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一、试论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惠[1](2022)在《浅淡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逐渐上升,一方面玉米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玉米秸秆作为生物附属产品,有机质能源资源极其丰富。面对我国秸秆利用率低、消耗高的状态,必须创新技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深入研究了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今后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推力。

齐奥奇[2](2021)在《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替代人畜力量的繁重劳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玉米作为机械加工的三大粮食作物,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机械化收获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这种影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全过程的发展。解决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水平。因此,玉米机械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玉米整体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模式和主要方法。以磐石市为例,探讨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玉米整体机械化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磐石市需要玉米整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在整地,种植,植保,收割,干燥,秸秆整治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突破,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学,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人才素质,并促进磐石市农业机械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

张刚[3](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范婷婷[4](2020)在《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从自然灾害到生物链断裂,正在逐渐威胁到人类生活。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旱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土壤碳储量大而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科学研究旱田农业碳排放和土壤固碳量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我国减排增汇问题意义重大,有助于旱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根据“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标准,基于现有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研究了旱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方法学,研究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了旱田中各农业投入量产生的N2O和CO2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土壤固碳量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了一般估算方法用于估算旱田生系统碳汇量。2)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以及2000-2017年黑龙江省旱田种植面积和氮肥、秸秆还田、柴油、农膜、农药等农业投入量得出的估算结果,分别在省域和市域层面上分析了旱田碳排放量的变化规律;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碳排放差异,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主要原因。3)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旱田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基于相关及回归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时空特征。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黑龙江省旱田净碳汇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净碳汇空间差异,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碳汇优势与不足,综合提出了黑龙江省旱田减排固碳对策建议。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和土壤固碳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积极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碳排放监管制度五项有助于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议,以及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配施有机肥的精准施肥制度,精准旱田灌溉等人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使得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减排增汇能力,促进黑龙江省低碳农业的发展。

胡瑶[5](2020)在《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文中提出秸秆作为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资源量十分丰富,我国每年生产9亿多吨,其“用则利,弃则废”,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到关于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提出秸秆综合利用“五化”中,秸秆还田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农田质量和有效防治秸秆焚烧。秸秆还田有多种方式,还田方式不同,农户采纳意愿不同,所以探究绵阳市农户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对绵阳市秸秆还田的推广效果和主体部门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田间试验等,对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和各方式的还田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秸秆还田方式中,秸秆堆沤还田的增肥增产效果较好,其产值、净产值、经济产投比和劳动盈利率均表现较好;翻埋还田能显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值均为最高。在绵阳市调查的10个乡镇337个样本中,愿意进行秸秆还田农户有261户,主要愿意采纳的还田方式有三种,为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其中翻埋还田采纳意愿最高,占44.44%;其次为覆盖还田,占37.93%;对堆沤还田采纳愿意最低,仅占17.63%。农户的年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或其他农业经济组织、耕作面积、当地秸秆还田宣传力度、当地机械化水平、当地地形特征对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将秸秆还田方式的农户采纳意愿和还田效果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优化堆沤还田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对较为高效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的研发,完善相关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杨帆[6](2020)在《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系统性分析呼伦贝尔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从节本增产方面入手,通过设置试验对比田,用直观的试验结果佐证大豆免耕播种技术的优势。本次试验区面积10000亩,其中设置对比田5000亩,采用传统耕翻模式;试验田5000亩,采用免耕播种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分别从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两方面研究突破,形成从选种、育种到深松、免耕播种直至械化收获以及秸秆还田的一整套技术路线。本文侧重点在于大豆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推广,基于已经相对成熟的种植环境,通过试验对比,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效益分析,并且总结示范区全年耕播收技术规范要点,系统性阐述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旨在更好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高产量。从试验结果来看,本文所探讨研究并推广的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在呼伦贝尔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生产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同时也比传统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研究推广具有借鉴作用。

