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一)

免疫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一)

一、免疫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一)(论文文献综述)

武云云[1](2021)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光免疫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当细胞生长的周期发生紊乱时,演变成为生长不受控制的癌细胞,并通过迁徙转移到非癌变组织中,引起非癌组织发生癌变。因此,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癌细胞没有被完全地杀死,残余癌细胞就会发生扩散和转移;如果加大药物剂量或扩大手术切除面积,则会在完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增加健康细胞受损的几率。手术是大多数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选择。然而,手术切除后肿瘤复发率高成为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化疗与手术切除相结合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但效果有限。游离药物,特别是小分子药物、核酸、蛋白质等存在溶解性差、稳定性差、膜透性差等固有问题,导致清除速度快,生物分布不理想,对正常组织有毒副性。因此,在纳米技术的推动下,包括脂质体和聚合物胶束等的纳米粒子的给药系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尽管纳米给药系统在药物传输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纳米材料的靶向性仍受挑战。以纳米粒子药物传递系统为例,几乎所用的纳米粒子粒径小于200 nm,能够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尽管在多种肿瘤类型的小鼠中已经观察到通过EPR效应在肿瘤中优先积聚纳米颗粒,但有证据表明,平均只有0.7%的注射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中被检测到。因此,通过选用具有主动靶向性纳米材料杀死癌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组织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常规性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特定的肿瘤标记物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肿瘤部位,然而,通常这些标记对术后残留微量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并不明显,无法达到完美的预后效果。因此,开发高效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以抑制术后肿瘤复发变得非常必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蛋白质和分子的天然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毒性、较强的跨越各种生物屏障的能力,并具有药物可控释放和组织靶向的特性。此外,可以通过局部肿瘤细胞外的微环境刺激(炎症因子、微酸环境、光)来可控释放细胞包覆药物,达到对肿瘤细胞靶向性杀伤的目的。在本研究中,IR780分子和TRP-2肽包裹在TAT肽功能化脂质体的疏水外壳和亲水内部形成TLip IT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进一步内化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s,NEs)中,形成TLip IT/NEs。TLip IT/NEs在术后4 h静脉注射到B16F10荷瘤小鼠后,可主动向炎症残留肿瘤迁移,并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释放TLip IT纳米粒子。在近红外光照射下,TLip IT纳米粒子表现出光热和光动力效应,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促进DCs的成熟。同时释放黑色素瘤相关抗原TRP-2肽,进一步加强DCs的成熟,两者都促进T细胞的激活,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TLip IT/NEs在抑制术后肿瘤复发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冯静,柯章敏,王丽,张秀伟,张允雷[2](2021)在《细菌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治疗依然是现代医学难题,这使得"非常规"治疗手段——细菌治疗肿瘤再次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细菌治疗肿瘤主要基于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以及部分细菌能够靶向性进入实体肿瘤内部生长繁殖的特性。通过展示肿瘤靶向分子或者敲除部分基因可以增加细菌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表达细胞毒性蛋白和免疫因子等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借助于纳米材料的发展,细菌联合纳米技术以及其自身产物的纳米属性治疗肿瘤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除此之外,细菌联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显示出较高的抗肿瘤效果和低毒副作用。因此,探究细菌的肿瘤靶向性、免疫抗肿瘤特性以及辅助临床治疗,将为人类最终攻克癌症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孙榕泽,李佳欣,余杨,王思邈,滕乐生[3](2021)在《外泌体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泌体为一种天然的药物递送系统,在介导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具有低免疫原性、天然靶向性等优点。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中复杂的内容物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参与了细胞间的物质与信息传递,在呈递免疫信号,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调控肿瘤微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重点介绍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载药策略(主要包括膜融合、电穿孔、基因工程等方法)及优缺点,并论述影响外泌体载药的因素,以期为其从实验室引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邱仁娜[4](2021)在《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骨肉瘤是一种原发的恶性骨肿瘤,其恶性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是青少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发病原因、生物学行为、辅助治疗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是化学治疗的主要不足,迫切需要改进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血液循环时间长、肿瘤选择性高、对肿瘤微环境敏感、可控释放等特点,其中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能够在刺激条件(pH、谷胱甘肽、酶等)下发生形貌或性能方面的转变如溶胀或解组装,帮助纳米药物克服体内多重的生物屏障、显着改善纳米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从而提高纳米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氯喹能够增加溶酶体的pH值并阻止溶酶体与自噬体的融合,理论上可以帮助纳米药物发生溶酶体逃逸,加速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药物释放。近些年研究发现,细胞内的自噬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氯喹作为一种经典的自噬抑制剂,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是作为肿瘤抑制机制促进细胞死亡,还是作为肿瘤存活机制介导耐药性的产生,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通过合理设计纳米药物载体,用于克服阿霉素在体内循环、肿瘤富集、肿瘤渗透、细胞内吞和细胞内释放过程中的障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并阐明氯喹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方法1.