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黄酮合成研究进展

异黄酮合成研究进展

一、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1](2021)在《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 L.)为豆科(Leguminosae)三叶草属(Trifolium)植物,是牧草理想的育种原始材料,经栽培驯化,已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经济价值很高的牧草。鉴于野火球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开展野火球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的判定和差别分析;并对其早晚熟种质材料中的相关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进行比较评价,为其饲用与药用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在野火球中检测出含量较高的嘧啶核苷类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增加了抗肿瘤药物的获取来源;同时还富含杨梅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尤为丰富。(2)野火球晚熟材料总黄酮类化合物与总皂苷含量均高于早熟材料。2种材料的再生草营养价值与总黄酮含量均高于第一茬草;粗多糖含量茎中高于叶和花,且早熟材料含量高于晚熟材料。(3)野火球早熟材料可在分枝期饲用,在现蕾至开花期药用;晚熟材料与之相反,在现蕾至开花期饲用,而在分枝期和种熟期药用。药用时可作为总黄酮类化合物与总皂苷的提取原料。

苏家贤[2](2021)在《基于转录组与代谢产物研究牛大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牛大力是岭南地区常用药材,既可入药,又作药膳,使用十分普遍。牛大力以根入药,是多年生药材,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茎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牛大力基原植物进行不同部位的生物化学研究,有助于更系统地了解其开发价值和潜力。根据报道,牛大力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异黄酮、多糖、氨基酸,但未见关于这些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对牛大力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与累积进行研究,以期阐明牛大力上述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分布机制,为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技术解析牛大力根、茎、叶的黄酮醇苷成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及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牛大力根、茎、叶的总黄酮、多糖、黄酮醇苷、异黄酮、氨基酸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阐明牛大力黄酮类的组织分布情况;以牛大力根、茎、叶为材料,通过比较转录组解析牛大力各器官中黄酮、异黄酮、多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与对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解释这些成分的组织分布;通过保守基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寻找可能调控牛大力黄酮及多糖生物合成的MYB和bHLH转录因子;对候选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考察其酶促动力学参数。成果:1.通过LC-MS对牛大力根、茎、叶的总黄酮部位进行代谢组分析,鉴定出2个黄酮醇苷:异槲皮苷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该两个成分的器官分布情况相似,均为叶>茎>根;2.牛大力茎、叶总黄酮含量接近,且显着高于根的含量;高丽槐素、芒柄花素、多糖、氨基酸均在根中含量较高;3.通过RNA-seq获取了牛大力根、茎、叶的转录组数据,经过筛选得到:46个黄酮合成通路上游的关键基因,14个为PAL(4个DEG)、32个为4CL(7个DEG);77个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上的结构基因,其中28个为DEG;7个异黄酮结构基因,其中2个为DEG;218个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其中20个为DEG;261个药效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上的结构基因,其中20个为DEG;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上述成分均可能存在合成与富集部位不一致的情况;4.筛选到29个R2R3-MYB转录因子、98个bHLH转录因子;其中,MspR2R3-MYB26属于第6亚组,具备[DE]Lx2[RK]x3Lx6Lx3R基序,可能参与了牛大力黄酮生物合成调控;另外,牛大力转录组中可能参与到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的bHLH 包括:Ⅲ(d+e)亚组中的 bHLH14、bHLH19、bHLH20、bHLH52、bHLH77、bHLH78、bHLH87;Ⅲf 亚组的 bHLH80、bHLH30、bHLH69;Ⅶ(a+b)亚组的bHLH92、bHLH41、bHLH29、bHLH85、bHLH79、bHLH1、bHLH5。5.成功克隆并原核表达出两个查尔酮异构酶MspCHI1(type Ⅱ CHI)和MspCHI2(typeICHI);对两个重组蛋白进行酶促动力学考察,得到了重组蛋白MspCHI1 催化异甘草素的 Km 值为 49.82 μM,Vmax 值为 117.21 nmol·min-1。重组蛋白MspCHI1催化异甘草素的Km值为32.54 μM,Vmax值为279 nmol·min-1。重组蛋白MspCHI2催化柚皮素查尔酮的Km值为32.95 μM,Vmax 值为 131.43 nmol·min-1。结论:1.异黄酮成分(高丽槐素、芒柄花素)及多糖作为牛大力的质量指标,根部含量高于茎、叶,支持牛大力以根入药的传统用法;此外,牛大力茎、叶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根部,可以考虑围绕黄酮类进行牛大力地上部分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牛大力产业的附加值。2.牛大力中可能存在着黄酮在根部合成后大量运输到其他器官的情况。CHI3及多个CHS均在根部高表达,而两个异黄酮成分也在根部富集,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牛大力异黄酮的生物合成;推测牛大力多糖合成过程为:茎枝从叶片接收了光合产物,逐渐转化为NDP,最后经由GT催化生成了终产物多糖,贮存于根部;MspMYB26含有能形成MYB-bHLH复合体交互作用功能的基序,可能参与了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牛大力可能参与黄酮生物合成调控的bHLH转录因子分布于Ⅲ(d+e)、Ⅲf、Ⅶ(a+b)亚组。3.MspCHI1是可催化异甘草素生成甘草素、催化柚皮素查尔酮生成柚皮素;MspCHI2可催化柚皮素查尔酮生成柚皮素。其中,MspCHI1可能参与了牛大力异黄酮生物合成。

吴建辉[3](2021)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途径还原酶的特征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花是一味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的主要药效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是评价红花品质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红花中特有的活性物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红花转录组文库结合代谢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行体内,外功能验证。基于红花花冠转录组筛出红花中20个与黄酮类化合物相关的还原酶基因,之后对目的基因不同花期表达量与红花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情况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合q RT-PCR验证筛选出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度相关(r>0.85)的3个短链还原酶基因。通过全长转录组数据库获取全长序列,并提交Gen Bank数据库,登记号依次为CtSDR1,CtSDR2,CtSDR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tSDR1含碱基1523bp,共编码446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9.61;CtSDR2序列1393bp,编码26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8.63;CtSDR3序列1527bp,编码33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80。CtSDR1、CtSDR2、CtSDR3都是具有SDR-like superfamily结构及具有NADPH结合位点,属于SDR超基因家族。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tSDRs在花冠中显着积累,且在Ⅳ期的表达水平最高,与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积累水平一致,推测其可能在花发育中发挥作用。综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我们认为CtSDR3基因在参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生物合成,通过遗传转化的方法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构建了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 MT39-CtSDR3,转化红花并获得独立的阳性植株。定量分析表明过表达红花植株中CtSDR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3倍;以其中8种花冠主要黄酮类成分和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起始分子(D-phenylalanine,scutellarin,carthamin,hydroxysafflor yellow A,kaempferol,kaempferol-3-O-β-D-glucoside,rutin,kaempferol-3-O-β-rutinoside)的含量变化对其品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tSDR3过表达组的Scutellarin、Carthamin,、Hydroxysafflor yellow A和D-Phenylalanine3个化合物含量有显着性升高,而其他化合物含量则有无显着升高趋势。为了更好的了解红花CtSDRs的基因功能,我们构建了CtSDRs的异源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通过IPTG诱导表达蛋白。结果表明,CtSDR蛋白可以均可以正常表达,但是CtSDR1、CtSDR3的表达蛋白形成包涵体在沉淀中,难以进行下一步酶活实验。总而言之,本课题首次分离克隆了红花中可能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具有还原作用的SDR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tSDRs基因具有参与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作用,因此通过红花遗传转化体系对CtSDRs基因的功能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其在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红花育种工作以及药效物质的体外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璇[4](2021)在《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选题依据: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主要有两种基原包括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licus(Bge.)Hsiao)。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种为蒙古黄芪,其种植区域在山西浑源、甘肃定西、内蒙古武川及各周边各地区。对于药材品质来说,普遍认为蒙古黄芪要优于膜荚黄芪。本课题组地处蒙古黄芪的道地产区山西。传统的野生或仿野生蒙古黄芪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其根部垂直向下其长度可达1m左右,生长年限可至6年及以上。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用药需求的加大,蒙古黄芪的资源变得紧缺,随后平栽蒙古黄芪开始活跃于药材市场,它主要采用育苗1年移栽1年的种植方式,其主根横卧在沟中进行生长,凭借着生长年限短、成本低的优势,平栽蒙古黄芪近年来开始逐渐成为新的主流药材。前期调研发现:平栽蒙古黄芪在外观性状以及豆腥气的浓淡和甜度等方面,均与仿野生蒙古黄芪有明显差别。在免疫学和抗疲劳等方面的实验也表明仿野生蒙古黄芪的药效强于平栽蒙古黄芪。对于中药材而言,其药效与化合物含量的高低息息相关。有研究者发现仿野生蒙古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以及黄芪皂苷II的含量显着高于平栽蒙古黄芪,而黄芪皂苷I在平栽蒙古黄芪中显着高于仿野生蒙古黄芪,而且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黄芪中黄酮类成分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此我们发现这两种方式的蒙古黄芪在外观性状和代谢物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依据中心法则而言,生物体通过基因的调控,产生具有不同活性的蛋白(酶)最终在酶的催化下生成各种代谢物。对于中药材来说,植物蛋白组学研究现如今主要集中在少数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如水稻和拟南芥,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国内外已有不少课题组对蒙古黄芪进行了二代/三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挖掘并发现了多个与次生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目前,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途经已基本被阐明。