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市东滩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区划原则

上海市崇明市东滩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区划原则

一、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生态保护原则与生态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孟笑[1](2021)在《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湿地公园设计量化指标要求以及设计过程中对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影响的考虑,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湿地公园设计中,灵活运用其中多要素联系的观点,结合量化模型和方法,构建了湿地共生设计理法体系。同时,以山东省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运用共生设计理法体系进行设计实践,尤其在湿地公园水境(水环境安全)、生境(动植物生境营建)、人境(游览分区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主要内容如下:一、构建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根据湿地自然生态体系中水、土壤、植物、动、人等要素,结合共生学理论、水文学、生态及生物学等理论进行要素间共生关系研究,探求得出以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共生生境设计、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共生设计体系。二、运用使用速率计数法开展湿地公园共生水境研究与设计:结合环境保护学和水文学内容,将水位、水质和土壤情况作为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条件,针对园内水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速率计数法计算潜流人工湿地最佳面积,并结合水文情况分析完成陈疃河湿地公园的水域驳岸、水体基底、人工净化湿地等设计。三、运用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及HSI量化模型开展湿地公园共生生境研究与设计:结合动物学、植物学、湿地生态学以及前文湿地共生生境、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的内容,以HSI动物适宜性体系提供的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为基准,根据陈疃河湿地公园现有动植物及分布情况,规划陈疃河湿地靠近水库的湿地区域作为严格湿地生态保育区,河漫滩湿地区域作为次级生态保育区,并在保育区范围内应用HSI量化模型提供的水域面积需求、空间旷达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植被覆盖率需求等数据构建雁鸭类、鹤鹳类鸟类栖息地及模式图。并从遵循湿地类型、地形和水深条件、满足动物及昆虫生境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湿地植物种植设计方案。四、对比分析各类公园、风景区的设计规范,结合湿地公园的特殊性,概括归纳形成了共生湿地人境设计内容,划分生态格局和游览分区,并对其中的建筑景观规划、游客行为控制和设施设计等提出了相应的量化指标。综上所述,论文以跨学科的视角,运用多种学科的模型体系,结合数理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提出“共生”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和方法,并以陈疃河湿地公园作为实践场地演示了其运用过程。为后续湿地公园初步设计中的保护与利用分区规划、扩初或深化设计中湿地生境、水体、植被的具体数值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设计量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王雪然[2](2021)在《基于多目标需求的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用地是以发挥自然生态功能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因其能提供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而对区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是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反映。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加之土地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剧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土地需求日益上升,大量生态用地被不断侵占,在“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保护生态用地,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典型跨界地区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本研究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多目标保护框架体系,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指引。本文针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立足于区域现实需求,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生物生境、管理目标以及游憩休闲需求出发,基于高精度生态本底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夜间灯光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识别基于水质目标需求的生态用地保护等级;基于“斑块-廊道”理论判定生物生境等级;梳理部分相关政策文件并将其保护范围空间数据化;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从需求和供给的视角划定不同等级的游憩需求生态空间。最后,结合流域实际,构建叠加规则以确定多目标需求下的太湖流域生态保护等级。对比流域生态红线范围,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提出基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态空间的管控措施。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依据系统规划理论并基于Marxan模型对水质目标需求的生态用地进行分等定级。其中一级生态用地面积约为1408.8km2,约占研究区生态用地面积的11.0%,二级生态用地和三级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109.4 km2、10243.4 km2,所占比例分别为8.7%、80.3%。从空间分布范围看,一级生态用地主要位于流域上游,包括浙西山区和湖西丘陵区;从分布的行政区域来看,一级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湖州市域内,面积达676.0 km2,其次为常州市(193.8 km2)、杭州市(159.7km2)和苏州市(145.7 km2)。(2)利用MCR模型并基于Arc GIS10.2平台划定生物生境需求的生态用地等级。一级生境面积为6158.3 km2,占太湖流域生态用地的48.3%,二级和三级生境面积分别为1929.3 km2(15.1%)、4673.9 km2(36.6%)。空间分布上,太湖是最重要的生物生境,浙西丘陵区的森林以及流域内面积较大的湖泊也是生物重要的生境源地,包括滆湖、长荡湖、淀山湖等。从行政区面积分布来看,苏州市域内一级生态用地34.7%,湖州和无锡分别为29.2%和15.9%。(3)利用Arc GIS中的缓冲区分析将相关政策文献中的保护范围进行空间可视化。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3395.5 km2,所占研究区总生态面积的26.6%,二级和三级生态分别为319.8 km2(2.5%)、9046.3 km2(70.9%)。主要包括流域内大型湖泊,水库水源地及其一定范围内的缓冲区。(4)利用地统计方法从需求和供给的视角,计算不同生态用地的被需求程度作为基于游憩休闲需求生态保护等级划分的依据。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712.8km2(5.6%),二级和三级分别为2143.6 km2(16.8%)、9905.2 km2(77.6%)。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东高-西低”的整体格局,基于行政区划进行分区统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330.8km2)、苏州(225.9km2)、无锡(44.5km2)、常州(42.8 km2)。(5)基于单目标需求研究结果构建多目标保护规则。极重要、重要和一般性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7203.1 km2(56.4%)、2625.4 km2(20.6%)、2933.1 km2(23.0%)。其中极重要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苏州、湖州、无锡、杭州等市域内,面积分别为2281.7 km2、2097.9 km2、1079.0 km2、764.0 km2。

梅亚萍[3](2020)在《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潮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潜在的土地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为了解决人地矛盾以及经济建设需要,我国海岸围垦速度和强度有变快变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过度的围垦带来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理想条件下,如果沉积物来源稳定,淤泥质潮滩的岸滩动态表现为垂向上的淤高和水平方向上的扩展;围垦之后假以时日,围堤前的潮滩会逐渐恢复至原来的高度和宽度,因而选择与潮滩淤涨速度相适宜的围垦速率对于潮滩的自然恢复以及制定潮滩规划和保护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涉及的三个滨海省级行政单元——江苏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岸段为研究对象,利用GIS、RS技术分析三地19852015三十年间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空间格局来看,上海市横沙东滩围垦速率最快,达到了598.00 m/a,其次是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浙江省杭州湾南岸,所有岸段中江苏省北部岸段岸线推进速率最慢,为5.60 m/a;从时间格局来看,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崇明东滩、杭州湾南岸在1985至1995年间最早进行围垦;1995至2015年间,几乎所有岸段围垦活动都很频繁,人工岸线不断取代自然岸线。三十年间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岸线的改造作用导致的。结合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沉积速率和潮滩坡度两个因子计算围垦适宜速率,对比围垦适宜速率和岸线实际推进速率来建立围垦适宜性评价模式。评价结果表明,1985年至2015年主要围垦区域中:(1)围垦速率过快的区域有江苏省射阳河口、新洋港口和斗龙港口以及浙江省的三门湾下洋涂、蛇蟠岛和温州湾等岸段;(2)围垦速率较快区域为江苏省启东嘴、崇明东滩、象山港的莼湖镇、涂茨镇岸段以及台州湾的南洋涂;(3)围垦速率略快的是江苏省临洪河口、大丰港、川东港、上海市的南汇东滩、浙江省庵东浅滩以及台州湾的北洋涂;(4)围垦速率适宜的岸段仅有小洋口港、如东长沙镇和象山港的高湖塘和蒲门村岸段。略快、较快和过快的围垦速度打破了潮滩地貌动力的均衡,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应当严格控制。运用Delft3D模型对于不同沉积物来源、潮差以及初始坡度的情况下潮滩地貌的演变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1)潮滩剖面在稳定的沉积物供给下呈持续淤涨趋势,坡度逐渐变陡,且沉积物供应量越大,潮滩坡度变陡趋势越明显,剖面逐渐呈现上凸趋势;(2)在沉积物来源中断的情况下,潮滩剖面逐渐变缓,且先从潮滩下部出现侵蚀,每一年的侵蚀相较于前一年加剧;(3)潮滩剖面在中潮差的影响下产生变陡的趋势,而在强潮差的作用下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侵蚀;(4)相较于坡度较陡的潮滩,平缓的潮滩更易于泥沙的堆积,坡度变化更为明显。

