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学红娘形象的审美意义

浅谈中国文学红娘形象的审美意义

一、略论中国文学中媒妁形象的审美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旭[1](2021)在《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文中提出丁西林身为物理教授,却凭借独树一帜的话剧作品赢得了知识分子读者/观众的普遍青睐,无疑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本文以丁西林剧作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以及中西论者之间的对话为切入点,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中西文献的对比、文本的细读,重新定位丁西林剧作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中的具体坐标,考察中西文化对丁西林创作的影响,探究历史语境下丁西林的创作动机和策略、美学倾向、编剧技法和语言主张。通过对艺术形式的革新,他创作了具有现代特征和丰厚艺术价值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戏剧,尤其是早期话剧建立了全新的创作模式(pattern)。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绪言部分首先对研究对象丁西林予以简要介绍。在厘清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英语世界高度认可丁西林剧作的原因为何?丁西林剧作的哪些艺术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并如何起到了范本的作用?继而陈述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意义与创新之处。第一章探讨英语世界对丁西林剧作的接受。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不断有人在介绍、翻译、研究、甚至搬演他的剧作。无论是专题论文还是戏剧史,大都强调作家通过采用文雅的语言,融合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喜剧形式,使作品拥有了独特而隽永的艺术价值。中外论者对丁西林剧作的评价有别,体现了美学观念和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形式与语言也具有足以建构戏剧范式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丁西林在中西文化双重影响下的美学主张和戏剧策略,以及他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上的作用。对比中西戏剧史会发现,中国早期新剧转向以知识精英主导的“爱美剧”,和19世纪欧洲情节剧过渡到现实主义戏剧的历史如出一辙,这其中既有西学东渐的作用,又有戏剧发展、更迭的历史必然性。丁西林及其社团同人都是学贯中西的现代知识分子,作为业余爱好者进入新剧场域。他们再三申明审美愉快与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是为了厘正前期新剧对高台教化的过分强调。因此他们另辟蹊径,提出了以知识分子为潜在观众/读者群的新剧策略,并在此框架下探索新的戏剧主题、形式与舞台实践。第三章探讨丁西林对西方编剧技法和喜剧精神的移植和改造。丁西林在编剧上融合了西方近现代戏剧的技巧和本土化的主题与素材,以吸引知识阶层观众/读者的兴趣。他以戏剧的暗示性和情境为关键突破点,并适当“留白”以调动观众/读者的能动性,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以形式为重、内容居次的编剧模式。此外,他对乔装扮演技巧的反复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类的游戏天性和男性的欲望,这为“涕泪交零”的现代戏剧带来了一丝珍贵的愉悦。其喜剧传达出温和而折衷的精神,又和英国风俗喜剧的强烈讽刺精神有着很大不同。第四章探讨丁西林对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所做的革新与调和。他始终致力于探索一种整合了文言与白话、中英语法的白话文,它既比纯粹口语更书面文雅,又比传统文言文更加活泼且更加具有日常口语化特征。同时,他用意义丰裕、富于美感的语言构建多重的意义,增添了剧本本身的文学维度,也重现了修辞的价值。因此,其戏剧语言呈现出文学化的、跨文化的、现代性的特征,引领了风靡一时的“西林风”。处女作《一只马蜂》实际上可被视作作家对其白话文试验的一个讽喻,也是其“西林风”戏剧创作的开拓之作。最后,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对编剧技法与语言风格的不断钻研和探索,丁西林创作出了具有技巧性、游戏性、杂糅性和现代性的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尤其是早期话剧提供了新的创作范本与模式。在以高台教化的戏剧观为主流的时代,丁西林践行了与众不同的美学与戏剧理念,其作品是独立自足、精雕细琢的艺术,而非“主义”和“思想”的附庸。这构成了其剧作的内容狭窄化和受众局限性,但也造就了英语世界对他的高度肯定。如果说还有评论家困扰于如何从丁西林的剧作中发掘出深刻的社会立意,那么,本文希望能够证明它们在艺术形式上的革新,就已经蕴蓄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戏剧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文静[2](2021)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时期大量出现,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流派。若溯其源头,才子佳人类的故事早已有之并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自《诗经》中的爱情诗起,此类讲述男女爱情的文本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历朝历代,这些爱情故事的情节吸引着读者,男女主人公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读者心里烙下了深印。男女主角常常因机缘巧合相见,二人“一见钟情”,虽然在相爱过程中经历风雨,但最终往往获得一个美满的结局。“一见钟情”的情节是男女爱情故事的开端,其在故事结构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情节到了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已然成为一种模式。从“一见钟情”的模式出发,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才子佳人题材作品的发展以及其中“一见钟情”情节的流变。