以mPEG113-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L-Phe NCA和L-Cys NCA开环聚合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co-Cys),核磁共振波谱、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tron microscope,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粒径和形貌特征,验证稳定性和还原响应性,MTT法检测体外生物相容性。2.纳米沉淀法制备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简称NGs/Dox),测定载药量和载药效率,DLS、TEM进行粒径和粒子形貌分析,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释放行为,MTT法检测体外细胞毒性,并验证还原响应性。3.MTT法检测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抗骨肉瘤效果,并考察两药联合应用后的作用性质。4.流式细胞术观察氯喹对于骨肉瘤细胞摄取NGs/Dox的影响,CLSM观察氯喹对于NGs/Dox发生溶酶体逃逸的影响。TEM观察氯喹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内自噬体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 Ⅰ、LC3 Ⅱ和P62蛋白的表达。5.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大鼠血清中阿霉素随时间变化的浓度,经PK solver程序处理数据获得NGs/Dox和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时间曲线下面积、清除率。6.Maestro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阿霉素荧光在骨肉瘤荷瘤小鼠各脏器和肿瘤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7.观察骨肉瘤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与一般情况、体重变化趋势,并在开始治疗的第21天获取血清、肿瘤组织及各主要脏器,进行生化、组织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成功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TEM结果显示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简称NGs),半径为30.56±3.21nm。DLS测定纳米凝胶半径为40.2±22.7nm,0、2、6、12和24小时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含有10.0mM GSH的PBS中,粒径呈现增大趋势。随着纳米凝胶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的生存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2.TEM显示NGs/Dox仍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外貌,半径为41.67±7.17nm,DLS测得的半径为62.4±32.2nm。3.与阿霉素相比,NGs/Dox表现出持续释放的同时,并未出现明显的突释现象。GSH+组测得的阿霉素释放率均高于GSH-组(72小时P<0.001)。CLSM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对于NGs/Dox的摄取逐渐增加,并且逐渐向细胞核内集中。与GSH-组相比,GSH+组细胞内,尤其是细胞核内观察到更强的阿霉素荧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Gs/Dox与两种骨肉瘤细胞分别共培养2/6小时,GSH+组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和阿霉素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均较GSH-组明显增加。4.NGs/Dox在浓度0.04~10.00mg/L范围内,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相较于NGs/Dox(GSH-)组、Dox组,NGs/Dox(GSH+)组能够更加高效地抑制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与CQ-组相比,CQ+组所有检测浓度(0.04~10.00mg/L)的NGs/Dox、阿霉素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均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阿霉素或NGs/Dox与氯喹联合应用的性质为协同作用。5.CLSM结果显示在没有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4小时发生溶酶体逃逸,在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2小时即可发生溶酶体逃逸,继而释放出阿霉素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TEM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大量自噬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CQ-组,CQ+组P62、LC3 Ⅱ表达量均升高。6.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NGs/Dox、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分别为16.15±2.86、5.64±0.7小时(P<0.001)。NGs/Dox的时间曲线下面积是阿霉素的11.54倍(P<0.001),而阿霉素的清除效率则为NGs/Dox的7.12倍(P<0.01)。7.离体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与阿霉素相比,NGs/Dox在尾静脉给药后的1、6和12小时在肿瘤内均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12小时的荧光强度半定量结果显示,肿瘤中NGs/Dox组的荧光信号强度值较Dox组明显升高(皮下瘤和原位瘤模型分别为P<0.01,P<0.001)。8.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最为迅速,其他治疗组的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大小趋势为 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组<对照组。两种荷瘤模型各组间相对肿瘤坏死面积趋势的结果: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 组>对照组。各组间 cleaved caspase-3荧光强度的趋势为NGs/Dox组>Dox组>对照组,Ki-67的荧光强度趋势与 cleaved caspase-3 正相反,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组<CQ组<对照组。9.荷瘤小鼠体重下降最多的为阿霉素组,小鼠同时出现食欲降低、活动减少的情况,体重下降最少的为NGs/Dox(CQ+)组,组织病理学结果示阿霉素组和Dox(CQ+)组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均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损伤,NGs/Dox组和NGs/Dox(CQ+)组接近,较对照组和CQ组更轻。结论1.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具有合适的粒径大小和形貌特征,能够在生理环境下保持稳定,并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纳米药物载体进行下一步的抗骨肉瘤实验研究。2.NGs/Dox粒径均一、大小合适,能够延长阿霉素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避免其被过早地清除,增加其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蓄积,并在骨肉瘤细胞内高谷胱甘肽条件下,响应性地释放阿霉素,与小分子阿霉素相比,能够发挥增效、减毒抗骨肉瘤的作用。3.在K7M2细胞构建的骨肉瘤皮下瘤模型和143B细胞构建的骨肉瘤原位瘤模型中,NGs/Dox联合氯喹在抗肿瘤疗效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与单独应用NGs/Dox相比,并未观察到更为严重的毒副作用。4.氯喹通过帮助NGs/Dox溶酶体逃逸和抑制自噬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

