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一、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晶晶[1](2021)在《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文中提出大学生运动员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对运动成就动机的衰退和丧失比较敏感,心理疲劳产生的现象也已出现,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运动员的在日常生活和训练比赛,影响着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很多学者也一直致力于降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通过了解不同变量的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运动成就动机和心理疲劳的现状,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心理疲劳的影响,对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采用杨勇引进挪威大学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nd的成就动机量表和Raedeke和Smith(2001)的《运动心理疲劳问卷》对304位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调查分析得出:运动成就动机的得分是0.7081,说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水平良好;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心理疲劳的得分是22.2787,说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为轻度疲劳。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在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以追求成功为主,避免失败有待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在不同变量学历和训练年限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变量性别和专业背景上无显着差异(p>0.05)。在心理疲劳方面,对运动的负面评价高于其他两个维度,说明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运动员的对运动的负面评价。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在不同学历上有显着差异性(p<0.05),不同变量性别、训练年限以及专业背景上分别在对运动的负面评价维度、成就感降低维度以及情绪/体力耗竭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运动成就动机和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中度相关关系(0.691)显着负相关性;自变量(运动成就动机)负向影响因变量(心理疲劳),说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心理疲劳具有预测作用。

张长宏[2](2021)在《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其影响因素;探讨述情障碍、手机成瘾、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为针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一定线索。方法:(1)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某两所医学院校3516人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内在个体因素、外部因素三个部分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2)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心理资本问卷(PCQ)、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分别对医学的学习倦怠、心理资本、手机成瘾和述情障碍进行测量。(3)采用Epidata、spss20.0、AMOS.V2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结和构方程模型(SEM)探究述情障碍、心理资本、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调查共收回3090份问卷,其中男生1199(38.80%)人,女生1891(61.20%)人;户籍在农村的1334(43.17%)人,在城市的1756(56.83%)人;独生子女为1254(40.58%)人,非独生子女为1836(59.42%)人;医学专科生934(30.23%)人,医学本科生为2156(69.77%)人。平均年龄为19.69±1.23岁,在16到34岁之间;学习倦怠平均得分为57.19±10.71,学习倦怠总得分超过中点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2)在医学生中,专科生比本科生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更高(OR=1.549,95%CI=1.289-1.861);不自信(OR=2.276,95%CI=1.617-3.201)和偶尔不自信(OR=1.470,95%CI=1.140-1.896)的比一直很自信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高;不喜欢参加团体活动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比喜欢参加的更高(OR=1.495,95%CI=1.098-2.036);性格中等比起性格外向来说是保护因素(OR=0.756,95%CI=0.607-0.943);不喜欢(OR=4.984,95%CI=3.575-6.947)或者一般喜欢(OR=2.503,95%CI=2.067-3.029)自己专业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都高于喜欢自己专业的;不喜欢(OR=2.062,95%CI=1.521-2.796)或者一般喜欢(OR=1.396,95%CI=1.167-1.668)与家人交流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都高于喜欢与家人交流的;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水平学习倦怠的保护因素(OR=0.558,95%CI=0.465-0.671);每周不锻炼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高于每周锻炼在三次以上的(OR=2.089,95%CI=1.630-2.677);每个月生活费不够(OR=2.063,95%CI=1.482-2.872)或者刚好(OR=1.353,95%CI=1.124-1.629)的高水平学习倦怠的发生率高于每月生活费充足的;经常感到孤独(OR=1.982,95%CI=1.364-2.878)和偶尔感到孤独(OR=1.452,95%CI=1.131-1.864的高水平学习倦怠发生率高于从不感到孤独的;不能适应学校生活(OR=2.050,95%CI=1.304-3.224)和基本能适应学校生活(OR=1.326,95%CI=1.089-1.614)的高水平学习倦怠的发生率高于很适应学校生活的医学生。(3)心理资本在述情障碍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路径系数为0.168(-0.454*-0.371),占总效应的28.33%(0.168/0.371+0.168)。手机成瘾在述情障碍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路径系数为0.063(0.541*0.117),占总效应的14.52%(0.063/0.371+0.063)。结论:(1)专科生、不自信、不喜欢参加团体活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喜欢与家人交流、每周不锻炼、生活费不够、感到孤独、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可能是高水平学习倦怠的危险因素;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可能是高水平学习倦怠的保护因素。(2)述情障碍可能直接影响学习倦怠,也可能通过心理资本或者手机成瘾,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心理资本和手机成瘾都可能在述情障碍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谢琼[3](2021)在《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应激应对方式及公正世界信念的水平,应激应对方式的分布特征,控制其他相关因素后,明确公正世界信念对应激应对方式影响,阐明公正世界信念在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中的优先顺位,构建医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提供科学教育指导。