不论是唐前的才子佳人故事还是唐代以后不断出现的才子佳人类小说作品,“一见钟情”都是被广泛使用的故事情节。但因文化与政治熏染下的社会环境各异,这样的情节在不同朝代文本中的具体描绘是不尽相同的,才子与佳人的相见沾染上了各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产生了多样的风貌。第二章主要对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见钟情”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见钟情”情节在各个朝代的文本中有着不同表达,其在明末清初时期,最终稳固下来成为才子佳人小说相对固定情节。此时的“一见钟情”模式,其钟情对象、钟情地点都有了一定的特点。“才”“色”“情”兼备且有着许多个性与智慧的才子与佳人们,往往在一方较为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相见,又或是在外出祭祀时偶然一见。这样的相见看似充满了命中注定的色彩,却是他们在封建社会男女大防的束缚之下,最为现实的一种生情方式。在两人得以见面之前,他们往往以诗歌为媒介先展露自身才华,这就为“一见钟情”情节的展开进行了铺垫。第三章主要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对“一见钟情”情节进行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从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出发来看,“一见钟情”情节的频繁出现有着十分现实的社会因素。传统封建社会对于青年男女的禁制较为严格,礼教大防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若他们偶然见到一位才貌双全且有情韵的异性,“一见钟情”情节的出现便非常顺理成章。而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导致了男性对于女性容貌的审美观照。这造成了小说中那女双方“一见钟情”出发点的不同。才子们往往因外貌而爱慕佳人,佳人们最初却会心仪男子的才学。同样地,从女性角度出发,“一见钟情”的发生也有女性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另外,这些小说的创作者通常为男性,这些作家本身的男性思维使得“一见钟情”情节成为自身求而不得心态的一种补偿,也成为他们现实悲惨境遇的折射。最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作者们迎合长期受到读者欢迎的“一见钟情”情节,将其作为男女爱情故事创作的起点,以保证自身作品的质量与销量。结语部分对“一见钟情”情节在历代的发展进行梳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唐彦琪[3](2021)在《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18年4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后,“狂人”的出现便掀起了疯癫书写的热潮。郁达夫、台静农、许杰、王西彦、张爱玲等现代作家笔下频繁的出现“疯子”形象,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疯癫形象群”。在现代作家笔下,“疯癫”不再是简单的身体上的疾病,它是作家对社会现实关照的另一个窗口,隐喻着作家的情感与态度。作家借不同身份、不同疯癫病因的疯癫人物的书写,从而对整个社会现实及人的存在等问题进行反思。他们力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找到社会的不足之处,表达对压抑人性现状的忧思,从而实现他们改良社会、改良文化的目的。本文除了引言及结语部分,将按照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第一章探究疯癫为何成为一个频繁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章节中,重点关注古往今来的疯癫写作历史,同时注意疯癫研究的相关推进情况,最后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人物书写情况进行总体梳理,并简单回顾现阶段学界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研究现状,引入本文的研究重点——疯癫病因探索。第二章至第五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作家笔下的疯癫人物病因进行归类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疯癫人物的疯癫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个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与迫害而导致人物行为失常,这类疯癫人物要么在身体内部受到了性的压抑,要么在身体外部遭受了暴力威胁与打击;二是在商业文明和战争的冲击下,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严重匮乏,他们缺乏金钱,极度贫困,生活窘迫,部分人物甚至陷入极度饥饿状态,产生幻觉,由此产生有违伦理的疯言疯行;三是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在现实社会中遭受重创,失去亲情、友情、或是爱情方面的寄托,这种情感的失落状态导致个体心理郁结,最终以疯癫的形式对自身或他人进行报复,寻求解脱;四是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中,个体受到文化冲击而出现“超前”与“滞后”的言行举止,这便是一种话语错位现象,这种错位分为共时型错位和历时型错位两种,这类疯癫人物有的用一些超出常理的言行举止对现存文化秩序发起抗争,还有的以不合时代进程的传统话语进行思考而被社会所抛弃。第六章,通过对不同疯癫人物的疯癫原因分析,可以发现不论作者怎样对疯癫人物进行描述,均隐藏着作家对压抑人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反思,也透露着其对当时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在身体和物质方面,呼唤建立人的生存基础;对个人情感的关怀以达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个人话语的关怀则是为提高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云玉杰[4](2021)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才子佳人小说,兴起于明末,盛行于清初,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股“异流”。在明清小说发展史的链条上,才子佳人小说上承《金瓶梅》下启《红楼梦》,它既受益于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后者有很大影响。