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148例口腔疾病调查

高原地区148例口腔疾病调查

一、高原地区口腔疾病调查148例(论文文献综述)

熊勇[1](2020)在《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及防治疫病的重要资源之一,是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兽药质量不仅关系到畜禽等动物疾病的防治和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在全球人口急剧增长进而对食物需求持续增加的驱动下,全球兽药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兽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兽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导致兽用抗生素疗效降低,迫使养殖环节用药量增加,从而加剧兽用抗生素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方法来保证兽药的安全问题,我国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2020年以后11种促生长类抗生素在饲料中完全禁用,养殖业禁止使用含抗生素的相关药物。当畜牧养殖业禁用的抗生素越来越多,然而在畜牧业中却离不开兽药的应用,因此希望从传统社区寻找兽药植物传统知识来解决现代兽药行业遇到的问题。布依族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来防治畜禽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的兽药植物应用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具有特色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采用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主位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直接参与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小组讨论法等,在黔西南州布依族地区对兽药植物传统知识进行调查。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利用微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验证布依族利用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科学合理性;选择防治仔猪腹泻的三颗针和防治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的百两金为材料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为兽药传统知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新型绿色兽药开发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和云南省罗平县的18个村、5个生鲜药材集市、3个传统养殖场和2个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布依族对兽药植物有自己的分类系统,他们将兽药植物划分为6个分类等级,有相应的分类群。调查发现布依族使用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利用122种兽药植物。对布依族兽药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拉丁名、学名、当地名、主治疾病、使用部位、使用方法等。一致性(FIC)指数显示肠胃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和骨折是当地牲畜主要疾病,依据重要值(URs)确认姜、三颗针和百两金等20种为重要兽药植物。布依族信奉多神论、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灵”,神树和神山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护和延续了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2)在调查获得的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中,以使用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和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最具代表性。从当地采集仔猪腹泻肛门拭子,分离并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开展三颗针抑菌实验,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转录组学探究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原因,从转录组数据GO、KEGG富集分析探讨三颗针提取物抑菌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三颗针提取物主要有破坏受试菌细胞膜、影响膜上氧化磷酸化途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节等功能,三颗针提取物对于细菌的抑制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对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影响最为明显,随着三颗针浸膏浓度的增加,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下调基因不断增加,该通路基因表达受抑制,表达量减少,而氧化磷酸化是细胞获得能量(ATP)的主要通路,细菌无法获得能量,从而达到抑菌作用。抑菌和转录组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合理性。(3)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引起牲畜发热、腹泻、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百两金的抑菌、抗炎、镇痛实验及其转录组分析,探究当地人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产生的应激反应机制问题。用百两金提取物对4种菌进行了抑菌研究,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63.44%,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为59.88%,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57.62%,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44.42%。开展了百两金根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说明该提取物中含有抗炎、镇痛活性物质。通过对百两金根、叶转录组进行测序,发现百两金存在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完整代谢途径,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存在有MVA和MEP两条代谢途径。转录组GO和KEGG富集显示,转录组中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22条,与倍半萜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9条,参与倍半萜和三萜的生物合成相关酶5个,相关基因6条。对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及分析,从分子水平探究转录因子调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机制。转录因子AP2/ERF和bHLH基因家族参与调控倍半萜、单萜和三萜衍生物合成,通过以拟南芥为参考进行了蛋白质功能互作网络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寻找高同源基因相似功能。预测获得AP2/ERF具有调控萜类物质的转录因子基因(Cluster-20697.13203 和 Cluster-20697.14478),而对 bHLH 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功能分析中没有获得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通过抑菌、抗炎和镇痛实验以及转录组分析,验证了百两金治疗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传统应用具有科学合理性。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方法,调查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验证了当地使用传统兽药植物治疗牲畜疾病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雷帅[2](2020)在《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文中指出刘家洼遗址作为春秋早中期芮国的又一处都邑性遗址,相比于较早的芮国梁带村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更为复杂。对探讨芮国后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生业模式、人口变迁及人地关系等内容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遗址内共探明4处墓葬,其中东区3处,西区1处。在对东Ⅰ区和西区墓葬全面发掘后,发现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遗物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及特殊的文化因素。本文在生物考古学理念的指导下,对采集自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43例人骨进行了人口学、古病理学、颅骨形态学、种族类型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及人种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以刘家洼组人骨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各主要族属人种材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和流向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从文化及体质特征两方面出发,试图对该组人群的种系构成因素进行探索。刘家洼遗址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男女两性比例为0.25:1。死亡年龄以中年期最多,其次为青年期及壮年期,最后为老年期,且该组标本中未发现15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及龋齿率表明,该人群中生业模式以发达的农业为主,并辅以畜牧业;在其它口腔及骨骼疾病的表现方面,刘家洼组居民与复杂社会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人群及社会阶层较高的人群更为相似。种族类型学及种系成分分析显示,黄河中游“古中原类型”土着居民对刘家洼组人群基因贡献率最大,虽然刘家洼人群与同时期相关地域内的周人、秦人及晋中南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交流与互动,但归根结底这些人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共性,则都主要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土着居民的继承。其次“古华北类型”人种基因对刘家洼人群种系的构成也具有较大贡献率,这方面主要来源于与戎狄及北方长城地带土着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刘家洼人群表现出的与现代蒙古人种北亚或东北亚类型相似的偏阔面型,也应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基因的影响。最后,由于地望或其它因素,黄河上游“古西北类型”人种在刘家洼种系特征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胡春佰[3](2020)在《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宁路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彦淖尔镇土城子村北。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和城内孔庙碑文考证,此城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是金抚州集宁县,元时扩建升为集宁路,为汪古部投下城之一。通过历年的考古工作,在集宁路古城周边发现了大量同时期墓葬,其中的金元时期人骨材料是目前内蒙古境内发掘出土数量最多的。对这批人骨材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元时期集宁路古城居民的健康状况、种族构成情况。集宁路是汪古部管辖的唯一一座位于阴山以南的路级城镇,将其与汪古部在阴山以北的净州路城卜子古城出土的人骨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窥见汪古部辖地内不同地域居民种族构成的差异。本文分别从性别、年龄、肢骨、病理以及颅骨形态等方面对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察右前旗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集宁路古城及墓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集宁路古城及其周边墓葬区历年考古工作概况,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相关问题。