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

一、神经内镜检查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詹程鹏[1](2021)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探讨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希望为HBGH患者在这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名HBG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成神经内镜组(39例),显微镜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脑积水、癫痫发生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综合评价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梗死、脑积水、癫痫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肿部位、发病到手术时间、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血肿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耗时比较:神经内镜组手术耗时(106.03±9.39min)低于显微镜组(116.88±29.12min,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106.15±17.95ml)明显低于显微镜组(124.46±30.12ml,P<0.05);颅内血肿清除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89.42±5.74%)与显微镜组(80.87±13.06%)相比,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较显微镜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发生2例,显微镜组发生9例,神经内镜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P=0.029),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脑积水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脑积水发生3例,显微镜组发生8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25);术后3个月癫痫发生率的比较:神经内镜组发生癫痫8例,显微镜组发生1例,显微镜组癫痫发生率较神经内镜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3个月后GOS、ADL评分比较:神经内镜组中30例患者GOS评分预后良好,显微镜组中16例患者GOS评分预后良好。神经内镜组中27例患者ADL评分预后良好,显微镜组中17例患者ADL评分预后良好。神经内镜组GOS评分优于显微镜组(X2=11.748,P=0.001),神经内镜组ADL评分高于显微镜组(χ2=6.227,P=0.01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及GOS、ADL评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神经内镜组的上述指标优于显微镜组。但在术后癫痫发生率方面:显微镜组的癫痫发生率要低于神经内镜组。在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孙广超[2](2021)在《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囊肿开窗术合并囊肿-腹腔分流术联合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例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头痛起病6例,体检发现3例,癫痫发作与头晕起病各为2例,1例患者以视物模糊前来就诊,1例患者以走路不稳前来就诊。所有患者术前经CT及MRI确诊。均应用神经内镜囊肿开窗术合并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均行MRI或CT复查。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3~57岁,平均27±17岁。术后随访3-75个月,平均为24.4±17.8个月。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囊肿消失9例(9/15,60%)、囊肿缩小6例(6/15,40%)。术后1年囊肿消失11例(11/15,73%)、囊肿缩小3例(3/15、20%)。并发症有:颅内感染2例(2/15,13.3%)、切口愈合不良1例(1/15,6.7%)、硬膜下积液2例(2/15,13.3%)、分流管梗阻1例(1/15,6.7%)。结论:神经内镜囊肿开窗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能结合两种术式的优势,症状改善率高、囊肿体积缩小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聂丁,程建华,李斌,应建有,李储忠,桂松柏,王新生,张亚卓,赵澎[3](2020)在《Neuro-Endoport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观察Neuro-Endoport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Endoport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例。观察其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3例。手术时间为2.5~7.0(4.2±1.6)h,术中出血量为100~1 000(352±73)ml;术中造瘘10例;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住院天数为8~20(12.3±4.3)d;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例、脑水肿4例、癫痫发作2例、脑积水1例。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12(7.9±2.3)个月。随访期间10例术前合并脑积水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作,4例脑水肿和2例颅内感染者均恢复良好;头颅MRI显示,10例造瘘患者的脑室均不同程度地缩小,4例未行造瘘的患者未出现明显脑积水,1例术后脑积水患者的脑室较出院前缩小。所有患者的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Neuro-Endoport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肿瘤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疗效好。

曹忠文[4](2019)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家属接受度差,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降低。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MPST联合LCFD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广泛应用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法。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实施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在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面的优势,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行MPST治疗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94例。入选病例中8例脑出血集中在脑室内,占入选病例数的8.5%;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37例,占39.4%;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占23.4%;脑叶出血破入脑室19例,占20.2%;小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占6.4%。根据MPST治疗时是否联合应用LCFD,分为MPST组和MPST联合LCFD组。MPST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颅脑CT精准定位后行脑室血肿MPST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对血肿进行纤溶治疗,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MPST联合LCFD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MPST后,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三、四脑室开放,AOH缓解的前提下再行LCFD引流脑室残余积血,增强疗效。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首先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LCFD引流脑脊液颜色、细胞数检验等逐渐正常后拔除LCFD引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表见附表1),两组病例资料类似,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半年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意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两组病例资料类似,(P>0.05),有可比性。MPST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29例,占70.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9d;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47例,占88.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7d。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平均住院天数显着小于MPST组(p<0.001)。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率高于MP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MPST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22%;颅内感染8例,发生率19.5%。MPST联合LCFD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发生率5.7%;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3.8%。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MPST组(p=0.042,p=0.034)。半年后随访预后情况:MPST组41例,优良7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9例,发生率22%。MPST联合LCFD组53例,优良19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3例,发生率5.7%。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半年后的预后情况优于MPST组(p=0.038),MPST联合LCFD组和MPST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X2=0.476,P=0.49)。MPST联合LCFD可以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p=0.042)。结论:MPST能及时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又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通畅后MPST联合应用LCFD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加快脑室残留积血排出,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方便快捷、比单行MPST疗效好,值得推广。