吕芳芳[5](2021)在《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出现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彻底根除癌症带来了希望。肿瘤疫苗通过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相比于其他免疫疗法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存在的免疫抑制现象是导致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差的一大主要因素,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改变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是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在TME中占有很高比例,根据功能的不同,TAM主要分为M1型和M2型两种,而且TAM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型巨噬细胞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表现为促进肿瘤发展及抑制免疫的特点。而M1型巨噬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功能相反,其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因此将M2型极化为M1型则可以恢复巨噬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并缓解TME的免疫抑制现象,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外泌体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胞外囊泡,其携带有亲本细胞的复杂RNA和蛋白质,具有亲本细胞的一些生理特性,如来源于M1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具有M1型巨噬细胞的生理功能,可呈现将巨噬细胞极化为M1表型的能力。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M1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疫苗(M1OVA-Exos)。首先,通过腹腔灌洗得到小鼠的原代巨噬细胞(M0),然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将其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并使其摄取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最后,通过超滤法得到外泌体疫苗M1OVA-Exos。实验结果表明,M1OVA-Exos到达肿瘤部位,一方面可以极化M2型巨噬细胞为M1型,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改善了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增加了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另一方面,M1OVA-Exos作为肿瘤疫苗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实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效抑制肿瘤的增长和转移。

王宁宁[6](2021)在《血清肌酐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receptor,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主要特点是神经精神综合征。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发病时最先出现流感样症状,两周内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不一,比如情绪改变、激越冲动、幻觉、妄想、紧张症等症状,之后进展为神经相关的症状比如癫痫、运动异常、意识改变、中枢性低通气等。约70%的抗NMDAR脑炎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尤其是疾病初期,其中大部分患者首诊于精神科,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此外在临床应用中,精神症状的出现对抗NMDAR脑炎患者前期的诊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体内肌酸水平变化。肌酸-磷酸肌酸-肌酐是高效的能量缓冲系统,当脑或肌肉突然需要大量能量时,确保机体能量水平的稳定,除了能量代谢,肌酸/肌酐系统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被证实参与大脑功能的发育,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轴突延长,同时也能发挥抗氧化、缓解谷氨酸兴奋毒性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因为这些特质,肌酐/肌酸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原发性精神疾病发挥保护作用,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等。能量代谢异常是精神障碍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假说之一,外源性肌酸补充有望成为精神障碍相关疾病新的治疗策略。研究目的:探究精神症状组的抗NMDAR脑炎患者和无精神症状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否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的SCR水平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精神症状的的发生与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高血清肌酐水平是否为精神症状的发生独立的保护因素,并探索这种保护作用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了 69名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在入院第一个早晨治疗前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是否有精神症状,入组患者分为精神症状组(P+组)和无精神症状组(P-组),对比两组患者SCR水平差异,以及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血液和脑脊液参数差异。之后根据肌酐水平高低分别将所有入组患者、女性亚组、男性亚组分为三个浓度梯度(T1、T2、T3),比较最高浓度梯度的入组患者与最低浓度梯度入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发生率差异。SCR水平与精神症状的发生的相关性是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和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进行判断。研究结果:(1)对于纳入的所有患者,P+组的SCR水平明显低于P-组(P<0.001)。(2)在女性亚组中,P+组的SCR水平明显低于P-组(P<0.001),然而在男性亚组中,两组的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84)。(3)对于所有患者和女性亚组,高浓度梯度组的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浓度梯度(P<0.001),对于男性亚组该结论不成立(P=0.656)。(4)肌酐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精神症状的发生作为二分类变量,Kendall’stau-b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在所有患者和女性亚组患者中,肌酐水平和精神症状的发生率负性相关(所有患者:r=0.392,P<0.001;女性亚组:r=0.461,P=0.001),而在男性亚组中,两者无明显联系(r=0.271,P=0.084)。(5)肌酐水平和精神症状都作为分类变量,在调整年龄、mRS评分和CysC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肌酐水平是精神症状的独立的保护因素(P=0.001)。在女性患者亚组存在相同的相关性(P=0.010),然而男性亚组中并未发现精神症状的发生与肌酐水平的相关性(P=0.225)。研究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精神症状组SCR水平显着低于无精神症状组,高血清肌酐水平与抗NMDAR脑炎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减少相关。因此,高血清肌酐水平是精神症状的独立的保护因素,这种保护作用具有性别差异,女性患者亚组出现,而不表现在男性患者亚组。