蒋五一[4](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曹牧[5](2019)在《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是长江口发育最为完善,规模最大的一处河口型滩涂湿地。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及江海交汇的独特的水文条件,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过境水鸟近百万只,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入侵与清除,对迁徙鸟类的停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东滩湿地植物群落、底栖动物及鱼类群落结构,采集一年期的鸟类观测数据,研究了水鸟对人工修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选择偏好;采用累积11年的鸟类种群环志数据,分析了鸟类种群的变化趋势,探明了东滩湿地环境因子和崇明县(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鸟类种群变化的影响;并对东滩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崇明东滩人工修复湿地恢复初期,人工修复湿地单条样线鸟类观测数量与自然湿地差异并不大,但种类组成与自然湿地差异巨大。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东滩保护区鸟类观测记录到各种水鸟共计84225只,分属8目13科74种,多样性指数2.09,均匀度指数0.49。其中,自然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70441只,分属7目11科56种,平均每条样线观测到17610只,多样性指数1.73,均匀度指数0.43。人工修复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13784只,分属7目10科57种,多样性指数2.59,均匀度指数0.64。两种湿地类型鸟类的相似度指数为0.36,群落组成成分中等不相似。全年鸟类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自然湿地低于人工修复湿地。分布两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鸻形目鸟类的数量、种类、雁形目鸟类的种类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鸟类数量、种类数、雁形目鸟类数量则无显着差异。在自然湿地中,鸻形目鸟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占62.92%);而在人工修复湿地中,雁形目鸟类的数量最多(占50.20%)。在鸟类迁徙过程中,自然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与人工修复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鸻形目鸟类则无此特征。7个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的变化中,两种类型湿地分布的雁鸭存在显着的种内及种间相关性;在自然湿地记录到的4种鸻鹬及白鹭的数量变化与出现在人工修复湿地的4种鸻鹬及白鹭无显着种内相关性。人工修复湿地可为途经东滩的多种水鸟,尤其是雁形目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而的鸻形目鸟类更偏好栖息于东滩自然湿地。(2)环志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明显。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3目(鸻形目、鹳形目和鸥形目)8科53种。年环志种类在32~45种间波动,环志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38~2.79间波动,均匀度指数在0.68~0.76间波动;日均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日均环志59.07只下降到2014年日均环志17.13只。11年间年均环志量均超过环志总数1%的常见种有大滨鹬、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等10种鸻鹬类。对其进行两两种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9对呈显着正相关,其中1对呈极显着正相关。(3)环境改变、崇明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种群变化有影响。其中,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在环境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日均环志数量与海三棱藨草面积、鱼类数量和鱼类种类显着正相关。环志鸟类种类与降水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平均温度均呈现负相关。因子分析表明,13个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觅食空间、植被、底栖动物和温度四个因子,环境综合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因素综合因子对鸟类数量的变化有较强的影响。其中,底栖动物因子是环志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是鸟类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社会经济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崇明县(区)工农业产值等22个指标中的15个指标与11年间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环志鸟类的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无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22个指标可归纳为经济、素质、生存、工业化四大因素,综合因子得分呈上升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而环志鸟类种群自然演替对自身数量变化的影响较小。以环志鸟类种群数量自身变化影响力为标准,崇明社会经济综合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力大于环境综合因子。(4)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估算出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维持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116.9亿元/a。本文采用支付卡式问卷进行鸟类多样性价值调查,共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结果表明受访者为保护崇明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及东滩湿地环境,平均每年愿意支付58.3元。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支付意愿与年龄、职业、旅游次数呈极显着相关,与教育程度、对崇明湿地的熟悉程度呈显着相关,与性别、月收入、居住地等因素相关性不显着。WTP(最大支付意愿)值与性别、教育程度、旅游次数极显着相关;WTP值与年龄、职业、月收入、对崇明湿地了解程度、居住地的相关性不显着。

陈雪微[6](2017)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提出湿地资源是城市中较为稀缺的一类自然资源,近些年伴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张,城市内生物的自然栖息地受到进一步压缩,湿地栖息地环境的恶化对湿地生物尤其是鸟类、鱼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城市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极为迫切。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典型特征,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本文就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展开研究,尝试在湿地生物保护、湿地景观营造、城市居民游憩三者间寻求平衡点,在进行城市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动物生存保护的同时,为人们提供独具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体验。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鸟类、鱼类及其他动物的分类及各行为习性的研究,得到了湿地动物觅食、筑巢、繁衍及栖息的几种主要生境类型及各类动物生境的保护方法,包括湿地水域深度、湿地岸线及驳岸、生态岛屿及滩涂类型的规划设计方法;(2)根据对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理论、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设计标准及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案例研究,得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对生物影响较小、具有科学性及实践意义的分区规划、游憩道路设施规划的方法。