艾明达[5](2019)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单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quadrigeminal cistern arachnoid cysts,QC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2008年7月至2019年1月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QCA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Karnofsky 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的改变、囊肿的直径变化、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以及囊肿的复发率。15例患者根据囊肿位置及脑积水情况分别采用了以下手术方式:囊肿-侧脑室分流术(lateral ventriculo-cystostomy,LVC)、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LVC+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和LVC+ETV。对15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15例临床确诊为QCAC并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性别比为2:1,最小年龄为2个月岁,最大年龄为45岁,18岁以下患者11例,18岁以上患者4例。15例患者接受手术后,症状消失8例(53.3%),症状减轻7例(46.7%);15例患者术前和术后KPS功能状态平均得分分别为(64.6±15.9)分和(88± 17.4)分,患者手术后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01);术前、术后囊肿最大直径分别为(3.91±1.23)cm 和(3.03±0.98)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4);在15例患者中,7例接受LVC,2例接受LVC+ETV,4例接受LVC+VP,2例接受ETV,采用KPS评分对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LVC:t=-2.582,P=0.063;LVC+ETV:t=-5,P=0.192;LVC+VP:t=-2.33,P=0.058;ETV:t=-3,P=0.095)。4 例(26.6%)患者在出院后发生症状反复,复查头颅MRI提示颅内囊肿较出院时增大,予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新发临床症状。2例(13%)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有脑积液流出,给予换药及加压包扎后痊愈。15例患者中4例(26.6%)失访,最长随访时间9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9.2个月,随访显示11例患者囊肿最大直径较最后一次出院时无明显变化,且无新发临床症状。[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QCAC具有微创、症状缓解明显、可恢复正常脑积液生理循环、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优点。QCAC发病率较其他位置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低,但因为生长位置的特殊,容易挤压中脑导水管,更容易引起脑积水,导致颅高压症状。QCAC易复发,可能与囊壁血供丰富,造瘘口易闭合有关。