梁双[7](2021)在《几种新型声敏剂的开发优化及其在肿瘤协同治疗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超声触发的声动力治疗(SDT)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非侵入性治疗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被称为声敏剂的化学制剂能够被低强度的超声激活,产生毒性的活性氧(ROS)用于肿瘤治疗。与光线疗法相比,SDT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如更深入的组织穿透深度、无光毒性和较小的副作用等。然而,以往的研究也揭示了它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比如无机纳米声敏剂较低的量子产率和肿瘤微环境中的氧气(O2)含量较低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较高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纳米技术的简单工程化特点,许多多功能纳米平台正被应用于这一新兴领域,以解决这些内在的障碍并且实现持续创新。除此之外,SDT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策略在提高抗肿瘤活性方面也表现出了优于单独治疗的效果。在本论文中,我们根据以上提到的局限性设计开发了以下几个体系来最大限度地提高SDT的治疗效果,以期待推动SDT向临床应用方面转化。(1)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典型的无机纳米声敏剂被广泛报道,但是由于其能带结构上受激发后电子-空穴对很容易发生复合,因此极大地限制了 ROS的量子产率,导致SDT的效果较差。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同时整合贵金属Pt纳米粒子和氧缺陷层到TiO2表面来减少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进而提高ROS的产率。此外,所制备的TiO2具有较大的空腔,可作为储物器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进行化疗。DOX本身又是一种高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声敏剂,它还可以用于超声触发的ROS产生。修饰的Pt纳米粒子也可以作为纳米酶催化内源性高水平的过氧化氢(H2O2)分解生成O2来缓解肿瘤乏氧,降低化疗的耐药性,并为SDT诱导的ROS产生提供充足的氧源。总之,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该体系均己被系统地证明了具有较高的化疗-声动力协同治疗效果。(2)我们制备了一种富含缺陷的钛基MOF(D-MOF(Ti))用于增强声动力治疗效果。与TiO2声敏剂相比,D-MOF(Ti)具有更窄的带隙,在超声辐射下能够实现更有效的电子空穴分离从而产生更多的ROS。同时,由于Ti3+离子的存在,D-MOF(Ti)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类芬顿活性,使其能够进行化学动力学治疗(CDT)。特别是超声波作为SDT的激发源,可以同时增强CDT,实现肿瘤治疗的显着协同效果。更重要的是,D-MOF(Ti)在完成治疗功能后可降解代谢出体外,减少了对机体的长期毒副作用。总的来说,我们确定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性良好的钛家族声敏剂,其在协同声动力和化学动力学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3)我们验证了一种较窄带隙的VS4纳米晶枝作为声敏剂的高效性。它可以在超声作用下较容易地分离电子空穴,实现较高水平的ROS生成效率。特别是在这个体系中我们通过合理设计Pt纳米粒子和内源性高水平的GSH,进一步优化其声敏化性能。Pt作为助催化剂,有利于转移电子,而GSH作为天然的空穴捕获剂,容易捕获空穴。与原始的VS4声敏剂相比,GSH-Pt-VS4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大大延长声敏化分离电荷的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ROS的生成效率。此外,该纳米平台还可以克服肿瘤乏氧,提高SDT触发的ROS生成,催化内源性H2O2进行CDT治疗,并通过消耗GSH放大肿瘤内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实现ROS的大量生成。所有这些作用实现了一个显着有效的协同肿瘤抑制效果。

陆振益,崔忆旋,赵报,王文忠[8](2021)在《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舌下脱敏疗法(SLIT)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收治患者中选取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过敏性鼻炎患儿151例,按照患儿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即盐酸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脱敏治疗,通过鼻炎药物总评分(TMS)、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TNSS)改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疗法用以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不同选择。

赵晓智,杨荣,邱雪峰,纪长威,张顺,林廷升,陈蔚,高杰,陈梦霞,余威,郭宏骞[9](2019)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19年会(EAU2019)会议专题纪要》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于3月15日~3月1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于第十一卷第二期的会议纪要部分刊载了此次会议第一天和第二天会议的内容精要,以下为此次会议中第三天和第四天的精彩内容。

李雨雨[10](2019)在《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预测肿瘤新抗原》文中指出肿瘤细胞中的突变基因能够转录成mRNA、翻译成相应的突变蛋白,这些异常的蛋白质被蛋白酶体降解成大量的短肽并与肿瘤细胞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en leukocyte antigen,HLA)结合,随后被呈递到肿瘤细胞表面,其中部分的突变肽段能够被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所识别引起免疫应答,这些仅存在于肿瘤细胞且能够被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突变短肽段被称为“新抗原”。基因组上的每一个错义突变都能够产生大量的突变肽段,能够被T细胞识别并引起免疫应答的肽段的数量非常少,采用细胞学实验鉴定HLA分子结合肽是个耗时耗力的过程,面对抗原表位的大规模筛选时,单纯采用实验方法鉴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免疫原性候选新抗原的特异性筛选与鉴定是肿瘤新抗原研究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提高以及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发展提高了肿瘤新生抗原的筛选能力,基因组大数据和计算机算法加速了肿瘤表位预测,使得抗原表位的大规模筛选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预测工具仅仅是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预测,而忽略了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结合。本研究使用比转录组水平筛选更严格、比细胞学实验更省时的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来预测和筛选新抗原,并利用Jurkat白血病细胞系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构建个性化肿瘤新抗原预测流程。首先,基于全基因组的数据处理和突变注释,我们鉴定出9,817个错义突变;通过NetMHCpan预测了36,835个HLA-I类限制性候选新抗原;随后,基于转录水平上突变基因表达量,将候选新抗原的数量降低到30,142个;基于RNA-seq数据所构建的个性化蛋白质数据库以及利用MaxQuant质谱分析软件进一步进行筛选,有655个候选新抗原在蛋白质水平上得到了鉴定;为了评估这些候选新抗原是否能够被CD8+T细胞识别,将其与免疫表位数据库中的交叉反应性微生物肽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有313个新抗原最有可能被TCR识别,这部分的候选新抗原可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了测试能否鉴定到HLA-抗体富集的质谱中的突变肽段,我们分析了单等位基因细胞的高通量测序和质谱数据,直接识别出9个含有来自HLA-B5701分型的突变肽配体。结合质谱技术将突变肽段鉴定引入肿瘤新抗原发现工作流程,保证只有那些被MHC-I提呈和足够表达的肽段,即最有可能产生免疫应答的肽段进入后续研究,极大地降低了实验验证负担。为了便于后续研究人员使用此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中所涉及的软件以及相关数据处理代码已整合封装为软件包ProGeo-neo(https://github.com/kbvstmd/ProGeo-neo)。ProGeo-neo是首个将蛋白质谱数据分析纳入新抗原预测的工具包,虽然该工具是在Jurkat白血病细胞系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数据上得到检验,但它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实体癌症的新抗原预测,将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新的助力。

