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兵地结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路径的战略思考

基于兵地结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路径的战略思考

一、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途径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冶建明,宋娟,兰甜[1](2021)在《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第一师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团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求兵团实现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兵团城市推行兵地融合战略成为推进兵团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阐述兵团第一师兵地融合发展溯源,依据兵地融合思想和兵团城镇化的研究背景,提出有关兵团第一师管理和建设的意见,以期为兵团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建设、社会和谐提供建设性指导。

王盼[2](2020)在《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肩负特殊使命和承担特殊功能,兵团城镇化与其它地方的城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简单效仿已有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更为缓慢。城镇化既是兵团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又是集聚人口产业,加强民族团结与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堡垒。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兵团现阶段城镇布局呈现明显的“北强南弱”态势,很难适应新时期维稳戍边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兵团南疆城镇化建设,对于实现兵团社会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南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从研究对象等方面指出了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第二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镇规划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特色城镇化、城镇规划等概念的内涵,并对兵团南疆城镇化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兵团南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阐述了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章运用特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四个方面对兵团南疆四个“师市合一”城市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单项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提供了依据。第五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制约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统筹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提供了依据;第六章根据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分别对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市与团场城镇发展进行了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第七章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由于兵团南疆城镇肩负特殊使命与特殊功能,因而必须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2)根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等差异以及综合测评结果,将兵团南疆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分别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生态宜居型+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边境贸易型城镇+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维稳戍边型城镇+兵地融合型城镇。(3)构建“师市城镇—重点城镇”的城镇体系,优先发展师部所在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模式,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中心,以兵团南疆三个其他师市为支点,以八个重点城镇为依托,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大与地方城镇协作和共同发展,为兵团南疆的特色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4)结合国内外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兵团南疆的实际情况,提出“民族融合、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以及健全城镇管理体制、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内对外宣传等具体发展措施。

洪玺铭[3](2020)在《兵地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以兵团某师T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作为同一地域人群间社会互动的地域性社会共同体,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提高社区治理的工作水平,即符合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符合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有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在新疆兵地融合的政策下,如何让兵地双方从共同发展经济转变成融合共存、共同治理社会,更加需要在兵地融合的视角下对社区治理多做功夫。本研究将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T新区的社区开展实地调查,运用社区治理理论对T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进行分析,运用三社联动视角对T新区社区治理提出优化策略。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兵地融合示范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T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实地调查;观察了T新区所辖13个社区的治理工作的整体现状和基本模式,并对T新区13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发放200份抽样调查问卷和13次结构访谈,发现了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主体、机制与功能;通过比对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和兵团城镇传统社区治理、“三社联动”社区治理之间的差异,总结了兵地融合区域社区治理主体更多元、机制更多样和功能更丰富等特点和缺乏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治理观念落后等不足;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社区治理的政策、兵地双方社会环境等外部影响因素与治理制度、工作人员水平和居民参与度等内部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结合兵地融合的背景,探索构拟一种兵地双方共建的社区治理模式,并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T新区社区治理的思考,构思了未来T新区社区治理的愿景与新模式。