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三个系其中一系的整体、公共卫生及其他医疗技术相关专业的各年级所有学生,将这些学生确定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78份,有效问卷1304份,有效应答率82.6%。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Just World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JWS)来评价医学生应激应对方式和公正世界信念的水平及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在应激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中的优先顺位。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和SAS9.4软件。单因素分析中,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在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公正世界信念及其他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检验结果中,P<0.25的因素进入多因素检验,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讨各因素对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结果: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2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98±0.47)、(1.13±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正世界信念得分为(65.91±8.08),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及内在公正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6.46±4.05)、(20.85±3.84)、(18.56±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地区、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公正世界信念、抑郁症状、社交回避及苦恼和学习动机与调查人群的积极应对方式相关(P<0.05);调查人群的消极应对方式则与民族、抑郁症状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相关(P<0.05)。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后,与调查人群积极应对方式有关因素按Beta值排序依次为公正世界信念(Beta=0.268,P<0.001)、学习动机(Beta=0.173,P<0.001)、社交回避和苦恼(Beta=-0.157,P<0.001)、抑郁症状(Beta=-0.091,P=0.002)、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vs.大学及以上:Beta=-0.076,P=0.008);与调查人群消极应对方式有关因素按Beta值排序依次为抑郁症状(Beta=0.281,P<0.001)、民族(汉族vs.其他:Beta=0.132,P<0.001)、社交回避及苦恼(Beta=0.064,P=0.03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应激应对方式,无论是积极应对方式还是消极应对方式,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着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公正世界信念及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内在公正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首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方式与公正世界信念的相关性最高,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相关性最高。此外,一般人口学特征亦对应激应对方式有影响。

刘晓彤[4](2020)在《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提升一座城市品牌的捷径,可帮助城市打造健康文明的新形象,同时产生难以估算的经济价值和体育价值,发挥显着的周边效应。马拉松赛事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将城市风貌和景观进行集中呈现,还能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马拉松举办热潮。与其他大型综合性赛事不同,马拉松赛事提供的是服务型体育产品,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有较高的要求。但随着赛事的快速发展,志愿者群体结构不够合理、招募渠道较单一、缺乏监督与评估主体等问题逐渐显露。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当前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志愿者培育和发展路径。本研究在学习和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各大赛事的志愿者组织管理经验,以苏州市各大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机理论、能本管理理论和4R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分别从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等视角,对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推动我国群众性赛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推陈出新,缓解当前苏州市马拉松赛事的理论发展需要。首先,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马拉松赛事、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以及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将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细化为招募、培训、配置、激励、权益保障、监督与评估和遣散七个环节。其次,采用实地分析法参与到苏州市大型马拉松赛事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面向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收集。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进行构建,并提出发展建议,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群体的男女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都存在不均衡性。(2)当前苏州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招募渠道受限制、培训方式较单一、岗位划分存在模糊性、激励结构不合理、权益保障受重视程度有限、缺乏监督和评估、志愿者离场具有随意性等问题。(3)当前苏州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发展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赛事有较为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有稳定的志愿者后备资源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结构未规范、行政化特点明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发展困境。(4)针对当前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可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配置、激励、权益保障、监督与评估和遣散七个环节对发展路径进行构建。(5)可通过健全志愿服务保障、调整政府职能、提升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提升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意识等方式,促进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