二、免疫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性粒细胞介导的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光免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癌症的治疗
        1.1.2 光热和光动力治疗
        1.1.3 光免疫治疗
        1.1.4 化疗和放射治疗结合的治疗
        1.1.5 化疗治疗
        1.1.6 红细胞药物载体
        1.1.7 免疫细胞药物载体
        1.1.8 干细胞药物载体
        1.1.9 细菌药物载体
        1.1.10 脂质体药物载体
        1.1.11 聚合胶束传递载体
        1.1.12 树枝状大分子
        1.1.13 金属纳米材料
        1.1.14 无机非金属纳米载体
        1.1.15 复合纳米载体
    1.2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中性粒细胞靶向运载脂质体对术后黑色素瘤PDT和 PTT联合免疫治疗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脂质体的合成
        2.2.3 脂质体的表征
        2.2.4 脂质体的光热,光动力以及FITC-TRP-2肽从脂质体中释放
        2.2.5 细胞培养
        2.2.6 细胞毒性检测
        2.2.7 Nrf2和Hsp70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2.2.8 细胞内ROS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脂质体的表征
        2.3.2 脂质体的水合粒径、电位和紫外吸收表征
        2.3.3 中性粒细胞内吞_TLipIT形成_TLipIT/NEs
        2.3.4 脂质体的光热/光动力性质和TRP-2肽释放的检测
        2.3.5 细胞毒性检测
        2.3.6 细胞内ROS检测
        2.3.7 Western blot对 Nrf2和Hsp70表达的分析
第3章 中性粒细胞内吞_TLipIT脂质体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从骨髓中分离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细胞
        3.2.2 树突细胞的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检测
        3.2.3 中性粒细胞摄取_TLipIT以及细胞检测毒性
        3.2.4 在HUVEC/B16F10/DC三层transwell体系中,_TLip IT/NEs趋化迁徙和DC活化
        3.2.5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3.2.6 小鼠体内荧光成像和光热成像
        3.2.7 T 细胞和 DCs 细胞成熟水平与肿瘤内 T 淋巴细胞浸润的评价
        3.2.8 体内治疗评价
        3.2.9 组织染色
        3.2.1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诱导骨髓源树突细胞(BMDCs)的成熟
        3.3.2 _TLipIT/NEs在炎症因子作用下穿过血管内皮
        3.3.3 穿过血管内皮的_TLipIT/NEs纳米粒子能够刺激DCs成熟
        3.3.4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与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
        3.3.5 小鼠体内荧光成像
        3.3.6 小鼠光热成像
        3.3.7 小鼠治疗效果评价
        3.3.8 小鼠治愈机理探究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细菌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对肿瘤的靶向性
    1.1 实体肿瘤微环境
    1.2 细菌自身特性及对肿瘤的靶向能力
2 细菌利用纳米材料及自身衍生物靶向成像和治疗肿瘤
3 细菌联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治疗肿瘤
    3.1 细菌载运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肿瘤
    3.2 细菌联合放疗治疗肿瘤
    3.3 细菌联合免疫治疗杀死肿瘤细胞
4 总结与展望

(3)外泌体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泌体简介
    1.1 外泌体的组成
    1.2 外泌体功能
2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外泌体
    2.1 天然的外泌体
        2.1.1 免疫细胞分泌的外泌体
        2.1.2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
    2.2 作为载体的外泌体
        2.2.1 膜融合法利用外泌体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
        2.2.2 电穿孔法
        2.2.3 基因工程法
        2.2.4 其他方法
3 外泌体载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问题
    3.1 影响外泌体包载效率的因素
        3.1.1 外泌体的分离与纯化
        3.1.2 包载方法
    3.2 影响外泌体药物递送的因素
        3.2.1 靶向性
        3.2.2 稳定性
4 结语与展望

(4)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骨肉瘤概述
    2.2 骨肉瘤的治疗
        2.2.1 化疗
        2.2.2 手术治疗
        2.2.3 放疗
        2.2.4 免疫治疗
        2.2.5 分子靶向治疗
        2.2.6 其他治疗
        2.2.7 骨肉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2.3 抗肿瘤纳米药物
        2.3.1 纳米药物概述
        2.3.2 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常见纳米药物载体
        2.3.3 纳米药物体内输送所面临的多重关键挑战
        2.3.4 CAPIR级联
    2.4 氯喹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2.4.1 自噬抑制作用
        2.4.2 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
        2.4.3 降低纳米药物的肝脏清除作用
        2.4.4 其他抗肿瘤机制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3.1.2 主要仪器与器材
    3.2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制备与表征
        3.2.1 聚乙二醇单甲醚端氨基化
        3.2.2 NCA的合成与纯化
        3.2.3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合成
        3.2.4 基本表征
        3.2.5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分析