班博洋[4](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的成果建设及取得的较好的发展成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也随着全国的这股热潮不断推向前进。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响应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提升。首先,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走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从兵团的历史发展历程、区位分布的不完整性、体制的特殊性、人口及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空间布局特征等角度总结了兵团的基本特征,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不仅明晰了研究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对于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普适性意义;同时,针对于兵团特殊性分布特征,也可依据兵团小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各个团场的具体特色资源,具有设计各团场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接着,笔者分析总结了特色小城镇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并结合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特殊要求,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以产业及空间两大体系进行构建。产业规划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建设两方面构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面: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兵团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现状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特色产业设计,笔者构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AHP分析模型,同时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战略SWOT分析模型构建出了四种可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空间规划结合产业、生态、文化三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响应的设计要点及设计策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及构建是为指导具体兵团各师及团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框架,针对兵团小城镇体系具有普适性意义。最后,承接上述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以第六师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为例,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为规划框架结合新湖农场自身特殊的资源及文化,分别从产业、空间、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证探索了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实践将本论文理论研究运用实际项目的最终成果,实现了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图38幅,表27个,参考文献81篇。

刘丽君[5](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八三团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席卷全国,尤其是在我国提出将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背景下,全国的各类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特色小镇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的小城镇,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动、引领的作用。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功能特色等,使其拥有与其他小镇不同的特性。因此,以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为切入点,挖掘地方特色,发展特色小镇是实现当地产业转型,提高城镇化水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我国基于屯垦戍边事业而发展建立起来的,兵团垦区所属的团场多数处于新疆内部远离交通主干线、临近大漠隔壁腹地、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是团场面临的基本生态环境。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八三团为研究对象,其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特色小镇是有差别的,重点关注特色小镇的产业、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因地制宜的提出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本文以特色小镇的研究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特色小镇的研究发展和方法。从特色小镇的核心内涵、重要意义、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对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梳理,并从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中汲取经验,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探讨。从区位交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经济产业、旅游资源等几个维度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八三团的现状基础进行梳理,同时注重公众参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吸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对一八三团发展诉求进行概括,并总结特色小镇规划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等。最后,从特色小镇的城镇职能、性质和发展规模入手,着重对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功能复合的空间培育、融入文化的形象风貌培育、注重整体效益的分析开发等规划策略的研究,探索面型实施与未来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

黄秋童[6](2018)在《转型时期新疆兵团十三师红星一场城镇化路径与规划建设指引研究》文中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处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经营农场向经营城镇转变,全面推进兵团城镇化。无论是城镇化问题还是兵团问题,都是非常系统和复杂的,本文只能对局部有针对性的重点探讨。175个团场城镇是兵团城镇化的重点,对于兵团团场这样一个特殊制度、特殊地域环境下的产物,其城镇化道路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有明显区别,照搬任何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路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本文以十三师红星一场为研究对象,首先搞清楚团场建场至今的建设历程和空间组织关系;其次,分析团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最后,结合红星一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城镇化路径和规划建设指引,为团场城镇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一共七章,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从选题背景出发,引出研究的问题,并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逻辑和论文框架,最后对红星一场的基本概况进行说明。第二章,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综述部分。对本文涉及到的较新概念进行解析,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相关案例,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兵团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研究团场的城镇化离不开60多年的屯垦历史。第三章是对“屯垦戍边”时期,红星一场建设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特定历史时期体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团场建设的影响,并研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组织关系。第四章,探讨“建城戍边”时期,红星一场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体制机制、人口、产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第五章是问题导向下的城镇化发展路径。首先研究转型发展时期红星一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指出产业结构转型是基础动力,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起关键作用,良好的区位条件提供了新的动力。最后对红星一场面临的城镇化问题和现实需求进行再审视,进一步提出“党政军企”职能分离的体制创新路径,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中心聚集的人口转移路径。第六章是对具体规划建设指引的研究。结合发展路径和现实情况,确定红星一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再从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土地利用和住区营造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建设的导控指引,为团场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基础和依据。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梳理本文主要结论,提出创新点,并展望关于团场城镇的未来研究方向。

