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保养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保养

一、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毕少平[1](2021)在《汽车转向系统与转向盘的故障分析》文中认为本文详细分析了汽车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原因,其中分别介绍了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原因,转向盘的检查,转向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的介绍以及在更换转向机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转向机可能会出现的电子问题,为从事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教师团队和汽车使用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及一定的技术指导,在维修过程中少走弯路,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陈州和[2](2021)在《汽车维修中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针对汽车转向装置各个部分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以及一些常见故障,分析汽车转向系统可能出现的一些故障,主要以前轮反前束、方向盘游动间隙过大、转向器卡滞等故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对维修故障的一些解决办法,供维修人员参考,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李光恒[3](2021)在《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节能减排、绿色矿山是当今矿山开采行业主题。矿用自卸车在露天矿山的表土剥离以及矿石运输上发挥着关键角色。转向系统是其最主要的系统之一,转向系统的能量损耗大显着提高车辆的燃油消耗,对排放影响也较大,并且转换的热能会降低系统内零部件和油液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的节能技术很有必要性。以总质量90吨级矿用自卸车的转向液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研究了当前常用的几种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特点,并分析了转向系统能耗损失的主要途径。基于负载敏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负荷传感全转向系统或者恒压变量转向系统的节能方案,着重分析了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结构和原理。2.跟据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应用AMESim软件搭建了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以及恒压变量转向系统三种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设置了相关参数。3.针对三种转向机构的液压系统,分别在满载转向时和非转向时(车辆直线行驶或待机状态)两种典型工况下作了仿真研究,得出了流量和压力特性以及能耗损失的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转向系统节能方案的有效性。4.对某型号矿用自卸车在实际工况下进行了相关实验测试,将实验得出的压力特性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所设定的理想参数状态下,研究结果表明转向盘处于中位时(车辆直线行驶或待机状态),采用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相对其它两种转向系统,可减少约95%的能量损失。最后对提出的节能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为实际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玉鹏[4](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因素,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共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汽车企业急需售后服务类高技能人才。我国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或方向,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距企业需求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中等职业院校应当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主流课程开发模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考察法和教育实验法开展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工作。研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科学规范开发课程。回顾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情况,分析赛项考核理念、考核内容、评价方式和基础设施等内容,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将大赛项目合理融入课程。通过调研掌握京津冀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情况。通过调研新能源汽车企业,探究新能源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描述辅助系统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制定《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检修课程标准》。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探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项目教学。根据《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检修课程标准》,开发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资源,完成了8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学生手册、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和考核题库等教学资源开发。最后开展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教学实验,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专业技能扎实。这说明本次课程开发符合企业人才需求,开发的教学设计、学生手册等教学资源能满足教师教学需要,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通过科学流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能保证课程开发质量。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张文霞[5](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使得其规模和占有率日益扩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势必使得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适应社会发展,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已成为必然,而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在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尽可能提高校企合作环境下专业建设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会议研讨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文献资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建设现状,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调查基础。针对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通过走访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以及专业开设情况,经过统计、分析、总结,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归纳后提炼行动领域,依据中职学校新能源汽修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从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确定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制定出参考性的授课计划表,对学习领域进行描述;最后召开实践专家论证会,对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完善。通过对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山西阳泉地区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地区经济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中职学校构建专业化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价值。

余小龙[6](2021)在《纯电动二手乘用车技术鉴定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00.1万辆、占比73.2%,随着纯电动乘用车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纯电动乘用车将进入二手车市场,燃油二手乘用车在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GB/T 30323—2013)来进行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但目前市场对于纯电动二手乘用车的鉴定评估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鉴定评估标准,评估标准的缺失直接制约了整个纯电动乘用车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纯电动乘用车产业的发展,市场上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纯电动二手乘用车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纯电动乘用车价值构成分析,通过对燃油汽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的结构组成和零部件价值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差异较大,现有价值评估方法不适用于纯电动二手乘用车评估。二是价值评估方法分析,改进后的重置成本法更加适用于纯电动二手乘用车的价值评估,在改进后的评估方法中将动力电池重置成本单独计算,通过年限成新率和技术鉴定成新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基础成新率,使用标称续航里程、使用性质、车型保值率、行驶里程、过户次数等因素确定基础成新率的调整系数,并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三是确定了纯电动二手车乘用车技术鉴定的方法,将纯电动二手乘用车的技术鉴定分为动力电池总成、驱动电机总成、车身外观、内外饰、电子电器、车辆底盘、车辆路试7个模块,并对每个模块制定了详细的技术鉴定评分表,动力电池模块技术鉴定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对动力电池组NEDC工况数据进行最优化拟合,构建了动力电池能量衰减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动力电池的评价当中。四是实例验证,通过纯电动二手乘用车鉴定评估实例,对论文提出的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纯电动二手车乘用车评估方法可为当前市场交易提供指导作用。