李一[7](2019)在《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而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每年大量施用化肥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严重。秸秆作为优质的可再生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养分。将这些养分还田利用,不但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秸秆养分资源数量、空间分布、利用情况等现状不清楚,对秸秆养分在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造成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秸秆养分在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数量巨大,秸秆养分资源丰富。经估算,3个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约为5.68亿t,养分量约为509.06万t(N)、161.62万t(P2O5)、869.82万t(K2O)、18994.96万t(有机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通过秸秆还田,归还养分资源潜力巨大。如将秸秆养分还田,可以满足农作物需K量的50%以上,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可以满足农作物需N量的30%以上。但现实的情况是,研究区秸秆实际还田养分较少。根据估算,3个地区秸秆还田养分占秸秆所含养分的比重,分别为55.29%(N)、75.21%(P2O5)、76.58%(K2O)。其中,东北地区由于其综合利用水平较差,秸秆养分还田量占秸秆所含养分比重最低,约为37.7%(N)、60.28%(P2O5)、61.08%(K2O)。丰富的秸秆养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资源养分在还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对于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在过腹还田利用中,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秸秆还田利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够,有待加强;由于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3)针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在秸秆养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直接还田过程中,要从影响作物腐解及养分释放因素的角度确定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补贴、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在过腹还田利用过程中,应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并合理规划农业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还田利用;对于新型秸秆还田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

赵悦[8](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何艳[9](2019)在《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播栽方式及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稻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以及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前茬为小麦,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M0)、秸秆覆盖还田(M1)和秸秆翻埋还田(M2)3种秸秆还田方式为主区,人工移栽(C1)、精量穴直播(C2)和毯苗机插(C3)3种播栽方式为副区。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土壤理化性质,根系构型、根系活力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含量以及水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各时期根系各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土壤背景氮、秸秆氮素及肥料氮素对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水稻有效穗和穂粒数,提高了稻谷产量3.3%~3.88%,翻埋还田显着降低了穗粒数或千粒重,产量增减并存(-0.8%~2.88%)。在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人工移栽有效穗数最低,穗粒数最高,结实率较高,产量最高(10.10~11.19 t/hm2),毯苗机插穗粒数最少,但结实率显着高于精量穴直播,产量居中(9.80~10.32 t/hm2),精量穴直播穗粒数较毯苗机插多,但结实率最低,产量最低(9.13~10.04 t/hm2)。各播栽方式在覆盖还田处理下均稳定增产,以覆盖还田结合人工移栽产量最高(10.55~11.19 t/hm2)。2、不同播栽及还田方式下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的差异本研究秸秆总还田量为5000kg/hm2(含水率为13.5%),2017年和2018年还田小麦秸秆氮素总量为27.69kg/hm2和26.97kg/hm2。分蘖盛期秸秆腐解率及氮素释放率分别为30.89%~37.34%和31.07%~48.39%,成熟期为56.68~64.01%和51.24%~58.39%,表明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均呈现前快后慢的规律,且翻埋还田秸秆腐解和氮素释放较覆盖还田快而多。从成熟期氮素释放来看,三种播栽方式均在翻埋处理下养分释放量较覆盖还田多,其中翻埋还田结合精量穴直播处理最多(16.03~16.37 kg/hm2)。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且翻埋还田效果更好,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分蘖盛期翻埋还田提高效果更显着,拔节至成熟覆盖还田0~1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对10~20cm土壤的影响比对0~10cm的影响滞后一个时期。秸秆还田并不能增加各时期各土层氨态氮及硝态氮含量,覆盖还田0~10cm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翻埋还田或与之相当,但其氨硝配比更小,而10~20cm氨硝配比差异不显着。表明覆盖还田更有利于土壤培肥。4、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的差异秸秆还田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酸含量,拔节至齐穗以翻埋还田最大;齐穗期总有机酸含量、齐穗后伤流强度及成熟期根长、根数等指标均在覆盖还田处理下最大,由此可见,翻埋还田有利于根系前期生长,但覆盖还田缓解根系衰老效果更好。不同播栽方式间,人工移栽根系直径最大,前期生长最好,但分蘖盛期之后其单茎优势逐渐减小,齐穗期其单茎根长和根数最小,但秸秆还田处理下具有最高的根系总有机酸含量,且根系衰老慢,成熟期仍能保持最大的单茎优势及群体根系体积。精量穴直播根系最细,前期生长最差,但分蘖盛期之后快速生长,至拔节期和齐穗其群体根长和根数均最大,而齐穗期其总有机酸含量最小。5、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对地上部氮素积累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地上部氮素积累,促进了拔节及之后地上部氮素积累、各时期根部氮素积累、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穗氮增加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其中氮素收获指数以翻埋还田最大,其余则为覆盖还田最大,同时覆盖还田增加了氮肥农学利用率(2.31~2.83 kg/kg)。但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氮稻谷生产效率。由此可见,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人工移栽各时期氮素积累量均最高或较高,穗氮增加量最高,精量穴直播茎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及叶片转运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但穗氮增加量、氮素收获指数及氮稻谷生产效率均最低。土壤背景氮对人工移栽稻成熟期氮素积累贡献率最大(57.72%~67.28%),以氮肥贡献率最小(28.14%~33.58%)。各播栽方式在覆盖还田处理下还田秸秆氮素贡献率较翻埋还田高。综上,各播栽方式氮素积累、根系生长、秸秆对成熟期氮素的贡献、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在覆盖还田下更高,同时实现了产量的稳定增产,且以人工移栽结合覆盖还田处理最佳。

