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一、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冬[1](2020)在《PDMS改性PA6和PET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传统衣服的实用、保暖等功能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传统的衣物基本功能上更加注重衣服的附加功能,如衣服的透气性、拒水抗污性、耐紫外光性、抗菌性等等附加功能。聚酰胺6(PA6)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主要的纺织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获得广泛使用。如果赋予PA6和PET纤维耐磨、拒水、抗污的功能,将有助于迎合消费者需求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一种疏水类的有机硅聚合物,由于分子主链上硅氧原子交替排列的特殊结构,硅原子上的有机基团也因此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比如低表面能、特殊的柔顺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到高聚物加工领域,能改善熔体流动性,使聚合物易于加工成型。本论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改性材料,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将总含量0%、1.5%、3.0%、4.5%的PDMS切片分别与PA6切片和PET切片均匀混合,通过熔融纺丝成功制备了PA6/PDMS和PET/PDMS共混纤维并将纤维编成织物,研究了PDMS加入对PA6和PET熔体流动性和纤维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评价了织物风格和特性的变化。主要工作如下:用毛细管流变仪和熔融指数分析仪考察了PA6/PDMS、PET/PDMS共混熔体的流动性能,结果表明PDMS的加入能降低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熔体粘度,PA6/PDMS和PET/PDMS熔融共混体系的流动性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得到的共混纤维进行DSC测试表明,PDMS的加入对PA6/PDMS共混纤维的结晶和熔融特性基本无影响,PET/PDMS共混体系自溶体冷却的结晶温度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降低趋势,熔融峰基本保持不变。随着PDMS含量增加,与纯PA6纤维相比,经过改性过后的PA6/PDMS和PET/PDMS共混纤维的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对共混纤维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PA6/PDMS共混纤维在相同的拉伸倍率下断裂强度稍有降低,但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可以通过提高拉伸倍率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PET/PDMS共混纤维则表现出随PDMS含量(在3.0%以下)而不断增加的拉伸断裂强度,当PDMS含量为3.0%时PET/PDMS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好,两种改性过后的共混纤维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服装领域的强度要求。纤维摩擦系数测试表明,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PA6/PDMS和PET/PDMS共混纤维表面摩擦系数下降趋势由大到小,当PDMS含量为3.0%两种共混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均降低较为显着,与纯PA6和纯PET纤维相比降低幅度分别能达到46%和29%。说明PDMS的加入不仅可以保持纤维的原有特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纤维表面摩擦阻力,使其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最后将具有优良性能的PA6/PDMS和PET/PDMS共混纤维织成织物,通过弯曲、压缩、摩擦、水接触角、抗污实验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过后PA6/PDMS织物表面更加光滑,刚柔性有所增加,织物手感爽朗,蓬松度也有所提高;当PDMS在量为3.0%时,改性过后的PET/PDMS织物光滑柔软度最佳。抗污实验研究表明,经过改性的PA6/PDMS和PET/PDMS织物,左右拒水接触角最高能达到114.4°、115.2°和122.7°、123.0°,当PDMS含量为3.0%时,两种共混织物对水、老抽、生抽等等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具有明显的拒水抗污效果。说明PDMS的加入不仅可以使得PA6/PDMS和PET/PDMS共混织物光滑柔软,同时还赋予其织物具有拒水抗污的附加功能。

尹馨彩[2](2019)在《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对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材料运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合成纤维材料研究入手,探索该材料科技发展历程,分析合成纤维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提炼出合成纤维材料质感美、色彩美、形态美三大方面的审美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家在作品中所用合成纤维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即材料方法、工艺方法和艺术方法:归纳出合成纤维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技法,即抽丝、缝缀、褶皱、透叠。

杨伟嘉[3](2019)在《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及织物风格评价》文中提出高强尼龙6长丝及织物具有拉伸强度高、轻质、耐磨、穿着舒适等诸多优良性能,在包括服用的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该长丝因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使其染色性能存在上染率较低、染色不匀、色牢度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强尼龙6长丝及织物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首先对高强尼龙6纤维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制定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工艺提供理论支撑。然后采用酸性C.I.