在构造地理格局上从属于特提斯域。笔者主张向北俯冲于海南陆缘弧下的"古南海"应正名为"特提斯南海",它是特提斯多岛洋北部的边缘海,西段可能与缅、马等地的海域沟通,东段则与太平洋域相接。海南陆缘弧具有广阔的弧后区,各弧后盆地的演化进程可以对比。该弧最初似发育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初期岩浆弧与俯冲造山活动达到高峰,晚白垩世发生弧后拉张,但近弧地带挤压条件下的岩浆-沉积作用一直延续至晚白垩世后期(约70 Ma)。海南陆缘弧的活动时间表实际上是特提斯南海消减过程的真实反映。由于消减过程及随后发生的中南半岛在早新生代的挤出逃逸运动和现代南海的扩张作用,特提斯南海的地质记录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恢复特提斯南海的原貌仍是一项有待开展的艰巨工作。

孔媛,许中杰,程日辉,王嘹亮,张莉[8](2012)在《南海围区中生代构造古地理演化》文中认为对南海围区中生代岩相、构造以及古地理进行了系统总结与研究,编制了南海围区6个时期(包括T3-K2)构造古地理简图,阐述了南海围区主要的缝合带形成时间和中生代活动及其对南海围区中生代的古地理的控制与影响。经研究,南海围区盆地类型、中生界地层以及古地理环境受特提斯的闭合以及环太平洋俯冲带的影响控制。虽然南海的存在使F6系列断裂有了现在的格局,但是古太平洋构造带一直控制着中生代加里曼丹、巴拉望、潮汕凹陷以及台湾等地的盆地的形成。讨论了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构造古地理的演化,南海围区地层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沉积相显示是由海相到陆相的转变,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每个时期都呈现北陆南海的古地理格局。

鲁银涛,栾锡武[9](2009)在《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演化对于认识大陆边缘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特提斯构造演化是南海构造演化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演化发展及对后来的大陆边缘构造和探寻中生代油气资源前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揭示特提斯构造域和濒太平洋构造域的时空演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作者基于对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对南海北部陆坡作了3条重力模型,从重力剖面上探讨特提斯构造在南海北部陆坡的痕迹。

鲁银涛,栾锡武[10](2009)在《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文中研究表明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演化对于认识大陆边缘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特提斯构造演化是南海构造演化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演化发展及对后来的大陆边缘构造和探寻中生代油气资源前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揭示特提斯构造域和濒太平洋构造域的时空演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作者基于对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对南海北部陆坡作了3条重力模型,从重力剖面上探讨特提斯构造在南海北部陆坡的痕迹。

二、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古南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古南海研究现状
    2.3 古南海相关缝合线及断裂
        2.3.1 卢帕尔线
        2.3.2 武吉米辛线
        2.3.3 南沙海槽南缘断裂
        2.3.4 廷贾断裂(西巴拉姆线)
    2.4 古南海相关地质问题
        2.4.1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岩浆弧
        2.4.2 沙捞越造山运动
        2.4.3 沙巴造山运动
        2.4.4 南沙海槽是否存在古南海残余洋壳
第3章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及其对古南海的地质记录
    3.1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
        3.1.1 沙巴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3.1.2 沙巴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3.1.3 沙捞越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3.1.4 沙捞越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3.2 岩石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3.2.1 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3.2.2 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3.3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
    3.4 古地磁测试分析
第4章 古南海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
    4.1 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T)
    4.2 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J)
    4.3 古太平洋影响阶段(K_1-K_2中期)
    4.4 古南海扩张与俯冲消亡阶段(K_2末期-N_1)
    4.5 南海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南海南部及围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基底构造单元研究现状
        1.2.2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南海南部大地构造背景
    2.1 南海南部区域地质概况
    2.2 南海南部主要断裂、缝合带属性研究
        2.2.1 越东-万安断裂
        2.2.2 廷贾断裂
        2.2.3 中南-礼乐断裂
        2.2.4 巴拉巴克断裂
        2.2.5 南沙海槽南缘断裂带
        2.2.6 卢帕尔断裂
    2.3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2.3.1 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碰撞拼合
        2.3.2 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
        2.3.3 南沙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缝合及中生代俯冲带
        2.3.4 古南海的打开与关闭
第3章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基底构造层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3.1 南海南部陆域基底构造层特征及构造属性
        3.1.1 印支地块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1.2 巽他地块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1.3 锡布增生系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1.4 沙巴地区结晶基底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1.5 菲律宾岛弧带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2 南沙海域基底构造层特征及构造属性
        3.2.1 曾母块体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2.2 永暑-太平块体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2.3 礼乐-北巴拉望块体前新生界构造属性
    3.3 南海南部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3.3.1 构造单元划分沿革
        3.3.2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依据
        3.3.3 构造单元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第4章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4.1 西北婆罗洲火成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1 样品测试方法
        4.1.2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1.3 马来西亚沙巴州、沙捞越州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 南海南部各地块古位置的确定
        4.2.1 古地磁基本原理
        4.2.2 各陆块的古纬度
    4.3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
        4.3.1 古南海的构造属性
        4.3.2 西北婆罗洲地区火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4.3.3 南海南部前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南海北部古河流演变对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再造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海北部新生代河流演变
    1.1 南海北部周边源区特征
    1.2 珠江的形成与发展壮大
    1.3 红河沉积物特征
    1.4 海南岛物源的特征
2 昆莺琼古河流的发育与消亡
    2.1 稀土元素特征
    2.2 碎屑锆石年龄组合特征
    2.3 昆莺琼古河流的发育过程
3 南海北部新生代早期古地理特征
    3.1 早中始新世 (文昌期)
    3.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恩平期)
    3.3 晚渐新世 (珠海期)
    3.4 早中新世 (珠江期)
4 结论