    3.3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3.3.1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
        3.3.2 NGs/Dox的基本表征
    3.4 NGs/Dox的体外释放
        3.4.1 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
        3.4.2 细胞内的释放过程
    3.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效果评价
        3.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3.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3.5.3 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3.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3.6.1 氯喹对于肿瘤细胞摄取NGs/Dox的作用
        3.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3.6.3 氯喹自噬抑制作用的表征
    3.7 NGs/Dox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3.8 骨肉瘤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3.8.1 K7M2 皮下肿瘤模型
        3.8.2 143B原位瘤模型
    3.9 NGs/Dox的组织分布
    3.10 氯喹协同NGs/Dox的抑瘤效果评价及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3.10.1 血清学检测
        3.10.2 组织病理学
        3.10.3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3.11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表征
    4.2 NGs的稳定性、还原响应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4.3 NGs/Dox的基本表征
    4.4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
    4.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4.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4.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4.5.3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4.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4.6.1 NGs/Dox的肿瘤细胞摄取
        4.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4.6.3 氯喹的自噬抑制作用
    4.7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4.8 NGs/Dox的组织分布
    4.9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效果评价
    4.10 氯喹协同NGs/Dox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制备
    5.2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表征
        5.2.1 NGs的稳定性
        5.2.2 NGs的还原响应性
        5.2.3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5.3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释放与细胞摄取
        5.3.1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
        5.3.2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与细胞摄取
    5.4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5.5 氯喹协同NGs/Dox对骨肉瘤的抑制作用
    5.6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减毒效果和体内安全性
    5.7 氯喹的抗骨肉瘤机制研究
第6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1.1.1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
        1.1.2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
        1.1.3 肿瘤免疫治疗的局限性
    1.2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限制
        1.2.1 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及危害
        1.2.2 免疫抑制性细胞与物质
        1.2.3 抗肿瘤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1.3 巨噬细胞的极化与意义
        1.3.1 巨噬细胞的分型
        1.3.2 巨噬细胞极化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1.3.3 巨噬细胞极化的方式
        1.3.4 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
    1.4 外泌体概述
        1.4.1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
        1.4.2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1.4.3 外泌体的来源及功能
        1.4.4 外泌体作为肿瘤疫苗载体的研究现状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M1_(OVA)-Exos的构建和表征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原代巨噬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2.2.2 LPS极化原代巨噬细胞
        2.2.3 巨噬细胞摄取OVA抗原
        2.2.4 M1_(OVA)-Exos的提取与表征
        2.2.5 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原代巨噬细胞的鉴别
        2.3.2 LPS极化巨噬细胞为M1 表型的表征
        2.3.3 巨噬细胞摄取OVA的鉴别
        2.3.4 外泌体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1_(OVA)-Exo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M1_(OVA)-Exos与巨噬细胞的结合能力
        3.2.2 M1_(OVA)-Exos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3.2.3 M1-Exos极化巨噬细胞的机制研究
        3.2.4 M1_(OVA)-Exos对巨噬细胞抗原呈递能力的影响
        3.2.5 M1_(OVA)-Exos激活T细胞的能力
        3.2.6 统计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巨噬细胞及B16-OVA对 M1_(OVA)-Exos的摄取能力
        3.3.2 M1_(OVA)-Exos极化巨噬细胞为M1 表型
        3.3.3 M1-Exos极化巨噬细胞的机制
        3.3.4 M1_(OVA)-Exos增强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
        3.3.5 M1_(OVA)-Exos激活T 细胞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1_(OVA)-Exos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B16-OVA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4.2.2 实验分组与给药
        4.2.3 M1_(OVA)-Exos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4.2.4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局部巨噬细胞表型分析