红、黄、蓝三色染料对高强尼龙6织物和普通尼龙6织物进行染色,并从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性能:(1)研究高强尼龙6织物与普通尼龙6织物在相同染色工艺下获得的不同染色效果,对比分析染色工艺对高强和普通尼龙6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染样K/S值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2)研究相同上染率的两种织物染色工艺的差别,探究高强尼龙6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3)针对高强尼龙6织物在染色实验中出现的上染率低、匀染性差、色牢度低等问题,在最佳染色工艺下采用酸性染料渗透剂、匀染剂共染高强尼龙6织物,并利用酸性染料固色剂对织物进行固色后处理,以达到良好的上染效果、染样匀染性及较高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尼龙6织物获得最佳染色结果时,其染色工艺条件为浴比1:20,染液pH值为4,染料质量分数为0.1wt%,染色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60min。针对染色过程中高强尼龙6织物染色容易出现染色不匀和色牢度较差的问题,本课题利用SX913匀染剂和OE-35渗透剂对高温环境下的高强尼龙6织物进行共染处理。研究结果表明,OE-35渗透剂和SX913匀染剂共染显着改善了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匀染性和上色效果;利用酸性染料固色剂Goon 705后处理高强尼龙6织物的方法,显着提高了染色样品的色牢度,所染的高强尼龙6织物染色性能与普通尼龙6织物类似。

崔金海[4](2018)在《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设计合成了三支新型的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并将该类染料应用于羊毛和尼龙纤维的浸染染色,在继承传统三苯二恶嗪染料高光牢度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该类染料在羊毛和尼龙纤维上高竭染率、高水洗和摩擦牢度的染色。论文从合成具有非平面结构特征的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染料中间体入手,以二苯胺为原料,通过优化重排、氧化反应,获得了苯并膦嗪次膦酸5a,产率达到48%,比文献报道产率提高10%;以5a为原料、硫酸二甲(乙)酯为烷基化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了苯并膦嗪次膦酸甲(乙)酯5b~c酯化反应的产率达到95%以上。以苯并膦嗪氧化物5a为原料,通过优化硝化反应中硝化试剂用量、加料方式、硝化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获得了苯并膦嗪单硝化物6a,将苯并膦嗪次膦酸单硝化产物的产率从75%提高到95%以上;以苯并膦嗪次膦酸硝基物6a为原料,硫酸二甲(乙)酯为烷基化试剂,合成了苯并膦嗪次膦酸酯硝基物6b~c,产物产率达到99%。以6a~c为原料,KOH-MeOH为溶剂,优化还原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反应压力,以不低于94%的产率,获得了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氨基物7a~c,实现了染料中间体的合成。使用红外、质谱、1HNMR核磁检测方法,对合成的苯并膦嗪染料中间体进行了结构检测,检测结果证明结构正确。在制备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染料中间体的基础之上,以7a~c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杂环胺与四氯苯醌的缩合物8a~c,缩合产物产率高于75%。以8a~c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具有海军蓝色调的苯并膦嗪并二恶嗪染料9a~c,染料摩尔吸光系数Smax介于46350~53200(L/mol·cm)之间。对氧化闭环反应的溶剂类型、反应温度、时间、过硫酸钾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染料产率达到80%以上。使用红外、质谱、1HNMR核磁检测方法,对合成的缩合物和染料进行了结构检测,检测结果证明结构正确。将染料9a~b用于羊毛和尼龙纤维染色,详细研究了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的染色性能和牢度性能。染料用量4%o.m.f时,羊毛纤维竭染率达到95%以上,色深K/S为28.3的染样具有6-7级光牢度、5级的变色牢度、4级和4-5级的棉及羊毛沾色牢度、4-5级和3-4级的干、湿摩擦牢度;染料用量为2%o.m.f时,在尼龙纤维上的竭染率可以达到65%以上,色深K/S为14.5的染样具有6级的光牢度、4-5级的变色牢度、4-5级的棉沾色牢度、5级的羊毛沾色牢度、4-5级和4级的干、湿摩擦牢度。染色性能优于传统的三苯二恶嗪直接和活性染料,牢度性能接近传统的三苯二恶嗪活性染料。由于9c在酸性浴液中水解为9a,其染色性能等同于9a。

甄少同[5](2018)在《PA56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们开发了生物基PA56。PA56除具备石油基尼龙的优良性能外还具有原料来源的优势。对PA56进行结构性能及染色性能的系统性研究,对于未来PA56纺织品及含PA56混纺织物的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尼龙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五大材料之一,在机械、化工和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由于聚酰胺无毒、质轻耐磨性、亲水性、染色性能、成丝强度均较好,同样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中。目前在所有尼龙产品中,应用较多的有PA6和PA66。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纤维,PA66手感柔软且具有耐磨性、悬垂性、吸湿透气性较好等优点,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目前市场上的尼龙基本全部由石油化学法生产制得,这加重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国内将生物基戊二胺和石油基己二酸进行反应合成了生物基尼龙PA56,并为PA56的产业化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本课题通过对比PA56、PA66、PA6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分析三种纤维结构上的异同点。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56和PA66出峰位置无明显差异;核磁共振H谱图显示峰面积和H原子实际数量基本相同,PA56氢原子数量及归属符合理论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在20.937°和24.051°出现较明显的衍射峰,表明存在结晶结构,经计算得出其结晶度为50.92%。对PA56、PA66、PA6进行的热性能测试,DSC吸热曲线显示三种纤维熔点分别为245℃(PA56)、253℃(PA66)、221℃(PA6),三种纤维熔程分别为22℃(PA56)、25℃(PA66)、18℃(PA6)。DTG曲线表明PA56分解起始温度为376℃介于PA6和PA66之间,说明所选用PA56热稳定性高于PA6且接近PA66。研究PA56耐酸性,结果表明随着酸性增强,织物失重率和断裂强力损失率均增大,染色p H可选5-6。选用Eriofast和德美科毛用活性系列染料对PA56进行染色,单因素变量法研究表明染色温度、p H、时间、浴比对PA56染色有不同程度影响。