仇忠启[7](2013)在《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以上实东滩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农业园区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以科研、科技示范、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为主体功能,以面向一定农业区域进行示范带动为主要使命的特定区域。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市12个市级农业园区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园区各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表明可持续发展并不单单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是整个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生态安全角度,分析评价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园区发展不具有不良外部性,保证园区与其所在区域和谐共存、持续发展。本文首先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安全评价对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生态安全分析,指出了园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措施、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园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得出园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1)优势:有利的气象气候条件,特殊的生态区位,丰富的淡水资源,良好的大气、土壤、声环境现状,较少的人类开发活动,优越的科技支持力量。(2)劣势:较频繁的自然灾害,适耕性差的土壤条件,存在隐患的水环境现状,简单脆弱的生态系统。(3)机遇: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发展要求带来的机遇,园区规划带来的机遇,周边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自然保护区及滩涂湿地保护带来的机遇。(4)威胁:周边地区发展带来的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水文条件变化带来的威胁,周边污染带来的威胁,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2.在PSR模型基础上构建PSTR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从生态环境的压力、状况、趋势及响应能力等方面评价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为:农业园区最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为农业面源污染较严重、园区缺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应采取的重点响应措施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合理设计生态链,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3.根据SWOT定性分析及PSTR半定量分析的结果,针对园区现阶段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园区生态安全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得出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及建议:建立园区生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项相关规划,提高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及跟踪评估,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做好生态安全保护工作。

王刚[8](2013)在《沿海滩涂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滩涂地处海陆交界地带,具有特殊的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以及大量人口向沿海一线转移,沿海区域面临发展空间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沿海区域开始大规模开发(或侵占)沿海滩涂,大量的沿海滩涂被改造成农业耕地、城市建设用地以及渔业养殖场所。由于人们只是关注沿海滩涂的资源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有关沿海滩涂的法律法规及其管理,更有利于沿海滩涂的资源开发,而非生态保护。因此,要实现沿海滩涂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需要对我国目前沿海滩涂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性、创新性研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对沿海滩涂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由于沿海滩涂概念不清或混乱造成实践中沿海滩涂管理与保护的缺位或错位现象很普遍。沿海滩涂更为科学的定义,是将其界定为具有可供沿海生物生存、栖息和繁殖的生态物质基础的潮间带、潮上带和潮下带。潮上带和潮间带滩面宽窄不一,从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潮下带是退潮时向陆一侧水深不超过6米的区域。沿海滩涂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地质构造成分的标准分类,可以分为泥滩、砂滩、岩滩三种;按照生态的显示度标准,可以分为裸滩和生物滩两种。其中生物滩又可以细分为草滩、红树林滩和珊瑚礁滩三种;按照其形态变化的标准,可以将之划分为稳定型滩涂、淤涨型滩涂、侵蚀型滩涂三种。沿海滩涂具有海陆交界性、动态变化性、生态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彰显了沿海滩涂的独特性。除了概念上的模糊之外,我国相关法律对沿海滩涂的性质也没有做出非常明确的定位。学界对其性质定位还遵循“非土地即海域”的两分法思路,从而使得沿海滩涂的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属不同的法律调整,造成了沿海滩涂保护的割裂。要实现沿海滩涂的有效保护,需要打破这种思维窠臼,遵循三分法的思路,即将之划分为“土地、海域、海岸带”三种性质,将沿海滩涂纳入海岸带范畴,实现沿海滩涂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性质定位上的一致,从而将沿海滩涂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保护。沿海滩涂在调节气候、保有生物多样性、净化海岸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沿海滩涂退化严重:沿海滩涂的面积不断遭受自然侵蚀和人工侵占;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滩涂污染也日益严重。沿海滩涂的严重退化使得其生态功能不断受到损害。我国的沿海滩涂之所以存在退化严重的状况,在于我国沿海滩涂的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调整手段都存在些许问题。沿海滩涂的管理体制是一种分散管理体制,水利部门、海洋部门、林业部门、农(渔)业部门、国土部门及环保部门等都有管理和规制权限;沿海滩涂管理体制还是一种“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环境保护从属于经济开发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出台一部有关沿海滩涂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关沿海滩涂的地方法规和规章主要基于滩涂的经济开发而非生态保护。地方法规和规章设定的沿海滩涂调整手段单一,主要包括“滩涂开发的环境许可、滩涂开发的环境规划、滩涂违规开发与环境破坏的行政处罚”三种调整手段。三种调整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沿海滩涂的入口管控和末端管控,而非过程管控。沿海滩涂保护之所以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调整手段上存在上述问题,究其根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注重资源而非生态的价值认知,基于分散而非综合的制度根源,侧重端口而非过程的调整思路。换言之,沿海滩涂保护具有“资源性、分散性和端口性”的症结。要实现沿海滩涂的有效保护,实现滩涂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关键就是转变沿海滩涂法律保护的思路,秉承“生态性、综合性和过程性”的基本原则,构建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综合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调整手段体系。其中,生态性原则是沿海滩涂保护的基础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是生态性原则的延伸和保障。沿海滩涂保护的生态性,可以通过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构建得以实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沿海滩涂“零净损失”法律机制、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法律机制、沿海滩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三项法律机制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零净损失”法律机制确立全国滩涂保护面积以及可开发的要求,功能区划法律机制根据滩涂种类和分布对滩涂进行生态功能分类,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则对滩涂开发与保护进行利益平衡。三项法律机制尽管并不完全否定滩涂开发与利用,但是可以改变沿海滩涂资源为本的开发属性,从而实现其生态为本的保护属性。沿海滩涂保护的综合性,可以通过沿海滩涂综合管理体制构建得以实现。遵循当前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上重视协调机构建设的思路,沿海滩涂综合管理体制构建的核心是建立职权明确、架构合理的沿海滩涂综合管理委员会。综合管理委员会需要实现与海岸带管理机构的契合,并为水利部门、海洋部门、林业部门、农(渔)业部门、国土部门及环保部门等滩涂管理主体提供沟通和协调的平台,从而实现沿海滩涂管理主体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理顺。沿海滩涂保护的过程性,可以通过沿海滩涂调整手段体系的构建得以实现。完善的沿海滩涂调整手段体系应该包括沿海滩涂行政调整手段体系和经济调整手段体系。行政调整手段基于命令-控制,具体包括滩涂环境标准、滩涂环境规划、滩涂环境影响评价、滩涂环境开发许可、滩涂环境破坏处罚等;经济调整手段体系则是基于激励-引导,具体包括滩涂开发权交易、滩涂开发押金、滩涂开发税/费、滩涂保护补贴等。两大类调整手段体系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偿的完整体系,避免沿海滩涂保护“侧重事后处罚、轻于事前预防”等端口管控症结,从而实现过程调整。