左殿升[5](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王亚[6](2020)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虑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直辖市)的3 178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常模,并且与大学生的性别、就读学历层次、就读学科、每日上网时间等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28.48%的大学生还可能有严重焦虑;女性、专科层次、尚不清楚就读学科的大学生群体焦虑水平更为明显;精神性焦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特质;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精神性焦虑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期,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有效疏导和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张可[7](2020)在《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学术阅读作为用户获取学术资源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信息行为,不仅对高校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并对大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深远影响。当前,学术阅读用户面对的信息类型和内容更加复杂,加之科学研究工作困难、同行压力等外在因素影响,使得他们在学术阅读时更容易产生焦虑、迷茫、沮丧、技术恐惧等各种情感体验,而大学生作为学术阅读的重要用户群体,帮助其减缓在学术阅读时产生的消极情感,合理引导和强化其积极情感,对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阅读效率并促进其有效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学术阅读情境,以大学生为研究群体,系统揭示了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中的情感反应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了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最终构建基于情感影响机制的学术阅读信息行为模型。本研究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策略。首先,利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数据,扎根理论方法分析数据,构建出初步的理论模型;其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量表收集数据,采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来验证并解释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学术阅读情境下,大学生的情感反应由认知评估所唤醒,情感反应包括“情感倾向”、“情绪状态”和“内容知觉”三种维度。对不同因素的认知评估引发了大学生不同的情感维度,“情感倾向”反映了大学生对学术阅读的主动或被动程度,主要由“个人内在意义”和“社会规范意义”评估所引起;“情绪状态”描述了大学生学术阅读时所经历的直观情绪,主要由“个人应对潜力”和“外界环境因素”评估引起;“内容知觉”体现了大学生对学术阅读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察觉,主要由“学术内容质量”和“内容理解程度”评估引起。不同的认知评估结果唤醒了大学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不同的情感反应又会促进或抑制大学生的学术阅读信息行为,进而反向改变其原有的情感状态和认知评估结果。(2)大学生学术阅读时产生的信息行为可划分为浅层和深层两种行为类型。浅层学术阅读信息行为包括“学术阅读文献组织”、“学术阅读信息查寻”、“学术阅读信息回避”;深层学术阅读信息行为包括“学术阅读信息保存”、“学术阅读信息利用”、“学术阅读信息交流”。大学生往往浅层和深层两种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相结合采用,但具有不同学历背景、学科背景和阅读素养的大学生,他们各种学术阅读信息行为发生的频率、深度和具体方式都有所不同。(3)研究分析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学术阅读时的认知评估、情感反应和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影响。首先,发现不同性别、学历、学术任务和学术研究阶段的大学生,其对“个人应对潜力”的评估均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该项认知评估因素较易受到学生个人背景因素的影响。其次,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学历、学科、学术任务、学术研究阶段的大学生,其对待学术阅读的“情感倾向”均存在显着差异。最后,研究发现“学历”因素对多种学术阅读信息行为都有显着影响,具有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其学术阅读“信息保存”、“信息交流”、“信息利用”和“文献组织”行为均存在显着差异。(4)模型的验证和解释。本研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验证了认知评估因素、情感反应和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情绪状态”是最容易受到认知评估影响的情感维度,此外,“情绪状态”与“内容知觉”也存在显着影响关系。最后通过探究认知评估因素对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间接影响效果,发现相较于其他认知评估因素,“内容理解程度”对每一种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影响效果都是最高的,这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阅读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信息行为基本是建立在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根据此次实证研究的结论,本研究分别对大学生、相关培养机构、学术文献信息系统开发者及相关信息服务机构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合理引导大学生学术阅读。

邵姚君[8](2020)在《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芜湖市多所高校大学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分析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以期为高校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危险行为开展的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芜湖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匿名方式对3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人口学信息;(2)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版);(3)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5)网络成瘾诊断量表;(6)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问卷进行录入分析,了解大学生人群中危险行为现况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的关联。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取有效问卷2420份,其中,男生1086人(44.9%),女生1334人(55.1%);独生子女1177人(48.6%),非独生子女1243人(51.4%);年级分布:大一982人(40.6%)、大二931人(38.5%)、大三及以上507人(20.9%);生源地分布:城市798人(32.9%)、县城847人(35%)、农村778人(32.1%);学校类别:本科生1468人(60.7%),专科952人(39.3%);专业分布:医学类573人(23.7%)、师范类717人(29.6%)、理工类1130人(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性别方面,男生出现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吸烟天数多、低龄首次饮酒、严重饮酒、醉酒、不安全场所游泳、打架、饮料过量摄入、催吐、尝试性行为的比例更高(P<0.05),女生步行违规、上下学没有安全感、孤独感、学业压力大、甜品过量摄入、不吃早点、偏食、锻炼减肥、控制饮食、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和课外活动以及手机成瘾的比例更高(P<0.05)。学校类型方面,本科生低龄首次吸烟、低龄首次饮酒、孤独感、学业压力大、不吃早点、不喝牛奶的比例更高(P<0.05),专科生尝试吸烟、尝试饮酒、严重饮酒、醉酒、药物使用、不安全场所游泳、打架、控制饮食、绝食、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和课外活动、手机成瘾、尝试性行为(在19岁以前发生性行为)比例更高(P<0.05)。专业方面,师范生尝试吸烟、严重饮酒、步行违规、尝试性行为比例较高(P<0.05),理工生出现低龄首次吸烟、打架、不吃早点、不喝牛奶的比例更高(P<0.05),医学生出现不安全感、学业压力大、控制饮食、绝食、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及课外活动、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的比例较高(P<0.05)。