敖龙梅[7](2021)在《浅谈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私家车进入到千家万户中,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出行的便利性;而当汽车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其内部转向系统发挥着关键核心的作用,并对汽车企业及行业整体的运转与发展造成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深入的研发创新,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进行优化发展,促进现代化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应用,促进现代汽车整体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同时,相关企业及单位还可以联合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以此来加强对汽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提高其对现代汽车转向系统的了解与重视,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养,并将传统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水平的提高。下面主要对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洪彬[8](2020)在《多轴汽车起重机液控随动转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开发了一种控制精度高、操控灵活、传递精度高、方便实用的转向控制系统以代替中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底盘机械拉杆转向技术,并解决多拉杆系统存在的整机布置困难、杆系占用整机空间大、杆系转向变形大、操纵稳定性差、轮胎易磨损、转向系统维修性差等问题。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转向机构运动学优化分析。通过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转向机构模型,完成了约束设置、驱动仿真和设计优化分析。(2)根据优化分析后的转向机构,研究了后轴液控随动转向原理。通过转向液压系统实现了后轴转向角度和模式的控制,满足整车在车辆低速行驶时,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控制前桥机械转向器进行前轴转向的同时,液压转向器根据机械转向器转动角度定比例输出定量液压油到后轴助力油缸实现后轴的随动转向。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后转向器处于空载状态,系统通过中位锁定油缸、锁死阀、蓄能器等元件保持后轴中位锁定,避免了路面冲击载荷引起的车轮摆振,从而保证整车稳定可靠地高速行驶。(3)建立了液控随动转向的电气逻辑控制系统。研究了设计车轮中位状态监测技术及后轴车轮状态自适应控制策略,以实时检测车速、油缸压力、车轮状态,控制车轮中位锁定及解锁,实现高速和低速两种转向模式的灵活切变。(4)完成了系统试验。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搭载此转向系统的多轴汽车起重机,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试验,并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该论文有图61幅,表11个,参考文献65篇。

刘培祥[9](2020)在《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文中提出随着环保及能源问题的加剧,工程车辆也逐渐迈入了新能源时代,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具备独特的动力学控制优势和充分的节能潜力。铰接转向车辆通常采用液压转向系统进行转向,该系统能够快速、灵活的完成车辆转向,但也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动协同转向,是一种基于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提出的车辆转向节能技术,通过在铰接转向车辆前后轴施加差动转矩,使车辆前后车体分别形成一个绕各自质心的附加横摆力矩协助液压转向系统完成铰接转向车辆转向。差动协同转向在保证车辆驱动功率不变、不改变车辆行驶状态的前提下实现车辆转向节能,为铰接转向车辆节能优化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在总结铰接转向车辆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策略。根据差动协同转向策略的需要,对铰接转向车辆运动学、动力学和液压转向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思想和前提条件,理论分析了差动协同转向的可行性。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铰接转向车辆仿真平台并搭建了铰接转向车辆物理样机,分别进行了仿真试验和物理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差动协同转向的可行性和节能效果。制定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系数对于驱动系统能耗影响,通过仿真试验得到了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系数的优化结果;讨论了差动协同转向对车辆运动的影响,并以此制定了差动转矩优化函数,得到了最优差动转矩MAP。设计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介绍了差动协同转向的滑移率控制策略。最后,为了更好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针对轮式装载机的低车速快速转向和高车速低速转向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差动协同转向能够在保证不改变车辆行驶状态的前提下实现车辆转向节能,同时,仿真结果也说明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在装备车辆时不需要对驾驶员进行额外培训,差动协同转向也不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这是本系统的显着优点。