孙贺[9](2013)在《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滨海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与重要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滨海湿地保护认识不足以及过渡地开发与利用,导致其退化损失严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湿地生态系统急需得到恢复和保护。近年来,滨海湿地实验区作为我国滨海湿地开发与利用的区域,其生态化建设进程与规模扩大和发展快速相比严重滞后。某些滨海地区湿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成为了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探索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以实现滨海湿地实验区建设的生态化,促进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滨海湿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实验区位于保护区与外界周边地区的交错地带,边缘效应显着,生态系统脆弱,有别于一般性区域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运用实证调查、分析比较、多学科交叉及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调查——研究——实践的研究过程展开研究工作。论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和具体案例,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分析人们利用滨海湿地实验区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阐述探索适合滨海湿地特征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的迫切性。其次,本文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化规划设计本质的实际出发,解析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明确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生态化价值取向和评价准则;通过研究与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建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提出基于CA模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从方法论的角度,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为基础,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适于不同地域环境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的湿地利用模式选择与适应滨海湿地生态特征的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途径两个方面。论文结合已建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整理论模型中的约束性因素,提出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生态策略,即自然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人工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和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有机组织策略。最后,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运用提出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应用到具体的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系统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课题,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建立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提出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滨海湿地区域的生态规划设计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以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搭建了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性框架和平台,试图通过滨海湿地实验区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迈入更深、更广的领域做出有益的探索。

申立[10](2013)在《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沿海城市正进入海洋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十二五规划提出“陆海统筹”,近年来80%以上国家级区域规划聚焦海洋经济与陆海联动发展,54个沿海城市90%以上提出海洋发展等地方战略,海洋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正在多个层面展开重塑,但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空间争夺等诸多问题。如何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进而推进我国沿海城市海洋发展,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区县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等的基本主体,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力求探索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其区县管理策略,分为八章逐层展开。第一章是研究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问题,并界定了本研究的关键概念,如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区县管理、海洋功能区等,围绕本研究问题的逐层展开,对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行政区划改革、区县管理等进行研究综述,为研究展开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城市层面与组团层面探讨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的进程和机理,为优化城市空间组织提供依据。首先,考察城市层面的演化,根据沿海城市设立时初始区位的不同,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可以被抽象为“近海—T型结构”(33个)、“滨海—带状组团”(18个)、“海岛—陆域联动”(3个)等三种模式,其中,资源禀赋、中西方博弈、技术进步、行政调控等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因素。其次,深入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各个功能组团的内部,生活功能组团(海洋生态城等)、生产功能组团(海洋产业园区等)、游憩功能组团(滨海旅游区等)的空间组织彼此各异,背后反映着不同功能组团对海洋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沿海城市正进入空间组织演化的关键阶段,亟待空间组织优化的探讨。第四章力求揭示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的潜在问题,并明确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方向。从中发现,海洋发展下的我国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面临着城市形态、地域形态、陆海关系的三大转变,其中潜藏着形态培育、管理协调和陆海冲突等三大问题。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层面就在于区县管理创新。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聚焦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等展开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研究。就行政区划改革而言,当前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数量、规模、区位等均深受海洋发展的影响,并呈现显着的南北分异和阶段差异。优化城市空间组织必须优化相应的区县政区格局,发挥区县行政中心、行政边界对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集合效应等。就海洋功能区划而言,区县是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主体,要在我国海洋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把握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不少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已不容乐观,依据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管理体制等特征,探讨海洋功能区划影响下的区县管理调适的路径,力求破解陆海统筹难题。就区县管理体制与政策而言,体制层级性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体制层级性的研究发现,各类功能组团的发展离不开行政层级的合理设置;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又发现,组织机构的有效设置、利益相关者的实质性参与等有助于破解海洋发展下管理协调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滨海新区为例,提出促进形态培育与功能提升、夯实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等区县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第八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讨论部分。进一步讨论了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模式与机理,并提出区县行政区划的改革、城市陆海冲突的化解、区县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本策略,力求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为海洋发展及陆海统筹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生态保护原则与生态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生态保护原则与生态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3 理论研究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2 湿地及其相关概念、研究概况
    2.1 共生相关概念阐述
        2.1.1 共生理论相关概念及研究概况
        2.1.2 共生理论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中的解读