以K/S为主要评价指标,经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为:染料浓度:2%(owf)、温度:80℃、p H:6、时间:50min、浴比:1:20。优化工艺条件下染色样品的日晒牢度为3-4级,摩擦、汗渍、皂洗、氯漂牢度均达4级以上。染料提升性研究表明Eriofast Red 2B、Eriofast Blue 3R、活性蓝WBB 150%染色提升性较好,Eriofast Red 2B、活性红W-2R 150%对PA56染色的提升性优于PA66和PA6。选用Eriofast、Lanasol、德美科毛用活性系列染料对羊毛/PA56进行同浴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p H、混纺比、染料浓度对同色性的影响,用K/S值和色差△E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染色温度和染料浓度、增加羊毛比例、降低染浴p H可以改善同色性;活性红W-2R 150%、活性蓝WBB 150%在染料浓度为2%(owf)时同色性较好,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5℃、p H:4、染色时间:50min、浴比1:20。匀染剂ALBEGAL B可改善羊毛/PA56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研究表明ALBEGAL B用量为2%(owf)时可改善Lanasol系列染料染色同色性。ALBEGAL B提高羊毛/PA56染色同色性的机理是移染。

袁修钦[6](2018)在《功能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尼龙6为聚己内酰胺纤维的简称,简称PA6,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热塑性树脂。尼龙6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吸湿性、回弹性、耐碱腐蚀性,机械性能等,其综合性能比涤纶(聚酯)要好,因此在高端内衣、丝袜、面料、安全绳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尼龙纤维综合性能优异,功能性尼龙6纤维研发较少,种类也比较单一,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本文基于扩大尼龙6纤维的应用领域,通过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黑色母、自发热粉体、抗菌粉体,制备了黑色尼龙6纤维、自发热尼龙-6纤维、抗菌尼龙6纤维。并通过FTIR、SEM、Instron万能强力拉伸仪等测试,表征了功能性尼龙6纤维红外特征峰、表面形态、机械性能,并通过了爱丽色X-rite、Fluke红外成像仪、吸收法抗菌测试表征了以上三种功能性尼龙6纤维的性能。研究发现,本论文制备得到黑丝尼龙6纤维、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抗菌尼龙6纤维具有较好的黑色光泽性、良好的自发热效果、优异的抗菌性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李蒙蒙[7](2017)在《生物基纤维PA56的染色性能及功能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尼龙纤维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染色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纺织和服装行业应用广泛。目前,石油基合成的PA6和PA66应用最为普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匮乏,大力发展可再生纤维有助于扩大纺织原料来源,实现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基纤维PA56是由生物基戊二胺和石油基己二酸聚合而成,与传统PA6和PA66相比,不仅有原料来源上的优势,而且具有合成纤维的优良性能,因此,生物基纤维PA56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生物基纤维PA56的结构及性能、染整加工及后整理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该纤维的应用及推广具有现实意义。PA56是由上海凯赛公司采用生物方法聚合而成的生物基尼龙,与目前文献中讲述的PA56可能存在不同,在对PA56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整理研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PA56的结构和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对PA56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PA66进行对比。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A56和PA66各吸收峰的位置无太大差别;核磁共振H谱测试结果表明,在化学位移δ3.0附近的吸收峰对应-NH-相邻H质子的吸收,其它的吸收峰是亚甲基上H质子的吸收。采用X射线衍射得到PA56的结晶度为67.78%,PA56在衍射角为20.820°、23.221°处有较强的衍射峰,表明存在结晶结构。采用DSC和TG分析PA56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A56的熔点在252℃,低于PA66熔点10℃左右;热分解温度在380460℃,热稳定性能良好。采用弱酸性染料对PA56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染色p H值、时间、温度等条件对PA56的K/S值、色牢度的影响,获得了较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p H值=4.5,1℃/min的升温速率,60℃保温染色30 min。研究PA56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表明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弱酸性深蓝5R对PA56的上染过程;PA56适合低温染色,在60℃的染色条件下,弱酸性染料对PA56的上染百分率可达90%以上。弱酸性深蓝5R对PA56的吸附是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的复合。将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PTCD)应用于PA56织物,可赋予PA56良好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整理后PA5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95%,且织物的UPF值为180.24,UVA值为2.09%。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对整理后PA56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表明BPTCD与PA56发生反应,引入了新的基团,生成了新的酰胺键。

李蒙蒙,胡柳,侯爱芹,谢孔良[8](2016)在《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染色性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新型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的发展、PA56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讨论了其染色使用的染料以及染色技术特征,分析了纤维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发该纤维的应用和解决染色后整理技术提出建议。