第二章古人口学研究通过性别和年龄鉴定,对集宁路古城周边墓葬区金元时期居民的性别比例构成、平均死亡年龄的分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认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第三章肢骨的测量学研究通过对肢骨长度、角度的测量和指数的计算,考察了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四肢长骨发育程度,认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拥有发达粗壮的下肢,而上肢发育较弱。并且作了身高和体质量的推算。比较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男女两性身高的均值处于较低的水平,性二形性指数反映出集宁路金元时期女性可能在维持基本生活的花费上与男性差别不大。金元时期成年男性和女性中间型和矮胖型各占一定比例。第四章古病理学研究对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居民的骨骼创伤、骨骼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新陈代谢类疾病、特异性感染类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齿科疾病、功能性形态改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对脊椎骨性关节炎、全身主要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龋齿、牙周炎、根尖脓肿、齿槽脓肿罹患率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比较得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龋齿罹患率较低。金元时期男性脊柱关节炎罹患率高于女性,而骶髂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罹患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第五章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对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蒙古大人种性质,应归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中国北方地区华北近代组、太原现代组以及西屯汉代组、磨沟齐家组、陶家寨组、大堡山组等各古代组较为接近。第六章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个体数量较多,其颅面部形态特征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差异性,种系纯度检验结果说明集宁路金元时期人群可能是由同一人种下的多个支系组成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别:Ⅰ组与东北亚类型、东亚类型存在较多的相似性;Ⅱ组与北亚类型最为接近;Ⅲ组与北亚类型最为接近,但其较大的颅高值可能暗示混入了东北亚或东亚类型的因素;Ⅳ组与东亚类型的颅面部形态特征最为接近。在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对比中,Ⅰ组的颅面部形态与华北组、抚顺组、华南组代表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Ⅱ、Ⅲ合并组与北亚类型的蒙古组和布里亚特组最为接近,Ⅳ组与华北组、抚顺组、华南组为代表的东亚类型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最为接近。第七章与相关古代居民的多元统计分析与古代组的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的居民来源较为复杂,从保存下来的几种类型颅骨的数量和比例看,数量最多的居民应该是以集宁路Ⅱ、Ⅲ合并组的为代表的蒙古人,其次是以集宁路Ⅳ组为代表的汪古人和集宁路Ⅰ组所代表的人群,而集宁路Ⅰ组的人群构成可能很复杂,其中一部人很可能是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汉人后裔。第八章结语对前七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刘珂[4](2020)在《基于甘南夏河地区藏族、回族、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甘南夏河地区藏、回、汉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比较不同民族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口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肠道及口腔微生物与膳食摄入的关系。以期为预防治疗与微生物有关的肠道及口腔疾病提供数据基础及参考依据。方法: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以143名藏、回、汉族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样本(藏族44名、回族49名、汉族50名)和口腔样本(藏族20名、回族20名、汉族20名)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16S rDNA测序)。利用mothur、R语言等软件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分析。采用问卷(基本情况调查表、膳食频率调查表、72H膳食记录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及膳食摄入的现状调查。结果:(1)藏、回、汉族学龄儿童粪便样本共143个,共获得9876756条平均长度约为414bp的高质量序列,平均每个样本含69068条高质量序列,可分类到25个门、47个纲、57个目、99个科、253个属。(2)藏、回、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47.6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8.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8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12%),优势属分别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19.41%)、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8.30%)、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6.52%)、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4.79%)。共有8个科(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蛭弧菌科(Bdellovibrionaceae)、厌氧原体科(Anaeroplasmat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Catabacteriaceae、消化球菌科1(Peptococcaceae1)、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和7个属(丁酸单胞菌属(Butyricimonas)、颤杆菌属(Oscillibacter)、巴恩斯氏菌(Barnesiella)、Cata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螺丝氏菌(Roseburia)、帕拉普雷沃菌属(Paraprevotella))的平均相对丰度在不同民族学龄儿童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Alpha多样性指数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ACE指数在藏族、回族、汉族儿童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hannon指数在回族和汉族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Shannon指数在藏族和汉族儿童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UniFrac的加权和非加权的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 nate Analysis,PCoA)显示藏、回、汉族儿童肠道样本存在交叠现象。(4)藏、回、汉族学龄儿童的蔬菜类、水果类、畜肉类、水产类的摄入量存在统计学差异。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中共有17个属与膳食摄入(蛋类、水果类、坚果、粮谷类、奶及奶制品类、畜肉类、禽肉类)具有相关性(P<0.05),且相关系数>0.3。(5)藏、回、汉族学龄儿童唾液样本共60个,共得到4600398条平均长度约为421bp的高质量序列,平均每个样本含76673条高质量序列,可分类到21个门、33个纲、57个目、81个科、119个属。(6)藏、回、汉族学龄口腔微生物的优势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41.19%)、变形菌门(24.83%)、厚壁菌门(22.14%)、梭杆菌门(Fusobacteria,6.38%),优势属分别为普雷沃菌属(27.22%)、奈瑟菌属(Neisseria,11.50%)、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9.69%)、韦荣氏菌属(Veillonella,8.26%)。共有1个门(厚壁菌门)、2个科(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和4个属(莫拉菌属(Moraxella)、卟啉单胞菌属、链球菌属、Anaerovorax)的平均相对丰度在藏、回、汉族学龄儿童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alpha多样性指数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在藏、回、汉族儿童口腔微生物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Shannon指数在汉族和藏族儿童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回族和藏族儿童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UniFrac的加权和非加权的PCoA显示藏、回、汉族儿童口腔样本存在交叠现象。(8)藏、回、汉族学龄儿童的畜肉类的摄入量存在统计学差异。学龄儿童口腔微生物中共有13个属与膳食(甜食、蔬菜类、畜肉类)摄入存在相关性(P<0.05),且相关系数>0.3或<-0.3。其中蔬菜的摄入与Bulleidi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呈正相关,可能与Bulleidia和乳杆菌属具有发酵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有关。(9)alpha多样性指数中,藏、汉、回族儿童口腔微生物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肠道微生物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UniFrac的加权和非加权的PCoA显示藏、回、汉族儿童口腔样本与肠道样本完全分离。儿童口腔与肠道微生物存在相关性,其中口腔中共有123个属与肠道中193个属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0.3或<-0.3。结论:(1)藏、回、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菌群在科和属水平上存在差异细菌,此外,三个民族肠道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三个民族肠道样本在PCoA图上分布存在交叠现象。(2)藏、回、汉族学龄儿童口腔微生物菌群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存在差异细菌,此外,三个民族肠道微生物菌群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三个民族肠道样本在PCoA图上分布存在交叠现象。(3)儿童膳食摄入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存在相关性。(4)儿童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存在相关性。综上,在地理环境相似的情况下,民族差异更偏向驱动青藏高原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且二者均受膳食摄入的影响,还存在互作效应。