张中南[10](2019)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秸秆还田成为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田生态污染的重要举措,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十三五以来,我国立志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如何促进作物秸秆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成为培肥地力、储粮于田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黄河稻区位于北方一熟稻区和南方稻麦两熟稻区过渡地带,耕作制度(主要包括翻耕、旋耕以及打浆等)和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稻麦两熟、春稻冬闲等)多样,导致稻田土壤耕层结构不良以及稻田耕作培肥技术落后。因此,本试验采用大田种植模式,设计了耕作技术优化、栽培技术优化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三个试验,通过在黄河稻区筛选适合的土壤培肥和耕作关键技术,结合水肥管理措施的优化,剖析黄河稻区稻田土壤培肥与耕作技术在生产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从而为建立适合黄河稻区稻田土壤培肥和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技术优化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改变耕作方式对作物的千粒重并没有影响;FT4(小麦季采用免耕直播、水稻季采用翻耕+旋耕)和FT5(小麦季增密减氮+深旋耕、水稻季增密减氮+翻耕)的耕作处理能够通过提高作物的有效穗数从而显着提高稻麦两熟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达8.17%-24.27%,而常规耕作并不能显着增加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并且会出现减产的情况。常规耕作对作物的干物积累、叶面积指数、花后群体增长以及植株的养分积累方面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本试验的FT4和FT5处理能显着增加小麦和水稻的群体质量指标以及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氮农学利用率和氮偏生产力,因此更能促进作物的生长。秸秆还田改变耕作方式均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秸秆还田常规耕作较秸秆不还田更能促进黄河稻区20-40 cm土壤的全氮含量增加,以FT4和FT5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促进作用更高于其他秸秆还田耕作处理。虽然FT4和FT5处理在产量、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养分吸收、土壤养分方面的效益基本相同,但是FT5处理的经济效益比FT4每公顷多收益0.27-0.29万元,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还田更适宜采用小麦季增密减氮+深旋耕、水稻季增密减氮+翻耕(FT5)的耕作方式进行耕作处理,应予推广。2.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技术优化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改变栽培方式,小麦和水稻的综合产量相对不施氮处理虽表现为显着增产,但不同栽培处理间没有差异。对当季作物的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增密常规水肥处理(CT3)相对于常规栽培措施(CT2)对小麦季的产量增产19.78%,产量构成要素要优于其他处理;而增密减氮处理(CT5)和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CT6)对水稻季的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优于其他处理。CT4(稻麦双季减氮常规密度)和CT(稻麦双季增氮常规密度)处理对小麦和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花后群体增长、植株养分利用、氮农学利用率和氮偏生产力以及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影响与常规耕作(CT2)相比基本没有差别;作物群体质量指标、植株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土壤养分等方面以增密常规水肥处理(CT3)对小麦季的影响优于其他处理、增密减氮处理(CT5)和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CT6)对水稻季的影响优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方面则以最高经济效益处理在本试验的两年阶段里2017年以CT5最高,2018年以CT6最高。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小麦季更适宜使用增加播种密度常规水肥管理的栽培方式,水稻更适宜使用增密减氮处理或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的栽培方式,而本试验未设置该优势栽培处理的稻麦两熟衔接式处理方式,因此最适宜黄河稻区秸秆还田稻麦两熟水旱轮作的栽培方式有待进一步确定。3.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改变有机肥料和无机化肥配比,随着有机肥的施入比例越高,对水稻有效穗数的增加越显着,采用有机无机配施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以50%有机肥施入量(OT4)和100%有机肥施入量(OT5)两个处理增产28.47%最显着;土壤养分同样随有机肥的施入比例增加在不同土层中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植株养分吸收利用、氮农学利用率情况、以及氮偏生产力、经济效益等方面同样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加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显着高于常规化肥施用处理,其中以OT4处理的表现最优。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有机无机配施更适宜采用50%有机肥+50%化肥配合施用。

二、试论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浅淡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秸秆还田的意义
2 玉米秸秆还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玉米秸秆还田现状
    2.2 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
3 玉米秸秆还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深层耕地,精细整地
    3.2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 发展机械化农业
    3.4 综合管理秸秆还田
    3.5 优化玉米秸秆还田
4 结束语

(2)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现状
    2.1 磐石市的发展状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发展状况
        2.1.3 农业生产状况
    2.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2.2.1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
        2.2.2 农机化作业机械化领域拓宽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
        2.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要不断增加
        2.2.5 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得到推广
    2.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3.1 农机化水平不高
        2.3.2 农机管理不到位
        2.3.3 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3.4 政府投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比较
    3.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3.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流程
        3.1.2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特点
        3.1.3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有关机具
        3.1.4 借鉴梨树保护性耕作模式
    3.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