李智[10](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后市场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承担起电动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这一艰巨任务,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依据“以真实工作过程驱动教学”的思想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相关课程内容,是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实施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本研究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中职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内容开发为研究内容,以电动汽车底盘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底盘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理念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相结合,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相结合,考虑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研究了课程内容开发的系统化过程,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方案。本研究主要通过实施以下步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首先通过走访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对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走访相关中职院校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院校对汽修专业课程内容的意见与要求,并撰写调研报告。然后,研究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案例,提炼出适用于课程教学的典型工作项目。从而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课程内容主体初步构建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组织电动汽车底盘维修企业技术专家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联合教研,对每一项典型工作项目中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化、标准化、流程化编制,从而完成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最后,选取本课程部分内容(包括几个典型工作项目)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应用试验,组织相关专家评估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并由教师、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从而检验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经改进后完成课程完整内容的开发。本研究为解决当前中职院校电动汽车相关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案,为促进中等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二、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转向系统与转向盘的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汽车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分析
    2.1 机械转向系统转向沉重原因
    2.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原因
    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沉重原因
3 转向盘的检查
    3.1 转向操纵性的评价指标
        3.1.1 转向盘横向侧滑量
        3.1.2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3.1.3 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
        3.1.4 转向相关参数
    3.2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人工定性检查
        3.2.1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人工定性检查条件
        3.2.2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人工定性检查步骤
4 转向机的分析
    4.1 转向机的介绍
        4.1.1 转向机分类
        4.1.2 双齿轮式电动转向机的结构及原理
    4.2 转向机部件更换
    4.3 转向机电子问题
5 结论

(2)汽车维修中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概述
    1.1 转向系的功用
    1.2 转向系的分类
    1.3 转向系组成
        1.3.1 转向操纵机构
        1.3.2 转向器
        1.3.3 转向传动机构
        1.3.4 摇臂(转向垂臂)
        1.3.5 转向直拉杆
        1.3.6 转向横拉杆
2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例
    2.1 前轮与反前束
    2.2 方向盘游动间隙过大
        2.2.1 故障现象
        2.2.2 故障原因
        2.2.3 故障诊断
        2.2.4 检查与排除
    2.3 转向器卡滞
    2.4 更换转向储油罐滤芯及传动液
3 结论

(3)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矿用自卸车简介
        1.1.2 转向系统节能研究的意义
    1.2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结构和原理概述
    1.3 转向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1 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转向系统能耗研究
    2.1 转向系统能耗损失途径分析
    2.2 节能措施
    2.3 转向系统节能方案介绍
    2.4 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节能方案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原理分析
    3.1 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结构和原理
    3.2 负载敏感变量泵结构和原理
        3.2.1 负载敏感变量泵结构
        3.2.2 负载敏感变量泵原理分析
        3.2.3 负载敏感变量泵参数计算
    3.3 全液压转向器结构和原理
    3.4 转向助力油缸结构和原理
    3.5 转向液压系统主要零部件选型参数计算
        3.5.1 转向阻力矩计算
        3.5.2 转向助力油缸最大推力计算
        3.5.3 转向助力油缸工作面积及活塞杆径和缸内径的选型计算
        3.5.4 油缸的行程计算
        3.5.5 全液压转向器的选型计算
        3.5.6 转向泵的选型计算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AMEsim的转向液压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
    4.1 AMEsim仿真软件介绍
    4.2 基于AMEsim建立转向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
        4.2.1 转向液压系统建模说明
        4.2.2 搭建负载敏感变量转向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4.2.3 搭建恒压变量转向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4.2.4 搭建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4.3 转向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4.3.1 满载原地转向仿真分析
        4.3.2 非转向工况(原地待机或直线行驶)仿真分析
        4.3.3 环保和经济的效益评估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转向液压系统实验和数据分析
    5.1 实验测试
        5.1.1 测试仪器介绍
        5.1.2 测试接口位置
        5.1.3 实验条件简介
        5.1.4 实验工况设置
    5.2 实验测试数据分析
        5.2.1 原地非转向工况压力数据分析
        5.2.2 原地转向工况压力数据分析
        5.2.3 满载正常运行时压力数据分析
        5.2.4 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和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工作过程的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1.2 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
        1.2.2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1.2.3 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作过程知识
        2.1.2 课程
        2.1.3 典型工作任务
        2.1.4 职业能力
        2.1.5 职业资格
        2.1.6 缄默知识
        2.1.7 学习领域
        2.1.8 学习情境
    2.2 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2.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
        2.3.1 分析行业情况
        2.3.2 分析工作任务
        2.3.3 归纳行动领域
        2.3.4 设计学习领域
        2.3.5 设计学习情境
        2.3.6 开发教学资源
        2.3.7 开展教学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调研
    3.1 调研背景分析
    3.2 调研目的分析
    3.3 调研对象分析
    3.4 调研过程分析
    3.5 调研结果分析
        3.5.1 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基本情况
        3.5.2 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现状及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
    4.1 新能源汽车企业调研及数据分析
        4.1.1 调研背景分析
        4.1.2 调研目的分析
        4.1.3 调研对象分析
        4.1.4 调研结果分析
    4.2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4.2.1 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职责
        4.2.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4.2.3 归纳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典型工作任务
        4.2.4 描述典型工作任务
        4.2.5 分析职业能力
    4.3 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4.4 制定《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4.4.1 课程性质
        4.4.2 设计思路
        4.4.3 课程目标
        4.4.4 课程内容与要求
        4.4.5 教学方法
        4.4.6 教学评价
    4.5 课堂教学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资源开发
    5.1 条件性课程资源
    5.2 素材性课程资源
        5.2.1 师资资源
        5.2.2 教学设计
        5.2.3 教学课件
        5.2.4 学生手册
        5.2.5 任务工单
        5.2.6 考核题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实验与评价
    6.1 课程评价体系
        6.1.1 课程评价目标
        6.1.2 课程评价原则
        6.1.3 课程评价方法
        6.1.4 课程评价标准
    6.2 课程实验设计
    6.3 课程实验实施
    6.4 课程实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Ⅰ 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调研问卷