生源地方面,城市学生严重饮酒、饮料过量摄入、不喝牛奶、控制饮食、尝试性行为的比例较高(P<0.05),县城学生尝试吸毒、偏食、绝食比例较高,农村学生更缺乏课外活动(P<0.05)。(2)尝试吸烟、过早饮酒、严重饮酒、醉酒、吸毒,药物使用、步行违规、不安全场所游泳、上下学没有安全感、打架、因学业压力而不开心、饮料摄入、不喝牛奶、不吃早点、油炸食品摄入、锻炼减肥、控制饮食、催吐行为、绝食、擅服减肥药、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和课外运动、手机成瘾、网络成瘾、尝试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怀孕/使怀孕等行为在抑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尝试吸烟、尝试饮酒、严重饮酒、不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因学业压力而不开心、不吃早点、催吐、绝食、擅服减肥药、网络成瘾、怀孕/使怀孕等行为在焦虑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质性维度上,尝试吸烟、过早饮酒、严重饮酒、醉酒、吸毒、使用药物、不安全场所游泳、打架、饮料摄入过量、油炸食品摄入过量、催吐、绝食、擅服减肥药、网络成瘾、尝试性行为、过早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强迫性行为、怀孕/使怀孕等行为的学生在精神质性上得分较低,有尝试饮酒、学业压力而不开心、不喝牛奶、不吃早点行为的学生在精神质性上得分较高(P<0.05)。外倾性维度上,有低龄吸烟、上下学没有安全感、有孤独感、因学业压力而不开心、偏食、绝食、擅服减肥药、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和课外运动、手机成瘾、网络成瘾,不使用安全套、怀孕/使怀孕行为的学生在外倾性维度上得分较高,不喝牛奶、不吃早点、锻炼减肥、控制饮食的学生外倾性得分较低(P<0.05)。神经质维度上,尝试吸烟、尝试饮酒、低龄首次饮酒、醉酒、药物使用、步行违规、上下学没有安全感、打架、有孤独感、因学业压力而不开心、饮料摄入过量、油炸食品摄入过量、偏食、锻炼减肥、控制饮食、催吐、绝食、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及课外运动、手机成瘾、网络成瘾、尝试性行为的学生神经质性维度得分较低,不喝牛奶、不吃早点的学生在神经质性维度上得分较高(P<0.05)。掩饰性维度上,尝试吸烟、尝试饮酒、低龄首次饮酒、醉酒、步行违规、下学没有安全感、打架、有孤独感、因学业压力而不开心、饮料摄入过量、偏食、锻炼减肥、控制饮食、缺乏中等强度运动及课外运动、手机成瘾、网络成瘾、尝试性行为的学生在掩饰性维度上得分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类专业(OR=1.728,95%CI:1.2192.450)、本科学校(OR=1.392,95%CI:1.0571.832)、抑郁(OR=1.519,95%CI:1.112.077)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女性大学生(OR=1.228,95%CI:1.0191.480)、城市和县镇居住地(OR=1.371,95%CI:1.1111.692;OR=1.265,95%CI:1.0311.552)、本科学校(OR=1.766,95%CI:1.4682.125)、精神质性维度(OR=1.064,95%CI:1.0171.114)和抑郁(OR=1.406,95%CI:1.1561.709)是喝牛奶行为的危险因素。师范类专业(OR=1.834,95%CI:1.4282.356)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大学生(OR=2.215,95%CI:1.8012.725)、医学类专业(OR=1.558,95%CI:1.162.093)、抑郁(OR=1.309,95%CI:1.0491.633)、外倾性维度(OR=1.190,95%CI:0.9131.551)是课外锻炼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人群中存在较多健康危险行为,情况不容乐观,并且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各类危险行为危害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大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完善高校和社会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孙婧妍[9](2020)在《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阐明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现状,从人口统计学、健康状况、公正信念、个体情绪、自身态度和学习动力等方面,全面分析应对方式相关影响因素,并明确其优先顺位,为预防和干预该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维护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某师范院校所有参加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核的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身体健康检查内容包括既往病史、五官科检查、外科检查、内科检查和化验检查等多个项目。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Just World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JW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和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来分别评价该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的应对方式、公正信念、个体情绪、自身态度和学习动力情况。本研究共获得有效问卷1359份,有效应答率为87.2%。运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问卷录入,SPSS20.0软件和SA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作为检验水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回归。采用Kappa值及Pearson分析法检验变量间的一致性及共线性。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359人,该调查人群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08±0.43),显着高于全国常模的(1.78±0.52)分(t=25.459,P<0.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10±0.54),显着低于全国常模的(1.59±0.66)分(t=-33.886,P<0.001)。广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把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后,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公正信念(β=0.220,P<0.001)、自身态度(β=0.184,P<0.001)、学习动力(β=0.179,P<0.001)和专业中文学类与教育类的比较(β=0.084,P=0.003);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个体情绪(β=0.257,P<0.001)、公正信念(β=-0.193,P<0.001)和专业中文学类与教育类的比较(β=-0.061,P=0.041)以及理学类与教育类的比较(β=-0.061,P=0.036)。无论积极应对方式还是消极应对方式,健康状况的影响均未见统计学显着性(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针对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学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说明该人群的应对方式现状较为乐观。公正信念和专业是该学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共同的影响因素,并且公正信念是影响积极应对方式的首要因素,而个体情绪是消极应对方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自身态度和学习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积极应对方式有一定正面作用。