        3.2.1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
        3.2.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
    3.3 玉米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
        3.3.1 各阶段农业机械的比较
        3.3.2 收获比较
        3.3.3 效益比较
    3.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广的效益分析
        3.4.1 社会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经济效益
        3.4.4 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3.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成果
    3.6 磐石市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和优势
    3.7 本章小结
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土壤条件
        4.1.2 玉米品种
        4.1.3 种植规模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农机化政策
        4.2.2 资金投入
        4.2.3 农机文化
    4.3 装备技术因素
        4.3.1 土地经营体制
        4.3.2 机械设备基础
    4.4 本章小结
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增强科学主观能动性,改善不利自然因素
        5.1.1 科学管理,改良土壤条件
        5.1.2 精心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玉米种子换代增产
        5.1.3 多措并举,优化组合种植规模
    5.2 科学统筹,改善社会经济因素
        5.2.1 加强农机化扶持政策,推进玉米农机化模式
        5.2.2 减少政府资金负担,鼓励农民入社
        5.2.3 注重农机文化,培养农机人才
    5.3 规范土地经营,改善装备技术
        5.3.1 规范土地经营体制,促进生产要素配置
        5.3.2 加大政策扶持,改善机械设备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产量测定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DM方法学
        1.2.2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估算
        1.2.3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研究
        1.2.4 旱田生态系统时空格局演变
        1.2.5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
    2.1 适用条件
    2.2 项目边界
    2.3 基准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2.4 基线情景排放和项目活动排放
        2.4.1 基线情景下排放与土壤碳储量
        2.4.2 项目活动下排放量与土壤碳储量
    2.5 泄露
    2.6 监测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农业发展概况
        3.1.3 黑龙江省旱田区划
        3.1.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的一般计量模型
        3.2.2 GIS空间分析
        3.2.3 LMDI模型分析法
        3.2.4 回归分析法
4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4.1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分析
        4.1.1 旱田碳排放时序变化分析
        4.1.2 主要碳排放途径碳排放量变化
    4.2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分布特征
        4.2.1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4.2.2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4.2.3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结构分布特征
    4.3 基于LMDI模型的碳源影响因素的分析
        4.3.1 农业经济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2 农业生产效率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3 劳动力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4 农业结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5.1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测算分析
        5.1.1 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固碳量
        5.1.2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固碳量
    5.2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分布特征
        5.2.1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
        5.2.2 土壤固碳量空间分布特征
    5.3 旱田固碳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5.3.1 人类活动对旱田固碳量的影响
        5.3.2 自然因素对旱田固碳有机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6.1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分析
    6.2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分布特征
    6.3 旱田生态系统减排固碳措施
        6.3.1 基于旱田碳排放提出的建议
        6.3.2 基于旱田土壤固碳提出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秸秆利用研究现状
        1.3.2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还田方式研究
        1.3.4 国外研究进展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1.6 贡献之处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理性经济人假说
        2.2.2 技术扩散的市场需求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第3章 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
    3.1 绵阳市农业发展概况
    3.2 绵阳市秸秆资源总量估算
    3.3 绵阳市秸秆还田技术现状
    3.4 绵阳市秸秆还田的效果现状
        3.4.1 秸秆还田的培肥效果
        3.4.2 秸秆还田的经济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绵阳市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4.2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及还田方式采纳意愿
        4.2.1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
        4.2.2 农户还田方式采纳意愿
    4.3 愿意进行秸秆还田农户的统计描述
        4.3.1 农户特征统计
        4.3.2 农户生产特征统计
        4.3.3 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统计
        4.3.4 农户外部特征统计
        4.3.5 愿意采纳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4.4 农户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4.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4.2 农户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1.1 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
        5.1.2 秸秆还田方式农户采纳意愿
        5.1.3 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与还田效果对比
    5.2 对策建议
        5.2.1 优化堆沤还田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5.2.2 加强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对较为高效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
        5.2.3 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的研发,完善相关技术