王一如[5](2019)在《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马腾空遗址的东周时期骨骼标本进行人口学、骨骼创伤、骨骼病理、骨骼发育程度、体型特征、人群颅骨形态学、人种来源及流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此外以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为切入点,通过对黄河中游地区现已发表的人类学材料的梳理,从时间纵向尺度上对黄河中游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人种地理分布进行了归纳。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陕西西安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并对西安地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述。此外对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的考古学背景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人口状况研究通过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人群的骨骼标本进行性别、年龄的鉴定,分析其性别、年龄的结构,估算人群平均死亡年龄、平均预期寿命。进而为了解该人群的劳动分工,社会稳定性、社会结构、健康状况等问题提供了基础研究材料。第三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首先对古病理学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概述,而后对马腾空遗址中出土的东周时期骨骼标本上的骨骼及牙齿病理进行了观察、诊断、统计和分析。牙齿病理主要包括龋齿、根尖周炎、牙周病、生前失牙及牙釉质发育不全;骨骼病理主要包括脊柱关节病、先天性疾病、发育异常、眶上缘筛孔样变、多孔性骨肥厚、骨膜炎、退行性关节病、创伤及茎突过长综合症。从整体观察结果来看,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具有相对较低的生存压力、营养健康状况尚可,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第四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通过依据股骨相关测量数据对该人群身高、体质量进行推算,了解该人群的整体体型特征。通过对肢骨相关测量数据的计算分析,可知该人群的整体肢骨粗壮程度为中等。通过进行男、女两性以及与其他相关人群肢骨发育程度差异性的对比,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人群的社会劳动分工、男女两性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第五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通过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两性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的种系纯度检验,男性居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种系倾向,而女性则可能为具有一定混杂程度的异种系人群。在与现代亚洲人种和近现代人群的比较中,本文标本表现为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其次为南亚类型,其面部扁平度较大的特征则与北亚类型较为相似;与现代华北组、华南组人群形态学距离最为接近。通过对比中国先秦时期各个区域古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本文认为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人种类型与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比较接近,具有二者混合的颅面部形态特征。第六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种系类型及源流的研究通过与中国先秦时期各个古人种类型进行对比,探讨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与流向。结合考古学研究、体质人类学特征及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对黄河中游地区人群的历史演变、戎狄与华夏族交融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七章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阿娜尔[6](2018)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文中提出川掌遗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东部,黄河几字湾内,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核心区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中原民族溯黄河河谷迁徙拓荒与当地土着居民共存的痕迹;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日益突显优势,该区域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这片区域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舞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考古遗址丰富,而且考古学文化较为错综复杂,人骨材料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对川掌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既增添了该区域的人骨材料,也填补了这一时期人骨材料的空缺,并为探索该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人种构成、生存情况、生业模式、人群迁徙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从性别、年龄、身高、病理、颅骨形态特征等方面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对河套地区不同时期的古代人群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源流,为全面了解河套地区的古代人种地理变迁提供新视角。全文共八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川掌遗址的概况,自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问题。第2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根据性别和年龄鉴定,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比例和死亡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该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进行计算。第3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各项测量数据及指数的比较分析,了解该组人骨在左右侧别、男女两性、上下肢骨的发育程度,结果显示除了下肢比上肢略粗壮外并无其他明显差异。并根据肢骨测量数据推算身高,男性平均身高略高于女性,在与北方地区各古代居民的对比中,两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第4章古病理学研究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健康情况、创伤状况、骨骼疾病情况等进行观察以及详尽的描述,并对常见的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第5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研究,可知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在非测量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呈现出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在对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比较中,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的关系最为亲近。第6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男女两性呈现出较为一致的颅面部形态特征;从三个不同地点出土人骨以及男女两性的种系纯度检验结果来看,大体上属于同种系的古代居民,但也不可忽视个别异种系个体的存在;川掌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形态学距离最近,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抚顺组、华北组在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而与代表北亚蒙古人种的对比组在形态距离上较为疏远。第7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代对比组的比较研究,可知川掌组与“古华北类型”人群(朱开沟组)在体质特征上十分相似,可能为朱开沟组古代居民的后裔,但也与“古中原类型”的居民(店里组)在形态学距离上也较为相近;至于川掌组所代表的古代人群的流向,经研究认为其对后来的混合性状类人群,如纳林套海组、西黑岱组以及姑姑庵组提供了遗传学基础。第8章结语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侯侃[7](2017)在《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材料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山西榆次高校园区考古项目中的小南庄墓地和聂店墓地出土的先秦时期人骨。针对这些人骨材料,结合已有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本文进行了古人口学、古病理学、颅骨形态学和古人种学、体型估算和行为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古人口学和古病理学的概念、方法和研究史,讨论了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问题。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在一方面为研究晋中地区先秦时期居民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人口情况、体型和日常行为积累一些基础成果,另一方面为我国人类骨骼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构建添砖加瓦。以下分章介绍本文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对人类骨骼考古学、生物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指出本文的研究理念是建立在“人类骨骼考古学”这一概念之上的。其次,认为人类骨骼考古学存在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进化论与文化生态学、均变论、概率论与统计学这三个方面,此外,对本学科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骨学悖论”和人骨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简述了人类骨骼考古学的研究逻辑。第二章研究的材料首先介绍了山西榆次高校园区的地理位置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并对山西榆次地区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和晋文化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而后,对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的考古发现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埋藏学理论,对聂店组样本的骨骼保存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骨骼的保存情况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第三章古人口学研究首先阐述了古人口学的概念和国外古人口学的研究简史,指出古人口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次,从理论、方法和技术层面上对体质人类学中估计人骨样本性别、年龄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结合本文所研究的人骨材料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性别、年龄鉴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估计成人年龄中存在的困难并介绍和实践了针对此问题的一种方法“转换分析(transition analysis)”。最后,重点针对聂店组样本进行了人口学静态参数(性别与死亡年龄结构)和人口学动态参数(人口增长情况)的分析。第四章古病理学研究首先,介绍了古病理学的概念、研究史和研究方法。第二,对榆次高校园区出土先秦人骨上的古病理现象进行了诊断、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对创伤、骨膜炎、眶顶板筛孔样变和疏松性骨肥厚、脊柱关节病和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疾病的研究。第三,对口腔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针对聂店组样本分析了生前失牙、龋病、根尖周炎、牙周病和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情况。第四,对聂店组样本存在的颅骨的枕部人工变形和拔除上颌右侧侧门齿的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对本文所研究的材料中能体现人群饮食结构、健康水平和生存压力的几项指征——骨膜炎、眶顶板筛孔样变和疏松性骨肥厚、龋病和牙釉质发育不全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聂店组样本所代表的人群生存压力相对较低、食物结构可能比较多元化、营养状况尚可。第五章颅骨形态学与古人种学研究首先,对非测量性状和测量性状所体现的颅骨的形态进行了分析,表明聂店组和小南庄组的颅面形态不存在明显差异;种系纯度检验表明聂店组样本可能是异种系的,而小南庄组男性可能是同种系的、女性可能是异种系的。其次,与现代人种和现代人群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组人群属于亚洲蒙古人种,比较接近东亚类型,其次是南亚类型,面部扁平度较大且阔面的特征却类似北亚类型,与现代华南地区人群比较接近,与北亚人群差异最大。最后,通过对比中国先秦时期的各个古人种类型和黄河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人群,认为聂店组和小南庄组比较接近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与山西地区许多两周时期人群类似,体现了这一时期山西地区晋文化和宗周文化、戎狄和华夏族交融的现象。第六章体型估算与行为研究在体型估算方面,依据股骨最大长估算了身高,依据股骨头宽估算了体质量,依据身高和体质量估算了能反映体型的罗氏指数和达氏指数。在行为研究方面,通过对以主要的滑膜关节骨性关节炎、椎骨骨赘病、黄韧带骨化、椎体上下表面多孔性状和施莫尔结节为代表的退行性关节病的研究,和以“Marriotti方法”、“Villotte方法”、“科英布拉方法”记录得到的肌腱、韧带起止点改变的研究,对聂店组和小南庄组样本所代表的人群可能的行为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第七章结语概括全文内容并指出了本文的意义与主要不足。

