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

1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4例的药物复律(论文文献综述)

肖露明[1](2021)在《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的因素,建立快速、科学评估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急诊患者PSVT效果的方法 ,为急诊PSVT复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改良Valsalva动作复律成功的病例为成功组(33例),以复律失败的病例为失败组(31例)。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功组的男占比、平均年龄、舒张压、有PSVT发作史占比、有PSVT药物复律史占比、心脏病占比均低于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发病至就诊时间(3.02±0.82)h短于失败组的(16.93±1.55)h,心率(178.42±8.20)次/min、收缩压(120.45±5.96)mm Hg(1 mm Hg=0.133 kPa)、高血压占比21.21%、糖尿病占比12.12%均高于失败组的(174.10±8.28)次/min、(115.87±5.09)mm Hg、3.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SVT发作史、PSVT药物复律史是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基础病史不是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将单因素分析入选方程的临床信息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VT药物复律史是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SVT药物复律史是影响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夏丽华,李国[2](2020)在《改良的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改良的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由专科护士指导患者运用改良的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记录患者一次复律成功率、复律总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复律成功13例,失败17例,复律总成功率为43.33%,其中一次复律成功率11例,二次复律成功2例,一次复律成功率为36.67%。治疗期间共出现胸闷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结论改良的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复律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罗考文[3](2020)在《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共抽选50例,上述患者均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静注ATP组和心律平组,每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不同药物的复律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心律平组的总治疗效率(92.00%)高于静注ATP组(68.00%),具有差异(P<0.05);静注ATP组的复律时间短于心律平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大,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平组的不良反应率(16.00%)低于静注ATP组(44.0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律平治疗效果比静注ATP更理想,不良反应较少,用药更为安全,值得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曾锐[4](2020)在《246例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的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动过速首发年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诱因等,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进行治疗反应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计246例患儿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男性140例(56.9%),女性106例(43.0%),就诊年龄19.5(1.6,96.0)月(1天16岁),初发病年龄:1岁121例(49.2%),3岁20例(8.1%),6岁29例(11.8%),36岁76例(30.9%)。仅67例(27.2%)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其中呼吸道感染诱发54例(80.6%)。SVT临床表现婴幼儿无特异性,儿童表现为心悸、乏力、面色苍白、胸闷等。246例患儿共计411次复律治疗,其中采用刺激迷走神经12例(2.9%),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409例(99.5%),电复律4例(1.0%),射频消融12例(2.9%)。静脉药物抗心律失常的转窦时间分别为:ATP10(1,30)s、普罗帕酮6.0(5.0,10.0)min,西地兰4.5±6.9h,胺碘酮10.5±13.4min,显着有效率分别为:ATP69.0%(200/290),普罗帕酮68.8%(55/80)、西地兰60.0%(18/30)、胺碘酮44.4%(4/9),ATP、普罗帕酮的显着有效率略高于西地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020,P=0.600),无药物所致心脏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事件发生率分别为:ATP13例次(4.5%),QT高值6例(46.2%),窦性心动过缓4例(30.8%),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23.1%);普罗帕酮11例(13.8%),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45.5%),QT延长3例(27.3%),QT高值2例(18.2%),窦性心动过缓1例(9.1%);西地兰为QT高值1例(3.3%);胺碘酮为频发室性早搏1例(11.1%)。普罗帕酮所引起的心脏相关不良反应比例明显高于ATP及西地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661,P=0.008)。ATP首次高剂量组(30.2mg/kg,165例(56.9%))与低剂量组((27)0.2mg/kg,125例(43.1%))比较两组显着有效率(48.0%与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72,P=0.001),转窦时间(10.0(1.5,30.0)与10.0(1.0,60.0))及心脏相关不良反应(6.4%与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ATP治疗失败的有82例(91.1%)进行联合治疗,其中联合普罗帕酮有65.7%(46/70)的患儿显着有效。电复律的显着有效率为50.0%(2/2),均为药物治疗无效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不同疗效组间比较,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时间及是否合并EF下降有统计学差异(c2=8.766、33.717,P=0.012、0.000),而性别、起病年龄、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及生化指标有无异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数起病于婴儿期;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终止发作可首选ATP治疗;对于单一药物无效的顽固性SVT可联合用药或电复律;SVT持续时间及心脏EF与患儿对药物的反应有关;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SVT,射频消融是唯一根治的措施。

张超,徐昕[5](2019)在《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患者,女,26岁,因"突发心悸3小时"于2018年9月13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不适,休息后无缓解,伴头晕、乏力、胸闷,无胸痛、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自诉既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曾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4个月前曾因心悸不适于我院急诊科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处于备孕阶段,拒绝药物复律,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心动过速。有多次流产史,此次入院患者已怀孕4个月余。入院后心电监护示心率180次/分,血压120/95 mmHg,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见图1。心脏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均未见异常。检查过程中,患者自诉心悸症状加重,咽

高东升[6](2019)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射血分数(LVEF)有所增加,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心室负荷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优于维拉帕米,且不良反应更少。