(5)基于卫星重磁资料的南海深部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重磁数据处理方法
    1.1 位场界面正反演
    1.2 低纬度化极
    1.3 数据处理与解释流程
2 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2.1 数据来源
    2.2 布格重力异常与莫霍面深度特征
    2.3 磁异常特征
3 讨论
    3.1 南海北部陆缘古俯冲带位置
    3.2 红河断裂入海后延伸位置
    3.3 中特提斯洋闭合位置
4 结论

(6)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南南部及邻区白垩纪岩浆岩与矿床
        1.2.2 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1.2.3 特提斯研究现状
        1.2.4 阳春盆地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制备与实验分析
    2.1 样品制备
        2.1.1 薄片制备
        2.1.2 全岩无污染200目粉末磨制
        2.1.3 单矿物挑选与样品靶制备
    2.2 实验分析
        2.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2.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2.3 锆石U?Pb定年
        2.2.4 锡石U?Pb定年
        2.2.5 辉钼矿Re?Os定年
        2.2.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层
    3.2 区域构造
    3.3 区域岩浆岩
    3.4 区域矿产资源
第4章 石菉Cu?Mo矿床
    4.1 矿床地质特征
    4.2 分析结果
        4.2.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4.2.2 锆石U?Pb定年
        4.2.3 辉钼矿Re?Os定年
        4.2.4 锆石Hf同位素
    4.3 讨论
        4.3.1 成岩成矿时代
        4.3.2 岩浆氧逸度
        4.3.3 埃达克质岩
        4.3.4 岩浆混合与地壳混染
        4.3.5 构造背景
    4.4 小结
第5章 锡山Sn?W矿床
    5.1 矿床地质特征
    5.2 分析结果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5.2.2 锆石U?Pb定年
        5.2.3 辉钼矿Re?Os定年
        5.2.4 锡石U?Pb定年
        5.2.5 锆石Hf同位素
        5.2.6 全岩Sr?Nd同位素
    5.3 讨论
        5.3.1 成岩成矿时代
        5.3.2 A型花岗岩特征
        5.3.3 岩石成因
        5.3.4 岩石属性与Sn?W矿化
        5.3.5 伸展背景与新特提斯板片后撤
    5.4 小结
第6章 鹦鹉岭W?Sn多金属矿床
    6.1 矿床地质特征
    6.2 分析结果
        6.2.1 主微量元素特征
        6.2.2 锆石U?Pb年龄
        6.2.3 岩浆氧逸度与温度
        6.2.4 锡石U?Pb定年
        6.2.5 锆石Hf同位素
        6.2.6 全岩Sr?Nd同位素
    6.3 讨论
        6.3.1 成岩成矿时代
        6.3.2 岩石类型与成因
        6.3.3 岩浆分异与W?Sn成矿
        6.3.4 构造环境
    6.4 小结
第7章 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与构造背景
    7.1 岩石组合及岩性特征
    7.2 太平洋板片的影响范围
    7.3 晚白垩世W?Sn成矿
    7.4 晚白垩世NS向伸展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海南陆缘弧”体系的构建与“特提斯南海”的识别:一个关于“古南海”演化新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古南海”释义
2 讨论
    2.1 关于南海北部的活动陆缘及“海南陆缘弧”
    2.2 关于海南陆缘弧的东西向延伸问题
    2.3 与“海南陆缘弧”相关的构造体系和“特提斯南海”
        2.3.1“海南陆缘弧”构造格局
        2.3.2 从“古南海”到“特提斯南海”
3 结论

四、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J].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01)
  • [2]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D]. 田志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南海南部及围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D]. 何凯伦. 吉林大学, 2019(10)
  • [4]南海北部古河流演变对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再造的启示[J]. 邵磊,崔宇驰,乔培军,朱伟林,钟锴,周俊燊. 古地理学报, 2019(02)
  • [5]基于卫星重磁资料的南海深部构造研究[J]. 李桐林,石会彦,郭志宏,张功成,张镕哲,陈汉波.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 [6]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D]. 张丽鹏.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8)
  • [7]“海南陆缘弧”体系的构建与“特提斯南海”的识别:一个关于“古南海”演化新模式的探讨[J]. 方念乔. 地学前缘, 2016(06)
  • [8]南海围区中生代构造古地理演化[J]. 孔媛,许中杰,程日辉,王嘹亮,张莉. 世界地质, 2012(04)
  • [9]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J]. 鲁银涛,栾锡武. 海洋科学集刊, 2009(00)
  • [10]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J]. 鲁银涛,栾锡武. 海洋科学集刊, 2009(00)

标签:;  ;  

南海西环特提斯河东伸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