张旭[8](2015)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生物考古学理论的提出与完善,针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标本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正日益更新,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2011年发掘出土的人类骨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试图深入完成对该墓地古代人骨标本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的提炼与认识。针对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人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不仅能够弥补长久以来和林格尔地区人骨研究的不足,更能够“托骨见人”,科学的发掘大堡山墓地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并为探寻该区域内人群迁徙与民族交融等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肩负着不可小觑的学术价值。因此,本文将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人骨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通过古人口学、古病理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方法与手段对大堡山墓地人骨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提取该墓地古代居民的人口结构、骨骼形态特征、骨骼发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第二,以大堡山墓地为中心,与邻近地区相关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将与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面形态特征相仿的古代人群在时空框架中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史料,还原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邻近地区人群间的迁徙、交流、融合情况,以及同所持生业模式、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主体结构将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在第2章中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平均死亡年龄、平均预期寿命等信息进行提取,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44例古代人骨标本,平均预期寿命为34.29岁,其中女性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35岁,男性居民平均预期寿命35.33岁;该墓地古代居民平均死亡年龄为33.37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并以中年期为盛,不见老年期个体。其次,本文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主要分为非测量性状观察与测量性状统计两部分:其中,非测量性状研究主要集中在牙齿和颅骨方面,分别于第3章和第4章进行观察讨论。在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方面,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以现代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蒙古人种发育程度大体相符;在颅骨非连续性性状特征上,与我国甘肃磨沟地区齐家文化先民最为相似。在牙齿形态特征方面,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南西伯利亚人群之间存在极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并与蒙古国的匈奴合并组、昌德曼组人群之间有着非常近的形态学关系。本文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所进行的测量性状研究主要集中在颅骨和四肢长骨上,分别于第5章和第6章进行统计分析。大堡山墓地古代两性居民颅骨测量性状特征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同种系倾向,但其颅面型特征却并不单纯,本文研究认为其应具有先秦时期古代人种类型中的“古中原类型”与“古华北类型”相互混合的颅面部形态特征;针对大堡山墓地的古代居民的肢骨所进行的系统测量与身高的推算可知: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古代居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性差别,与其他古代人群相比,特别是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畜牧人群相比,大堡山墓地女性居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摄入欠佳,暗示其在所属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再次,在第7章中,本文从古病理学的角度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探讨,主要表现为对口腔、颅骨、四肢长骨疾病与创伤的观察、统计和比较分析,经本文研究后可知:该墓地古代居民在食物结构中以摄取“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类”植物性食物为主,同时也配合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本文推测该墓地古代居民应具有较为发达与成熟的农业经济。在第8章中,本文结合考古学文化与相关历史文献,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人骨研究中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具体表现为对其人种构成、种系来源与流向、所代表的人种类型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认识,可知: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应该是内蒙古地区原住民与中原移民进行基因交流与融合的继承者,并不是“古中原类型”亦或“古华北类型”古代居民的典型代表。最后,本文通过第9章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

肖晓鸣[9](2014)在《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人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新荒泡东岸的漫岗上。地处松嫩平原南端,嫩江下游地区的河流交汇处。这里一直以来都是东北地区古代人群活动的密集区域。2011年到2014年,后套木嘎遗址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发掘,共揭示出包含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辽金时期七个不同文化时期的遗存。并清理出属于不同文化时期墓葬中的人骨材料193例,为深入了解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埋葬习俗、生存状况,史前文化的交流,人群生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进一步了解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群构成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同时期人骨材料的观察和研究,主要从性别年龄、颅骨形态特征、身高、病理、埋葬方式等方面对后套木嘎遗址古代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并依据材料的情况,对东北地区不同时代人群的变化情况予以探讨。在人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期别的材料分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大的时段进行介绍和讨论,全文共分为5章。第1章绪论重点介绍了后套木嘎遗址的自然地理和考古学背景、遗址中不同时期墓葬和人骨的情况、人骨研究的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第2章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本章中将后套木嘎新石器时代人骨材料,按各期别进行介绍与初步探讨。从颅面部形态特征来看,后套木嘎新石器时代居民都属于亚洲蒙古人种,与近代组的对比结果显示出与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及东北亚类型相近。通过身高推算和骨骼上的病理观察,了解了后套木嘎新石器时代居民的身高及病理情况。而且基于性别年龄鉴定和现场人骨观察,了解到这一时期墓葬中显示出较大且异常的男女性别比,而且平均死亡年龄普遍偏低。这一时期的古代居民未形成固定的埋葬习俗,表现在墓向、埋葬姿势与随葬品上都没有固定的模式。第3章后套木嘎遗址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骨研究主要以人骨数量最多的后套木嘎六期组居民的研究为主,通过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了解到这群古代居民的相关情况。对于性别年龄鉴定结果的分析表明,这一时期人骨材料中有近半数为未成年个体,使得本期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较低。而且在本期人群中缺乏对于不同性别所采用的有选择的墓葬习俗,但未成年个体更多埋葬于土坑墓中。偏低的性别比暗示当时男性居民可能在社会分工中承担较多且相对危险的工作。基于死亡年龄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期古代居民的生活水平整体较差。对于颅骨的研究表明,后套木嘎六期居民具有比较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并且与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和东北亚类型人群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与古代组的对比表明后套木嘎六期组居民为古东北类型居民,而且表现出与同属于汉书二期文化的各古代组,具有较为相似的体质特征,表明古东北类型居民也是汉书二期文化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身高推算和骨骼上的病理观察,掌握后套木嘎青铜时代居民的身高及病理情况,还进一步了解到后套木嘎六期的古代人群具有较差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经常用牙齿作工具的习惯。第4章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其它相关问题讨论对后套木嘎遗址各期人骨材料的身高及病理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了解到东北地区古代男性居民在不同时段的身高值的波动变化较小,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新石器时代男性居民身高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身高值,各地区普遍存在身高水平的一致性;女性居民的身高还呈现出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明显下降的规律性。对于口腔疾病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知在后套木嘎各期居民的牙齿上普遍存在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现象,牙结石的患病率随时代推移而增多,龋齿的发现则是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后套木嘎遗址不同期别中人群龋病发病率的不同,表明他们是不同经济类型的人群。第5章结语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赵永生[10](2013)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文中认为磨沟墓地位于甘南地区的洮河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此地西通新疆,东连关中,北接大漠,是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接地域,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部。大量的考古和人类学的证据证明,在秦汉以前,新疆地区便生活有西方高加索人种的居民,其东界临的黄河流域自古即为蒙古人种居民繁衍生息之地。而且齐家文化时期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经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样的地理位置、时间段以及周邻地区的古代种族环境,使得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种族属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人口学、人种学、测量学、古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沟墓地中的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磨沟居民,其从颅骨形态上看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十分接近。依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手段并结合考古学上的发现,作者对磨沟组居民尤其是占主体的齐家文化居民的来源和流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古西北类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对后来的青铜时代文化居民尤其是寺洼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居民体质特征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可能向东影响到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对以北方汉族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华北居民的历史形成做出了重要的遗传学贡献。