(5)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总体设计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研究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2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
        2.1.3 课程体系
        2.1.4 工作过程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3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2.3 阳泉中职教育现状
    2.4 中职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研
        3.1.1 调研背景与目的
        3.1.2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3.1.3 调研内容设计
    3.2 调研结果分析
        3.2.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3.2.2 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求分析
        3.2.3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建设现状
        3.2.4 调研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1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必要性
    4.2 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4.2.1 总体思路
        4.2.2 具体构建步骤
    4.3 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4.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4.3.2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4.3.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4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
    4.5 行动领域归纳
    4.6 学习领域转换
    4.7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4.7.1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4.7.2 框架性教学计划
    4.8 学习领域内容描述
    4.9 分类课程考核评价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施保障与预期效果
    5.1 实施保障
        5.1.1 评估论证
        5.1.2 完善问题
        5.1.3 运行保障
    5.2 预期效果
        5.2.1 教学思想转变
        5.2.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5.2.3 社会知名度提高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学校访谈
附录3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评估问卷
附录4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学习领域内容描述

(6)纯电动二手乘用车技术鉴定及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二手车鉴定评估文献综述
        1.3.2 国外二手车鉴定评估文献综述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纯电动乘用车价值构成分析
    2.1 纯电动乘用车结构组成
        2.1.1 纯电动乘用车车身
        2.1.2 纯电动乘用车底盘
        2.1.3 纯电动乘用车低压电器
        2.1.4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
        2.1.5 纯电动乘用车驱动电机
        2.1.6 纯电动乘用车高压辅助电器
    2.2 纯电动乘用车零部件价值占比
3 纯电动二手乘用车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3.1 二手车价值评估基本方法分析
        3.1.1 现行市价法
        3.1.2 重置成本法
        3.1.3 收益折现法
        3.1.4 清算价格法
    3.2 纯电动二手乘用车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3.3 重置成本的确定
    3.4 基础成新率的确定
    3.5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成新率综合调整系数
        3.5.1 AHP层次分析法原理
        3.5.2 成新率综合调整系数权重的确定
        3.5.3 成新率综合调整系数的计算
4 纯电动二手乘用车技术鉴定
    4.1 动力电池技术鉴定
        4.1.1 动力电池外观技术鉴定
        4.1.2 动力电池剩余质保评分
        4.1.3 动力电池寿命衰减评分
    4.2 驱动电机总成技术鉴定
    4.3 车身外观技术鉴定
    4.4 汽车底盘技术鉴定
    4.5 汽车内外饰技术鉴定
    4.6 汽车电子电器技术鉴定
    4.7 汽车路试技术鉴定
5 评估模型实例验证
    5.1 案例——2018 款荣威Ei5
        5.1.1 重置成本的确定
        5.1.2 基础成新率的计算
        5.1.3 成新率调整系数的计算
        5.1.4 车辆评估价格的计算
    5.2 案例——2017 款吉利帝豪新能源EV
        5.2.1 重置成本的确定
        5.2.2 基础成新率的计算
        5.2.3 成新率调整系数的计算
        5.2.4 车辆评估价格的计算
    5.3 评估模型的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遗传算法程序代码
致谢

(7)浅谈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转向系统的具体概述
2 汽车转向器的具体类型
    2.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2.2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2.3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2.4 循环球式转向器
3 汽车转向系统结构的组成内容
    3.1 动力转向系统
    3.2 机械转向系统
4 中职汽车转向系统教学的具体现状
5 加强现代中职汽车转向系统教学的优化措施
    5.1 加强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5.2 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
    5.3 加强人才需求教学模式的引用
    5.4 加强现代中职汽修教育体系的优化
6 总结