        5.2.4 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大豆生长要求及试验地选择
    2.1 大豆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1 大豆对光照的要求
        2.1.2 大豆对温度的要求
        2.1.3 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2.2 试验地选择依据及具体情况
        2.2.1 试验地选择依据及具体位置
        2.2.2 试验地所在旗基本情况
        2.2.3 试验地所在旗大豆生产现状
3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
    3.1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确定
        3.1.1 模式概述
        3.1.2 设置对比田
    3.2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动力及技术路线
        3.2.1 配套动力及机具选择
        3.2.2 技术路线总述
    3.3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与技术
        3.3.1 地块选择原则
        3.3.2 大豆品种选择要求
        3.3.3 大豆种子处理工艺
        3.3.4 免耕播种技术
        3.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3.6 田间管理技术
        3.3.7 机械化收获技术
        3.3.8 秸秆综合利用及地膜回收技术
    3.4 大豆生产作业各环节展示
    3.5 大豆生产机械作业记录
        3.5.1 机械作业记录
        3.5.2 作业费用支出
        3.5.3 产量及收益
    3.6 大豆生产作业结果分析
        3.6.1 经济效益分析
        3.6.2 社会效益分析
        3.6.3 生态效益分析
4 莫旗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4.1 大豆全程机械化存在问题
        4.1.1 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4.1.2 专业合作社装备储备不足
        4.1.3 秸秆还田技术适用过程还有待完善
    4.2 大豆全程机械化推广对策与建议
        4.2.1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2.2 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4.2.3 增加新技术适用方面适当政策性补助
        4.2.4 加大农机研发科研投入
5 结论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资源量与养分量估算
        1.2.2 秸秆利用现状
        1.2.3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秸秆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
        2.1.1 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2.1.2 秸秆养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2.2 研究区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及秸秆养分还田量
        2.2.1 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
        2.2.2 秸秆养分还田量
    2.3 秸秆养分占化肥投入养分的比重
    2.4 秸秆还田技术
        2.4.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
        2.4.2 秸秆过腹还田
        2.4.3 腐熟(堆沤)还田
        2.4.4 秸秆炭化还田
    2.5 小结
第三章 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
        3.1.1 秸秆还田技术手段
        3.1.2 秸秆还田的操作方式
        3.1.3 农民还田积极性不高
    3.2 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
        3.2.1 秸秆饲料化水平不足
        3.2.2 种植业与养殖业空间区划不合理
    3.3 秸秆还田新技术有待提升和推广
        3.3.1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3.3.2 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3.4 农民燃烧秸秆依然存在,造成养分资源损失和大气污染
第四章 秸秆养分还田利用对策
    4.1 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对策
        4.1.1 从影响秸秆腐解因素的角度,确定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
        4.1.2 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
        4.1.3 加强秸秆还田的补贴力度
        4.1.4 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
    4.2 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对策
        4.2.1 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
        4.2.2 合理规划农业布局
    4.3 新型秸秆还田技术利用对策
        4.3.1 加强秸秆腐熟剂的研发和应用
        4.3.2 加强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及炭化还田技术的推广
        4.3.3 加快秸秆炭化产业的进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9)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生产中常用的秸秆还田和水稻播栽方式
        1.1.1 生产中常用的秸秆还田方式
        1.1.2 生产中常用的水稻播栽方式
    1.2 还田秸秆在稻田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1.3 秸秆还田方式和播栽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3.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3.2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4 秸秆还田方式和播栽方式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
        1.4.1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1.4.2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差异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关键问题
3 研究方案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2.1 土壤指标测定
        3.2.2 根系指标测定
        3.2.3 秸秆腐解特征
        3.2.4 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3.2.5 考种与计产
4 结果与分析
    4.1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2 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4.2.1 秸秆腐解率
        4.2.2 秸秆含氮量及氮素释放量
    4.3 不同麦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4.3.2 土壤pH
        4.3.3 土壤有机质含量
        4.3.4 土壤全氮含量
        4.3.5 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及氨硝配比
        4.3.6 土壤酶活性
    4.4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物质积累的影响
        4.4.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4.4.2 地下部干物质积累
    4.5 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4.5.1 根系直径
        4.5.2 根系长度和数量
        4.5.3 根系伤流
        4.5.4 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
        4.5.5 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关系
    4.6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6.1 地上部氮素积累
        4.6.2 地下部氮素积累
        4.6.3 氮素转运
        4.6.4 氮素利用
        4.6.5 土壤背景氮、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素养分的贡献
5 讨论