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主人公多为年少才高的书生和美貌多才的佳人,双方一见钟情;中途却被小人拨乱或父母阻挠,备尝离合悲欢之苦;终因才子金榜题名,后洞房花烛,皆大欢喜为主要情节特征的章回体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在描写男女主人公追求恋爱婚姻的过程中塑造了大量貌美多才、胆识过人的佳人形象,极富有典型意义。本论文就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才子佳人小说的起源与演变、佳人形象的社会文化成因、形象特征、文化内涵、佳人形象的传承与超越等角度出发,对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做较为全面的阐释。研究内容涉及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才子佳人小说的起源与演变。第二章探讨佳人形象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在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变革下,分析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创作心态,从才女崇拜的风气和尚情思潮的影响以及地域因素等角度着手,指出佳人形象的产生,是失意文人的理想与情感寄托的产物。第三章从“才、色、情、识”四个方面解读佳人这一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与传统女性形象作对比,从而传达出作家们比较进步的女性观念。第四章解读佳人形象的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入手,剖析佳人形象背后所体现的男权社会,进一步叙述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对男权文化的冲击以及女性话语权力的复苏,并了解其形象背后所反映的婚姻理想。受明末以来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佳人们以“才色情识”作为择偶标准的同时强调真情至性的自主择偶方式,虽是敢于冲破礼教束缚,大胆追求婚姻自主,但在最后对传统礼教的妥协退让中以理节情,回归传统。第五章采用对比的手法,以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为本,分别与唐传奇、《金瓶梅》《红楼梦》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整体观照,探究不同时代作品下佳人形象的嬗变。

李璐[5](2021)在《玉堂春故事在韩国李朝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古代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以巨大的影响力向周边国家辐射。水陆相邻的地缘优势使中国与朝鲜半岛长期保持交流与互动,韩国李朝时期,两国政治交好,经济往来不断,文学交流尤为密切,中国作为主要的文化输出国,为韩国李朝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毋庸置疑的重要贡献。玉堂春故事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它并非完全子虚乌有,学界普遍认为玉堂春故事从历史真实、民间口传,经由艺术加工进入文学领域,之后演变发展成多种艺术形式。玉堂春故事凭借婉转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圆满的喜乐结局为人们所喜爱。玉堂春故事传入韩国李朝,被李朝接受,诞生了一系列翻版小说和改编小说。本文旨在对玉堂春故事在韩国李朝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做一个全面、系统、整体的研究,重点探讨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接受,探求两国文化互动与文学交流的意义,剖析中韩两国文学发展的关联性。第一章是探究中国古代玉堂春故事的本事,依托史料挖掘和文献整理,梳理小说系统中玉堂春故事的发展。第二章是探讨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传播,通过分析李朝的传播条件,搜寻收录玉堂春故事的相关书籍的传播情况,试图推测玉堂春故事传入李朝的时间,探析传播概况。第三章重点探讨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接受,玉堂春故事传入李朝催生出《王庆龙传》《春香传》《龙含玉》等韩国汉文小说。本章从题材论、形象论、艺术论三个角度剖析玉堂春故事对韩国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第四章是以玉堂春故事为基点归纳中韩汉文学的共同母题,阐明“妓女助夫成功名”母题的渊源以及在中韩汉文学中的呈现,并从女性主体意识和文人创作心理探析该母题诞生的文化心理透视。总的来说,玉堂春故事对韩国汉文小说的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广泛且深远的,李朝文人在情节内容、人物形象、艺术形式的接受中也发挥着主体能动性,展现东亚汉文学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瞿丽莎[6](2020)在《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文中指出发墓,是构成墓葬文化中的一个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情节结构一般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发墓,也称之为“发冢”。可以说,一部丧葬史,也是一部发冢史。本文主要探究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情节,对其故事范型进行分类整理论述,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明清墓葬文化内涵及其文人的文化心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其“发墓”故事的多维分类、“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及其“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力求对明清笔记小说中所涉及的“发墓”故事情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且客观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方法及意义来论述。第一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这一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明清笔记小说文献的梳理,能更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论述。