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仿野生和平栽的蒙古黄芪,借助2+3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和代谢组学技术(UHPLC-ESI-Q-TOF-MS/MS),从转录组和代谢物这两个层面对上述2种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进行轮廓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这4种差异代谢物进行绝对和相对定量,采用荧光定量实验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酶基因,最终从代谢物和分子这两个层面解析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累积造成的影响及机制。目的:1.通过轮廓分析从转录组和代谢物层面揭示不同生长方式下蒙古黄芪的差异。2.探究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造成的影响。3.解析不同生长方式的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分子机制。方法:1.对蒙古黄芪野外采样时进行样方设计,采用Trizol法对新鲜样品进行了RNA提取,并对干燥样品进行了直径的测量并划分了每个年限蒙古黄芪的直径范围。2.基于UHPLC-ESI-Q-TOF-MS/MS技术对市场上的常见的商品黄芪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和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PLA-DA和OPLS-DA等)筛选出VIP大于1和P<0.05的差异代谢物。3.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不同生长方式的蒙古黄芪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成分进行了HPLC含测,并用代谢组学中的峰面积对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这4种异黄酮类成分进行相对定量。4.通过2+3代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蒙古黄芪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对各基因的表达量预测值(FPKM)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5.通过荧光定量实验探究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基因在不同生长方式的蒙古黄芪中m RNA的表达水平,并对该结果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趋势分析。6.运用MEGA 5.0及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orffinder/)、在线分析工具Signal P-5.0和TMHMM Server对Am UCGT(UDP-glucose:calycosin7-O-glucosyltransferase)的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其全长进行常规PCR扩增。结果:1.课题组前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和朔州市应县,共收集仿野生1-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A1-A6)和1-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B1-B2)样本216个。对于含量测定的样品,划分了每个年限蒙古黄芪的直径范围;对于荧光定量样品,RNA提取结果表示所有RNA均未降解。2.代谢物组学的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与4-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对A6和B2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差异化合物指认后共找到1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等初级代谢产物及黄酮类、皂苷类等次级代谢产物。3.对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这4种异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量,发现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显着高于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芒柄花苷和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变化趋势一致。4.转录组学分析表明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与4-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苯丙烷途径,其中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为苯丙烷途径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也提示我们可能是异黄酮类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造成了A6与B2的分组差异。5.通过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实验,结合趋势分析和斯皮尔曼相关性结果,得出PAL、CHS这个两个限速酶的调控是促使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的高表达导致仿野生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高累积的主要原因之一。6.通过软件及在线工具,对Am UCGT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其进行了全长克隆,最终得出Am UCGT为亲水性蛋白,在蒙古黄芪中可能为毛蕊异黄酮-7-O-糖基转移酶。结论:本研究发现仿野生蒙古黄芪和平栽蒙古黄芪的代谢物轮廓与转录组轮廓的趋势基本一致,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显着高于2年生平栽蒙古黄芪,而PAL和CHS这两个限速酶的调控是促使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的高表达导致仿野生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高累积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少岩[5](2021)在《毛木耳新型栽培基质的开发及其对黄酮合成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之一,营养丰富,可利用各种农林废弃物进行栽培。秦巴山区每年产生大量的农林废弃物,目前利用率较低,大多被焚烧或掩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基于此,本研究以秦巴山区主要农林废弃物(如苹果木、柠条、麦秸等)作为毛木耳的主要栽培基质,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于毛木耳栽培的优质配方。研究中发现柠条作为栽培基质可显着提高毛木耳的总黄酮含量。为探究柠条黄酮合成机制,本研究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木耳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如下:1.毛木耳新型栽培基质的筛选:以秦巴山区农林废弃物作为主要培养基质,共设计了18个培养基配方。实验结果显示,配方1(苹果木屑80%、麦麸18%、石膏1%、石灰1%)、配方10(苹果木屑60%、柠条20%、麦麸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12(苹果木屑58%、柠条20%、麦麸18%、豆饼粉2%、石膏1%、石灰1%)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并且菌丝粗壮、洁白、长势较好。2.毛木耳子实体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对初筛的3个培养基配方进行出菇实验,结果显示3个培养基配方栽培的毛木耳子实体的颜色、绒毛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在产量方面,首潮耳生物转化率最高的为配方10,生物转化率为(38.33±1.69)%;其次为配方1,生物转化率为(35.56±0.99)%;第三为配方12,生物转化率为(30.65±2.27)%,三个优质配方首潮耳的生物转化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3.毛木耳子实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通过毛木耳子实体提取液的颜色反应,推测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中可能含有查尔酮、橙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4.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超声功率、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超声功率168 W、浸提时间5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预测值达到最大,为2.11 mg/g,且实际提取量与预测值一致。5.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结果显示,毛木耳提取液中含有二氢杨梅素0.64 mg/100g、花旗松素1.43 mg/100g、槲皮素0.08 mg/100g、圣草酚0.09 mg/100g和芦丁0.002 mg/100g。6.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添加柠条浸出液的CYM-kps培养基中菌丝体总黄酮含量相较于CYM空白培养基中的总黄酮含量提高了23.6%。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差异表达分析,共获得3985个差异表达基因和788个差异代谢物,并且获得的中间代谢产物可定位到3条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分别为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和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门晓妍[6](2021)在《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之称。因其寿命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观赏性强,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垂乳(Chichi)是银杏一种特有的生物现象,它通常生长于树干、树枝或根颈处,呈基部较宽、顶端钝圆的倒圆锥体或圆柱体。从银杏垂乳被发现和命名至今已过去一个多世纪,但其发育机制仍然众说纷纭。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组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各类生物学现象。银杏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技术解释其发育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以银杏基生垂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和LC-MS/MS的方法比较了垂乳(C)与根(R)、茎(S)组织在转录和代谢水平上的差异。我们筛选了在垂乳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差异积累的代谢物和植物激素,构建了激素信号转导调控通路,筛选了其中的关键酶和调控基因,旨在探明垂乳发育调控机制,解释垂乳的特异性及其在银杏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为银杏基因功能研究以及解释银杏环境适应能力等研究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垂乳、根、茎组织中共检测出7类植物激素的21种化合物。细胞分裂素类化合物(c Z、t Z、IP)、茉莉酸类化合物(ME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均在垂乳中含量最高,且均显着高于茎和根。生长素类化合物(IAA、ME-IAA、ICAld、I CA)、赤霉素(GA6)、茉莉酸(JA、H2JA、JA-ILE)和乙烯前体ACC均在根中含量最高,除ICAld外均显着高于茎、垂乳。IAA、ME-IAA的含量呈现根>垂乳>茎的趋势。在检出的7种赤霉素类化合物(GA3、GA4、GA6、GA7、GA15、GA20和GA51)中,GA3的含量远超其他化合物,在垂乳和根中都有较高的含量,显着高于茎。植物激素之间含量比值,AUX/GA的比值在根中最高,显着高于茎和垂乳;AUX/CTK的比值呈现根>茎>垂乳的趋势。(2)垂乳、根和茎组织中共检测出代谢物414种,分属于11个一级分类的32个二级分类。相对含量最多的代谢物依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0.41%)、脂质(17.76%)、酚酸类(9.62%)、有机酸(7.89%)、黄酮(7.60%)等。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119种和156种DAMs,二者有69种共同DAMs,其中68种趋势一致。共同上调的20种DAMs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7种)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7种);共同下调的48种DAMs主要集中在黄酮类(15种)、酚酸类(14种)、木脂素和香豆素类(8种)和脂质(4种)。S vs C对比组合有55种DAMs被富集到63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53种DAMs被富集到51条KEGG通路中。(3)通过转录组测序,9个植物样本共获得74.95 Gb Clean Data。共得到505378738条Raw Reads,过滤后获得487175244条Clean Reads。各样本转录组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比例在83%以上。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2655条和5259条DEGs,二者有1124条共同DEGs,其中826条表达趋势相同。S vs C对比组合有843条DEGs被富集到127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1605条DEGs被富集到129条KEGG通路中。(4)S vs C对比组合中1753条DEGs和118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R vs C对比组合中3740条DEGs和146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两个对比组合具有强相关性的DAMs主要集中在酚酸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和脂质分类中。949条共同DEGs与8种植物激素化合物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其中与t Z具有强相关关系的DEGs最多,达到538条,其次依次为MEJA(343条)、IAA(297条)、ACC(268条)、SA(222条)、JA(127条)、ABA(118条)、GA3(53条)。共有27条与相应激素化合物强相关的DEGs富集到植物激素合成、信号转导相关KEGG通路中,其中15条DEGs与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化合物存在强相关性。(5)基生垂乳发育与苯丙烷、黄酮、氨基酸、核苷酸合成,以及植物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等通路密切相关。我们推测,根系接受胁迫刺激后启动应答反应,通过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基生垂乳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发挥主要作用。基生垂乳通过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网络参与植物的胁迫响应。我们筛选出可能参与银杏基生垂乳发育和胁迫调控的关键酶和基因如下: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咖啡酰-Co A O-甲基转移酶(Gb_12660)与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Gb_09387)、茉莉酸合成相关酰基辅酶A氧化酶(ACX,Gb_13280)、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UDP-葡萄糖基转移酶73C(UGT73C,Gb_19257)、生长素反应因子ARF(Gb_17830)、生长素响应因子GH3(Gb_40050)、细胞分裂素二组分响应调节器ARR-A家族(Gb_33947)与ARR-B家族(Gb_37200)、茉莉酸转录因子MYC2(Gb_15096)。