莫园园[10](2019)在《有氧运动与睡眠质量:情绪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以广西大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78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探讨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探讨了有氧运动、情绪和睡眠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且利用Amos软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以及睡眠时间因子存在性别差异,即女生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分高于男生;男生睡眠时间因子分高于女生。2.大学生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因子分城乡差异显着,即农村大学生主观睡眠质量以及入睡时间因子分均高于城镇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睡眠时间因子分低于城镇大学生。3.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睡眠质量具有显着差异,即毕业班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总分、入睡时间因子分以及催眠药物因子分高于非毕业班大学生。4.本科生与专科生的睡眠质量存在显着差异,本科生睡眠时间以及催眠药物因子分高于专科生;本科生睡眠质量总分以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分均低于专科生。5.大学生催眠药物因子存在专业上的差异,即理工专业、文史专业大学生催眠药物因子分均高于经管专业大学生。6.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影响其睡眠质量,即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越差,其睡眠质量总分和主观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效率因子分越高;身体状况较好以及身体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其入睡时间以及睡眠障碍因子分低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身体状况较好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因子分低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身体状况一般大学生的助眠药物因子分低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7.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睡前兴奋性饮料使用习惯上差异显着,即睡前有兴奋性饮料使用习惯的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以及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因子分均高于睡前无兴奋性饮料使用习惯的大学生。8.大学生的有氧运动存在性别差异,即男生的有氧运动量显着高于女生;9.大学生有氧运动存在专业上的差异,即理工专业大学生的有氧运动量显着高于文史专业大学生。10.大学生有氧运动存在身体状况上的差异,即身体状况较好的大学生有氧运动量大于身体状况一般的大学生。11.男生正性情绪水平显着高于女生;本科生正性情绪水平显着高于专科生。另外,非毕业班大学生正性情绪水平显着高于毕业班大学生;理工专业大学生正性情绪水平显着高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经管专业大学生负性情绪水平均高于理工专业和文史专业大学生。正、负性情绪在身体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即身体较好的大学生正性情绪水平最高,身体状况一般的大学生次之,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正性情绪水平最低;同时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负性情绪水平均高于身体状况较好或一般的大学生。12.有氧运动、正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两两相关;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正相关。13.大学生有氧运动对睡眠质量具有显着预测作用。14.正性情绪在大学生有氧运动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睡眠质量、有氧运动以及正、负性情绪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有氧运动、正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三个变量间两两相关;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显着相关;3.大学生有氧运动对正性情绪、睡眠质量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且正性情绪是大学生有氧运动与睡眠质量的中介变量,正性情绪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模型、研究假设
        1.4.1 研究模型
        1.4.2 研究假设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运动成就动机概念研究
        2.1.2 心理疲劳的概念研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1 运动成就动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心理疲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整体情况
        4.1.2 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3 不同学历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4 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5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1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整体情况
        4.2.2 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3 不同学历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4 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5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3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相关分析
        4.3.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分析
        4.3.2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2)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述情障碍、手机成瘾、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3)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工具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调查人群的应激应对方式水平
    3.3 调查人群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
    3.4 公正世界信念与调查人群应激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3.5 其他变量对调查人群应激应对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3.6 调查人群应激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资料的可靠性
    4.2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应激应对方式水平
    4.3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水平
    4.4 公正世界信念对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优先顺位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应激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关于马拉松赛事的研究
        2.1.2 关于赛事志愿者的研究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关于赛事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研究
        2.2.2 关于赛事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研究
        2.2.3 关于管理赛事志愿者的研究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地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4.1 理论基础
        4.1.1 动机理论
        4.1.2 能本管理理论
        4.1.3 4R危机管理理论
    4.2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相关内涵概述
        4.2.1 相关概念界定
        4.2.2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4.2.3 体育服务的类型