唐亚群[7](2018)在《食道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针对特定时间区间内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对比分析食道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价值,为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切实依据,最终目的在于保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疗效及预后,同时减轻副作用。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n=47。对研究组患者行食道调搏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普罗帕酮复律。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医疗及护理操作均指定高年资、高职称临床医护人员完成。观察指标包括:(1)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开始至停止所需时间,其中PSVT的终止表现即恢复窦性心律;(2)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具体时间点选取治疗前(T0)、治疗后1h(T1)、治疗后2h(T2)。其中患者对自身疼痛自评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医生对患者疼痛程度评价方法选择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法,上述量表得分与疼痛程度均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被评价者疼痛程度越重)。(3)应激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具体时间点选取治疗前(T0)、治疗后1h(T1)、治疗后2h(T2),具体生命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窦性停搏、低血压、终止后早搏等。(5)经济性: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单位以元计。(6)负面情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紧张情绪变化情况,评价方法选用14压力知觉量表(CPSS),分数与被评价者心理紧张程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被评价者心理越紧张)。(7)满意度:于本次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独立填写(特殊情况下可由患者家属代为填写,如患者意识不清等)由本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自拟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分数与被评价者满意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评价者对本次治疗过程满意度越优)。将上述研究所得两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19)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结果如下:(1)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开始至PSVT终止所需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疼痛程度:两组T0时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对比均P>0.05,T1时两组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均较T0时显着降低,而T2时两组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则较T1时进一步下降,但研究组T1、T2时间点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较T0时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时间点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对比均P<0.05。(3)应激反应:两组T0时HR、MAP检测值对比均P>0.05,T1时两组HR、MAP检测值均较T0时显着降低,而T2时两组HR、MAP检测值则较T1时进一步下降,但研究组T1、T2时间点HR、MAP检测值较T0时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时间点HR、MAP检测值对比均P<0.05。(4)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51%,对照组则高达25.5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总比率数据对比P<0.05(注:本次研究未出现同1例PSVT患者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情况)。(5)经济性:研究组患者治疗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着差异,数据对比P>0.05。(6)负面情绪:两组患者分别经食道调搏、药物治疗前CPSS量表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CPS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着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心理紧张情绪较之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P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各组治疗前后CPSS量表评分对比均P<0.05。(7)满意度: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治疗工作评价得分(即自拟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食道调搏应用于PSVT治疗过程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此法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救治过程中,建议选择食道调搏作为治疗PSVT的首选方法,从而有利于保障PSVT患者疗效、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8](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指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9](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认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彭丹青,程广书[10](2017)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和复律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90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儿给予心律平治疗,B组患儿给予西地兰治疗,C组患儿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的转复率及平均复律时间。结果 A组转复率与B组、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09,P>0.05);B组转复率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A组平均复律时间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A组平均复律时间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6,P<0.05);B组平均复律时间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P<0.05)。结论心律平、西地兰、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相近,但药物的特点及适应证不同,用于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要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促进复律成功,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4例的药物复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4例的药物复律(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2.2 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2.3 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PSVT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改良的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3)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对比两组不同药物的复律情况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4)246例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疗效评估
    1.4 心脏相关不良反应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2 治疗效果
    2.3 影响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因素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6)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1.4.2 对照组
        1.4.3 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及复律成功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复律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复律时间比较
    2.3两组患者的心室负荷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食道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病例选取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2.3 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2.4 评价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疼痛程度
    2.3 应激反应
    2.4 不良反应
    2.5 经济性
    2.6 负面情绪
    2.7 满意度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2.1.1 房颤的患病率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2.2 房颤的危害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2.2.2 心衰
    2.2.3 心肌梗死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2.2.5 肾功能损伤 3 房颤的分类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4.1.1 触发机制
    4.1.2 维持机制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4.2.1 心房重构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4.2.3 遗传学基础
    4.2.4 其他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5.1.1 症状
    5.1.2 体征
5.2 实验室检查
5.3 影像学检查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5.3.2 TEE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5.3.4 X线胸片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5.4.1 心电图
    5.4.2 动态心电图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5.4.5 新型检测手段
    5.4.6 其他检查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6.1 高血压
6.2 糖尿病
6.3 肥胖
6.4 睡眠呼吸暂停
6.5 酒精
6.6 运动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7.2 抗栓药物选择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7.2.2 华法林
    7.2.3 NOAC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8 心室率控制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9 节律控制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9.1.3 电复律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9.3 导管消融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3.2 能源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9.3.3. 1 CPVI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9.3.4 并发症及处理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9.3.4. 2 栓塞并发症
    
9.3.4. 3 肺静脉狭窄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9.3.4. 5 膈神经损伤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9.3.4. 8 血管并发症
    9.3.5 围术期管理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1 0.1.1 迷宫手术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1 1.1 运动员
1 1.2 老年人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1 1.4 预激综合征
1 1.5 心衰
1 1.6 年轻人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10)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转复情况对比
    2.2 三组平均复律时间对比
3 讨论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4例的药物复律(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肖露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13)
  • [2]改良的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J]. 夏丽华,李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8)
  • [3]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 罗考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25)
  • [4]246例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D]. 曾锐.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J]. 张超,徐昕. 临床内科杂志, 2019(08)
  • [6]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 高东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01)
  • [7]食道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D]. 唐亚群. 南华大学, 2018(01)
  • [8]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10]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临床分析[J]. 彭丹青,程广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25)

标签:;  ;  ;  ;  ;  

1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