李蒙蒙,胡柳,侯爱芹,谢孔良[9](2016)在《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染色性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新型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的发展、PA56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讨论了其染色使用的染料以及染色技术特征,分析了纤维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发该纤维的应用和解决染色后整理技术提出建议。

熊力堃[10](2016)在《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的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普通未改性的尼龙6纤维通常只能被染成一种颜色,而且通常主要用酸性染料染色,因为尼龙6纤维大分子主链上含有特征结构酰胺键(-CONH-)。酸性染料通过强离了键或静电引力作用与尼龙6末端胺基结合,从而使染料上染。然而,这使得尼龙6纤维制品会被一些日常食品添加剂中人造或者天然的、着色剂永久沾染,因为这些着色剂大分部都是酸性染料,典型的如红色40。为了获得这方面的特性,需要开发一种阳离了染料可染尼龙6纤维。当然,普通未改性尼龙6也能通过末端羧基与阳离子染料结合,但是其纤维的上染率很低,水洗牢度和光照色牢度也不尽人意。本文基于传统的己内酰胺水解开环聚合技术,通过添加改性单体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和聚乙二醇(PEG)成功的制备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改性尼龙6聚合物,一种叫做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CD-PA6),另外一种叫做阳离子易染尼龙6(ECD-PA6).其中5-SSIPA起到两种作用,一种结构提供的磺酸基团-S03Na可以与阳离子染料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另外一种是能与尼龙6分子链末端胺基反应生成盐,使得没有足够的胺基与酸性染料结合,从而获得抗沾染性能。本文通过FT-IR和XRD探讨了两种不同改性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利用TG和DSC分析其热力学性能,通过流变测试研究其流变性能,另外通过染色实验,具体探讨了两种聚合物的阳离子染料(甲基蓝)上染率。结果表明,聚合物随着5-SSIPA量的增多,聚合物结晶速率,结晶度以及降解温度均下降,但是其聚合物熔体的粘度上升。PEG的加入不仅破坏了尼龙6分子链的规整性,产生出更多的非晶区,而且改变了聚合物在室温下的晶型,由原来的α晶型变成γ晶型。与此同时PEG的加入能降低聚合物的粘度,结晶速率,结晶度以及降解温度,提高聚合物的储能模量。另外,在阳离子染料染色实验中,对比普通未改性的尼龙6,可以看到改性尼龙6有很明显的上染率提升,且随着5-SSIPA量的增加,其上染率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量的5-SSIPA下,PEG的加入能使得ECD-PA6更进一步提高其上染率。

二、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PDMS改性PA6和PET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尼龙6改性研究进展
        1.2.1 共混改性
        1.2.2 共聚改性
        1.2.3 其他改性研究
    1.3 聚酯(PET)改性研究进展
        1.3.1 疏水改性
        1.3.2 亲水改性
        1.3.3 功能改性
    1.4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性质及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PA6/PDMS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共混粒料的制备
        2.2.4 PA6/PDMS纤维的制备
    2.3 共混体系、共混纤维性能测试与表征
        2.3.1 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共混体系流变性能
        2.3.2 熔体流动速率仪测试共混熔体熔融指数
        2.3.3 纤维的纤度及力学性能测试
        2.3.4 纤维的声速取向测试
        2.3.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6 热稳定性能(TGA)
        2.3.7 XRD测试
        2.3.8 EDS测试
        2.3.9 纤维表面摩擦系数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分析
        2.4.1.1 共混物配比对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
        2.4.1.2 温度对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
        2.4.2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2.4.3 PA6共混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2.4.4 PA6共混纤维声速取向测试
        2.4.5 PA6共混纤维熔融及结晶性能分析
        2.4.6 PA6/PDMS共混纤维的热稳定性能
        2.4.7 PA6/PDMS共混纤维XRD分析
        2.4.8 PA6/PDMS共混纤维的微观形貌
        2.4.9 PA6/PDMS共混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ET/PDMS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共混粒料的制备
        3.2.4 PET/PDMS共混纤维的制备
    3.3 共混体系、共混纤维性能测试与表征
        3.3.1 毛细管流变仪
        3.3.2 熔体流动速率仪
        3.3.3 纤度及力学性能测试
        3.3.4 声速取向测试
        3.3.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3.6 热稳定性能(TGA)
        3.3.7 XRD测试
        3.3.8 EDS测试
        3.3.9 摩擦系数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共混物配比对熔体表
        3.4.2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3.4.3 PET共混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3.4.4 PET共混纤维声速取向测试
        3.4.5 PET共混纤维熔融及结晶性能分析
        3.4.6 PET/PDMS共混纤维热稳定性能分析
        3.4.7 PET/PDMS共混纤维XRD分析
        3.4.8 PET/PDMS共混纤维的微观形貌