5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
    5.1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构成情况分析
        5.1.1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结构
        5.1.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受教育程度
        5.1.3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职业
        5.1.4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服务动机
    5.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管理结构分析
6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过程分析
    6.1 苏州市马拉松志愿者的招募
        6.1.1 志愿者对赛事服务信息的获取途径
        6.1.2 组委会对赛事志愿者的招募途径
    6.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培训
        6.2.1 培训时间
        6.2.2 培训方式
        6.2.3 培训内容
        6.2.4 志愿者培训满意度
    6.3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岗位配置
        6.3.1 志愿者岗位配置的区域划分
        6.3.2 志愿者服务岗位满意度分析
    6.4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激励
        6.4.1 激励方式
        6.4.2 激励满意度
    6.5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权益保障
        6.5.1 志愿者权益的内容
        6.5.2 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法律依据
        6.5.3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方式
    6.6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监督与评估
        6.6.1 志愿者出现服务惰性的原因分析
        6.6.2 监督与评估的内容
    6.7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遣散
        6.7.1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遣散工作的内容
        6.7.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遣散工作
    6.8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6.8.1 志愿者群体结构不合理,招募来源渠道受限制
        6.8.2 开展培训的方式较单一,培训内容覆盖面较窄
        6.8.3 服务岗位与意愿有差异,岗位划分存在模糊性
        6.8.4 给予激励与需求存差异,激励缺失与浪费并存
        6.8.5 权益保障重视程度有限,志愿者保护措施单一
        6.8.6 监督评估相关主体缺失,志愿者管控措施缺乏
        6.8.7 对遣散机制重视程度低,离场具有主观随意性
7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优势分析
    7.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劣势分析
    7.3 影响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7.3.1 志愿者受教育程度与服务动机相关性分析
        7.3.2 志愿者职业与获取招募信息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7.3.3 志愿者培训内容与问题解决程度相关性分析
        7.3.4 志愿者培训方式与问题解决程度相关性分析
        7.3.5 志愿者激励方式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7.4 国内外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经验借鉴
        7.4.1 国内大型马拉松赛事经验借鉴
        7.4.2 国外大型马拉松赛事经验借鉴
8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优化路径和发展建议
    8.1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优化路径
        8.1.1 成立专业且稳定的赛事志愿者协会
        8.1.2 扩展志愿者招募来源,丰富志愿者群体的各职业构成
        8.1.3 延伸志愿者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相契合
        8.1.4 规范岗位的配置依据,将志愿者服务意愿与岗位匹配
        8.1.5 优化志愿者激励方式,依据志愿者需求调整激励手段
        8.1.6 重视监督和评估工作,制定全方位的志愿者监察机制
        8.1.7 规范志愿者遣散程序,重视志愿者离场善后相关工作
    8.2 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路径的发展建议
        8.2.1 健全志愿服务保障,规范赛事志愿服务行为
        8.2.2 调整政府职能导向,志愿服务管理去行政化
        8.2.3 提升志愿服务意识,将组织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
        8.2.4 提升社会认同意识,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附件
12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3 致谢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统计方法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差异
    (二)不同培养层次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差异
    (三)每日不同上网时长的大学生焦虑水平存在差异
    (四)就读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焦虑水平存在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一)近一半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焦虑
    (二)女性、专科层次、尚不清楚就读学科的大学生群体焦虑水平更高
    (三)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
    (四)每日上网时长与大学生精神性焦虑水平呈正相关
四、建 议

(7)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学术阅读信息行为
        1.2.2 情感
    1.3 研究内容与策略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策略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情感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
        2.1.1 认知心理学领域相关理论模型
        2.1.1.1 认知—情感过程系统模型(CAPS)
        2.1.1.2 情感评估理论与情感的递归影响模型
        2.1.2 信息行为领域相关理论模型
        2.1.2.1 面向认知情感的信息查寻过程模型
        2.1.2.2 情感负荷理论与社会—生物信息技术模型
    2.2 信息行为研究中的情感数据收集与分析
        2.2.1 情感数据的收集
        2.2.1.1 实验情境下的数据收集
        2.2.1.2 非实验任务的数据收集
        2.2.2 情感数据的分析与划分
        2.2.2.1 单维的方法
        2.2.2.2 多维的方法
    2.3 信息行为中情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环境因素
        2.3.2 个人因素
        2.3.3 信息因素
    2.4 情感与信息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
        2.4.1 情感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2.4.2 信息行为对情感的影响
    2.5 学术阅读的相关研究
        2.5.1 学术阅读认知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2 学术阅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3 学术阅读情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6 相关研究总结