    2.2 湿地、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2.2.1 湿地的定义
        2.2.2 湿地的分类和功能
        2.2.3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定义辨析
        2.2.4 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念辨析
        2.2.5 湿地公园的特征与功能
    2.3 共生湿地理论概述
        2.3.1 湿地共生系统概述
        2.3.2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自然良好共生
        2.3.3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人良好共生
    2.4 本章小结
3 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构建
    3.1 湿地共生设计的主要内容
        3.1.1 湿地共生设计的目的
        3.1.2 湿地共生设计的意义
        3.1.3 湿地共生设计的具体内容
    3.2 与水共生(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
        3.2.1 共生湿地环境中的水和基底要素
        3.2.2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原则
        3.2.3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内容
        3.2.4 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水系设计研究
        3.2.5 与水共生的湿地公园案例
    3.3 与生物共生
        3.3.1 与动物共生(共生生境设计)
        3.3.2 与植物共生
        3.3.3 与生物共生的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案例
    3.4 与人共生(共生湿地公园人境和游境设计)
        3.4.1 湿地人境的概念与系统关系
        3.4.2 湿地人境构建的原则
        3.4.3 湿地人境构建的内容
4 共生湿地:陈疃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与场地解读
        4.1.1 场地区位分析
        4.1.2 上位规划解读
        4.1.3 现状用地分析
        4.1.4 现状水系分析
        4.1.5 现状道路分析
        4.1.6 现状实景分析
    4.2 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分析
    4.3 设计定位与构思
        4.3.1 设计定位与设计目标
        4.3.2 设计原则
        4.3.3 规划依据
    4.4 总体设计
        4.4.1 总平面图
        4.4.2 功能分区
    4.5 分区设计
        4.5.1 河漫滩湿地生态修复保育区
        4.5.2 湿地森林、生态农田区
        4.5.3 水田湿地游憩体验区
        4.5.4 湿地文化科普游览体验区
    4.6 专项设计
        4.6.1 保护与利用规划
        4.6.2 游线与景观主题规划
        4.6.3 水系规划设计
        4.6.4 水田设计
        4.6.5 驳岸设计
        4.6.6 生态岛设计
        4.6.7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4.6.8 种植设计
        4.6.9 景观照明设计
        4.6.10 其他配套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1.1 主要结论
        5.1.2 创新点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一 陈疃河湿地公园实景图
    附图二 陈疃河湿地公园总平面图
    附图三 陈疃河湿地公园鸟瞰图
    附图四 陈疃河湿地公园效果图
    附图五 陈疃河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示意图
    附图六 陈疃河湿地公园设计意向图
    附表一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鸟类名录
    附表二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高等植物名录
作者简历

(2)基于多目标需求的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保护分区研究进展
        1.3.2 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分区研究进展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区概况
        1.4.1 自然概况
        1.4.2 社会经济状况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水质目标保护需求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3 生物生境保护需求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
        2.3.2 研究方法
    2.4 管理目标保护需求研究方法
        2.4.1 数据来源
        2.4.2 研究方法
    2.5 游憩休闲保护需求研究方法
        2.5.1 数据来源
        2.5.2 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7 论文框架
3 基于水质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3.1 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现状
    3.2 数据运算过程
    3.3 基于水质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物生境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4.1 太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4.2 MSPA识别结果
    4.3 生态源地
    4.4 累积阻力面
    4.5 潜在生态廊道
    4.6 廊道重要性判定
    4.7 基于生物生境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结果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管理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5.1 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5.2 基于管理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游憩休闲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6.1 游憩休闲需求研究
        6.1.1 不同出行半径下人口活动核密度
        6.1.2 建设用地开发程度
        6.1.3 经济发展程度
        6.1.4 不同出行半径下游憩休闲需求程度
    6.2 游憩休闲供给研究
        6.2.1 不同生态用地规模
        6.2.2 不同规模生态用地服务半径
        6.2.3 游憩休闲需求基底
    6.3 基于游憩休闲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多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7.1 保护规则
    7.2 基于多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
    7.3 生态保护分区管控措施
        7.3.1 流域生态红线范围
        7.3.2 分区结果验证
        7.3.3 基于多目标需求的生态保护分区管控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可能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岸线定义及分类
        1.2.2 海岸线空间变化分析
        1.2.3 潮滩剖面形态及演变
        1.2.4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滩涂资源及围垦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岸线提取与分析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3.1.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3.1.3 海岸线质量评估实地测量
        3.1.4 岸线质量评估方法
        3.1.5 岸线变迁速率分析方法
    3.2 围垦适宜性评价
        3.2.1 沉积速率及剖面数据来源
        3.2.2 潮滩围垦适宜速率
        3.2.3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3.3 Delft3D水动力与沉积物模型
        3.3.1 二维基本控制方程
        3.3.2 泥沙输运模型
        3.3.3 模型参数设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果
    4.1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岸线类型时空变化特征
    4.2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典型围垦区域阶段性岸线时空变化特征
        4.2.1 绣针河口-浏河岸段海岸线
        4.2.1.1 绣针河口-射阳河口岸段
        4.2.1.2 射阳河口-东灶港岸段
        4.2.1.3 东灶港-浏河岸段
        4.2.2 长江口-杭州湾岸段海岸线
        4.2.2.1 崇明岛岸段
        4.2.2.2 长兴岛-横沙岛岸段
        4.2.2.3 浏河至金山岸段
        4.2.3 杭州湾-温州湾岸段海岸线
        4.2.3.1 杭州湾南岸岸段
        4.2.3.2 象山港岸段
        4.2.3.3 三门湾岸段
        4.2.3.4 台州湾岸段
        4.2.3.5 温州湾岸段
    4.3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4.3.1 江苏省和上海市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4.3.2 浙江省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4.4 长三角地区潮滩地貌动力特征与控制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EPR、LRR和 WLR的交互检验
    5.2 长三角地区岸线变化驱动力分析
        5.2.1 江苏省岸段
        5.2.2 上海市及崇明三岛岸段
        5.2.3 浙江省岸段
    5.3 长三角地区潮滩生长与围垦工程的极限