二、高原地区口腔疾病调查1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地区口腔疾病调查1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民族生态学概述
    1.3 民族兽药概述
    1.4 布依族兽药植物研究概况
    1.5 腹泻和炎症的研究进展
    1.6 转录组学概况
第二章 布依族地区兽药植物调查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地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4 调查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兽药植物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
    3.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分离及鉴定
    3.2 三颗针浸膏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研究
    3.3 三颗针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分子机制研究
第四章 兽药植物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研究
    4.1 兽药植物百两金抑菌研究
    4.2 百两金消炎镇痛研究
    4.3 基于转录组数据对百两金中三萜皂苷合成途径的研究
    4.4 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
附录

(2)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理念——生物考古学
    1.2 生物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
    1.3 生物考古学与考古学
第二章 研究背景
    2.1 澄城县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概述
        2.1.1 澄城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澄城地区的历史沿革
    2.2 关中地区先秦时期生物考古学的发展现状
        2.2.1 主要的人类化石材料
        2.2.2 主要的人类骨骼材料
    2.3 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2.3.1 遗址概况
        2.3.2 墓地概况
        2.3.3 遗址时代
        2.3.4 文化性质
    2.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对象
第三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
    3.1 性别鉴定与死亡年龄推算
        3.1.1 个体性别鉴定
        3.1.2 死亡年龄推算
    3.2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3.2.1 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3.2.2 性别分布与死亡年龄段分析
    3.3 人口寿命研究
        3.3.1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总人口寿命研究
        3.3.2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寿命研究
    3.4 与先秦时期关中地区其它人群的比较分析
        3.4.1 死亡年龄出现状况的对比研究
        3.4.2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
    4.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疾病
        4.1.1 牙齿保存状况统计
        4.1.2 龋齿
        4.1.3 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龋齿率所体现的人群生业模式
        4.1.4 生前失牙
        4.1.5 根尖周炎
        4.1.6 牙周病
        4.1.7 牙釉质发育不全
    4.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病理
        4.2.1 骨膜炎
        4.2.2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4.2.3 脊柱退行性疾病
    4.3 小结
第五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研究
    5.1 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3 小结
第六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的分组研究及t检验
    6.1 不同考古学背景下墓主颅骨的分组研究
        6.1.1 墓主头向的分组
        6.1.2 墓葬形制的分组
        6.1.3 随葬器物的分组
        6.1.4 墓葬等级的分组
    6.2 颅骨分组的t检验(差异性检验)
        6.2.1 A组与C组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2 A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3 B组与D组(男)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4 C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3 小结
第七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研究
    7.1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系类型的比较
        7.1.1 与北亚类型相比
        7.1.2 与东北亚类型相比
        7.1.3 与东亚类型相比
        7.1.4 与南亚类型相比
    7.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之比较
        7.2.1 Dij与α的定量分析
        7.2.2 聚类分析
    7.3 与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北方各人群之间的关系
        7.3.1 研究材料
        7.3.2 α的定量分析
        7.3.3 Dij和聚类分析
        7.3.4 因子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8.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8.1.1 研究材料
        8.1.2 α的定量分析
        8.1.3 Dij和聚类分析
        8.1.4 因子分析
    8.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8.2.1 研究材料
        8.2.2 α的定量分析
        8.2.3 Dij和聚类分析
        8.2.4 因子分析
    8.3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人种成分分析
        8.3.1 黄河中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2 戎狄人种因素
        8.3.3 北方长城地带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4 黄河上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察右前旗自然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1.1.1 察右前旗自然地理概况
        1.1.2 察右前旗历史沿革
    1.2 以岱海、黄旗海为中心的乌兰察布地区古代人骨研究成果概述
    1.3 集宁路古城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1.4 集宁路古城遗址周边墓葬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分布统计
    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人口状况的比较分析
        2.2.1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2.2.2 平均死亡年龄的比较分析
        2.2.3 死亡年龄段的比较分析
    2.3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
        2.3.1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推算
        2.3.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与其他古代组的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肢骨的测量学研究
    3.1 肢骨的测量数据及相关指数的比较分析
        3.1.1 肢骨的测量及相关指数
        3.1.2 肢骨的重要指数项目与其他古代组的比较
    3.2 身高的研究
        3.2.1 身高的推算
        3.2.2 与其他古代人群的比较
    3.3 体质量和体型的研究
        3.3.1 体质量的推算
        3.3.2 体型的推断
    3.4 小结
第四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人骨的古病理学研究
    4.1 骨骼创伤
        4.1.1 骨折
        4.1.2 骨质砍创
    4.2 骨骼的疾病
        4.2.1 象牙样骨瘤(Ivory osteoma)
        4.2.2 骨样骨瘤
        4.2.3 施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s)
        4.2.4 创伤性骨化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4.2.5 分离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4.2.6 骨膜炎(Periostitis)
        4.2.7 附丽病(Enthesopathy)
        4.2.8 跟骨后面骨质增生(跟腱止点骨赘)
        4.2.9 软骨骨化
        4.2.10 胫腓骨间韧带骨化
    4.3 骨关节疾病
        4.3.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4.3.2 脊椎椎体强直
        4.3.3 假关节(pseudarthrosis)
        4.3.4 枕骨髁关节炎
        4.3.5 颞下颌关节炎
        4.3.6 趾骨融合
        4.3.7 跖趾关节炎
        4.3.8 掌指关节炎
        4.3.9 腕骨与掌骨融合
    4.4 骨骼先天性发育畸形和骨骼的变异
        4.4.1 寰椎椎动脉沟环(artery suclus ring of atlas)
        4.4.2 寰枕融合(Occipitalization of the atlas)
        4.4.3 肋骨分叉畸形(Bifid rib)
        4.4.4 移行脊椎与额外椎骨
        4.4.5 第一尾椎融合于骶骨(尾骨骶化)
        4.4.6 脊椎棘突侧弯(脊柱侧弯)
        4.4.7 颈椎多横突孔
        4.4.8 肩胛上横韧带骨化
        4.4.9 胸骨融合
        4.4.10 鼻中隔偏曲(Nasal septal deviation)
    4.5 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4.5.1 坏血病(Scurvy)
    4.6 传染性疾病(特异性感染)
        4.6.1 结核病(Tuberculosis)
    4.7 齿科疾病
        4.7.1 龋齿(Dental carie)
        4.7.2 根尖脓肿
        4.7.3 齿槽脓肿(齿槽吸收)
        4.7.4 牙周炎(Periodontal disease)
        4.7.5 牙结石
        4.7.6 阻生牙(Impacted tooth)
        4.7.7 牙齿异位萌出(Maloccluded tooth)
        4.7.8 逆生牙(Inversed tooth)
        4.7.9 齿槽骨增生
        4.7.10 牙釉质发育不全
    4.8 功能压力(功能性形态改变)
        4.8.1 骑马人小平面(Poirier facette)
    4.9 小结