    5.1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5.2 不同播栽方式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差异
    5.3 不同播栽方式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5.5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6 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8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秸秆的利用现状
        1.1.1 我国秸秆的资源量
        1.1.2 我国秸秆的利用情况
        1.1.3 我国秸秆还田的必要性及应对方式
    1.2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种植模式及耕作现状
        1.2.1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土壤类型
        1.2.2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作物种植模式
        1.2.3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土壤耕作方式
    1.3 秸秆还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作物的影响
        1.3.2.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2.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1.3.3.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3.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秸秆还田对黄淮流域地区的影响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田间基本情况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3.2 试验方案
        3.2.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
        3.2.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
        3.2.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1 试前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3.3.2 土壤肥力的测定
        3.3.3 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指标
        3.3.4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研究
        4.1.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1.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4.1.2.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2.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1.2.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4.1.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4.1.3.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4.1.3.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4.1.4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4.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1.4.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4.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全碳氮比的影响
        4.1.5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4.2.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2.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4.2.2.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2.2.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4.2.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4.2.3.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4.2.3.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4.2.4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2.4.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全氮的影响
        4.2.4.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4.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全碳氮比的影响
        4.2.5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
        4.3.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3.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4.3.2.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2.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3.2.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4.3.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4.3.3.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4.3.3.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4.3.4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4.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3.4.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3.4.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4.3.5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研究
        5.1.1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5.1.2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的影响
        5.1.3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5.2.1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5.2.2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和养分的影响
        5.2.3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
        5.3.1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5.3.2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和养分的影响
        5.3.3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试论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淡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小惠. 山西农经, 2022(02)
  • [2]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D]. 齐奥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 范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D]. 胡瑶.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D]. 杨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D]. 李一.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何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10]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D]. 张中南.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