董策[6](2019)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ree ventriclulostomy,ETV)治疗脑积水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ETV治疗的26例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历史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原发病进行分类:1.中脑导水管梗阻7例;2.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14例;3.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5例。观察该26例患者术后疗效及10-42个月随访,并通过分析研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26例脑积水患者经ETV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73%。其中中脑导水管梗阻有效6例,有效率85.7%;aSAH有效10例,有效率71.4%;IVH有效3例,有效率60%。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脑积水复发,均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后明显好转。并发症:1例中脑导水管梗阻脑积水患者ETV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结论:ETV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对于部分aSAH、IVH后脑积水患者同样可取得显着效果,而必要时联合脉络丛烧灼术(choroid plexus cauterization,CPC)对于提高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有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白向飞[7](2016)在《脑积水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手段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积水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感染以及肿瘤等,都是引起脑积水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的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脑脊液循环吸收不良甚至是通路堵塞。脑积水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理分为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两种类型。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脑积水类型为交通性脑积水,是由脑脊液循环吸收不良甚至是通路堵塞导致的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的主要特点是其发病部位位于脑室及其周围。脑积水一旦形成,则会堵塞脑脊液通路,临床上表现为脑室扩张,而且这一改变是不可逆转的。随着病情的发展颅内压增高,导致血流受阻,甚至会造成脑萎缩。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头痛头晕、有恶心呕吐现象者、出现不同程度四肢乏力、视力下降、言语不清、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等。临床上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典型症状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两种,其中影像学诊断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手段。但是目前临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只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脑积水脑室扩大的影像学图像,根据这个图像临床医师并不能明确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还是梗阻性脑积水。3D-SPACE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技术,主要通过0.7mm的超薄层扫描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解剖图像,该图像具有强烈的对比度,能够将中室间孔、脑导水管、脑池等部位的隔膜清晰的显示出来,帮助临床医师诊断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还是梗阻性脑积水,进而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ETV治疗。同时以磁共振3D-SPACE序列扫描获得的图像为基础,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内镜图像,能够以清晰和直观的方式将脑室内的情况显现出来,判断室间孔梗阻和中脑导水管等的情况。脑积水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临床上目前有两种主流的治疗方法,它们分别是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在神经内镜的直视下,将蛛网膜下腔和第三脑室使用微型钳或球囊打通,随后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手术方式。脑室-腹腔分流术是通过将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放入患者的体内使脑室内的脑脊液分流到腹腔内并吸收的手术方式。术后可发生分流管脑室端穿刺迷路、脑室内出血、气胸、各类腹腔并发症、分流系统阻塞或过度引流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脑积水的治疗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操作起来更为简单,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且患者术后的有效性明显提高。本次研究中,主要就脑积水的影像诊断与神经外科治疗手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影像诊断和虚拟内镜图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比较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脑积水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手段选择提供借鉴经验。方法1.对60例继发性脑积水患者进行3D-SPACE序列的扫描,扫描后将所得DICOM数据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内镜,根据两方面的结果综合判定,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外科治疗手段,以3D-SPACE序列和虚拟内镜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依据对治疗手段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2.以3D-SPACE影像和虚拟内窥镜三维图像为依据选择适合患者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结果1.本组病例据术前影像、术中神经内镜直视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60例脑积水患者中,12例为交通性脑积水,48例为梗阻性脑积水,后者包括19例中脑导水管梗阻,17例四叠体区、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肿瘤,2例桥前池囊肿,4例囊虫病,3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脑室内囊肿,1例室间孔右侧闭锁。2.本组病例中MRI对于脑积水性质的判定对比:3D-SPACE诊断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为梗阻性脑积水,12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传统T2诊断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为梗阻性脑积水,23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其中2例患者经传统T2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但经3D-SPACE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13例患者经传统T2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但经3D-SPACE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其中45(35+10)例患者为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一致,15(2+13)例患者为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不一致。经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校正卡方=15.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本组病例经脑室镜证实为梗阻性脑积水的48例中,对于MRI能否直接显示出梗阻部位的对比:T2诊断显示35例患者可见梗阻部位,3D-SPACE诊断显示47例患者可见梗阻部位,3D-SPACE诊断梗阻性脑积水的敏感性为97.9%(47/48)。传统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梗阻性脑积水的敏感性为72.9%(35/48),明显低于3D-SPACE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RI T2所提供诊断信息中54例患者的充分程度为1级,6例患者为0级,充分程度为90.0%。3D-SPACE所提供诊断信息中58例患者的充分程度为1级,2例患者为0级,充分程度为96.6%。3D-SPACE所提供诊断信息的充分程度显着优于MRI 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RI T2诊断的覆盖范围和信噪比分别为(46.9±17.2)mm和(15.7±3.5)d B,3D-SPACE诊断的覆盖范围和信噪比分别为(114.7±22.4)mm和(22.7±14.7)d B。3D-SPACE诊断的覆盖范围和信噪比显着优于MRI 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0例患者均在3D-SPACE的基础上成功进行虚拟内镜三维重建,并根据3D-SPACE影像结果和虚拟内窥镜三维图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1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无腹腔手术病史,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4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中19例患者因中脑导水管梗阻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7例四叠体区、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肿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肿瘤活检术;2例桥前池囊肿患者首先采用神经内镜电凝囊肿包膜使囊肿皱缩后再进行囊肿壁部分切除或造瘘术;4例侧脑室、三脑室内囊虫病患者采用囊虫摘除术;3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者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神经内镜辅助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侧孔成形术;2例侧脑室内囊肿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囊肿脑室造瘘术;1例室间孔右侧闭锁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室间孔疏通术。4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中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共有39例。7.12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9例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1(8.3%)例分流管堵塞,2(16.7%)例发热。39例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1(2.6%)例造瘘口粘连堵塞,1(2.6%)例出血,1(2.6%)例感染,1(2.6%)例发热,2(5.1%)例皮下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相比,3D-SPACE以及虚拟内镜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多、更明显的解剖影像,对脑积水患者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对外科治疗手段的选择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2.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较神经内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吉文玉[8](2016)在《新疆儿童先天性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系统评价脑室分流术与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的预后的差异性;2)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探讨儿童脑积水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3)综合探讨儿童脑积水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差异性。方法:1)通过MeSH主题词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收集脑室分流术与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的预后的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数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2)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脑积水43例,其中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组20例、未行手术对照组23例,出院后正常育儿,于诊断后2周、2个月、6个月行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及头颅CT/MRI、脑电图、SPECT检查;3)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脑积水70例,其中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组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组27例、未行手术对照组23例,出院后正常育儿,于诊断后2周、2个月、6个月行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及头颅CT/MRI、脑电图、SPECT检查。结果:1)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284篇文章,其中54篇可获取到全文。最终纳入6篇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2)ETV组术后2周及术前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术后发育商呈上升趋势,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脑电图异常率、SPECT脑血流灌注成像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3)VP组术后2周及术前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组术后发育商呈上升趋势,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组脑电图异常率、SPECT脑血流灌注成像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ETV组与VP组手术前后发育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脑积水ETV术后6个月发育商与年长儿比较发育商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脑积水VP术后发育商与年长儿比较发育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脑积水ETV与VP手术后发育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根据文献分析目前证据尚不能认为脑室分流术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治疗儿童脑积水的预后方面有明显差异;2)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发现儿童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使脑认知功能恢复,并且术后脑室大小的变化明显;3)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发现儿童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均可使脑认知功能恢复,两种手术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没有明显差异;两种手术术后脑室大小的变化明显;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对婴儿脑积水术后对脑认知功能恢复程度较年长儿差;婴儿脑积水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认知功能改善更有意义。