    5.4 长三角地区未来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思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基金
致谢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鸟类群落变化及影响因素
        2.2 鸟类环志
        2.3 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及群落研究进展
        2.4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1 研究地点区划
    2 崇明东滩湿地结构
        2.1 崇明东滩湿地地貌特征
        2.2 东滩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
        2.3 湿地底栖生物
        2.4 东滩湿地鱼类
    3 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3.1 互花米草入侵现状及危害
        3.2 互花米草治理区域和模式
        3.3 互花米草治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植被差异
        3.5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底栖动物差异
    4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4.1 供给服务
        4.2 调节服务
        4.3 支持服务
        4.4 文化服务
第三章 东滩保护区水鸟群落构成及两种类型湿地鸟类比较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与样地设置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2.2 东滩湿地鸟类群落月际变化
        2.3 两种类型湿地主要鸟类群落特征月际变化及对比
        2.4 两种湿地优势种鸟类月际变化
        2.5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相关性分析
        2.6 两种类型湿地共有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种群相关性分析
        2.7 珍稀濒危水鸟在两种类型湿地的分布
    3 讨论
        3.1 两种湿地鸟类群落差异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2 东滩湿地鸟类主要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生境选择
第四章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动态变化分析(2005-2015)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组成分析
        2.2 环志鸟类种群年际变化动态
        2.3 常见环志鸟类变化趋势及其种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环志鸟类总体特征
        3.2 常见环志鸟类种间关系
        3.3 环志鸟类种群特征变化影响因素
第五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2005-2015)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2 环志鸟类与当年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 崇明东滩湿地环境因素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5 环志鸟类变化环境因素驱动力分析
        5.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6 讨论
第六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005-2015)
    1 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2 环志鸟类与当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崇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5 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5.1 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6.讨论
第七章 崇明东滩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问卷设计
        1.2 问卷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访者特征分析
        2.2 支付意愿分析
        2.3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2.4 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
        2.5 非使用价值估算
    3 小结与讨论
        3.1 生物多样性价值与非使用价值的评价结果
        3.2 影响支付意愿的分析
        3.3 与其他湿地保护区非使用价值对比
        3.4 湿地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公园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城市湿地公园及生物多样性概述
    2.1 城市湿地公园及相关术语概念与辨析
        2.1.1 湿地
        2.1.2 城市公园湿地
        2.1.3 湿地公园
        2.1.4 城市湿地公园
        2.1.5 国家湿地公园
        2.1.6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1.7 湿地自然保护区
        2.1.8 概念辨析
    2.2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方法
        2.2.2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3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1 湿地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价值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4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涵及保护手段
        2.4.1 生物多样性概念
        2.4.2 生物多样性内涵
        2.4.3 生物多样性保护手段
3 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3.1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及指标依据
        3.1.1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
        3.1.2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指标依据
    3.2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及保护方法
        3.2.1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3.2.2 湿地景观多样性保护
        3.2.3 植物多样性保护
        3.2.4 动物多样性保护
    3.3 城市湿地公园动植物栖息地构建策略
        3.3.1 动植物栖息地的构建原则
        3.3.2 水域深度设计
        3.3.3 湿地岸线、驳岸及沿岸栖息地设计
        3.3.4 湿地生态岛屿设计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游赏设施规划
        3.4.1 游憩道路规划
        3.4.2 游赏建筑规划
        3.4.3 科普体系规划
        3.4.4 亲水设施规划
4 案例分析
    4.1 城市湿地公园案例
        4.1.1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1.2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2 其他具借鉴意义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4.2.1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4.2.2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2.3 加拿大霹雳角国家公园
5 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区位
        5.1.2 上位规划
        5.1.3 自然条件
        5.1.4 生物资源
        5.1.5 人文资源
    5.2 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
        5.2.1 交通
        5.2.2 地形
        5.2.3 生物
        5.2.4 活动
    5.3 规划设计总则
        5.3.1 公园定位
        5.3.2 规划设计目标
        5.3.3 规划设计策略
    5.4 规划设计布局
        5.4.1 规划结构
        5.4.2 功能分区
        5.4.3 交通组织
        5.4.4 地形处理
    5.5 分区规划
        5.5.1 管理服务区
        5.5.2 游览活动区
        5.5.3 科普游览区
        5.5.4 水生态展示区
        5.5.5 重点保护区
    5.6 专项规划
        5.6.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
        5.6.2 水生态保护专项规划
        5.6.3 游憩设施专项规划
        5.6.4 公园用地平衡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规划设计文本

(7)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以上实东滩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1.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2.2 国外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2.3 国内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1.3.1 生态安全的内涵
        1.3.2 国外生态安全的研究
        1.3.3 国内生态安全的研究
        1.3.4 农业生态安全
        1.3.5 生态安全的构成及特点
    1.4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条件特点
        2.1.2 交通与区位条件
        2.1.3 土地状况
        2.1.4 园区建设背景分析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安全的SWOT分析