        3.4.9 PET/PDMS共混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掺入PDMS对 PA6和PET织物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A6和PET共混纤维的制备
        4.2.2 实验设备
        4.2.3 PA6/PDMS和 PET/PDMS织物的制备
    4.3 共混织物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4.3.1 EDS能谱仪
        4.3.2 织物水接触角测试
        4.3.3 织物弯曲性能测试
        4.3.4 织物压缩性能测试
        4.3.5 织物摩擦性能测试
        4.3.6 织物抗污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纤维元素分析结果
        4.4.2 织物表面浸润性
        4.4.3 织物弯曲性能分析
        4.4.4 织物压缩性能分析
        4.4.5 织物摩擦性能分析
        4.4.6 宏观表征织物抗污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二 致谢

(2)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成纤维材料和综合材料艺术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
        一、合成纤维材料的涵义
        二、合成纤维材料的科技发展
        三、合成纤维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节 综合材料艺术
        一、综合材料艺术的涵义
        二、综合材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纤维材料的审美属性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的质感美
        一、同种合成纤维合成的不同材质之间的比较
        二、不同合成纤维材质之间的比较
        三、合成纤维材料与天然纤维材料的比较
    第二节 合成纤维材料表面特性的色彩美
        一、合成纤维材料表面光源色的色彩美
        二、合成纤维材料表面固有色的色彩美
        三、合成纤维材料表面透明度的色彩美
        四、合成纤维材料凹凸起伏度的色彩美
    第三节 合成纤维材料的形态美
        一、合成纤维材料悬挂垂吊的形态美
        二、合成纤维材料包围环绕的形态美
        三、合成纤维材料立体的形态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方法
        一、合成纤维材料的材料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
        二、合成纤维材料的工艺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
        三、合成纤维材料的艺术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
    第二节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技法
        一、破坏性的抽丝技法
        二、装饰性的缝缀技法
        三、半立体性的皱褶技法
        四、重复性的透叠技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3)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及织物风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尼龙6纤维的简介
        1.2.1 尼龙6纤维的结构
        1.2.2 尼龙6纤维的性能
        1.2.3 尼龙6纤维的加工和应用
        1.2.4 普通和高强尼龙6织物染色
    1.3 高强尼龙6织物的织物风格评价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强尼龙6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纤维的干、湿热处理
        2.2.3 纤维密度测试
        2.2.4 红外光谱仪测试(FTIR)
        2.2.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2.2.6 声速取向法测试
        2.2.7 纤维拉伸性能测试
        2.2.8 纤维回潮率测试
        2.2.9 纤维吸湿平衡测试
        2.2.10 热收缩率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TIR测试结果分析
        2.3.2 纤维结晶度分析
        2.3.3 纤维取向度分析
        2.3.4 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2.3.5 纤维回潮率测试
        2.3.6 纤维热收缩测试
        2.3.7 吸湿平衡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强尼龙6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染色工艺与处方
        3.2.4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染液pH值对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3.3.2 染料质量分数对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3.3.3 染色温度对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3.3.4 染色时间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3.3.5 相同染色效果下普通与高强尼龙6 织物的上染工艺探究
        3.3.6 高强尼龙6 染色织物的表观形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强尼龙6织物染色性能改进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染色工艺与处方
        4.2.4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渗透剂浓度对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4.3.2 匀染剂对高强尼龙6 织物染色效果的作用
        4.3.3 固色剂对高强尼龙6 织物固色后处理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强尼龙6染色织物风格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样与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织物表面摩擦性能分析
        5.3.2 织物剪切性能分析
        5.3.3 织物拉伸性能分析
        5.3.4 织物压缩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缩写解释表
1 绪论