王蕾[7](2017)在《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兵团城镇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展到今时今日,兵团的双重使命更加凸显,即“屯城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兵团城镇在屯城、戍边、维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自身的特征为前提,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与兵团特殊的历史使命以及兵团城镇的特殊功能相适应的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化发展为契机,建立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线,分析符合兵团现实情况的选择依据,探索如何在兵团城镇化众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中做出合理适当的选择,同时,详细分析和论述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约束条件及发展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推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构建适应兵团实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兵团自身的特殊性,兵团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兼具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使命,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的双重职能,农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双轮驱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机制,资源丰富与生态脆弱的双重环境。兵团的城镇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使命推动的初创阶段(1950-1966年)、政策抑制的停滞阶段(1967-1981年)、改革推进的复苏阶段(1982-2005年)和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的飞进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2010年以后,兵团城镇化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人口转移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2)在特殊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缺乏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造成现有兵团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而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的后续供给,阻碍了兵团城镇化进程。团场同时具有经济主体地位和行政主体地位,这种双重主体地位限制了城镇化资源规模,成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受兵团这种特殊体制的影响,进行城镇化发展研究要先解决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利益冲突。(3)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兵团特殊的职能性质是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特殊的维稳戍边历史使命仍然是兵团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兵团发展的有机体系。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发展兵团城镇化,就要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出发,根本上解决特殊体制中团场职工的非农转移问题,同时加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及地缘条件等制约条件。(4)目前,兵团城镇的初步发展格局为“城市—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中心连队社区”,本文对兵团城镇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职能不同,将兵团城镇归类为一般职能城镇和特殊职能城镇,针对兵团不同职能的城镇,拟定了措施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体系。可为完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建设,加快兵团特色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5)兵团模式有着特殊特征与深刻内涵,“师市合一”模式、“兵地共建”模式、“一团一镇”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经验和教训,拓展性地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兵团新时期的内涵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兵团城镇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对兵团城镇化的研究应该积极而审慎的处理,正确选择兵团特殊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从狭义的城镇化路径的含义出发,分析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规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等具体方面,提出实现及推进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进程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本着差异化的战略,以兵团62团为实证进行规范分析,根据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分析62团的城镇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以兵团62团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出适合该团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希望为兵团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李雪伟[8](2017)在《新疆兵地融合发展:困境破解与体系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兵地融合发展思路过于强调体制差异,对制度、环境、观念、路径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重视不足,使得兵地融合仍然是"形式大于实质"。文章从产业结构、城镇建设和实践经验出发,着重对兵地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破解现实发展困境的基本逻辑,即坚持求同存异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目标,建构由制度保障支持系统、城镇体系支持系统、产业发展支持系统和人才培养支持系统组成的多元融合发展体系。

贺冰[9](2015)在《南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文中认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发展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也会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应调整和提升。城镇化建设更加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于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加快南疆(兵团)城镇化的建设,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结合南疆(兵团)实际情况,充分协调好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发展比例。促进南疆(兵团)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已经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整体归纳了关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关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联发展的相关理论成果;用统计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间,南疆(兵团)的城镇化发展情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处理出南疆(兵团)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到了相对应的关联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关联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只有发展南疆(兵团)特色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调配四个师市的产业特点,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稳步高效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魏秀月[10](2015)在《基于南疆气候特征的兵团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 ——以三十八团小城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等政策的不断推进,新疆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城镇化水平也愈益提高。