明清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导致了发墓故事的分类亦是存在多样化的,但有些故事内容情节大体是相似的,对此可归为一类,对于这样的分类,笔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意发墓与无意发墓。为了使读者更加了解到笔者所做的这一研究,对此,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发墓二葬、发墓复生、发墓取材、发墓取财、发墓求雨、误发墓、发墓受报、发墓奸尸、发墓报仇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范型。此章节主要从:“发墓动机”、“发墓复生”、“发墓受报”、“防发墓措施”这四个叙事情节范型来进行分类探讨,结合文本内容,又将其细致分为多种叙事情节,以此来考察发墓故事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结合明清社会现实、社会制度来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分析这些叙事情节。第三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此章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中国古人的冥界观念,对古人关于“鬼”的认识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再来论述明清两代关于鬼神的观念。从而进行论述关于发墓故事中所构造出来的虚实世界,对古人的一个空间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第四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此一章节主要是对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补充,让读者更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明清社会。作为明清笔记小说,其文化因素、文化特质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主要从:发墓与文化信仰、发墓与民俗生活、发墓与民俗观念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对其中所涉及的儒释道、“人神”“鬼神”信仰,世界观、道德观、社会人生观都有一定的论述。

常琳[7](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薛清[8](2020)在《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文中研究指明跨越七十五年历史长河的“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一部几经加工修改,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向政治文化中心流转迁移的文艺作品。从延安时期革命寓言性的歌剧,到五十年代侧重歌唱新政权和人民主体性的电影,直至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书写跨越了多个艺术门类。本文将《白毛女》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历时性的文体变迁与版本沿革称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变奏”的历程(变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变?由此显现了怎样的书写政治与历史意志?),揭示其中民间通俗文化与五四批判理性、社会主义革命话语间胶着摩擦又相互渗透的复杂运作,进而管窥中国当代文学的生长机制。本文在结构上借用并改造了四十年代黎辛评论文章中的三个词“适时”、“生动”和“阶级教育”,以此切入,将《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有机勾连起来。这里的“适时”隐喻《白毛女》构思书写中具体变化的时代压力(生发“变奏”的延安时期、“十七年”与“文革”);“生动”意指《白毛女》的文学空间,诸如戏剧性构建、人情与日常化的书写等;“阶级教育”则指向《白毛女》的政治诉求,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想象与憧憬。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研究《白毛女》从民间传说改编为歌剧的过程。“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蕴含着追求男女平等、破除迷信等多种叙述潜能,歌剧《白毛女》成功地将人鬼变换的故事与阶级斗争的主题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形成经典的“压迫-觉悟-反抗”的民族国家叙事结构。剧本经过数次修改,不断贴近工农兵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在号召人民参与土地改革及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征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的宣传与动员作用。此后《白毛女》“多重变奏”的改编,莫不以歌剧为“基调”和蓝本。这种“回头望”的变奏改编模式,与延安文学在当代文学前三十年中的核心或曰“原点”地位一脉相承。在《白毛女》变奏的创作改编中,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目、形象日渐清晰。第二章研究《白毛女》从歌剧改编为电影故事片的过程。在国内获得高票房的同时,影片《白毛女》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了解新中国的一张外交名片。在歌剧基础上,影片《白毛女》进一步打造及巩固了新政权的历史合法性与权威性。较之歌剧,影片凸显爱情主线,展现了民间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在歌颂新政权的同时,对中国乡土社会给与全新振奋的描述,由此激发民众“国家主人”的主体认同与归属感,号召他们不忘党的恩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第三章研究《白毛女》京剧及芭蕾舞剧的改编历程。京剧《白毛女》在“戏剧大跃进”时期上演,效果不尽如人意,是《白毛女》“多重变奏”河流中一朵不甚起眼的浪花。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于1964年,达到“多重变奏”的高潮。它显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征用、改造西方艺术形式(芭蕾舞、交响乐)来表达彰显自我的强大魄力与创造。舞剧以高度本质化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塑造了贫下中农及无产阶级英雄的艺术典型,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歌剧主题。和之前的电影《白毛女》相比,舞剧削弱了爱情成分,由是被压抑的力比多转而凝聚在激进的革命样板、“造型”中。结语部分梳理、归纳《白毛女》文本内外时代压力、文学空间和政治诉求的互动关系,总结《白毛女》获得经久不衰生命力的独特法门。