    1.1 三苯二恶嗪染料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1.1.1 三苯二恶嗪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2 三苯二恶嗪活性染料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1.2 三苯二恶嗪染料的合成进展
        1.2.1 以不含磺酸基的芳香胺为染料中间体的合成路径
        1.2.2 以磺酸基取代芳香胺为染料中间体的合成路径
        1.2.3 以三苯二恶嗪衍生物为原料制备复杂三苯二恶嗪染料的合成路径
        1.2.4 三苯二恶嗪染料的成环机理
    1.3 三苯二恶嗪染料的缺点
    1.4 苯并膦嗪杂环芳胺染料中间体的研究进展
        1.4.1 苯并膦嗪化合物的结构
        1.4.2 苯并膦嗪叔膦化合物的合成
        1.4.3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4.4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其衍生物的硝化反应
        1.4.5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氨基物的合成
        1.4.6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染料中间体的应用研究
    1.5 论文设计思想
2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2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次膦酸酯的合成
        2.2.3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次膦酸酯硝基物的合成
        2.2.4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次膦酸酯氨基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苯并膦嗪次膦酸合成的优化
        2.3.2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硝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2.3.3 苯并膦嗪次膦酸及苯并膦嗪次膦酸硝基物的酯化反应研究
        2.3.4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氨基物合成条件的研究
        2.3.5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中间体的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2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氨基物与四氯苯醌缩合物的合成
        3.2.3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缩合反应条件研究
        3.3.2 氧化闭环反应条件的研究
        3.3.3 苯并膦嗪次膦酸(酯)缩合物及其染料结构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染色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溶解度的测定
        4.2.3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及两种商品染料的染色
        4.2.4 染色纤维的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的溶解度
        4.3.2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及两支商品三苯二恶嗪染料的标准工作曲线
        4.3.3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在羊毛上的染色性能
        4.3.4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在尼龙-66上的染色性能
        4.3.5 苯并膦嗪并二恶嗪染料在染色纤维上的牢度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染料中间体及染料的HPLC谱图
附录B 染料的工作曲线图
附录C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的可见光谱图
附录D 中间体及染料的红外光谱
附录E 中间体及染料的质谱图
附录F 中间体及染料的核磁谱图
附录G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及两种商品染料的羊毛染色样本
附录H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染料染色羊毛纤维切片光镜照片
附录I 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及两种商品染料的尼龙染色样本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PA56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尼龙的概述
    1.2 尼龙的发展现状
    1.3 生物基尼龙的发展
    1.4 生物基PA56 简介
        1.4.1 生物基PA56 的合成路线
        1.4.2 生物基PA56 的结构特点
        1.4.3 生物基PA56 的性能特点
        1.4.4 PA56 现有研究与发展前景
    1.5 活性染料
        1.5.1 活性染料概述
        1.5.2 活性染料分类
        1.5.3 活性染料染色机理
        1.5.4 锦纶活性染料染色相关研究
    1.6 毛锦混纺织物染色相关研究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前处理
        2.3.2 耐酸性实验
        2.3.3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2.3.4 上染速率曲线实验
        2.3.5 缓染性实验
        2.3.6 移染性实验
    2.4 测试方法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4.2 固体核磁测试
        2.4.3 X射线衍射测试
        2.4.4 DSC测试
        2.4.5 TG测试
        2.4.6 上染(固色)百分率测试
        2.4.7 颜色参数测试
        2.4.8 色牢度测试
        2.4.9 断裂强度测试
        2.4.10 失重率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PA56 性能研究
        3.1.1 PA56 纤维结构分析
        3.1.2 PA56 热性能
        3.1.3 PA56 结晶性能分析
        3.1.4 PA56 耐酸性能分析
    3.2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及性能研究
        3.2.1 温度对PA56 染色的影响
        3.2.2 染色时间对PA56 染色的影响
        3.2.3 pH对PA56 染色的影响
        3.2.4 浴比对PA56 染色的影响
        3.2.5 优化工艺研究