        4.2.5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局部T细胞、NK细胞浸润
        4.2.6 荷瘤小鼠血清中OVA抗体检测
        4.2.7 荷瘤小鼠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分析
        4.2.8 B16-OVA黑色素瘤转移模型建立
        4.2.9 M1_(OVA)-Exos抑制肿瘤转移效果
        4.2.10 统计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M1_(OVA)-Exos抑瘤作用
        4.3.2 肿瘤组织局部巨噬细胞表型分析
        4.3.3 肿瘤组织局部T细胞、NK细胞浸润
        4.3.4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
        4.3.5 主要脏器病理分析
        4.3.6 M1_(OVA)-Exos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
        4.3.7 免疫组化分析转移小鼠肺组织T细胞浸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血清肌酐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抗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几种新型声敏剂的开发优化及其在肿瘤协同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声动力治疗简介
    1.2 声动力治疗机制
    1.3 声敏剂的分类
        1.3.1 有机小分子声敏剂
        1.3.1.1 纳米粒子辅助下有机小分子声敏剂的包封递送
        1.3.1.2 有机小分子声敏剂自组装成纳米粒子
        1.3.2 无机纳米声敏剂
    1.4 提高声动力治疗效率的策略
        1.4.1 提高声敏剂的量子产率
        1.4.2 改善肿瘤乏氧环境
        1.4.3 消耗谷胱甘肽
        1.4.4 声动力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1.4.4.1 声动力联合化疗
        1.4.4.2 声动力联合光线疗法
        1.4.4.3 声动力联合气体疗法
        1.4.4.4 声动力联合化学动力学疗法
        1.4.4.5 声动力联合免疫治疗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及测试仪器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
第3章 Pt-TiO_2异质结作为声敏剂用于化疗-声动力协同治疗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中空介孔TiO_2的合成
        3.2.2 中空介孔Pt-TiO_2Janus的制备
        3.2.3 中空介孔结构HPT的制备
        3.2.4 HPT担载DOX
        3.2.5 DOX的体外释放
        3.2.6 Pt-TiO_2和HPT体外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
        3.2.7 体外检测活性氧的生成
        3.2.8 氧气增强活性氧的生成
        3.2.9 HPT-DOX体外细胞摄取的研究
        3.2.10 HPT-DOX在细胞水平上检测活性氧的生成
        3.2.11 MTT法测定HPT-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3.2.12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3.2.13 细胞凋亡分析
        3.2.14 动物实验
        3.2.15 换能器声压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T-DOX的形貌结构表征
        3.3.2 HPT体外纳米酶活性及HPT-DOX在超声照射下的SDT效果
        3.3.3 声动力和化疗体外协同治疗的研究
        3.3.4 HPT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及肿瘤氧合作用
        3.3.5 HPT-DOX的体内抑瘤效果
        3.3.6 换能器的声压校正
    3.4 总结
第4章 富含缺陷的钛基MOF用于增强声动力协同治疗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MOF(Ti)纳米粒子的制备
        4.2.2 D-MOF(Ti)纳米粒子的制备
        4.2.3 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
        4.2.4 RhB修饰的D-MOF(Ti)
        4.2.5 体外单线态氧生成的检测
        4.2.6 体外羟基自由基生成的检测
        4.2.7 超声增强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4.2.8 EPR测量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4.2.9 细胞培养
        4.2.10 D-MOF(Ti)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行为
        4.2.11 细胞水平上活性氧生成的测定
        4.2.12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2.13 流式细胞凋亡术检测细胞活力
        4.2.14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4.2.15 肿瘤模型
        4.2.16 溶血实验
        4.2.17 D-MOF(Ti)纳米粒子的体内生物相容性研究
        4.2.18 D-MOF(Ti)纳米粒子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4.2.19 体内肿瘤抑制实验
        4.2.20 H&E,TUNEL,Ki-67抗体染色
        4.2.21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总结
第5章 窄带隙四硫化钒声敏剂用于增强声动力治疗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VS_4纳米枝晶的制备
        5.2.2 Pt-VS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3 RhB修饰Pt-VS_4纳米粒子的合成
        5.2.4 体外检测单线态氧的产生
        5.2.5 体外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5.2.6 体外氧气生成的检测
        5.2.7 体外检测谷胱甘肽的消耗
        5.2.8 细胞培养
        5.2.9 Pt-VS_4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行为
        5.2.10 细胞水平上活性氧生成的测定
        5.2.11 细胞水平氧气生成的测定
        5.2.12 细胞水平谷胱甘肽消耗
        5.2.13 细胞毒性试验
        5.2.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性
        5.2.15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5.2.16 动物模型
        5.2.17 Pt-VS_4纳米粒子的体内生物相容性
        5.2.18 Pt-VS_4纳米粒子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5.2.19 体内肿瘤抑制实验
        5.2.20 H&E,TUNEL,HIF-1α,VEGF,ROS,和GSH染色
        5.2.21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4 总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疗效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2.2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9)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19年会(EAU2019)会议专题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 会议第三天:前列腺癌部分
    1.1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的“是”与“非”
    1.2 前列腺癌影像学
2 会议第三天:肾癌部分
    2.1微创保留肾单位手术该普及吗?