潘洋[9](2020)在《新世纪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网络玄幻小说在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后激发了观众追读原着的极大热情,因而玄幻小说成为了网络文学中炙手可热的类型文。过去有影响力的作品皆由男作家创作,而如今女作家也在玄幻小说领域中大展拳脚,创造了一批不逊色于男性的优秀作品。这种以女性视角讲述女性故事的方式,满足了新时期主体意识高涨的女性读者心理需求,开掘了女性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拓宽了女性成长的想象空间。绪论首先研究问题缘起,从国外、本土以及女性性别立场介入的三个角度共同论证女性书写玄幻小说的成因。其次对学术领域中关于玄幻小说的研究进行综述,厘清研究方向与研究对象,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一章主要研究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的主题,通过对爱情、孤独和成长三个层面的阐述,感知新世纪两性之间的主客关系、虚无寂寥的生存现状以及女性个体的蜕变成长等主题内涵。第二章分别从创作文本类型多元性、书写独特性、审美接受精确性三个角度研究新世纪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的艺术特质。第三章主要对新世纪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的研究价值、困境与应对策略作出研究。首先肯定新世纪女作家笔下玄幻小说在自我意识及女性言说方面的价值,其次指出书写中存在模式化创作、陷落情爱纠葛、缺乏真实与深度的问题,最后为其今后更好发展提出了应对策略。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全文。

段颖[10](2020)在《《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部优秀的戏曲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体会百味人生。明代毛晋编选的大型戏曲总集《六十种曲》,将当时具有影响的戏曲汇集一起,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六十种曲》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市井小民,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媒妁便在这茂盛的人物形象之林中占有一席之位,学界对于明代文学作品中的媒妁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白话小说或者拟话本小说中,对于明传奇中的媒妁形象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六十种曲》中的媒妁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致、严谨的形象分析。在古代,媒妁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人物。笔者在广泛阅读有关媒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六十种曲》中的媒妁进行分析,采用分析对比法、整理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力求对《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解读有所突破。《六十种曲》中有大量媒妁人物形象,共有39部传奇中涉及媒妁,有名有姓的媒妁共有64位,其中不包括6位顺水推舟做媒的皇上,媒妁数量大,人物杂。笔者在研究《六十种曲》剧本的基础上,将其中所有涉及媒妁的篇目章节整理出来,以元、明两代为经,以媒妁身份、脚色行当、人物性格等为纬,大致分析元、明两代媒妁的特点。接着对媒妁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先按照媒妁的行媒方式将媒妁分类,分析媒妁在行媒过程中的表现,然后按照戏曲独特的脚色行当划分媒妁,以时间为线索呈现每一类脚色行当中媒妁形象的发展变化,分析她们的性格和做媒方式中呈现出来的特点,探讨媒妁在戏曲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所起到的艺术价值。媒妁在做媒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明朝对媒妁做媒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本文以此为依据,以媒妁在婚姻中所起作用为着眼点,对媒妁形象进一步探讨。分析媒妁在初婚、再婚、纳妾三种不同婚姻状态时的形象特征以及媒妁在“六礼”婚姻习俗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媒妁群体形象的分析。《六十种曲》中塑造媒妁人物形象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笔者将这些手法主要分为媒妁语言和媒妁道具两类,语言从正、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开场、剧中人评价、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接着通过媒妁在做媒时所用到的丝鞭、斧、称、庚帖等媒妁道具来深入了解媒妁形象,并分析其中透露出来的作者态度和当时社会对媒妁的印象。媒妁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自身蕴藏着深厚的价值,本文从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媒妁的价值,从推动情节的发展、调节场上冷热和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讨媒妁在明传奇舞台上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自由恋爱萌芽的产生、体现文人的褒贬态度和反映当时女性地位三个方面来探讨媒妁在明代社会中体现的价值。总之《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较之前的作品中更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媒妁的形象在这一时期不在是单一的、片面的、死板的,而是更加丰满生动、活灵活现。本文以“《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为题,就是希望通过对《六十种曲》中媒妁形象的深入研究,分析媒妁在明传奇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中的形象,完善媒妁群体在不同文体中的形象特征。通过对媒妁形象的分析,更能体会到媒妁群体背后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价值便是研究媒妁的意义所在。