第五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的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5.1 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5.2 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5.2.1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统计
        5.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其他人群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比较
    5.3 小结
第六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6.1 颅骨测量数据及形态特征分析
        6.1.1 金元时期颅骨测量数据及形态特征分析
    6.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6.2.1 种系纯度检验
        6.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颅骨的初步分组
    6.3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相关古代居民的多元统计分析
    7.1 集宁路与汪古部
    7.2 对比组的选择及其概况
    7.3 比较与分析
        7.3.1 男性居民与各对比组的比较分析
        7.3.2 女性居民与各对比组的比较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图版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4)基于甘南夏河地区藏族、回族、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肠道微生物概述
        1.1.1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1.1.2 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1.1.3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
    1.2 口腔微生物概述
        1.2.1 口腔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1.2.2 口腔微生物与疾病
    1.3 肠道微生物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藏族、回族、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志愿者招募及样品采集
        2.3.2 DNA提取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V3-V4 区扩增
        2.3.4 样品平衡及测序
        2.3.5 质量控制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7 膳食调查
        2.3.8 统计学分析
        2.3.9 核酸登录号
    2.4 结果
        2.4.1 藏、回、汉族学龄儿童的基本情况
        2.4.2 粪便菌群的序列测序信息
        2.4.3 基于门属水平的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构成的研究
        2.4.4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在科和属水平上差异性比较
        2.4.5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的alpha和 beta多样性
        2.4.6 肠道微生物与膳食相关性的分析
        2.4.7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膳食摄入的比较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藏族、回族、汉族学龄儿童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志愿者招募及样品采集
        3.3.2 DNA提取
        3.3.3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3.3.4 膳食调查
        3.3.5 统计学分析
        3.3.6 核酸登录号
    3.4 结果
        3.4.1 藏、回、汉族学龄儿童的基本情况
        3.4.2 口腔菌群的序列测序信息
        3.4.3 基于门属水平的学龄儿童口腔微生物构成的研究
        3.4.4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口腔微生物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差异性比较
        3.4.5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的alpha和 beta多样性(基于60 个样本)
        3.4.6 口腔微生物与膳食相关性分析
        3.4.7 三个民族学龄儿童膳食摄入的比较
        3.4.8 基于门属水平的学龄儿童口腔与肠道微生物构成的研究
        3.4.9 学龄儿童口腔与肠道微生物的alpha和 beta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3.4.10 口腔微生物与膳食相关性的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陕西西安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1.1.1 陕西西安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1.1.2 陕西西安地区的历史沿革
    1.2 马腾空遗址概况及考古学背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二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人口状况研究
    2.1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推断
        2.1.1 个体性别与年龄的鉴定方法
        2.1.2 马腾空遗址出土东周时期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结果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结构统计
        2.2.1 性别结构的统计分析
        2.2.2 死亡年龄结构的统计分析
    2.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人口状况的比较分析
        2.3.1 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2.3.2 死亡年龄分布的比较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3.1 古病理学研究概况
        3.1.1 古病理学的概念
        3.1.2 古病理学的研究史
    3.2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居民口腔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2.1 牙齿保存情况统计
        3.2.2 龋齿
        3.2.3 牙齿生前脱落
        3.2.4 根尖周炎
        3.2.5 牙周炎
        3.2.6 牙釉质发育不全
    3.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骨骼关节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3.1 脊柱关节疾病
        3.3.2 先天性疾病及发育异常
        3.3.3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3.3.4 骨膜炎
        3.3.5 退行性关节炎
    3.4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其他骨骼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4.1 创伤
        3.4.2 茎突过长综合症
    3.5 小结
第四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4.1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肢骨各相关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4.1.1 肱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1.2 股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1.3 胫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2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身高的推算与讨论
        4.2.1 方法
        4.2.2 身高推算结果
        4.2.3 与其他先秦人群身高的对比
    4.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体质量的推算与讨论
        4.3.1 方法
        4.3.2 体质量估算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
    5.1 颅骨形态学的研究
        5.1.1 非测量性形态特征
        5.1.2 测量性形态特征
    5.2 颅骨测量性状种系纯度检验
    5.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类型研究
        5.3.1 与现代人种类型的对比
        5.3.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人群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种系类型与源流的研究
    6.1 研究方法与材料
    6.2 与黄河中游及周边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比较
        6.2.1 研究材料
        6.2.2 比较与分析
    6.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6.3.1 研究材料
        6.3.2 对比与分析
    6.4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6.4.1 研究材料
        6.4.2 对比与分析
    6.5 黄河中游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变迁
        6.5.1 新石器时代
        6.5.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6.5.3 铁器时代
        6.5.4 讨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图版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川掌遗址概况
    1.2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以及历史沿革
        1.2.1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环境
        1.2.2 准格尔旗历史沿革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说明
第2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
    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情况
        2.1.1 个体的性别鉴定
        2.1.2 个体的年龄鉴定
    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死亡年龄阶段和性别分布的分析
    2.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2.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2.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2.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两性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2.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构成及比较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3.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程度的研究
        3.1.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测量情况
        3.1.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情况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3.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研究
        3.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情况
        3.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身高与其他古代居民身高的比较
    3.3 小结
第4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口腔健康研究