        3.2.6 不同纤维染色对比
        3.2.7 提升性研究
    3.3 羊毛/PA56 同色性研究
        3.3.1 温度对同色性的影响
        3.3.2 混纺比对同色性的影响
        3.3.3 pH对同色性的影响
        3.3.4 染料浓度对同色性的影响
        3.3.5 羊毛匀染剂ALBEGAL B对同色性的影响
        3.3.6 ALBEGAL B改善同色性的原因探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功能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尼龙6纤维的主要特点
    1.2 尼龙6纤维存在的问题
    1.3 功能差别化尼龙6纤维
    1.4 功能化尼龙6纤维的种类及制备技术
    1.5 彩色尼龙6纤维
    1.6 彩色纤维的纺前着色技术
    1.7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
    1.8 抗菌尼龙6纳米纤维
    1.9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10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图
2 黑色尼龙6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原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黑色尼龙6纤维的制备
        2.2.4 黑色尼龙6纤维表面形态的表征
        2.2.5 黑色尼龙6纤维FTIR的表征
        2.2.6 黑色尼龙6纤维机械性能分析
        2.2.7 黑色尼龙6纤维机的热力学性能表征
        2.2.8 黑色尼龙6纤维机的K/S颜色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黑色尼龙6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2.3.2 黑色尼龙6纤维的FTIR分析
        2.3.3 黑色尼龙6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2.3.4 黑色尼龙6纤维的热力学分析
        2.3.5 黑色尼龙6纤维的颜色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原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的制备
        3.2.4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表面形态的表征
        3.2.5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FTIR的表征
        3.2.6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机械性能分析
        3.2.7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机的热力学性能表征
        3.2.8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机的自发热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3.3.2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FTIR分析
        3.3.3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热力学性能分析
        3.3.4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的机械性能表征
        3.3.5 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的光热转化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抗菌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原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抗菌尼龙6纤维的制备
        4.2.4 抗菌尼龙6纤维表面形态的表征
        4.2.5 抗菌尼龙6纤维FTIR的表征
        4.2.6 抗菌尼龙6纤维机械性能分析
        4.2.7 抗菌尼龙6纤维机的热力学性能表征
        4.2.8 抗菌尼龙6纤维机的抗菌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菌尼龙6纤维的表面形态分析
        4.3.2 抗菌尼龙6纤维的机械性能分析
        4.3.3 抗菌尼龙6纤维的FTIR分析
        4.3.4 抗菌尼龙6纤维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4.3.5 抗菌尼龙6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生物基纤维PA56的染色性能及功能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尼龙的概述
    1.2 尼龙的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生物基尼龙研究进展
    1.4 PA56概述
        1.4.1 PA56的原料来源
        1.4.2 PA56的结构特点
        1.4.3 PA56的性能特点
        1.4.4 生物基尼龙PA56的发展前景
    1.5 尼龙的功能性整理
        1.5.1 抗菌整理
        1.5.2 抗紫外线整理
        1.5.3 BPTC D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材料和实验仪器及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4 实验所用染料及整理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弱酸性染料对PA56的染色
        2.2.2 PA56的固色工艺
        2.2.3 PA56染色动力学实验
        2.2.4 PA56染色热力学实验
        2.2.5 BPTC D的整理
    2.3 测试方法
        2.3.1 纤维断面直径测试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2.3.3 固体核磁(NMR)测试
        2.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3.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2.3.6 热重(TG)测试
        2.3.7 上染率的测试
        2.3.8 颜色参数测试
        2.3.9 色牢度测试
        2.3.10 吸附等温线测试
        2.3.11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2.3.12 抗菌性能的测试
        2.3.13 紫外吸收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PA56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3.1.1 PA56的形态分析