二、略论中国文学中媒妁形象的审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中国文学中媒妁形象的审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问题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丁西林剧作的内容与形式之争
    一、英语世界的高度认可
    二、文以载道的传统标准
    三、形式技巧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丁西林的美学主张与戏剧策略
    一、早期新剧的发展与转折
    二、知识精英的涉足与论争
        (一) 吸纳中西与文理的学问
        (二) 批判“教条主义”的戏剧观
        (三) 提倡“使人愉快”的美学
    三、关注受众的创作与实践
        (一) 明确潜在的观众与读者
        (二) 探索戏剧的主题与形式
        (三) 试验小剧场的制度与舞台
第三章 丁西林对编剧技巧的移植
    一、营造戏剧的暗示性
        (一) 强调作家—观众的双向交流
        (二) 编织“经济节约”的人物对话
        (三) 留有空白与距离的戏剧结尾
    二、发挥情境的重要性
        (一) 建立对话与情境的关系
        (二) 激发观众与情境的共鸣
    三、重塑喜剧的精神
        (一) 释放游戏的天性
        (二) 表达男性的欲望
第四章 丁西林对戏剧语言的革新
    一、对文白词汇与中西语法的杂糅
    二、对匀称结构与多维意义的雕琢
    三、《一只马蜂》:“西林风”的开拓之作
结论: 独辟蹊径的戏剧创作模式
附录一 丁西林年表
附录二 Oppression as a Situational Comedy:A Note on the Stagecraft of Ting Hsi-lin
附录三 情境喜剧《压迫》:丁西林编剧艺术札记
参考文献
致谢

(2)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才子佳人题材与钟情模式的流变
    第一节 唐前志怪志人小说中的才子佳人题材
    第二节 唐宋文人传奇的才子佳人故事
    第三节 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才子佳人恋情
    第四节 明清章回小说中的才子佳人故事
第二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的特点
    第一节 恋爱对象
        一、才子形象及特点
        二、佳人形象及特点
        三、才子佳人的爱情观
    第二节 钟情地点
        一、家中堂上
        二、祭祀场所
    第三节 钟情模式的变化
        一、人物形象特征的转变
        二、情欲观念的逐步减少
第三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成因
    第一节 元明才子佳人戏曲的直接影响
        一、巧合叙事与一见钟情
        二、“至情”思想与“钟情”情节
    第二节 明清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封建礼教禁锢下的必然性
        二、晚明人性解放思潮的余波
        三、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学消费的结果
    第三节 作者个人情感的渗透
        一、男性主体的审美情感要求
        二、自身逆境的情感补偿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疯癫何以是个问题
    1.1 疯癫书写历史
    1.2 疯癫研究历史
    1.3 现代小说疯癫书写情况
    1.4 现代小说疯癫研究现状
2 身体受虐型病因
    2.1 性压抑
    2.2 暴力打击
3 物质匮乏型病因
    3.1 极端贫困
    3.2 食物短缺
4 情感失落型病因
    4.1 亲情丧失
    4.2 爱情缺席
    4.3 七情失常
5 话语错位型病因
    5.1 共时型错位
    5.2 历时型错位
6 疯癫病因与现代作家的人性关怀
    6.1 身体、物质关怀:建立存在之基础
    6.2 情感关怀:构建连接之纽带
    6.3 话语关怀:提升生命之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
        (一)广义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
        (二)狭义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
    二、才子佳人小说的界定标准
        (一)时间段的限定
        (二)题材与情节结构的界定
        (三)主要人物形象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才子佳人小说的起源与演变
    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
    二、佳人形象的演变
        (一)由委曲求全的被动接受到积极追求独立自主
        (二)由单一型标准向复合型标准并重
第二章 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成因
    一、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变革
        (一)晚明个性思潮式微
        (二)清初实学思潮兴起
    二、明清易代之际落寞文人的理想寄托
        (一)明清易代之际文人的生活遭际
        (二)落寞文人的理想寄托
    三、才女崇拜的风气与尚情思潮的影响
        (一)才女崇拜的风气
        (二)尚情思潮的影响
    四、地域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佳人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才华绝世
    二、容貌姣好
    三、真情至性
    四、胆识过人
第四章 佳人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佳人形象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冲击
    二、以“才色情识”作为择偶标准
    三、真情至性的自主择偶方式
    四、情与礼:情即礼也