何美军[7](2021)在《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等多种药用价值,可制作葛粉、葛片等多种食材,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近年来,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是粉葛的药用成分组成及高品质栽培技术仍缺乏研究。本研究以湖北主栽新品种“恩葛08”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三方面研究:1)粉葛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2)粉葛的转录组分析,挖掘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及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奠定理论基础;3)优化NPK肥料施用、栽培密度、补光、土壤水分含量等栽培条件提高粉葛产量、增加药用物质累积,并根据积累规律确定最佳收获期。经粉葛块根提取浸膏经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利用HR-MS、1D和2D核磁共振(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解析,获得了12种药用化合物,摸清了粉葛中主要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是其药用物质的主要的活性成分。本研究中分离到的对香豆酸、香豆酸甲酯、(E)对香豆酸乙酯、4"-羟基异黄酮、甘草素、苯甲酸、5,7-二羟基-3-[4’-O-(3-甲基-2-丁烯基)-苯基]-异黄酮共7个化合物是首次从粉葛中分离出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对香豆酸、香豆酸甲酯、(E)对香豆酸乙酯、4"-羟基异黄酮、苯甲酸、5,7-二羟基-3-[4’-O-(3-甲基-2-丁烯基)-苯基]-异黄酮共6个化合物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出,与文献鉴定的粉葛化学成分存在显着差异。粉葛还含有调味和消炎作用的甘草素,且在粉葛不同组织中葛根素、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鹰嘴豆芽素A的含量差异较大。粉葛叶、茎和根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44,339个非冗余转录本序列,其中43,195个有功能注释。基本弄清了粉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鉴定出了可能参与异黄酮和淀粉合成的结构基因。比较块茎与根部的基因表达水平,共鉴定出了9,225个差异表达基因,有32个潜在参与异黄酮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利用q RT-PCR检测了参与黄酮、异黄酮和淀粉合成8个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等基因在粉葛根中上升表达。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37个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潜在合成异黄酮的结构基因。micro RNA参与调控防卫反应,在粉葛中的mi R156a可能通过抑制SBP促进异黄酮的生物合成;而micro R319可能通过抑制TCP和HB-HD-ZIP促进异黄酮的生物合成。利用粉葛的嫩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粉葛组织培养体系,为遗传改良粉葛奠定了技术基础;构建了推测其参与异黄酮结构修饰的基因F01.PB15220的CRISPR/Cas9载体,并导入粉葛愈伤组织中进行基因编辑验证其功能。通过改变NAA的浓度优化愈伤组织培养条件,在愈伤组织中该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升,同时葛根素积累量上升,表明该基因参与葛根素的生物合成,并受到NAA的调控。探索了提高粉葛产量和品质主要相关成分含量的最佳栽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粉葛是喜钾、喜光、偏磷、轻氮、忌涝的作物。叶面喷施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0.75%和0.75%;最佳的栽培密度为950株/667m2(株行距70 cm×100 cm);补光3,000 lx效果最佳;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为35%-40%。本研究粉葛总生物量、葛根重量、淀粉累积、总异黄酮等药用物质累积的规律表明:粉葛作为食材在12月份收获可以获得最高产量,但是作为药用材料在10月份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活性成分含量。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组学方法分析了粉葛代谢产物中药用化合物的种类和积累规律;转录组分析明确了粉葛中异黄酮化合物种类及合成的分子机制,为粉葛分子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栽培措施优化研究建立了一套粉葛高产和高品质生产的栽培技术体系。

王天亮[8](2020)在《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文中认为大豆(Glycine max)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植物油和次生代谢产物如异黄酮等。而大豆生长和品质形成受转录因子的调控。bHLH转录因子是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逆境响应、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激素信号传导等方面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豆bHLH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较少。本研究筛选到2个与大豆品种吉林32籽粒发育协同表达基因,并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这两个转录因子分别与拟南芥中AtbHLH3和At PIF1同源,命名为GmbHLH3和Gm PIF1。AtbHLH3和At PIF1分别被证实参与了JA信号应答和光应答途径,且均参与了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但在大豆中,GmbHLH3和Gm PIF1功能尚未明晰。因此,本实验探究GmbHLH3和Gm PIF1转录因子对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作用以及分别在JA途径中的调控作用和光应答过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从大豆品种吉林32中克隆得到GmbHLH3基因,CDS全长1521 bp。蛋白序列分析发现,其含有MYC结构域、bHLH结构域和核定位信号。进化树分析证实,GmbHLH3与拟南芥中的AtbHLH3、AtbHLH13和AtbHLH17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GmbHLH3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显示,GmbHLH3在大豆品种吉林32中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未成熟胚中的表达水平随胚的发育而升高。2.利用大豆发根系统,分析过表达及干扰GmbHLH3和Gm PIF1基因对大豆发根异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发根相比,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基因均可显着提高异黄酮总量;干扰GmbHLH3和Gm PIF1基因均可显着降低异黄酮的积累。其中,过表达GmbHLH3,显着提高了大豆黄素的含量。尽管过表达Gm PIF1基因显着提高了异黄酮的总量,但转化发根的异黄酮各组分含量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利用q RT-PCR分析GmbHLH3和Gm PIF1转化发根中黄酮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过表达GmbHLH3株系中,Gm PAL1、Gm4CL、Gm C4H、Gm CHI1B1、Gm IFS2和Gm F3H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Gm CHI1A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过表达Gm PIF1转化根系中,Gm PAL1、Gm CHI1B1和Gm IFS2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进一步将GmbHLH3和Gm PIF1过表达于拟南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转化株系种子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的拟南芥株系种子的黄酮总量显着高于对照。综合转化发根及拟南芥的结果,推断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转录因子能促进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3.利用q RT-PCR分析GmbHLH3转录因子在ABA、Na Cl、ET、高温、低温、SA、PEG和Me JA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转录模式,结果表明,GmbHLH3对不同处理的响应不同,其中在Me JA处理的24 h内,GmbHLH3的转录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且在处理3 h时具有转录峰值。4.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证实GmbHLH3转录因子在酵母中没有转录自激活活性,且GmbHLH3蛋白与其同源蛋白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共转入酵母后能在SD/-Ade/-His/-Leu/-Trp/3-AT四缺筛选培养基上生长;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分析,GmbHLH3蛋白与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蛋白共转入烟草瞬时表达后能观察到YFP荧光信号。这些结果表明,GmbHLH3蛋白能与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互作。5.将GmbHLH3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在5μM和25μM Me JA处理条件下,过表达GmbHLH3拟南芥的根长均显着长与野生型。在25μM Me JA处理条件下,过表达GmbHLH3拟南芥中,病原体应答基因At PDF1.2、创伤应答基因At VSP1、At LOX2和At TAT1的表达水平降低。6.利用Me JA处理5周龄的拟南芥离体叶片时发现,与对照相比过表达GmbHLH3减缓了叶片衰老,且衰老促进基因At SAG29、At AZF2和At WRKY22和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At SGR、At NYC1、At CLH1、At PPH和At PAO的转录水平降低,衰老抑制因子At MKP2的转录水平升高。7.分析黑暗下处理5 d和7 d后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表型,发现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下胚轴比野生型显着增长,子叶展开角度显着减小,且在黑暗5d时,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顶端弯钩角度显着大于野生型。检测暗处理2-7 d的拟南芥中的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发现Pchlide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Pchlide含量高于野生型。利用q RT-PCR分析5 d黄化苗叶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过表达Gm PIF1株系中叶绿素合成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At HEMA1、At GUN5、At LHCB6和At PSAE1转录水平降低,而Pchlide代谢基因At PORC转录升高。8.将1-7 d黄化苗转入白光3 d后调查绿化率,结果表明,黑暗培养4 d以上后,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绿化率要高于野生型。4-7 d的黄化苗见光后植株中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且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利用q RT-PCR分析5 d黄化苗见光1 h时,过表达Gm PIF1株系中叶绿素合成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At HEMA1、At GUN5、At LHCB6和At PSAE1转录水平比野生型升高。