遵照国家和兵团的城镇化战略部署,南疆地区各个新建和扩建团场正紧盯扎根建设、维稳戍边和嵌入式发展目标,积极地进行兵团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但是在气候环境恶劣、生态基础薄弱、城镇分布稀疏的环境背景下,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应对气候问题带来的挑战,是南疆地区宜居宜业兵团小城镇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编制各个层次上都包含了涉及气候的相关内容和规划深度要求,但是在响应气候条件方面的研究和规范明显不足,特别是针对南疆兵团小城镇,在指导其响应气候条件的规划建设工作方面显着失效。南疆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极端气温和寒潮灾害频发、极度干旱少雨、风沙大,气候条件恶劣,同时南疆兵团小城镇所在地区城镇化基础薄弱、建城戍边任务艰巨。基于积极响应气候条件进行南疆兵团宜居宜业小城镇建设的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应将气候因素融入规划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规划方案的气候适应性模拟,以及通过强化以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南疆兵团小城镇功能环境及人居环境的优化目标。最后,论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响应气候特征的理论策略与规划方法,通过地处南疆的三十八团小城镇规划进行实证验证。其要点在于通过气象数据可视化处理和解析,找到应对气候特征条件的规划平衡措施,进而进行优化设计和比选方案的计算机模拟验证。在专项规划的编制方面重点针对多风沙、高热的气候条件进行研究,提出三十八团能源利用规划和防风规划的技术措施和空间安排。在适应和改善气候环境的设施规划方面,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通过建设防风固沙体系和居住社区挡风墙来减小风沙对城镇的影响;从高比热容外墙围护结构、屋面保温和提高窗热工性能三个方面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借助大型太阳能遮阳伞和特朗布壁实现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建设绿色循环社区以节约与高效利用水资源。

二、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途径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途径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第一师城市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基于兵地融合的兵团第一师演变过程
3 兵地融合背景下的兵团第一师城市发展策略
    3.1 提高人口基数,增加人才引进
    3.2 完善体制政策,推动体制创新
    3.3 协调城市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3.4 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兵地融合
4 结语

(2)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色城镇化研究
        1.2.2 城镇规划研究
        1.2.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1.2.4 城镇化路径与模式研究
        1.2.5 兵团城镇化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城镇化评价模型
        1.3.2 多元线性回归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城市规划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城镇化
        2.2.2 特色城镇化
        2.2.3 城镇规划
第3章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3.1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程
        3.1.1 初始阶段(1954 年—1965 年)
        3.1.2 缓慢发展阶段(1966 年—1981 年)
        3.1.3 加速发展阶段(1982 年—2003 年)
        3.1.4 全面推进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
    3.2 兵团南疆城镇化概况
        3.2.1 兵团南疆城镇区位分布
        3.2.2 兵团人口城镇化概况
        3.2.3 兵团南疆城镇经济发展概况
        3.2.4 兵团南疆城镇的特殊地位
    3.3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约因素
        3.3.1 干旱的气候与脆弱的生态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3.3.2 人口数量有限与经济规模偏低限制了城镇化发展
        3.3.3 产业发展滞后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3.3.4 兵团特殊体制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3.4 总结
第4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4.1 特色城镇化评价的相关理论
    4.2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4.2.1 评价方法
        4.2.2 综合评价模型
        4.2.3 指标选取
    4.3 单项评价
        4.3.1 人口城镇化评价
        4.3.2 经济城镇化评价
        4.3.3 社会城镇化评价
        4.3.4 生态城镇化评价
    4.4 综合评价
    4.5 总结
第5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5.1 理论分析
    5.2 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
        5.2.2 数据来源
        5.2.3 变量选取
        5.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的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
    6.1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功能体系
        6.1.1 示范引领的体制功能
        6.1.2 维稳戍边的政治功能
        6.1.3 促进发展的经济功能
        6.1.4 实现民族交融的文化功能
        6.1.5 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
    6.2 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镇发展定位
        6.2.1 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
        6.2.2 生态宜居+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
        6.2.3 边境贸易+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
        6.2.4 维稳戍边+兵地融合型城镇
    6.3 兵团南疆重点团场城镇发展定位
        6.3.1 区域带动发展型和先进生产力示范型城镇
        6.3.2 现代特色农业型和电子商务示范型城镇
        6.3.3 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旅游型和轻工业聚集型城镇
        6.3.4 以维稳戍边为使命的智慧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城镇
    6.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发展统筹规划
        6.4.1 “师市合一”城镇的统筹规划
        6.4.2 重点团场城镇的统筹规划
    6.5 总结
第7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7.1 国外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7.1.1 美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2 德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3 以色列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4 经验总结与借鉴
    7.2 国内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7.2.1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2 温州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3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4 成都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5 经验总结与借鉴
    7.3 兵团南疆城镇的发展思路
        7.3.1 民族融合,特色发展
        7.3.2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7.3.3 发展经济,共同进步
    7.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7.4.1 健全城镇管理体制
        7.4.2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7.4.3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7.4.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7.4.5 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7.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兵地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以兵团某师T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