        4.1.1 牙齿发育异常
        4.1.2 口腔疾病
        4.1.3 牙齿磨耗
    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创伤
        4.2.1 颅骨创伤
        4.2.2 其他骨骼创伤
        4.2.3 创伤的综合研究
    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疾病
        4.3.1 先天性疾病
        4.3.2 骨肿瘤
        4.3.3 骨性关节炎
        4.3.4 强直性脊柱炎
        4.3.5 其他骨骼疾病
    4.4 小结
第5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
    5.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5.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5.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情况
        5.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与其他对比组的比较
    5.3 小结
第6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6.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6.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6.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群的内部构成
        6.3.1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的比较
        6.3.2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出土颅骨的种族相似性比较
    6.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初步探讨
        6.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6.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四个区域类型的比较
        6.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6.5 小结
第7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
    7.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先秦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7.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历史时期各古代组的比较
    7.3 从川掌组看河套地区古代居民先秦两汉时期的人种地理变迁
        7.3.1 河套地区古代居民情况
        7.3.2 川掌组与河套地区先秦至两汉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表
图版

(7)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理念
    1.2 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进化论与文化生态学
        1.2.2 均变论
        1.2.3 概率论与统计学
        1.2.4 骨学悖论与人骨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1.2.5 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的逻辑
        1.2.6 小结
    1.3 人骨观察与记录的标准
第二章 研究的材料
    2.1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2 山西榆次地区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与晋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2.2.1 历史沿革
        2.2.2 山西榆次地区的考古发现
        2.2.3 晋文化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3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的考古发现
        2.3.1 山西中医学院墓地(小南庄战国墓地)
        2.3.2 山西传媒学院墓地(聂店墓地)
    2.4 人骨材料的保存情况
        2.4.1 人类骨骼考古研究中的埋藏学
        2.4.2 聂店墓地人骨保存情况的分析
第三章 古人口学研究
    3.1 古人口学概况
        3.1.1 古人口学的概念
        3.1.2 国外古人口学研究简史
    3.2 对研究材料的性别、年龄的估计
        3.2.1 判断性别的方法
        3.2.2 估计年龄的方法
        3.2.3 对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出土先秦人骨的性别、年龄估计
    3.3 基本的人口学静态参数研究
        3.3.1 小南庄墓地战国墓葬人骨的性别、年龄
        3.3.2 聂店墓地周代墓葬人骨的性别、年龄结构研究
    3.4 聂店墓地人口学动态参数的估计和相关问题的讨论
        3.4.1 平均死亡年龄的含义和生命表法的缺陷
        3.4.2 对人口增长情况的估计
    3.5 小结
第四章 古病理学研究
    4.1 古病理学概要
        4.1.1 古病理学的概念
        4.1.2 古病理学研究简史
        4.1.3 古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4.2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人骨古病理现象的统计与分析
        4.2.1 创伤
        4.2.2 骨膜炎与骨膜反应
        4.2.3 眶顶板筛孔样变和疏松性骨肥厚
        4.2.4 脊柱关节病
        4.2.5 发育异常和先天性疾病
    4.3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人类口腔疾病的统计与分析
        4.3.1 聂店组牙齿的保存情况
        4.3.2 聂店组的生前失牙
        4.3.3 聂店组的龋病及根尖周炎
        4.3.4 聂店组的牙周病
        4.3.5 聂店组的牙釉质发育不全
        4.3.6 小南庄组口腔疾病的统计结果
    4.4 人为因素造成的骨骼和牙齿的改变
        4.4.1 颅骨的人工变形
        4.4.2 拔牙
    4.5 讨论
        4.5.1 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存压力的衡量
        4.5.2 骨膜炎、眶顶板筛孔样变和疏松性骨肥厚的对比分析
        4.5.3 口腔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颅骨形态学与古人种学研究
    5.1 颅骨形态学研究
        5.1.1 非测量性状的分析
        5.1.2 测量性状的分析
        5.1.3 种系纯度检验
    5.2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出土先秦人骨与现代人种的对比分析
        5.2.1 与现代人种类型的对比
        5.2.2 与近现代人群的对比
    5.3 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出土先秦人骨与其他古代人群的对比分析
        5.3.1 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各人种类型的关系
        5.3.2 与黄河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人群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体型估算与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身高的估算
        6.2.1 方法
        6.2.2 结果
        6.2.3 黄河中游地区古代人群的身高对比
    6.3 体质量的估算
        6.3.1 方法
        6.3.2 结果
        6.3.3 体型指数的计算
    6.4 退行性关节病的研究
        6.4.1 方法
        6.4.2 结果
        6.4.3 讨论
    6.5 肌腱、韧带起止点改变的研究
        6.5.1 方法
        6.5.2 结果
        6.5.3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全文内容概要
    7.2 本文的意义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聂店组、小南庄组全部个体的性别、年龄鉴定结果
附表二 聂店组采样个体的年龄估计记录
附表三 颅骨测量项目代号说明
附表四 小南庄组成年男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附表五 小南庄组成年女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附表六 聂店组成年男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附表七 聂店组成年女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图版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和林格尔县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概略
        1.1.1 和林格尔县的地理环境
        1.1.2 和林格尔地区的历史沿革
    1.2 和林格尔县出土古代人骨标本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概述
    1.3 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概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相关说明
第2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古人口学研究
    2.1 性别鉴定与死亡年龄推算
        2.1.1 个体性别鉴定
        2.1.2 个体年龄推算
    2.2 平均预期寿命的计算与讨论
    2.3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人口构成的比较与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
    3.1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
    3.2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
    3.3 小结
第4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牙齿非测量性状研究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 统计分析结果
    4.3 讨论与总结
第5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5.1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数据统计
    5.2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
        5.2.1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性状种系纯度检验
        5.2.2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
    5.3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种系类型
        5.3.1 大堡山墓地古代人群与现代人群颅骨形态近似度
        5.3.2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古代周边人群颅骨形态近似度
    5.4 小结
第6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6.1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观测与讨论
        6.1.1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肢骨主要测量值
        6.1.2 肢骨发育情况的比较与讨论
    6.2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身高推算与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7.1 口腔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7.1.1 龋病
        7.1.2 牙齿磨耗
        7.1.3 根尖/齿槽脓肿
        7.1.4 牙齿生前脱落
        7.1.5 其他口腔疾病
    7.2 关节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7.2.1 骨性关节炎
        7.2.2 营养代谢性疾病
    7.3 其他骨骼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7.3.1 创伤与骨折
        7.3.2 其他骨科疾病
    7.4 小结
第8章 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种系源流问题初探
    8.1 大堡山墓地人群内部构成