9.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Gm PIF1蛋白短截体与Gm PHYA和Gm PHYB短截体的互作。结果表明,Gm PIF1蛋白序列全长能与Gm PHYA和Gm PHYB短截体互作,但Gm PIF1的短截体不再能与Gm PHYA和Gm PHYB互作。综上,大豆GmbHLH3和Gm PIF1基因分别与大豆JA响应及形态建成中起作用,且均参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研究结果可丰富人们对大豆bHLH转录因子的认知,也可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秦振娴[9](2020)在《柔毛淫羊藿与心叶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淫羊藿为补益类常用中药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慢性肾炎和免疫调节等。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和心叶淫羊藿(E.brevicornu Maxim.)均为《中国药典》规定的淫羊藿药材的基原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淫羊藿苷等黄酮醇苷类化合物。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决定于物种遗传基因,同时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淫羊藿为阴生植物,研究表明,心叶淫羊藿淫羊藿苷含量大大高于柔毛淫羊藿,因此,研究两种淫羊藿药材生长发育、品质积累规律以及UV-B胁迫下的生理、代谢物变化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为淫羊藿药材质量控制、品质调控与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了解柔毛淫羊藿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效果可为淫羊藿高产栽培提供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考虑生物量和淫羊藿苷类成分含量,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适宜采收期为6月中下旬。北京地区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干重分别于6月末和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淫羊藿苷含量均在展叶期(盛花期)最高,之后迅速下降,且心叶淫羊藿淫羊藿苷含量远远高于柔毛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的是柔毛淫羊藿光合能力弱于心叶淫羊藿,但水分利用率高于心叶。2.整个生长期心叶淫羊藿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着高于同期柔毛淫羊藿,而20个以酚酸类为主的代谢物含量均显着低于柔毛淫羊藿。利用LC-MS广靶代谢组技术,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分别鉴定到403个和396个代谢物,其中有389个代谢物是二者共同具有的,说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次生代谢物组成基本相似;随着植株生长发育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分别有302和268个代谢物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大部分黄酮类、酚酸类差异代谢物含量增加,而脂质类、核苷酸类和氨基酸类物质含量降低;相同发育期的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相比共有29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柔毛淫羊藿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低于同期心叶淫羊藿,而20个以酚酸类为主的代谢物含量均显着高于同期的心叶淫羊藿。3.整个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叶片中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至叶片采收期达到最高水平,而心叶淫羊藿差异表达基因在盛果期或果实成熟期表达水平最高,叶片采收期降低。柔毛淫羊藿4个生长期叶片转录组测序获得196487个Unigene,其中19542个Unigene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变化;4个生长期心叶淫羊藿叶片转录组测序获得134747个Unigene,其中13639个Unigene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变化。盛花期两种淫羊藿的基因表达水平与随后三个时期明显不同,盛花期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分别有10658和6469个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上调。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分别注释到537和449个与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Unigene,而各生育期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164和154个,其中,柔毛淫羊藿叶片中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大多在盛花期后显着升高直至采收期,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盛花期或盛果期达到最高,之后表达水平降低。4.淫羊藿叶中儿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差异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表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几乎所有的差异代谢物与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同一个差异代谢物是多个差异基因正负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柔毛淫羊藿叶中儿茶素、绿原酸等2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F3’5’H、CHS等11个基因家族共29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心叶淫羊藿叶中儿茶素、山奈酚等20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F3’5’H、CHS等16个基因家族共26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将相同分组的差异基因及差异代谢物同时映射到KEGG通路上进行关联分析,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各发育期间主要富集到的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类黄酮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碳代谢、异黄酮生物合成、磷酸肌醇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5.随着增强UV-B辐照时间的延长,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朝藿定C、箭藿苷A等绝大多数黄酮、酚酸类代谢物升高后下降,而在心叶淫羊藿叶片中均有所提高。UV-B辐照增强均能显着降低柔毛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诱发植物体内以H2O2为中心的活性氧激增,造成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等,但相同辐照剂量下,心叶淫羊藿抵抗和防御UV-B的能力优于柔毛淫羊藿。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朝藿定C、箭藿苷A等几个主要淫羊藿苷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在心叶淫羊藿叶片中均有所提高。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UV-B辐照时间延长,柔毛淫羊藿叶片中绝大多数黄酮、酚酸类代谢物含量下降,而在心叶淫羊藿叶片中持续增加,说明了柔毛淫羊藿响应UV-B胁迫比心叶淫羊藿更加敏感。6.UV-B辐照增强下柔毛淫羊藿叶片中儿茶素、柚皮素等12个黄酮类差异代谢物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FG、CYP98A和DFR 3个基因家族共4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心叶淫羊藿叶中牡荆素、山奈酚等5个黄酮类差异代谢物与CHS、Anthocyanin 3-O-6"-O-coumaroylglucoside:glucosyltransferase、CYP98A和DFR 4个基因家族共 5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基于转录组数据的GO富集分析表明,UV-B胁迫下,柔毛淫羊藿主要富集在光系统、光系统Ⅱ、光系统Ⅰ、叶绿素结合等与光合系统相关的通路,而心叶淫羊藿主要富集在细胞呼吸、类黄酮生物合成、类黄酮代谢、呼吸链和蛋白质代谢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发现,UV-B胁迫对柔毛淫羊藿叶片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途径具有显着影响,而心叶淫羊藿叶片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花生四烯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ABC转运蛋白、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MAPK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碳代谢等途径。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表明,UV-B辐照诱导的柔毛淫羊藿叶片中儿茶素、柚皮素等12个黄酮类差异代谢物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FG、CYP98A和DFR 3个基因家族共4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心叶淫羊藿叶中牡荆素、山奈酚、芹菜素等5个黄酮类差异代谢物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CHS、Anthocyanin 3-O-6"-O-coumaroylglucoside:glucosyltransferase、CYP98A、DFR4个基因家族共5个差异基因的表达相关。7.出苗至6月底是柔毛淫羊藿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叶片中氮磷钾累积量为N>K>P。氮、磷、钾肥施用均能显着增加淫羊藿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影响效果为N>K>P。淫羊藿叶产量随施用的P肥量而逐渐增加,随N肥和K肥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施肥对淫羊藿叶产量影响的肥效顺序为N>K>P;氮肥和钾肥的推荐用量分别为185.3 kg·hm-2和160.7 kg·hm-2。K肥抑制淫羊藿叶中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的积累,而高P水平促进其积累;中等水平的N肥提高叶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在3种施肥处理下叶中箭藿苷A和B的含量显着提高。

王艳玲[10](2020)在《黄酮类化合物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产桔霉素的影响及相关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曲菌能够产多种有益次级代谢产物,如红曲色素,莫纳可林K,γ-氨基丁酸等,但是红曲中桔霉素的存在使红曲菌产物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桔霉素是具有较强肾毒性的一种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因此如何降低红曲中桔霉素的含量是红曲菌研究的重点之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带有酮式羰基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通过向红曲菌液态发酵过程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研究黄酮类物质对红曲菌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并采用基因测序和转录组学等手段考察黄酮类化合物对红曲菌合成桔霉素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液态发酵过程中,对添加金雀异黄酮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用珍珠米作为发酵碳源,米粉添加量为20 g/L,发酵时间为12 d时桔霉素含量比未添加药物的空白组降低约73.2%。在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优化结果中,九种黄酮类化合物以金雀异黄酮的效果最佳,可降低桔霉素含量为80%。在研究九种黄酮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中,初步探究了影响红曲菌产桔霉素不同的活性位点。(2)向橙色红曲菌AS3.4384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两种黄酮化合物,考察其对红曲菌产桔霉素的影响。在同时添加金雀异黄酮和黄芩素后桔霉素含量降低达79.8%,同时添加大豆异黄酮和黄芩素降低桔霉素含量66.3%。同时添加金雀异黄酮和黄芩素后红曲菌的黄、橙、红三种色素含量分别是原来的3.31、1.65、1.58倍。此外,分别向三株红曲菌A、B、C的培养基中添加金雀异黄酮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红曲菌A中加入金雀异黄酮可降低桔霉素含量约62.9%。红曲菌B的液态发酵中,添加金雀异黄酮,桔霉素含量降低为90.1%。在红曲菌C中,添加金雀异黄酮可降低桔霉素含量达94.8%,同时对色素含量没有影响。在同时添加2 g/L金雀异黄酮和0.1 g/L黄芩素以及2 g/L大豆异黄酮和0.1 g/L黄芩素时,降低桔霉素含量分别为88.7%,56%。(3)为了探索金雀异黄酮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对桔霉素的影响因素,首先对红曲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基因测序后的数据进行质控,得到质量较好的测序数据。测序结果中总测序reads数是55729,N50长度为12558 bp,质量得分是0.89说明测序结果良好。测序后基因组装结果中获得21个contig,基因中GC含量为49.01%。之后对红曲菌基因组主要成分编码基因,重复序列,非编码RNA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编码基因数为6564,散在重复序列基因个数为2443个,串联重复序列个数为5743,非编码RNA基因数为207。最后对基因功能进行预测,包括GO、KEGG、KOG和NR等功能分析。(4)在红曲菌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基础上,对添加金雀异黄酮的对照组和未添加金雀异黄酮的空白组进行转录组分析。在两组的差异基因对比中,结果发现存在942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64个,下调基因378个,在下调基因中,重点关注与桔霉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orf5(A4928)、pksCT(A4929)、orf3(A4931)、orf1(A4933)、orf6(A4934)、ctnE(A4935)都呈现显着下调趋势,说明添加金雀异黄酮的确影响了桔霉素的合成相关基因,促使桔霉素含量显着下降,并将两组的差异基因分别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