        2.1.2 社区治理
        2.1.3 兵地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治理理论
        2.2.2 三社联动视角
第3章 T新区社区概况
    3.1 T新区社区发展历程
        3.1.1 兵地融合前时期
        3.1.2 兵地融合后时期
    3.2 T新区社区发展状况
第4章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概况
    4.1 社区治理主体
        4.1.1 社区治理领导者
        4.1.2 社区治理工作者
        4.1.3 社区治理参与者
    4.2 治理主体参与机制
    4.3 社区活动
    4.4 社区治理的功能
        4.4.1 通过行政治理手段促进兵地融合
        4.4.2 通过社区活动促进兵地间社会交流
        4.4.3 提升兵团的社区治理能力
        4.4.4 满足当地民众对社区的需求
        4.4.5 拓宽了地方企业与居民的发展空间
第5章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
    5.1 T新区社区治理主体更多元化
    5.2 T新区社区治理主体参与机制更多样化
    5.3 T新区社区治理功能更丰富
第6章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不足
    6.1 T新区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
    6.2 T新区社区治理能力不足
第7章 影响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7.1 外部影响
        7.1.1 多项政策的综合影响
        7.1.2 兵地双方政府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7.2 内部影响
        7.2.1 T新区社区治理制度缺失的影响
        7.2.2 社区治理理念落后的影响
        7.2.3 社区工作人员综合水平能力不足的影响
        7.2.4 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的影响
第8章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8.1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
        8.1.1 构建“兵地共建——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
        8.1.2 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
    8.2 T新区社区治理模式优化措施
        8.2.1 加强K市政府关于T新区社会治理的参与意识
        8.2.2 完善社区治理各项法规和治理主体参与机制建设
        8.2.3 增加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并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8.2.4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致谢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国家政策支持
        2.1.2 地方发展目标导向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
        2.2.2 特色小城镇理论研究
        2.2.3 城镇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2.2.4 城镇空间发展理论研究
    2.3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2.3.1 研究意义
        2.3.2 研究目的
        2.3.3 研究方法
        2.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3.4.1 研究思路
        2.3.4.2 技术路线
    2.4 创新点
3 相关术语、概念及理论解析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特性
        3.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1.2 兵团的特征性分析
        3.1.2.1 兵团的基本特征性分析
        3.1.2.2 兵团的空间特征分析
    3.2 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3.2.1 特色小城镇概念
        3.2.2 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
        3.2.3 特色小城镇特点
    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3.3.1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
        3.3.2 已建兵团特色小城镇分析
        3.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特性
    3.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4.1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
        3.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3.4.2.1 田园城市理论
        3.4.2.2 产业集群理论
        3.4.2.3 特色小城镇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
    3.5 本章总结
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研究
    4.1 特色小城镇规划基本要求
        4.1.1 特色小城镇规划构成特征
        4.1.2 特色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特殊要求
        4.2.1 兵团特色小城镇构成特征
        4.2.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特殊要求
    4.3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4.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4.4.1 兵团特色小城镇产业规划设计研究
        4.4.1.1 兵团现状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4.4.1.2 农业现代化发展
        4.4.1.3 特色产业规划设计
        4.4.2 兵团特色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4.4.2.1 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4.4.2.2 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实践分析论证—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5.1 规划背景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5.2.1 总体定位
        5.2.2 发展目标
    5.3 规划内容
        5.3.1 产业规划
        5.3.1.1 新湖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5.3.1.2 新湖农场产业上位发展目标
        5.3.1.3 新湖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
        5.3.1.4 新湖特色产业规划
        5.3.2 空间规划
        5.3.2.1 生态渗透格局
        5.3.2.2 “点、线、面”空间要素设计
        5.3.2.3 节点文化传承——节点风貌设计
        5.3.3 体制机制创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八三团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兵团
        1.3.2 特色小镇
        1.3.3 兵团特色小镇
    1.4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1.4.1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1.4.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特色小镇相关基础研究
    2.1 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础研究
        2.1.1 田园城市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空间美学理论
        2.1.4 共生理论
    2.2 小城镇规划研究
        2.2.1 战略方向与经济产业
        2.2.2 布局结构与空间
        2.2.3 交通与基础设施
        2.2.4 特色风貌、生态与旅游
    2.3 国内外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2.3.1 法国科玛小镇
        2.3.2 中国乌镇
        2.3.3 热河草莓公社小镇
        2.3.4 案例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兵团一八三团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分析
    3.1 兵团一八三团现状概况