刘方军,宋明,张永力,孙玉明[9](2011)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11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接受ETV的11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梗阻性脑积水8例,交通性脑积水3例。复习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例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变化,1例术后出现造瘘口闭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ETV治疗脑积水符合生理结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应大力推广此手术方式。

唐太昆,邱学才,宋黎,常魏,李建辉,毛希宏[10](2007)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82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中脑导水管扩张以及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患者82例.结果术后显效55例(67%),好转21例(25.6%),无效6例(7.4%),总有效率92.6%.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二、神经内镜检查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内镜检查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1 英文缩写索引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 所需设备
    (二) 病例资料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二、治疗方法
    (一) 术前一般治疗
    (二) 不同手术方式
    (三) 术后处理
    (四) 临床观察指标
    (五) 统计学方法
    (六) 技术路线图
三、结果
    (一) 术前一般资料和基线情况比较
    (二) 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的比较
    (三) 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术后3个月癫痫、脑积水发生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的比较
四、分析与讨论
    (一)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制
        1. 血压升高是脑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2. 血肿扩大
        3. 脑出血后继发性损害
    (二) 两种手术方式分析
        1. 显微镜手术
        2. 神经内镜手术
    (三) 术后的血肿清除率的比较分析
    (四) 术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的比较分析
    (五) 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分析
    (六)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蛛网膜囊肿的定义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病因与增大机制
    2.4 组织学特点
        2.4.1 大体观察
        2.4.2 组织学病理
        2.4.3 细胞病理学
    2.5 分类方法
        2.5.1 依据病因学分型
        2.5.2 依据发生部位分型
        2.5.3 依据病理学分型
        2.5.4 依据组织学分型
        2.5.5 依据CT脑池造影分型
        2.5.6 Galassi分类法(中颅窝囊肿的分类方法)
        2.5.7 依据临床表现分型
    2.6 影像学检查
    2.7 鉴别诊断
    2.8 临床表现
        2.8.1 中颅窝、颞窝及大脑凸面IAC
        2.8.2 鞍上池IAC常可表现出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症状
        2.8.3 后颅窝中线IAC
        2.8.4 桥小脑角区IAC
        2.8.5 小脑IAC
        2.8.6 四脑室IAC
        2.8.7 颅底IAC
        2.8.8 IAC破裂
    2.9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
        2.9.1 治疗目的
        2.9.2 手术适应症
        2.9.3 手术方法
第3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3.1 病例资料
    3.2 一般资料
    3.3 术前影像学检查
    3.4 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
第4章 结果
    4.1 术后疗效
    4.2 影像学改变
    4.3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4.4 并发症
第5章 讨论
    5.1 临床特点
    5.2 影像学特点
    5.3 手术治疗
        5.3.1 目前临床主要手术方式
        5.3.2 联合入路的优势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手术治疗方法
    3 观察比较指标
    4 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
    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颅内感染率
    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时恢复情况、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
论讨
结论
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5)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的的情况
致谢

(6)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脑积水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手段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积水影像诊断技术及外科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疆儿童先天性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脑室分流术与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儿童脑积水治疗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1.6 文献筛选流程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前后儿童先天性脑积水认知障碍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V-PS手术与ETV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脑积水认知障碍的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儿童脑积水的手术治疗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8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神经内镜检查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D]. 詹程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D]. 孙广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3]Neuro-Endoport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疗效[J]. 聂丁,程建华,李斌,应建有,李储忠,桂松柏,王新生,张亚卓,赵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12)
  • [4]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D]. 曹忠文. 青岛大学, 2019(03)
  • [5]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分析[D]. 艾明达.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6]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疗效分析[D]. 董策.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7]脑积水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手段的相关性研究[D]. 白向飞. 郑州大学, 2016(03)
  • [8]新疆儿童先天性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吉文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9)
  • [9]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11例分析[J]. 刘方军,宋明,张永力,孙玉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01)
  • [10]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82例临床观察[J]. 唐太昆,邱学才,宋黎,常魏,李建辉,毛希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05)

标签:;  ;  ;  ;  ;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