二、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三叶草属植物资源现状研究进展
    1.2 三叶草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异黄酮类化合物
        1.2.2 叶蛋白
        1.2.3 绿原酸
        1.2.4 挥发性成分
        1.2.5 硒元素成分
    1.3 三叶草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1.3.1 雌激素样作用
        1.3.2 抗癌活性
        1.3.3 抗氧化活性
        1.3.4 对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
        1.3.5 抗菌抗炎作用
        1.3.6 预防骨质疏松
    1.4 野火球的相关研究
        1.4.1 野火球自然资源状况
        1.4.2 野火球饲草资源研究状况
        1.4.3 野火球药用资源研究状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2.3 试验设计方案
        2.3.1 不同生长期各器官形态及占比测定
        2.3.2 营养成分与总黄酮含量测定
        2.3.3 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研究
        2.3.4 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早晚熟材料茎叶形态与生长特性的差异
    3.2 野火球不同生育时期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3.3 野火球早晚熟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3.4 野火球串联质谱法各化学成分的鉴定
    3.5 黄酮类、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3.6 粗多糖含量的比较
    3.7 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野火球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差异
    4.2 野火球早熟与晚熟材料养分差异与利用方式
    4.3 野火球刈割后再生草养分与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
    4.4 野火球不同器官间活性成分的差异
    4.5 野火球常规养分与活性成分间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基于转录组与代谢产物研究牛大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现状
        1.1.1 牛大力简介
        1.1.2 牛大力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1.1.3 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1.1.4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1.1.5 多糖研究进展
        1.1.6 氨基酸研究进展
        1.1.7 转录组技术是获取无参考基因组植物的功能基因的高效手段
        1.1.8 转录组结合代谢组是分析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的高效组合
    1.2 选题依据和思路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牛大力不同器官的活性成分比较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方法
        2.2.1 牛大力根、茎、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2.2.2 牛大力总黄酮成分解析
        2.2.3 牛大力根、茎、叶黄酮类成分的定量研究
        2.2.4 牛大力根、茎、叶的高丽槐素、芒柄花素含量测定
        2.2.5 牛大力根、茎、叶多糖含量测定
        2.2.6 牛大力根、茎、叶氨基酸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牛大力根、茎、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2.3.2 牛大力黄酮类成分解析
        2.3.3 牛大力根、茎、叶两个黄酮醇苷成分的定量研究
        2.3.4 牛大力根、茎、叶高丽槐素、芒柄花素含量测定
        2.3.5 牛大力根、茎、叶多糖含量测定
        2.3.6 牛大力根、茎、叶氨基酸含量测定
    2.4 讨论与小结
        2.4.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2.4.2 牛大力的黄酮类成分鉴定
        2.4.3 牛大力活性成分的组织分布
        2.4.4 小结
第三章 牛大力不同器官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供试材料及处理方法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RNA提取
        3.2.2 RNA质量检测
        3.2.3 序列拼接及质量控制
        3.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以及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3.2.5 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
        3.2.6 进化树分析
        3.2.7 牛大力黄酮、多糖、氨基酸结构基因挖掘
        3.2.8 比较转录组测序以及转录本表达量的一致性
        3.2.9 牛大力qRT-PCR引物设计
        3.2.10 牛大力活性成分相关结构基因表达量和对应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2.11 转录因子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RNA质量分析
        3.3.2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3.3 测序数据组装及质量分析
        3.3.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3.5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3.3.6 基因注释结果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3.8 牛大力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析
        3.3.9 牛大力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析
        3.3.10 牛大力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析
        3.3.11 牛大力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析
        3.3.12 牛大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结构基因的qRT-PCR验证
        3.3.13 转录因子分析
    3.4 讨论与分析
        3.4.1 牛大力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布
        3.4.2 牛大力黄酮类及多糖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
        3.4.3 牛大力黄酮生物合成通路途径
第四章 牛大力CHIs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供试材料及处理方法
        4.1.2 试剂
        4.1.3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牛大力CHIs的筛选
        4.2.2 牛大力CHI基因的引物设计
        4.2.3 牛大力CHIs CDS的克隆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5 牛大力CHIs的表达载体重组子构建及鉴定
        4.2.6 牛大力CHIs的表达菌株构建及鉴定
        4.2.7 牛大力CHIs重组蛋白的纯化
        4.2.8 牛大力CHIs重组蛋白的浓度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牛大力CHIs的CDS克隆
        4.3.2 牛大力CHI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3 牛大力CHIs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4.3.4 牛大力CHIs重组蛋白的诱导
        4.3.5 重组蛋白MspCHIs酶活测定
        4.3.6 重组蛋白MspCHIs催化活性验证
    4.4 讨论
        4.4.1 牛大力MspCHIs基因序列特点和差异性
        4.4.2 牛大力MspCHIs蛋白催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途径还原酶的特征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相关还原酶基因筛选
    1.实验材料
        1.1 实验数据库
        1.2 植物材料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红花黄酮类还原酶的分析与筛选
        2.2 红花总RNA的提取
        2.3 红花花冠cDNA第一链的合成
    3.实验结果
        3.1 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相关还原酶基因的筛选
    4.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因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实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数据库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试剂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目的基因的全长获取
        2.2 目的基因全长克隆验证
        2.3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目的基因的全长克隆与验证
        3.2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目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1.实验材料
        1.1 植物样品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不同花期红花总花冠RNA的提取
        2.2 红花各部位总RNA的提取
        2.3 红花cDNA第一链的合成
        2.4 qPCR引物设计
        2.5 q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3.实验结果
        3.1 目的基因在红花不同花期表达水平
        3.2 红花不同部位的目的基因表达水平
    4.本章小结
第四章 CtSDR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红花体内功能初步验证
    1.实验材料
        1.1 植物样品
        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各类培养基的配置
    2.实验方法
        2.1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2.2 转化农杆菌
        2.3 获取过表达植株
        2.4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鉴定
        2.5 阳性植株表达水平测定
        2.6 红花过表达植株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3.实验结果
        3.1 pMT39-CtSDR3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3.3 阳性植株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4.本章小结
第五章 CtSDRs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
    1.实验材料
        1.1 植物样品
        1.2 表达载体与菌株
        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1.4 实验试剂
        1.5 各类培养基的配置
    2.实验方法
        2.1 异源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2.2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2.3 蛋白分析检测
    3.实验结果
        3.1 扩增目的片段
        3.2 蛋白上样分析