第五章 佳人形象的文学传承与创新
    一、与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作对比
    二、与《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作对比
    三、与《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作对比
        (一)才女观念的继承
        (二)婚恋模式的改变
        (三)审美理想的超越
    四、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对比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玉堂春故事在韩国李朝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韩国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古代玉堂春故事考述
    第一节 本事考
        一 人物考
        二 玉堂春本事考
    第二节 小说系统中的玉堂春故事
        一 公案小说中的玉堂春故事
        二 人情世态小说中的玉堂春故事
第二章 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传播
    第一节 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传播条件
        一 友好的政治环境:外交环境的宽松
        二 共同的文字系统:东亚汉字文化圈
        三 相似的制度建设:科举制度的东传
        四 流行的传播趋势:明清通俗小说的盛行
    第二节 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传播方式与时间
        一 《国色天香》的传播
        二 《稗史汇编》的传播
        三 《情史》的传播
        四 《警世通言》的传播
第三章 玉堂春故事在李朝的接受
    第一节 题材论:情节的移植与增饰
        一 翻版小说——《王庆龙传》
        二 改编小说——《春香传》(广寒楼记)《汉文春香传》
        三 翻版与改编并存——《龙含玉》
    第二节 形象论:形象的传承与突破
        一 女主人公形象的传承与突破
        二 男主人公形象的传承与突破
    第三节 艺术论:艺术形式的保留与嬗变
        一 文体特征——兼备众体
        二 语言特征——援诗入文
        三 叙事特征——梦境入文
第四章 中韩汉文学的共同母题:“妓女助夫成功名”
    第一节 “妓女助夫成功名”母题
        一 “妓女助夫成功名”母题的渊源
        二 “妓女助夫成功名”母题在中韩汉文学中的呈现
    第二节 “妓女助夫成功名”母题的文化心理透视
        一 封建理学视域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
        二 传统男权视域下文人创作心理的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一)“笔记小说”概念界定
        (二)“发墓”故事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源流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
    第一节 明清笔记小说文献梳理
    第二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
        一、明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二、清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三、明清笔记小说的作者简况
    第三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本素材
        一、发墓小说创作中的“本事”及其研究
        二、发墓小说作者与素材之关系
        三、发墓小说中的“当代史事”、“前代史事”及其采择编演
    小结
第二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类型
    第一节 “发墓动机”类型
        一、发墓取材
        二、发墓取财
        三、盗葬其亲
        四、发墓二葬
    第二节 “发墓复生”类型
        一、“复生”考
        二、发墓如生
        三、发墓复生
    第三节 “发墓受报”类型
        一、恶报其一:身患恶疾
        二、恶报其二:于家人子孙不利
        三、恶报其三:墓室出物伤人
    第四节 “防发墓措施”类型
        一、薄葬防盗墓
        二、强制手段防盗墓
    小结
第三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
    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冥界观
        一、古人对鬼的认识
        二、古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中“虚实”世界
        一、死者由冥复生所述
        二、生者由梦入冥所见
    第三节 “虚实”世界的交界点:冢墓空间
        一、冢墓之“实”:终结生命、希望、情欲之所在
        二、冢墓之“虚”:还魂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在
    小结
第四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发墓”故事与文化信仰
        一、“发墓”故事与儒教
        二、“发墓”故事与佛教
        三、“发墓”故事与道教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生活
        一、“发墓”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民间丧葬习俗观念
        二、“发墓”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
    第三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观念
        一、从“发墓复生”来看民间的世界观
        二、从“发墓受报”来看民间的道德观
        三、从“发墓取财”“盗葬其亲”来看民间的术数观
        四、从“发墓归葬”来看民间的社会人生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传说到歌剧:革命“有理”
    1.1 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卷起裤管下地头”