    3.1 园区发展的生态安全SWOT分析模型
        3.1.1 SWOT分析法简介
        3.1.2 SWOT分析中组内因素的确定
        3.1.3 SWOT分析模型建立
    3.2 园区生态安全的优势
        3.2.1 气象气候条件
        3.2.2 特殊的生态区位
        3.2.3 淡水资源
        3.2.4 大气和土壤现状
        3.2.5 人类开发活动
        3.2.6 科技支持力量
    3.3 园区生态安全的劣势
        3.3.1 自然灾害
        3.3.2 土壤条件
        3.3.3 水环境现状
        3.3.4 生态系统
    3.4 园区生态安全的机遇
        3.4.1 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
        3.4.2 发展要求的机遇
        3.4.3 园区规划的机遇
        3.4.4 周边地区发展的机遇
        3.4.5 自然保护区及滩涂湿地保护的机遇
    3.5 园区生态安全的威胁
        3.5.1 周边地区发展的威胁
        3.5.2 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
        3.5.3 水文条件变化的威胁
        3.5.4 周边污染的威胁
        3.5.5 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
    3.6 生态安全分析结果
第四章 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4.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简介
        4.1.2 压力-状态-趋势-响应(PSTR)模型的构建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指标计算方法及依据
        4.2.1 园区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评价标准及指标权重确定
        4.2.4 综合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上实东滩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5.1 建立园区生态安全管理制度
    5.2 做好各项相关规划
    5.3 提高生态安全响应能力
        5.3.1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5.3.2 强化综合协调能力
        5.3.3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5.3.4 提高抗御风险能力
    5.4 建立项目准入制度
    5.5 项目跟踪评估
    5.6 组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专业人才队伍
    5.7 做好生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沿海滩涂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沿海滩涂保护基本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沿海滩涂的概念
        一、 沿海滩涂的内涵
        二、 沿海滩涂与滨海湿地等概念的辨析
        三、 沿海滩涂的种类
    第二节 沿海滩涂的特征与功能
        一、 沿海滩涂的特征
        二、 沿海滩涂的功能
    第三节 沿海滩涂在法律上的性质定位
        一、 沿海滩涂在法律上的性质争辩
        二、 沿海滩涂在法律上的性质再诠释
    第四节 沿海滩涂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沿海滩涂保护状况及其问题
    第一节 我国沿海滩涂分布及其退化
        一、 我国沿海滩涂的基本分布状况
        二、 我国沿海滩涂退化的表现
    第二节 我国沿海滩涂的管理体制及其问题
        一、 中央职能部门沿海滩涂管理体制
        二、 沿海地方政府滩涂管理体制
        三、 我国沿海滩涂的环境管理主体
        四、 沿海滩涂管理体制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我国沿海滩涂的现有法规、调整手段及其不足
        一、 我国沿海滩涂的现有法律法规及不足
        二、 我国沿海滩涂的环境调整手段及不足
        三、 沿海滩涂保护法律法规及调整手段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沿海滩涂保护问题之原因分析及应秉承的原则
    第一节 沿海滩涂保护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 注重资源而非生态的价值认知
        二、 基于分散而非综合的制度根源
        三、 侧重端口而非过程的调整思路
    第二节 沿海滩涂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 生态性原则
        二、 综合性原则
        三、 过程性原则
第四章 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法律机制构建
    第一节 沿海滩涂“零净损失”法律机制
        一、 “零净损失”法律机制简述
        二、 沿海滩涂“零净损失”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三、 沿海滩涂“零净损失”法律机制内容
    第二节 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法律机制
        一、 功能区划法律机制简述
        二、 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法律机制的基本特性
        三、 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法律机制内容
    第三节 沿海滩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一、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简述
        二、 建立沿海滩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 沿海滩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内容
第五章 沿海滩涂综合管理体制构建
    第一节 沿海滩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思路
    第二节 沿海滩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一、 改革模式一
        二、 改革模式二
        三、 改革模式三
    第三节 沿海滩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比较
        一、 模式一的比较分析
        二、 模式二的比较分析
        三、 模式三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模式三下的沿海滩涂综合管理委员会制度设计
        一、 沿海滩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
        二、 沿海滩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三、 沿海滩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制度
第六章 沿海滩涂调整手段体系构建
    第一节 沿海滩涂调整手段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沿海滩涂行政调整手段体系构建
        一、 滩涂环境标准
        二、 滩涂环境规划
        三、 环境影响评价
        四、 滩涂环境许可
        五、 滩涂环境破坏惩罚
    第三节 沿海滩涂经济调整手段体系构建
        一、 滩涂开发权交易
        二、 滩涂开发押金
        三、 滩涂开发税/费
        四、 滩涂保护补贴
结束语
    一、 沿海滩涂保护的立法处理
    二、 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释义
        1.2.1 滨海湿地实验区
        1.2.2 生态化规划设计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滨海湿地实验区的基本问题
    2.1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
        2.1.1 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
        2.1.2 较强的环境协调功能
        2.1.3 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2.1.4 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
    2.2 滨海湿地实验区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 滨海城建占地
        2.2.2 滨海湿地围垦
        2.2.3 资源过度利用
        2.2.4 湿地环境污染
    2.3 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2.3.1 价值取向偏失
        2.3.2 认知分析不足
        2.3.3 规划设计盲目
        2.3.4 评价保障不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
    3.1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解析
        3.1.1 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
        3.1.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3.1.3 生态化规划设计特征
    3.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与准则
        3.2.1 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
        3.2.2 生态化规划设计准则
    3.3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3.3.1 系统理论思维
        3.3.2 生态主义思想
        3.3.3 工程技术原理
        3.3.4 伦理学的启示
    3.4 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3.4.1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原则
        3.4.2 理论模型选取——元胞自动机
        3.4.3 生态化规划设计 CA 理论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4.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4.1.1 CA 模型指导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思路
        4.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框架