    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转录组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2.1.1 解析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及机制
        2.1.2 植物抗性机制研究
    2.2 植物中异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2.2.1 异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及药理活性
        2.2.2 异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2.3 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2.3.1 不同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的生理指标及外观性状的影响
        2.3.2 不同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第三章 不同生长环境下蒙古黄芪的野外采样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植物样本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耗材及仪器
    3.2 研究方法
        3.2.1 蒙古黄芪野外采样的样方设计与样本收集
        3.2.2 依据不同生长年限选择与处理蒙古黄芪
        3.2.3 依据直径划分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直径范围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总RNA质量检测
        3.3.2 基于直径、年限筛选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含测样品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UHPLC-ESI-Q-TOF-MS/MS技术的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代谢组差异分析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植物样本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研究方法
        4.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3 色谱条件
        4.2.4 质谱条件
        4.2.5 UHPLC-ESI-Q-TOF-MS/MS的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主成分分析
        4.3.2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差异代谢物指认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中4 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植物样本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研究方法
        5.2.1 取样与处理方法
        5.2.2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5.2.3 基于代谢物学技术的4 种异黄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差异分析
        5.3.2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中4 种异黄酮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分析
        5.3.3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中4 种异黄酮成分的趋势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Iso-Seq和RNA-Seq技术的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6.1 材料与仪器
        6.1.1 植物样本
        6.1.2 实验仪器
    6.2 研究方法
        6.2.1 基于Iso-Seq和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
        6.2.2 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筛选
    6.3 实验结果
        6.3.1 蒙古黄芪的cDNA数据库构建
        6.3.2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的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的主成分分析
        6.3.3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6.3.4 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基因的筛选结果
        6.3.5 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基因FPKM值的差异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不同生长方式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7.1 材料与仪器
        7.1.1 植物样本
        7.1.2 实验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研究方法
        7.2.1 取样与处理方法
        7.2.2 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析
        7.2.3 AmUCG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全长克隆
    7.3 实验结果
        7.3.1 异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基因mRNA表达量的差异分析
        7.3.2 异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各关键酶基因的趋势分析
        7.3.3 AmUCG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7.3.4 AmUCGT的全长克隆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毛木耳新型栽培基质的开发及其对黄酮合成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毛木耳概述
    1.2 毛木耳栽培现状
        1.2.1 毛木耳栽培的主要基质
        1.2.2 毛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
    1.3 黄酮类化合物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1.3.3 食用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新型栽培基质的筛选
        2.3.1 栽培基质的初筛实验
        2.3.2 培养基的制备及接种
        2.3.3 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农艺性状的影响
        2.4.1 菌袋的制备及接种
        2.4.2 出菇管理及采收
        2.4.3 毛木耳子实体农艺性状的测定
        2.4.4 毛木耳首潮耳生物学转化率的测定
    2.5 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2.5.1 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制备
        2.5.2 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2.6 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2.6.1 分光光度计法
        2.6.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7 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
        2.7.1 样品的制备
        2.7.2 菌丝体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7.3 LC-MS分析方法
        2.7.4 代谢物鉴定与差异表达分析
        2.7.5 转录组测序分析
        2.7.6 基因表达分析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子实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3.4 毛木耳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3.4.1 分光光度计法
        3.4.2 高效液相法
    3.5 转录组和代谢组结果分析
        3.5.1 毛木耳菌丝体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3.5.2 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物的表达分析
        3.5.3 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3.5.4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表达模式
        3.5.5 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4.讨论
    4.1 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4.2 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4.2.1 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2 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4.3 生物信息学分析毛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银杏
    1.2 银杏垂乳
        1.2.1 垂乳的命名
        1.2.2 垂乳的生理特性
        1.2.3 垂乳的解剖结构
        1.2.4 垂乳发育机制
        1.2.5 垂乳的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3.1 生长素
        1.3.2 赤霉素
        1.3.3 细胞分裂素
        1.3.4 脱落酸
        1.3.5 乙烯
        1.3.6 水杨酸与茉莉酸
        1.3.7 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4 多组学分析
        1.4.1 转录组学
        1.4.2 代谢组学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植物材料
    2.3 仪器与试剂
    2.4 研究方法
        2.4.1 植物激素检测
        2.4.1.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2.4.1.2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2.4.1.3 标准曲线和绝对定量
        2.4.2 代谢组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2.1 提取
        2.4.2.2 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2.4.2.3 代谢物定性与定量
        2.4.3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3.1 总RNA提取和检测
        2.4.3.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2.4.3.3 文库质检
        2.4.3.4 上机测序
        2.4.3.5 qRT-PCR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不同组织植物激素含量
        3.1.1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3.1.2 标准曲线
        3.1.3 激素含量分析
        3.1.3.1 生长素类
        3.1.3.2 赤霉素类
        3.1.3.3 细胞分裂素类
        3.1.3.4 茉莉酸类
        3.1.3.5 脱落酸、水杨酸和乙烯
        3.1.4 激素间含量比值
    3.2 银杏不同组织代谢组分析
        3.2.1 数据结果质控与评估
        3.2.1.1 样本质控
        3.2.1.2 主成分分析
        3.2.1.3 聚类分析
        3.2.1.4 重复性评估
        3.2.2 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3.2.3 银杏不同组织差异积累代谢物筛选
        3.2.4 差异代谢物KEGG注释与富集
    3.3 银杏不同组织转录组分析
        3.3.1 转录组概况
        3.3.2 基因表达量
        3.3.3 qRT-PCR验证
        3.3.4 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3.3.5 差异表达基因KOG分析
        3.3.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3.8 转录因子注释
        3.3.9 新基因发掘与注释
        3.3.10 可变剪接
    3.4 联合分析
        3.4.1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3.4.1.1 相关性分析
        3.4.1.2 差异相关性分析
        3.4.1.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4.1.4 相关性网络
        3.4.2 转录组与激素联合分析
        3.4.2.1 差异相关性分析
        3.4.2.2 KEGG通路富集
        3.4.3 基于植物激素的转录、代谢调控通路
4 讨论
    4.1 基生垂乳中的植物激素积累
    4.2 基生垂乳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类代谢物
    4.3 基生垂乳中的苯丙烷类代谢物
    4.4 基生垂乳中的差异转录因子