    3.2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基础分析
        3.2.1 区域发展条件
        3.2.2 自身发展条件
    3.3 特色小镇发展相关调查与公众参与
        3.3.1 调查技术路线
        3.3.2 调查解析
    3.4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问题分析
        3.4.1 经济产业方面缺乏升级联动
        3.4.2 布局结构与空间缺乏合理的引导
        3.4.3 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3.4.4 特色风貌、生态、旅游缺乏提升与运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兵团一八三团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
    4.1 以“双产业驱动”为特色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4.1.1 产业体系构建
        4.1.2 产业发展指引
        4.1.3 产业空间布局
    4.2 以“人视角”为特色的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4.2.1 空间布局策略
        4.2.2 功能融合策略
        4.2.3 绿色交通策略
        4.2.4 风貌提升策略
    4.3 以“旅游+生态圈”为特色的实施运营策略
        4.3.1 构建“旅游+生态圈”的综合运营模式
        4.3.2 从硬件与软件、投资与推广四个方面的具体运营手段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转型时期新疆兵团十三师红星一场城镇化路径与规划建设指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兵团建设的首要任务
        1.1.2 兵团城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1.3 明晰兵团城镇化路径是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1.1.4 团场建设是兵团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对象
        1.4.1 区位条件
        1.4.2 自然条件
        1.4.3 组织构成
        1.4.4 建制沿革
2 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建城戍边与转型发展
        2.1.2 兵团城镇化与团场城镇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城镇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2.2.2 兵团城镇化与团场城镇的相关研究
        2.2.3 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2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相关案例分析
        2.4.1 兵地共建模式—天北新区
        2.4.2 商贸物流专业市场—临沂市
        2.4.3 资源节约型农场—以色列吉布兹和莫沙夫
    2.5 本章小结
3 屯垦戍边时期红星一场建设影响因素
    3.1 体制机制对红星一场建设的影响
        3.1.1 屯垦戍边任务决定体制多重性
        3.1.2 决策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3.1.3 农工个人决策受限,生产环节被割裂
        3.1.4 激励—约束机制单一,作用有限
    3.2 社会因素对红星一场建设的影响
        3.2.1 人口变动较大,具有强制性
        3.2.2 社会关系复杂多样
        3.2.3 性别比例逐渐平衡,家庭结构逐渐稳定
        3.2.4 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
    3.3 经济因素对红星一场建设的影响
        3.3.1 经济体制逐渐改革
        3.3.2 经营方式转变,企业性质愈显
        3.3.3 分配制度逐渐完善,调动职工积极性
        3.3.4 农业发展为主,工业起步较晚
    3.4 多因素影响下红星一场空间组织
        3.4.1 自然因素影响团场选址和条田布局
        3.4.2 基础设施影响场部选址
        3.4.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团场用地布局
        3.4.4 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公服配套逐渐完善
        3.4.5 各项规划稳步推进,逐渐完善
    3.5 本章小结
4 建城戍边时期红星一场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特殊体制机制影响红星一场城镇化
        4.1.1 税收职能缺失,团场发展动力不足
        4.1.2 政企不分限制团场发展
        4.1.3 两个经营主体,管理机构庞杂
        4.1.4 团场经营方式与扩大职工自主权相矛盾
    4.2 人口因素影响红星一场城镇化
        4.2.1 市场经济阶段,政策指引人口流动减弱
        4.2.2 人口的吸纳能力不足,人才流失
        4.2.3 劳动力转移关系复杂,存在“两栖”现象
        4.2.4 人口老龄化,增加团场负担
    4.3 经济因素影响红星一场城镇化
        4.3.1 产业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4.3.2 城镇化“推拉力”方向相反
        4.3.3 团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占比较大
        4.3.4 工业化初期阶段,非农产业以低端服务业为主
    4.4 资源环境因素影响红星一场城镇化
        4.4.1 资源型缺水且利用结构严重失衡
        4.4.2 风沙危害严重
        4.4.3 土地荒漠化盐渍化
    4.5 多因素影响下红星一场空间组织
        4.5.1 团场土地利用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
        4.5.2 受区位条件影响,建设用地向西边拓展
        4.5.3 交通设施分割用地,阻碍团场发展
        4.5.4 连队居民点用地分散,公服配套不完善
        4.5.5 健身广场成为团场核心空间
    4.6 本章小结
5 问题导向下红星一场城镇化发展路径
    5.1 红星一场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5.1.1 产业结构转型是基础动力
        5.1.2 行政力量推动是核心动力
        5.1.3 区位条件优势是重要动力
    5.2 “党政军企”职能分离的体制创新路径
        5.2.1 明确红星一场的法律主体地位
        5.2.2 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实现政企分离
        5.2.3 配套完善制度支撑系统,促进城镇化建设
        5.2.4 加强兵地规划协调,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5.3 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
        5.3.1 结合自身条件,优化产业结构
        5.3.2 调整农业结构及布局,促使农业产业化
        5.3.3 依托园区产业集群,升级传统产业
        5.3.4 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商贸物流、生活服务业
    5.4 中心聚集的人口转移路径
        5.4.1 加快连队整合,促使职工向场部集中
        5.4.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人口聚集
        5.4.3 构建社会关系,吸引外来人口就地城镇化
    5.5 本章小结
6 承接发展路径的红星一场规划建设指引
    6.1 红星一场建设目标与定位
    6.2 耦合产业、生态等要素的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6.2.1 城镇空间发展趋势
        6.2.2 多因素影响下空间发展研判
        6.2.3 场部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
    6.3 基于特殊文化、环境的土地利用控制指引
        6.3.1 现状特征分析
        6.3.2 整体控制策略
        6.3.3 建设导控指引
    6.4 依据地域特征的住区建设
        6.4.1 现有住区布局及风貌
        6.4.2 红星一场住区规划理念
        6.4.3 具有地域特征的住区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1.1.2 城镇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趋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市场调查法与系统分析法
        1.6.2 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分析相结合
        1.6.3 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1.7 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 透彻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1.7.2 特殊体制下,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如何合理设计
        1.7.3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推进策略
    1.8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兵团城镇化
        2.1.3 城镇化发展模式
        2.1.4 城镇化路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城镇区位理论