        3.1.2 PA56的结构分析
        3.1.3 PA56的热性能分析
    3.2 弱酸性染料对PA56染色性能研究
        3.2.1 弱酸性染料对PA56的上染速率曲线
        3.2.2 弱酸性染料对PA56染色的提升力
        3.2.3 pH值对PA56染色性能的影响
        3.2.4 温度对PA56染色性能的影响
        3.2.5 时间对PA56染色性能的影响
        3.2.6 色牢度性能
    3.3 PA56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3.3.1 染色动力学
        3.3.2 染色热力学
    3.4 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PTCD)在PA56上应用
        3.4.1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3.4.2 BPTC D浓度对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4.3 焙烘温度对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4.4 照射时间对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4.5 BPTC D整理后PA56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分析
        3.4.6 BPTC D整理对PA56结构的影响
        3.4.7 BPTC D整理对PA56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8)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染色性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的结构与性能
    1.1 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1.2 生物基尼龙纤维PA56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
2 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的染色性能
3 生物基尼龙PA56的应用
4 结束语

(10)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的概述
        1.1.1 尼龙6概述
        1.1.2 尼龙6的改性背景
        1.1.3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的研究背景
        1.1.4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的应用
    1.2 锦纶的染色基本原理
        1.2.1 染料的上染,扩散,吸附
        1.2.2 普通锦纶染色方法
        1.2.3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的染色
    1.3 5-SSIPA/PEG改性PA6制备CD-PA6
        1.3.1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的研究进展
        1.3.2 5-SSIPA/PEG改性PA6制备CD-PA6原理
    1.4 本课程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主要内容
第二章 5-SSIPA/PA6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步骤
        2.2.3 性能表征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分析
        2.3.2 DSC分析
        2.3.3 XRD分析
        2.3.4 TG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SSIPA/PEG/PA6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步骤
        3.2.3 性能表征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分析
        3.3.2 DSC分析
        3.3.3 XRD分析
        3.3.4 TG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PA6和ECD-PA6的染色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染色性能实验
        4.2.1 实验部分
        4.2.2 染色测试方法
        4.2.3 染色测试结果讨论
    4.3 流变性能测试
        4.3.1 5-SSIPA/PEG改性尼龙6熔体流动类型
        4.3.2 剪切频率对5-SSIPA/PEG改性尼龙6动态模量的影响
        4.3.3 5-SSIPA/PEG改性尼龙6的黏流活化能
        4.3.4 温度对5-SSIPA/PEG改性尼龙6的动态模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PDMS改性PA6和PET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孙冬. 东华大学, 2020(01)
  • [2]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尹馨彩. 齐齐哈尔大学, 2019(02)
  • [3]高强尼龙6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及织物风格评价[D]. 杨伟嘉. 东华大学, 2019(01)
  • [4]苯并膦嗪并三苯二恶嗪酸性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崔金海.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5]PA56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 甄少同. 东华大学, 2018(08)
  • [6]功能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袁修钦. 武汉纺织大学, 2018(01)
  • [7]生物基纤维PA56的染色性能及功能整理研究[D]. 李蒙蒙. 东华大学, 2017(05)
  • [8]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染色性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李蒙蒙,胡柳,侯爱芹,谢孔良. 染料与染色, 2016(05)
  • [9]生物基纤维尼龙PA56染色性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A]. 李蒙蒙,胡柳,侯爱芹,谢孔良. 第十四届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 2016
  • [10]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6的制备和表征[D]. 熊力堃.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尼龙6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