    4.5 基生垂乳发育关键转录、代谢调控机制
        4.5.1 根系感受胁迫刺激
        4.5.2 根系进行防御应答
        4.5.3 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
        4.5.4 激素调控基生垂乳形态建成
        4.5.5 基生垂乳参与植物防御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葛的概述
    1.2 葛的分布
    1.3 葛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
    1.4 葛的药用成分及品质评价
        1.4.1 异黄酮类化合物在葛不同组织中的积累
        1.4.2 葛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1.5 葛属植物代谢组及转录组研究
        1.5.1 葛属植物代谢组研究
        1.5.2 葛属植物的转录组研究
    1.6 栽培条件对粉葛产量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1.6.1 施肥对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2 栽培密度对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3 光照对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7 土壤水分含量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粉葛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粉葛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粉葛淀粉的分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2.1.4 粉葛不同器官组织中异黄酮单体化合物含量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粉葛淀粉与次生代谢产物获得
        2.2.2 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2.2.3 粉葛不同组织中三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粉葛转录组及活性化合物合成分子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品种材料
        3.1.2 转录组测序分析
        3.1.3 转录本可变剪切分析
        3.1.4 基因功能注释
        3.1.5 长链非编码RNA及其靶基因预测
        3.1.6 microRNA及靶基因的预测
        3.1.7 qRT-PCR验证转录本的表达量
        3.1.8 粉葛基因编辑CRISPR/Cas9 载体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粉葛转录本的组合测序
        3.2.2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3.2.3 异黄酮和淀粉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
        3.2.4 粉葛的转录因子注释
        3.2.5 与异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3.2.6 预测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
        3.2.7 lncRNA鉴定及靶基因预测
        3.2.8 转录本可变剪切的分析
        3.2.9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
        3.2.10 粉葛愈伤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检测
    3.3 讨论
第四章 葛根产量和关键品质提升的栽培条件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实验设计和实施
        4.1.3 主要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4.1.4 取样与检测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异黄酮单体线性范围、检测限及定量限
        4.2.2 不同栽培条件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附录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
    1.2 bHLH类转录因子概述
        1.2.1 bHLH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1.2.2 bHLH_MYC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互作机制
        1.2.3 bHLH_MYC类转录因子的功能
        1.2.4 bHLH_PIF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互作机制
        1.2.5 bHLH_PIF类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1.2.6 其他含有保守蛋白质结构的bHLH类转录因子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GmbHLH3和Gm PIF1 转录因子对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宿主菌及载体
        2.1.3 酶及试剂
        2.1.4 实验仪器设备
        2.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2.1.6 引物及序列
    2.2 方法
        2.2.1 RNA提取
        2.2.2 cDNA的合成
        2.2.3 PCR扩增
        2.2.4 PCR回收与纯化
        2.2.5 PCR产物与p MD18-T载体连接
        2.2.6 目的片段产物与表达载体连接
        2.2.7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8 冻融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2.2.9 质粒的提取
        2.2.10 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11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
        2.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 RNA的表达量
        2.2.13 载体构建
        2.2.14 亚细胞定位
        2.2.15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与鉴定
        2.2.16 拟南芥pif1突变体恢复株系的获得
        2.2.17 农杆菌K599感受态的制备
        2.2.18 农杆菌K599感受态的转化
        2.2.19 大豆发根转化
        2.2.20 CTAB法提取大豆发根DNA
        2.2.21 发根中异黄酮的提取
        2.2.22 发根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2.2.23 检测发根中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催化酶的转录水平
        2.2.24 拟南芥黄酮的提取
        2.2.25 制作黄酮的标准曲线
        2.2.26 GmbHLH3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GmbHLH3 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结构特征
        2.3.2 GmbHLH3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
        2.3.3 GmbHLH3 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2.3.4 GmbHLH3 基因CDS全长的获得
        2.3.5 GmbHLH3 烟草亚细胞定位
        2.3.6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大豆发根的获得
        2.3.7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大豆发根的异黄酮含量分析
        2.3.8 GmbHLH3和Gm PIF1 对转基因大豆发根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分析
        2.3.9 GmbHLH3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鉴定
        2.3.10 拟南芥pif1突变体恢复株系的获得
        2.3.11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的含量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GmbHLH3 转录因子在JA应答途径中的作用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宿主菌及载体
        3.1.3 酶及试剂
        3.1.4 实验仪器设备
        3.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3.1.6 引物及序列
    3.2 方法
        3.2.1 GmbHLH3 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3.2.2 载体构建
        3.2.3 酵母双杂交
        3.2.4 双分子荧光互补
        3.2.5 拟南芥根长的测定
        3.2.6 拟南芥叶片衰老分析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GmbHLH3 的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3.3.2 GmbHLH3 蛋白与同源蛋白的酵母双杂互作分析
        3.3.3 GmbHLH3 蛋白与同源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3.3.4 GmbHLH3 过表达缓解Me JA对拟南芥根伸长的抑制
        3.3.5 GmbHLH3 抑制JA诱导的拟南芥叶片衰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GmPIF1转录因子在光应答中的作用
    4.1 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宿主菌及载体
        4.1.3 酶及试剂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4.1.6 引物及序列
    4.2 方法
        4.2.1 下胚轴长度、子叶展开角度和弯钩度的测量
        4.2.2 光漂白测定及Pchlide和叶绿素水平测定
        4.2.3 酵母双杂交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过表达GmPIF1基因对拟南芥表型的影响
        4.3.2 GmPIF1与光敏色素的互作机制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柔毛淫羊藿与心叶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淫羊藿研究概述
        1.1.1 植物生理学研究概况
        1.1.2 化学成分研究
        1.1.3 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1.2 UV-B辐照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1.2.1 UV-B辐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2 UV-B辐照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2.3 UV-B辐照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1.3 氮磷钾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1.3.2 淫羊藿的氮磷钾施肥效果研究概况
    1.4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1 植物代谢组学一般概念与方法
        1.4.2 植物代谢组学在植物发育与非生物胁迫领域研究进展
    1.5 植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1 转录组学一般概念与方法
        1.5.2 植物转录组学在植物发育与非生物胁迫领域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品质差异研究
    第1节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理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长期叶片性状的变化
        2.2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长期光合色素含量动态
        2.3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的光合-光响应曲线
        2.4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光合特性日变化
        2.5 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2.6 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单糖含量变化
        2.7 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2节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栽培及取样
        1.2 样本前处理及质控样本制备
        1.3 UPLC-ESI-Q TRAP-MS/MS分析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方法考察
        2.2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2.3 不同生长期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2.4 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学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3节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转录组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栽培及取样