第3章 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制的扎根编码
    3.1 研究问题
    3.2 访谈资料收集
    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3.3.1 信度检验
        3.3.2 效度检验
    3.4 扎根理论编码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编码
        3.4.3 选择式编码
第4章 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制的理论构建
    4.1 认知评估因素
        4.1.1 学术阅读意义评估
        4.1.1.1 个人内在意义评估
        4.1.1.2 社会规范意义评估
        4.1.2 学术阅读条件评估
        4.1.2.1 个人应对潜力评估
        4.1.2.2 外界环境因素评估
        4.1.3 学术阅读内容评估
        4.1.3.1 学术内容质量评估
        4.1.3.2 内容理解程度评估
    4.2 情感反应
        4.2.1 情感倾向
        4.2.2 情绪状态
        4.2.3 内容知觉
    4.3 复合学术阅读信息行为
        4.3.1 浅层学术阅读信息行为
        4.3.1.1 学术阅读文献组织
        4.3.1.2 学术阅读信息查寻
        4.3.1.3 学术阅读信息回避
        4.3.2 深层学术阅读信息行为
        4.3.2.1 学术阅读信息保存
        4.3.2.2 学术阅读信息利用
        4.3.2.3 学术阅读信息交流
    4.4 基于情感影响机制的学术阅读信息行为模型
第5章 基于情感影响机制的学术阅读信息行为模型验证与解释
    5.1 研究问题及假设
    5.2 问卷设计
        5.2.1 样本对象背景信息的收集
        5.2.2 认知评估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5.2.3 情感变量操的作化定义
        5.2.4 行为变量操的作化定义
    5.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5.3.1 问卷信度
        5.3.2 问卷效度
    5.4 问卷数据收集情况
        5.4.1 样本分布情况
        5.4.2 基本统计分析
        5.4.2.1 大学生学术阅读认知评估基本统计分析
        5.4.2.2 大学生学术阅读情感反应基本统计分析
        5.4.2.2 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基本统计分析
    5.5 假设检验
        5.5.1 正态分布检验
        5.5.2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学术阅读认知评估、情感反应和信息行为的影响
        5.5.2.1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学术阅读认知评估的影响分析
        5.5.2.2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学术阅读情感反应的影响分析
        5.5.2.3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影响分析
        5.5.3 学术阅读认知评估与情感反应的相关关系验证
        5.5.4 情感反应与学术阅读信息行为的相关关系验证
        5.5.5 模型的路径分析
第6章 对提高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建议
    6.1 对大学生的建议
    6.2 对图书馆等相关培养机的建议
    6.3 对文献管理软件设计者的建议
    6.4 对其他社会机构的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部分开放式编码过程
附录3 基于语义的情感词汇分类表
附录4 Kracker的情感划分方式
附录5 调查问卷
附录6 变量计算方式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及测量工具
        1.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1.2.2 测量工具
    2 调查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人员培训
        2.3 现场调查与质量控制
    3 数据录入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2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基本情况
        2.1 性别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2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3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4 生源地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3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分析
        3.1 调查对象焦虑、抑郁状况
        3.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的抑郁得分比较
        3.2.1 物质成瘾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3 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4 饮食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比较
    4 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
        4.1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精神质性(P)维度上的比较
        4.1.1 物质成瘾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3 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4 饮食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5 减肥及运动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外倾性(E)维度上的比较
        4.2.1 物质成瘾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2 非故意伤害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3 故意伤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4 饮食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神经质性(N)维度上的比较
        4.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4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掩饰性(L)维度上的比较
        4.4.1 物质成瘾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3 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4 饮食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5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的回归分析
        5.1 变量赋值表
        5.2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3 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4 大学生不良减肥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5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6 大学生伤害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7 大学生吸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8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的分析
        1.1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物质成瘾的分析
        1.2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分析
        1.3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不健康饮食、运动减肥行为的分析