    1.2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1.3 “压迫-觉悟-反抗”:讲好“翻身”故事
第二章 电影故事片:人民叙事的巩固发展
    2.1 从解放区来,到全世界去
    2.2 “大圆满”中的“小团圆”
    2.3 “吃水不忘挖井人”:诉苦动员与“主人”尊严
第三章 芭蕾舞剧:工农兵形象的典型塑造
    3.1 京剧改革“试验”与芭蕾舞剧改编
    3.2 三扁担“打出贫下中农的威风”
    3.3 “红旗卷起农奴戟”:以阶级斗争为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世纪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国外的影响
        (二)本土的影响
        (三)女性性别立场的介入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网络玄幻小说的叙事研究
        (二)关于网络玄幻小说的文化价值研究
        (三)关于网络玄幻小说的接受与传播研究
        (四)关于网络小说的性别研究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主题
    一 、爱情主题:两性之间的主客关系
        (一)依赖又独立的矛盾之恋
        (二)伦理背后的禁忌之恋
    二、孤独主题:虚无寂寥的生存现状
        (一)欲望下的精神孤独
        (二)精神家园的可能性
    三、成长主题:女性个体的蜕变成长
        (一)被观赏命运的扭转
        (二)女英雄的百般历练
    小结
第二章 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艺术特质
    一、文本类型的多元性
        (一)玄幻穿越的女性白日梦
        (二)玄幻仙侠的空间书写
        (三)玄幻都市的困境建构
        (四)玄幻耽美的隐晦反抗
    二、书写方式的独特性
        (一)理想化写作
        (二)意象化呈现
    三、审美接受的精确性
        (一)定位女性接受群体
        (二)憧憬自由的接受心理
    小结
第三章 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研究价值、困境及应对策略
    一、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研究价值
        (一)“异质时空”自我意识的探寻
        (二)“新世纪”女性言说力量的彰显
    二、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困境
        (一)模式化创作泛滥
        (二)情爱纠葛的陷落
        (三)缺乏真实与深度
    三、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应对策略
        (一)提升内容合理性
        (二)增加文本价值思考
        (三)呼吁深层文化意蕴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六十种曲》的研究现状
        (二)媒妁群体的研究现状
    二、相关问题研究
        (一)媒妁的定义
        (二)媒妁的历代演变
        (三)文学作品中的媒妁形象
第一章 《六十种曲》中媒妁形象的分布及分类
    第一节 《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分布
    第二节 根据媒妁做媒方式分类
        一、极力撮合的媒妁
        二、天作姻缘之媒妁
        三、挑拨贪财之媒妁
        四、心肠狠毒之媒妁
        五、其它媒妁
    第三节 根据脚色行当分类
        一、净、丑脚媒妁形象
        二、生脚媒妁形象
        三、旦脚媒妁形象
        四、末脚媒妁
第二章 行媒过程中的媒妁形象分析
    第一节 不同婚姻对象中的媒妁形象
        一、初婚中美满姻缘的促成者
        二、再婚中强人所难的助推者
        三、纳妾中男权社会的拥护者
    第二节 行媒习俗中的媒妁形象
        一、纳采中的热心媒妁
        二、纳征中的自信媒妁
        三、迎亲中的喜庆媒妁
        四、暖房中的体贴媒妁
第三章 媒妁形象的艺术表现方法
    第一节 媒妁语言
        一、开场
        二、剧中人评价
        三、语言风格
    第二节 媒妁道具
        一、丝鞭——媒妁手中的“红线”
        二、庚帖——媒妁手中的“王牌”
        三、斧、秤——媒妁的身份象征
第四章 媒妁形象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一节 美学价值
        一、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调节场上冷热
        三、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第二节 社会价值
        一、自由恋爱萌芽的体现
        二、体现了文人的心理
        三、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六十种曲》中媒妁人物脚色行当分布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略论中国文学中媒妁形象的审美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D]. 赵冬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探析[D]. 张文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D]. 唐彦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研究[D]. 云玉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玉堂春故事在韩国李朝的传播与接受[D]. 李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D]. 瞿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D]. 薛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新世纪女作家网络玄幻小说研究[D]. 潘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D]. 段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浅谈中国文学红娘形象的审美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