        1.2 RNA提取及检测
        1.3 文库构建及库检
        1.4 转录本的拼接
        1.5 基因功能注释
        1.6 基因表达水平及表达差异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叶片转录组学分析
        2.2 不同生长期心叶淫羊藿叶片转录组学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4节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实验目的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期柔毛淫羊藿叶片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2.2 不同生长期心叶淫羊藿叶片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UV-B辐照增强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长及品质影响
    第1节 UV-B辐照增强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生理特性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增强UV-B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3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活性氧的影响
        2.4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5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6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2节 UV-B辐照增强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增强UV-B处理
        1.2 样本前处理及QC制备
        1.3 UPLC-ESI-Q TRAP-MS/MS分析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方法考察
        2.2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叶片代谢组的影响
        2.3 增强UV-B对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的影响
        2.4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叶片代谢组影响的比较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3节 UV-B辐照增强对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增强UV-B处理
        1.2 RNA提取及检测
        1.3 文库构建及库检
        1.4 转录本的拼接
        1.5 基因功能注释
        1.6 基因表达水平及表达差异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强UV-B对柔毛淫羊藿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2.2 增强UVB对心叶淫羊藿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4节 UV-B辐照增强下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整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UV-B辐照增强下柔毛淫羊藿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2.2 UV-B辐照增强下心叶淫羊藿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施肥对柔毛淫羊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1节 柔毛淫羊藿不同部位氮、磷、钾吸收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栽培及取样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期柔毛淫羊藿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动态
        2.2 不同生育期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氮磷钾元素积累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2节 不同施肥处理对柔毛淫羊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1.2 试验设计及材料栽培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柔毛淫羊藿生物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柔毛淫羊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柔毛淫羊藿叶片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柔毛淫羊藿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黄酮类化合物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产桔霉素的影响及相关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曲菌简介
    1.2 红曲菌次级代谢产物
        1.2.1 色素
        1.2.2 桔霉素
        1.2.2.1 传统育种方法筛选出不产桔霉素的菌株
        1.2.2.2 红曲菌培养基条件的优化
        1.2.2.3 基因工程手段
        1.2.3 Monacolin K
        1.2.4 红曲菌其他代谢产物
    1.3 黄酮类化合物
    1.4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研究
        1.4.1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4.2 基因测序技术
        1.4.3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4.3.1 转录测序技术
        1.4.3.2 RNA-seq测序技术在真菌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红曲菌液态发酵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器材
        2.2.3 培养基的制备
        2.2.4 实验方法
        2.2.4.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2.2.4.2 红曲色素的测定
        2.2.4.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菌黄色素
        2.2.4.4 桔霉素的测定
        2.2.4.5 UPLC-QTOF-MS测定红曲菌代谢产物
        2.2.5 添加金雀异黄酮后培养基的优化实验
        2.2.5.1 米粉种类的优化
        2.2.5.2 米粉含量的优化
        2.2.5.3 红曲菌发酵培养时间的优化
        2.2.5.4 不同黄酮类化合物添加量对红曲菌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色谱分离结果
        2.3.1.1 黄色素标准曲线及色谱分离结果
        2.3.1.2 桔霉素标准曲线及色谱分离结果
        2.3.2 碳源种类的优化
        2.3.3 米粉含量的优化
        2.3.4 添加金雀异黄酮后红曲菌的生长时间曲线的变化
        2.3.5 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红曲菌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2.3.6 九种黄酮类化合物对红曲菌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2.3.7 UPLC-QTOF-MS分析添加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红曲菌产物的影响
        2.3.8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黄酮类物质对不同红曲菌种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及协同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培养基
        3.2.3 实验方法
        3.2.3.1 金雀异黄酮、黄芩素、大豆异黄酮两两作用对红曲菌AS3.4384产桔霉素的影响
        3.2.3.2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A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2.3.3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B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2.3.4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C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2.3.5 同时添加两种黄酮物质对红曲菌C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种黄酮对红曲菌AS3.4384产桔霉素影响的比较及协同作用
        3.3.2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A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3.3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B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3.4 添加金雀异黄酮对红曲菌C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3.5 金雀异黄酮、黄芩素、大豆异黄酮三种黄酮对红曲菌C产桔霉素和色素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与材料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2 菌株与培养基
        4.2.3 实验方法
        4.2.3.1 橙色红曲菌AS3.4384 DNA的提取
        4.2.3.2 橙色红曲菌AS3.4384 DNA建库
        4.2.3.3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测序与组装
        4.2.3.4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主要成分预测
        4.2.3.5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功能注释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测序和组装结果
        4.3.2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组分分析
        4.3.3 橙色红曲菌AS3.4384基因功能注释
        4.3.3.1 GO功能注释
        4.3.3.2 KEGG基因功能注释
        4.3.3.3 KOG功能分析
        4.3.3.4 橙色红曲菌AS3.4384次级代谢产物基因分析
        4.3.3.5 其他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金雀异黄酮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影响的转录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种与培养基
        5.2.2 实验器材
        5.2.3 红曲菌测定桔霉素和色素的方法
        5.2.4 橙色红曲菌AS3.4384 RNA的提取
        5.2.5 文库的构建与质检
        5.2.6 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转录组数据质控结果
        5.3.2 参考基因组的比对
        5.3.3 基因定量表达分布
        5.3.4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5.3.5 差异基因分析
        5.3.6 实时定量PCR验证
        5.3.7 基因富集功能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D]. 张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转录组与代谢产物研究牛大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分布[D]. 苏家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途径还原酶的特征及功能研究[D]. 吴建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张璇. 山西大学, 2021(12)
  • [5]毛木耳新型栽培基质的开发及其对黄酮合成代谢的影响[D]. 张少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D]. 门晓妍.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D]. 何美军. 武汉大学, 2021(02)
  • [8]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D]. 王天亮. 吉林大学, 2020(03)
  • [9]柔毛淫羊藿与心叶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形成研究[D]. 秦振娴.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黄酮类化合物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产桔霉素的影响及相关组学研究[D]. 王艳玲.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异黄酮合成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