    4.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式
        4.2.1 生态系统保护模式
        4.2.2 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4.2.3 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4.2.4 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4.3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途径
        4.3.1 调查研究
        4.3.2 分析策划
        4.3.3 规划设计
        4.3.4 论证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5.1.1 实验区 CA 模型衍生的生态化策略
        5.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策略框架
    5.2 滨海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
        5.2.1 选择适宜的湿地作为拟建范围
        5.2.2 适应滨海湿地的自然生态过程
        5.2.3 保护滨海湿地的自然景观格局
        5.2.4 恢复破损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5.3 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策略
        5.3.1 建成环境的生态化整合
        5.3.2 建筑与设施的节能设计
        5.3.3 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应用
        5.3.4 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5.3.5 景观设施的生态化设计
        5.3.6 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5.4 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有机组织策略
        5.4.1 合理的功能区域划分
        5.4.2 适宜的环境容量控制
        5.4.3 协同的景观形态构建
        5.4.4 便捷的绿色交通组织
        5.4.5 完备的基础设施布局
        5.4.6 高效物质和能源循环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
    6.1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项目概况
        6.1.1 规划背景
        6.1.2 规划条件
    6.2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分析
        6.2.1 湿地公园拟建基地生态现状分析
        6.2.2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 SWOT 分析
    6.3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的价值取向
        6.3.1 湿地公园规划定位与目标的确立
        6.3.2 湿地公园规划原则与理念的形成
    6.4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生态策略探讨
        6.4.1 湿地公园所处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
        6.4.2 湿地公园内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
        6.4.3 湿地公园内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的生态化协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上):城市层面
    第一节 演化模式一:“近海—T型结构”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二节 演化模式二:“滨海—带状组团”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三节 演化模式三:“海岛—陆域联动”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下):组团层面
    第一节生活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以中国海洋生态城为例
        (一) 空间组织模式之一:“组团—分带”型
        (二) 空间组织模式之二:“核心—放射”型
        (三) 空间组织模式之三:“陆岛—链网”型
    第二节 生产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一) 海洋水产业及其空间组织
        (二) 海洋油气业及其空间组织
        (三) 海洋船舶制造业及其空间组织
        (四) 海洋生物医药业及其空间组织
    第三节 游憩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一) 滨海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二) 海岛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第四章 区县管理: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层面
    第一节 海洋发展与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问题
        (一) 城市形态转变与形态培育难题
        (二) 地域形态转变与管理协调难题
        (三) 陆海关系转变与陆海统筹难题
    第二节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的深刻关联
第五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
    第一节 沿海城市区县及区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一) 沿海与非沿海省份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二) 人口迁移趋势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演化
        (三)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演化的区位
    第二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调适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整合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迁移
    第三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乡镇行政边界的调适
第六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
    第一节 海洋功能区与区县管理问题
        (一) 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
        (二) 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与管理体制
        (一)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
        (二) 海洋功能区的时空结构
        (三) 海洋功能区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海洋功能区划与沿海城市区县管理调适
        (一) 路径一: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
        (二) 路径二:海洋功能区调适与区县管理
第七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创新
    第一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层级性问题
        (一) 海洋发展下的功能组团及其行政层级
        (二) 海洋发展下的区县行政层级改革初探
    第二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协调性问题
        (一) 陆域协调:区县与功能组团的管理协调
        (二) 陆海协调:区县与海洋功能区的管理协调
    第三节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区县级管理创新:以滨海新区为例
        (一) 滨海新区演化进程与国家区域战略相呼应
        (二) 滨海新区演化模式与城市海洋战略相呼应
        (三) 滨海新区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附表1: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阶段模式
附表2:我国54个沿海城市区县政区和相关海洋功能区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生态保护原则与生态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D]. 孟笑.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目标需求的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分区研究[D]. 王雪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梅亚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5]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D]. 曹牧.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 陈雪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以上实东滩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例[D]. 仇忠启.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7)
  • [8]沿海滩涂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刚.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9]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孙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10]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D]. 申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上海市崇明市东滩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区划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