        2.2.3 城镇布局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述评
        2.3.1 关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的研究
        2.3.2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2.3.3 现有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兵团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环境
        3.1.1 区位环境
        3.1.2 地理条件与水资源
        3.1.3 自然资源条件
        3.1.4 特殊体制与政策环境
        3.1.5 人文环境
    3.2 兵团城镇发展历程
        3.2.1 初创阶段——使命推动
        3.2.2 停滞阶段——政策抑制
        3.2.3 复苏阶段——改革推进
        3.2.4 飞进阶段——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
    3.3 兵团城镇发展水平分析
        3.3.1 兵团城镇发展概况
        3.3.2 空间布局与规模体系
        3.3.3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3.3.4 人口城镇化水平
        3.3.5 非农就业水平
        3.3.6 社会城镇化水平
    3.4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整理
        3.4.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模型的构建
        3.4.3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特殊体制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4.1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农工的城镇化选择权
        4.1.1 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
        4.1.2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限制城镇化中农工自发选择
    4.2 团场双重主体地位限制城镇化资源规模
        4.2.1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团场双重主体地位
        4.2.2 团场经济主体地位降低城镇建设资金规模
        4.2.3 团场行政主体地位残缺形成的城镇化障碍
    4.3 兵团集中体制影响下的师团城镇化行为
        4.3.1 兵团体制的科层化特征分析
        4.3.2 兵团“戍边”的任务导向,影响师团配置城镇建设资源
        4.3.3 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
        4.3.4 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
    4.4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团场权利边界分析
        4.4.1 企业边界理论
        4.4.2 兵团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利边界的理论分析
    4.5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力边界的逻辑分析
        4.5.1 城镇化初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2 城镇化中后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3 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的进一步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约束条件分析
    5.1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启动机制——农业现代化
        5.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5.1.2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受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5.2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5.2.1“屯垦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服务
        5.2.2“戍边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的保障功能
    5.3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新型工业化
        5.3.1 兵团新型工业化
        5.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对兵团城镇发展的影响
    5.4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水资源限制
        5.4.1 水资源对新疆及兵团社会发展的作用
        5.4.2 水资源对兵团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5.5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地缘限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中城镇职能研究
    6.1 兵团城镇职能的内涵分析
        6.1.1 兵团城镇维稳职能的内涵分析
        6.1.2 兵团城镇戍边职能的内涵分析
        6.1.3 兵团城镇经济发展带动职能的内涵分析
    6.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现状分析
        6.2.1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状态
        6.2.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兵团城镇一般职能的发展思路
    6.4 兵团特殊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1 兵团“维稳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2 兵团“戍边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3 兵团“经济发展带动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
    7.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与特点
        7.1.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
        7.1.2 兵团模式的特点
    7.2“师市合一”模式
        7.2.1“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
        7.2.2“师市合一”模式的特点
        7.2.3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具体发展
        7.2.4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拓展
        7.2.5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保障体系
    7.3“兵地共建”模式
        7.3.1“兵地共建”模式的内涵
        7.3.2“兵地共建”模式的特点
        7.3.3 新时期“兵地共建”模式的具体发展
    7.4“一团一镇”模式(团镇合一模式)
        7.4.1“团镇合一”模式的内涵
        7.4.2“一团一镇,团镇合一”模式的特点
        7.4.3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具体表现
        7.4.4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内涵拓展
        7.4.5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8.1 国外城镇化的路径
        8.1.1 美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2 英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3 德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4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2 国内城镇化的路径
        8.2.1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2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3 旅游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4 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5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3 国外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3.1 推进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8.3.2 构建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8.3.3 城镇化政策应体现系统性
        8.3.4 兵团要“适度”引导
    8.4 国内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4.1 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农产品特色型城镇建设