    8.2 大堡山墓地人群种系来源
    8.3 大堡山墓地人群种系流向
    8.4 讨论与总结
第9章 结语
    9.1 本文研究概括与总结
    9.2 未来工作的展望与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致谢
附表
图版

(9)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后套木嘎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1.1.1 后套木嘎遗址的位置及发现史
        1.1.2 后套木嘎遗址的文化内涵
    1.2 遗址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背景
    1.3 本文的研究材料及研究目的
        1.3.1 后套木嘎遗址的人骨及墓葬情况
        1.3.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关注问题
        1.3.3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2章 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
    2.1 后套木嘎一期人骨研究
        2.1.1 性别与年龄鉴定
        2.1.2 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2.1.3 后套木嘎一期组居民的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2.1.4 后套木嘎一期居民的身高推算及古病理观察
        2.1.5 后套木嘎一期人骨研究小结
    2.2 后套木嘎二期人骨研究
        2.2.1 后套木嘎二期人骨的性别与年龄鉴定
        2.2.2 后套木嘎二期组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2.2.3 后套木嘎二期组古代居民的身高推算及古病理观察
        2.2.4 后套木嘎二期人骨研究小结
    2.3 后套木嘎三期人骨研究
        2.3.1 性别与年龄鉴定
        2.3.2 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2.3.3 后套木嘎三期组居民的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2.3.4 后套木嘎三期居民的身高推算及古病理观察
        2.3.5 后套木嘎三期组人骨研究小结
    2.4 后套木嘎四期人骨研究
        2.4.1 后套木嘎四期人骨的性别与年龄鉴定
        2.4.2 后套木嘎四期组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2.4.3 后套木嘎四期组古代居民的身高推算及古病理观察
        2.4.4 后套木嘎四期人骨研究小结
    2.5 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综合分析
        2.5.1 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多元统计分析
        2.5.2 后套木嘎新石器时代墓葬相关情况的探讨
    2.6 后套木嘎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小结
第3章 后套木嘎遗址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骨研究
    3.1 后套木嘎五期人骨研究
        3.1.1 后套木嘎五期人骨的性别与年龄鉴定
        3.1.2 后套木嘎五期组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3.1.3 后套木嘎五期组古代居民的身高推算及古病理观察
        3.1.4 后套木嘎五期人骨研究小结
    3.2 后套木嘎六期人骨研究
        3.2.1 性别年龄鉴定及相关研究
        3.2.2 后套木嘎六期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
        3.2.3 后套木嘎六期古代居民的种族类型研究
        3.2.4 后套木嘎六期古代居民与东北地区古代居民关系的探讨
        3.2.5 后套木嘎六期古代居民的身高推算
        3.2.6 后套木嘎六期古代居民的古病理观察
        3.2.7 后套木嘎六期人骨研究小结
第4章 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其它相关问题讨论
    4.1 后套木嘎古代居民身高的综合研究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2 后套木嘎古代居民病理情况的综合研究
        4.2.1 后套木嘎遗址各期古代人群之间口腔健康状况的对比与分析
        4.2.2 后套木嘎各古代居民组与其他古代组口腔健康状况的对比与分析
    4.3 后套木嘎古代居民的身高及病理研究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后套木嘎遗址不同时期人骨性别年龄鉴定
附表二 颅骨测量项目说明
附表三 后套木嘎一至五期颅骨测量表
附表四 后套木嘎六期男性颅骨测量表
附表五 后套木嘎六期女性颅骨测量表
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甘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1.2 考古学背景
        1.2.1 齐家文化及其在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序列中的位置
        1.2.2 寺洼文化及其族属
        1.2.3 磨沟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注释
第2章 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寿命研究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鉴定
        2.1.1 个体性别的鉴定
        2.1.2 个体年龄的鉴定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2.2.1 性别和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2.2.2 性别分布和死亡年龄段分析
    2.3 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2.4 与甘青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2.5 小结
    注释
第3章 身高的研究
    3.1 材料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与其他古代组的对比
    3.4 小结
    注释
第4章 古病理学研究
    4.1 创伤
        4.1.1 颅骨创伤
        4.1.2 其余骨骼的创伤
        4.1.3 磨沟墓地创伤统计
        4.1.4 分析与讨论
    4.2 骨骼的疾病
        4.2.1 关节疾病
        4.2.2 先天性疾病
        4.2.3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4.2.4 骨肿瘤
        4.2.5 骨骼发育异常
    4.3 口腔疾病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观察结果
        4.3.3 比较与讨论
        4.3.4 分析与总结
    4.4 牙齿的磨耗情况研究
        4.4.1 材料及方法
        4.4.2 结果
        4.4.3 讨论
    4.5 小结
    注释
第5章 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5.1 引言
    5.2 观察材料与研究方法
        5.2.1 观察材料
        5.2.2 牙齿非测量性状的观测方法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2.4 相关问题说明
    5.3 统计分析结果
        5.3.1 磨沟组居民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特点
        5.3.2 MMD 系数
        5.3.3 聚类分析
        5.3.4 因子分析
    5.4 磨沟组古代人群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讨论
    注释
第6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研究
    6.1 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6.1.1 研究材料
        6.1.2 观察项目及方法
        6.1.3 结果及分析
    6.2 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6.2.1 引言
        6.2.2 材料与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注释
第7章 颅骨测量性状的研究
    7.1 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7.2 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7.2.1 颅长、颅宽和颅指数标准差变异度的估计
        7.2.2 平均标准差百分比方法的估计
        7.2.3 平均变异度系数方法的估计
        7.2.4 小结
    7.3 磨沟墓地人群内部的关系分析
        7.3.1 齐家组和寺洼组居民颅骨形态学上的对比
        7.3.2 种族相似系数
        7.3.3 组间形态差异显着性测定
        7.3.4 小结
    7.4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7.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7.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及其区域类型的比较
        7.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7.5 小结
    注释
第8章 从磨沟组看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8.1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介绍及对比
        8.1.1 新石器——青铜时代颅骨组
        8.1.2 秦代以后的颅骨组
        8.1.3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对比
    8.2 磨沟组与甘青地区古代组别的对比分析
        8.2.1 研究方法
        8.2.2 对比材料及项目
        8.2.3 结果与分析
    8.3 小结
第9章 磨沟组与先秦时期古代各组的对比
    9.1 研究方法
    9.2 对比材料及项目
    9.3 结果与分析
        9.3.1 磨沟组与其他对比组的组差均方根值和欧式距离系数
        9.3.2 聚类分析
        9.3.3 因子分析
    9.4 小结
    注释
第10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磨沟墓地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附表二 个体测量项目代号说明
附表三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男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附表四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女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附表五 磨沟墓地寺洼文化时期成年个体颅骨测量表
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高原地区口腔疾病调查1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D]. 熊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2]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D]. 雷帅. 西北大学, 2020(08)
  • [3]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D]. 胡春佰.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甘南夏河地区藏族、回族、汉族学龄儿童肠道及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刘珂. 兰州大学, 2020(01)
  • [5]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D]. 王一如. 吉林大学, 2019(11)
  • [6]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D]. 阿娜尔. 吉林大学, 2018(04)
  • [7]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人骨研究[D]. 侯侃. 吉林大学, 2017(09)
  • [8]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D]. 张旭. 吉林大学, 2015(08)
  • [9]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人骨研究[D]. 肖晓鸣. 吉林大学, 2014(03)
  • [10]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D]. 赵永生.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高原地区148例口腔疾病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