    2.2 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最合适年轻且肥胖的小肾肿瘤患者?
3 会议第三天:膀胱癌部分
    3.1 影像学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3.2 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4 会议第四天:本文作者的成果汇报
5 会议第四天:前列腺癌部分
    5.1 专家面对面,欧洲顶级专家的MDT观点
    5.2 晚期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治疗策略的梳理
    5.3前列腺癌PET成像的是与非
6 会议第四天:肾癌部分
7 会议第四天:尿路上皮癌部分
    7.1 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UTUC的应用
    7.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用于预测膀胱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
    7.3 伴随原位癌的膀胱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后的预后情况
8 会议第四天:泌尿系统肿瘤淋巴结清扫
    8.1 前列腺癌淋巴结清扫
    8.2 尿路上皮癌淋巴结清扫
    8.3 UTUC淋巴结清扫
    8.4 肾癌淋巴结清扫
    8.5 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8.6 阴茎癌淋巴结清扫

(10)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预测肿瘤新抗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蛋白质基因组学在肿瘤中的研究
        1.2.1 蛋白质基因组学简介
        1.2.2 蛋白质基因组学在肿瘤中的研究
    1.3 肿瘤新抗原介绍
    1.4 肿瘤新抗原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的个性化新抗原预测流程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RNA-seq数据处理
        2.2.3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突变肽段的提取
        2.2.4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HLA基因分型的预测
        2.2.5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新抗原预测
        2.2.6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蛋白质质谱搜库鉴定突变肽段
        2.2.7 T细胞受体识别Jurkat白血病细胞系新抗原的可能性分析
    2.3 结果
        2.3.1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的新抗原预测结果
        2.3.2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新抗原在转录组水平上过滤
        2.3.3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新抗原在蛋白质水平上过滤
        2.3.4 Jurkat白血病细胞系新抗原与交叉反应性微生物肽序列比对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预测新抗原工作流程测试以及工具整合
    3.1 引言
    3.2 蛋白质基因组学流程测试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乳腺癌新抗原预测
        3.2.1.2 乳腺癌新抗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过滤
        3.2.1.3 T细胞受体识别乳腺癌新抗原的可能性
        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2.1 乳腺癌新抗原预测结果
        3.2.2.2 乳腺癌新抗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鉴定
        3.2.2.3 乳腺癌新抗原与交叉反应性微生物肽的序列一致性
    3.3 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的新抗原预测工具包的整合
        3.3.1 ProGeo-neo所需第三方软件及其主要功能
        3.3.2 ProGeo-neo简介
        3.3.3 ProGeo-neo下载方式
        3.3.4 ProGeo-neo的使用
        3.3.4.1 个性化蛋白质数据库的构建
        3.3.4.2 HLA分型的预测
        3.3.4.3 新抗原预测和过滤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创新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免疫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性粒细胞介导的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光免疫治疗[D]. 武云云. 长春工业大学, 2021
  • [2]细菌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冯静,柯章敏,王丽,张秀伟,张允雷. 激光生物学报, 2021(05)
  • [3]外泌体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J]. 孙榕泽,李佳欣,余杨,王思邈,滕乐生. 药学进展, 2021(10)
  • [4]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邱仁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5]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D]. 吕芳芳. 河北大学, 2021(09)
  • [6]血清肌酐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 王宁宁. 山东大学, 2021(12)
  • [7]几种新型声敏剂的开发优化及其在肿瘤协同治疗方面的应用[D]. 梁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J]. 陆振益,崔忆旋,赵报,王文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06)
  • [9]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19年会(EAU2019)会议专题纪要[J]. 赵晓智,杨荣,邱雪峰,纪长威,张顺,林廷升,陈蔚,高杰,陈梦霞,余威,郭宏骞.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3)
  • [10]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预测肿瘤新抗原[D]. 李雨雨.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免疫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