(8)多轴汽车起重机液控随动转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基本框架
2 液控随动转向系统模型搭建
    2.1 机械拉杆系统模型搭建
    2.2 前轴转向液压系统计算
    2.3 本章小结
3 多体动力学理论
    3.1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3.2 多体动力学分析
    3.3 相关软件介绍
    3.4 本章小结
4 液控随动转向系统多体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数化模型建立
    4.3 参数化模型的运动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液控随动转向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液压控制原理
    5.3 车轮中位状态控制技术
    5.4 电气控制策略开发
    5.5 控制程序开发
    5.6 本章小结
6 整机试验数据及分析
    6.1 测试样机参数
    6.2 测试系统描述
    6.3 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新能源轮式装载机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铰接转向车辆技术研究
        1.3.2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技术研究
        1.3.3 现存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差动协同转向概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铰接转向车辆动力学建模
    2.1 整车运动学分析
        2.1.1 转向液压缸长度分析
        2.1.2 转向时液压缸力臂分析
        2.1.3 转向时车体角速度分析
        2.1.4 转向时车轮速度分析
        2.1.5 转向时车轮转向半径分析
    2.2 整车动力学分析
        2.2.1 坐标系定义
        2.2.2 模型假设
        2.2.3 车辆模型自由度分析
        2.2.4 车体动力学模型
        2.2.5 轮胎模型
        2.2.6 液压转向系统压力
        2.2.7 电机模型
    2.3 液压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
        2.3.1 液压转向系统基本原理
        2.3.2 优先阀原理
        2.3.3 转向器原理
        2.3.4 转向器动力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差动协同转向机理分析及可行性验证
    3.1 以转向节能为目的的差动协同转向机理分析
    3.2 仿真平台的搭建及可行性仿真验证
        3.2.1 仿真软件介绍
        3.2.2 铰接转向车辆模块
        3.2.3 液压转向系统模块
        3.2.4 转向节能可行性仿真验证
    3.3 物理样机搭建及可行性试验验证
        3.3.1 物理样机设计开发
        3.3.2 转向节能可行性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设计
    4.1 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策略分析
        4.1.1 驱动系统能耗变化理论分析
        4.1.2 轴间分配系数对转向能耗影响仿真分析
    4.2 差动转矩优化控制策略制定
        4.2.1 影响因素分析
        4.2.2 优化函数的制定
        4.2.3 差动转矩优化MAP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5.1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
        5.1.1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器模型
        5.1.2 滑移率控制模型
    5.2 仿真对比验证
        5.2.1 低车速快速转向工况仿真分析
        5.2.2 高车速低速转向工况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1.1.2 我国电动汽车后市场概况
        1.1.3 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步骤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工作过程
        2.1.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2.1.3 电动汽车
    2.2 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2.1 职业教育的内涵
        2.2.2 职业教育的特点
    2.3 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2.3.1 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2.3.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研究现状
    2.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2.4.3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前期调研
    3.1 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调研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法
        3.1.4 调研结果与分析
    3.2 中职院校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调研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对象
        3.2.3 调研方法
        3.2.4 调研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4.1 课程开发关键问题解析
        4.1.1 电动汽车底盘关键技术与检修特点
        4.1.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开发流程设计
    4.2 典型工作项目提炼
        4.2.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研讨会议实施方案
        4.2.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确定
    4.3 课程内容框架的构建
        4.3.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描述
        4.3.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分析
        4.3.3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工作过程编制
        4.3.4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4.3.5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转化与构建
    4.4 课程方案的设计
        4.4.1 中职汽车专业学情分析
        4.4.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4.4.3 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
        4.4.4 教学实施流程的设计
        4.4.5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定
        4.4.6 教学评价的设计
    4.5 课程资源开发
        4.5.1 基础性课程资源开发
        4.5.2 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试验
    5.1 课程教学试验的意义
    5.2 课程教学试验的开展
        5.2.1 课程教学试验基地的确定
        5.2.2 课程教学试验的组织与开展
    5.3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
        5.3.1 课程教学试验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5.3.2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与反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转向系统与转向盘的故障分析[J]. 毕少平. 内燃机与配件, 2021(21)
  • [2]汽车维修中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问题[J]. 陈州和. 内燃机与配件, 2021(11)
  • [3]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 李光恒.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4]基于工作过程的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课程开发实践[D]. 李玉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为例[D]. 张文霞.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6]纯电动二手乘用车技术鉴定及评估方法研究[D]. 余小龙. 西华大学, 2021(02)
  • [7]浅谈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J]. 敖龙梅. 时代汽车, 2021(02)
  • [8]多轴汽车起重机液控随动转向技术研究[D]. 洪彬.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9]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D]. 刘培祥.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D]. 李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使用与保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