        1.4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精神成瘾、性相关行为的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1 物质成瘾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2 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3 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4 减肥及运动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5 精神成瘾及危险性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结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内容
        2.2.1 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的应对方式现状
        2.2.2 影响因素评价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及应对方式水平
    3.2 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3.2.2 健康状况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3.2.3 公正信念、个体情绪、自身态度和学习动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3.3 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资料的可靠性
    4.2 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水平
    4.3 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4.3.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4.3.2 健康状况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4.3.3 公正信念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4.3.4 个体情绪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4.3.5 自身态度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4.3.6 学习动力对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的影响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有氧运动与睡眠质量:情绪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睡眠质量研究述评
        2.1.1 睡眠质量的概念
        2.1.2 睡眠质量的评估工具
        2.1.3 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2.2 有氧运动研究述评
        2.2.1 有氧运动的概念界定
        2.2.2 有氧运动的测量工具
        2.2.3 有氧运动心理效益的理论机制
    2.3 有关情绪的主要研究进展
        2.3.1 情绪的概念
        2.3.2 情绪的分类
        2.3.3 情绪的主要解释理论
        2.3.4 情绪的评估工具
    2.4 有氧运动、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关系
        2.4.1 有氧运动改善睡眠质量的现状研究
        2.4.2 有氧运动对情绪的干预研究现状
        2.4.3 情绪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
        2.4.4 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三者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
        4.1.1 大学生有氧运动现状
        4.1.2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
        4.1.3 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现状
    4.2 大学生有氧运动和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4.2.1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
        4.2.2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城乡差异
        4.2.3 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差异比较
        4.2.4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在学历上的差异比较
        4.2.5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在专业上的差异比较
        4.2.6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在身体状况上的差异比较
        4.2.7 大学生睡眠质量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比较
    4.3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4.4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4.4.1 大学生有氧运动、正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4.4.2 大学生有氧运动、负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大学生有氧运动、正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分析
        5.1.1 大学生有氧运动的现状分析
        5.1.2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
        5.1.3 大学生情绪的现状分析
    5.2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1 大学生有氧运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2 大学生情绪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3 大学生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 大学生有氧运动、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关系
        5.3.1 大学生有氧运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5.3.2 大学生有氧运动与正性情绪的关系
        5.3.3 正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2.1 个体层面
        6.2.2 高校层面
        6.2.3 政府层面
    6.3 研究创新及未来展望
        6.3.1 研究创新
        6.3.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D]. 郭晶晶. 延边大学, 2021(02)
  • [2]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张长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D]. 谢琼.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苏州市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组织管理研究[D]. 刘晓彤. 苏州大学, 2020(03)
  •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6]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亚. 教师教育学报, 2020(03)
  • [7]大学生学术阅读信息行为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张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D]. 邵姚君.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9]沈阳某师范院校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群体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孙婧妍.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2)
  • [10]有氧运动与睡眠质量:情绪的中介作用[D]. 莫园园.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体育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