        8.4.2 走集群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资源型城镇建设
        8.4.3 走边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边贸型城镇建设
        8.4.4 走辐射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城镇带建设
        8.4.5 走旅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飞地型旅游城镇建设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9.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路径选择
        9.1.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目标
        9.1.2 兵团特色城镇化战略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9.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2.1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目标
        9.2.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3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3.1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目标
        9.3.2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4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4.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目标
        9.4.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5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5.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目标
        9.5.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兵团第四师62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选择
    10.1 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
    10.2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10.2.1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10.2.2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10.3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分析
        10.3.1 边境景观“旅游型”小城镇
        10.3.2 生态田园“宜居型”小城镇
        10.3.3 边境口岸“经济带动型”小城镇
        10.3.4 人口稳增“戍边型”小城镇
        10.3.5 民族融合“维稳型”小城镇
    10.4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保障
        10.4.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10.4.2 发挥生态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10.4.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1.1 创新兵团城镇管理体制
        11.1.1 探索行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机制
        11.1.2 对“师市合一”的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
        11.1.3 成立兵地城镇发展协调机构
    11.2 加快兵团农业人口转移
        11.2.1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
        11.2.2 推进团场土地流转改革
        11.2.3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11.3 加强兵团城镇对农区人口的聚集能力
        11.3.1 健全商品房建设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11.3.2 建立健全自主专业扶植体系
    11.4 提升兵团城镇发展动力
        11.4.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1.4.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兵团支柱产业
        11.4.3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11.4.4 加快推进口岸贸易的发展
    11.5 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11.6 加强兵团城镇特殊职能建设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 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新疆兵地融合发展:困境破解与体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兵地融合发展研究回顾
     (一) 第一阶段 (1996-2000年) :对兵地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经验总结
     (二) 第二阶段 (2001-2009年)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 探索产业融合路径
     (三) 第三阶段 (2010年至今) :探索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方式, 强调制度建设和多元措施保障
二、兵地关系发展的历程及现存问题
     (一) 兵地关系发展的基本历程
        1. 兵地携手共建时期 (1954-1975年) :
        2. 兵地发展分化时期 (1981-2000年) :
        3. 兵地寻求融合时期 (2001年至今) :
     (二) 兵地融合发展的现存问题
        1. 兵地双方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融合发展思想。
        2. 现行融合发展的举措形式单一且力度不够。
        3. 促进融合的利益联结和沟通机制建构尚不完善。
三、兵地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 产业发展具备基础条件
        1. 兵地产业结构发展特征:
        2. 兵地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二) 兵团城镇体制改革创造融合动力
        1. 兵团城镇体制改革目标:
        2. 区域城镇化发展方向:
     (三) 兵地融合已有实践经验
        1. 哈密地区的合作治理模式:
        2. 天北新区的新城共建模式:
        3. 喀什、霍尔果斯的开发区共建模式:
四、传统兵地融合思路的困境及破解
     (一) 传统融合思路的困境:过分强调体制差异, 忽略制度、环境、观念、路径之间的网络关系
     (二) 破解兵地融合难题的逻辑:坚持求同存异原则, 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目标, 建构多元融合体系
        1. 明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2. 高层重视是统一思想行动的关键因素。
        3. 统一标准制定执行政策, 有效降低协调成本。
        4. 构建主体功能齐备的城镇体系, 改善融合环境。
        5. 推进产业融合及优势互补, 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6. 推动人才培养和知识流动, 提高融合质量。
五、兵地融合发展的体系建构
     (一) 制度保障支持系统
     (二) 城镇体系支持系统
     (三) 产业发展支持系统
     (四) 人才培养支持系统
     (五) 其他方面

(9)南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镇化研究综述
        1.2.2 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的内涵
        2.1.2 城镇化的本质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人口迁移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2.2.5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2.6 生态学派理论
第3章 南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统计分析
    3.1 兵团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3.2 南疆(兵团)城镇的空间和地域分布
    3.3 南疆(兵团)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及比较
    3.4 南疆(兵团)经济发展概况
第4章 南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研究
    4.1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方法
    4.2 关联度的计算
        4.2.1 构建比较序列
        4.2.2 原始数据的处理
        4.2.3 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值的绝对差值
        4.2.4 计算关联系数
        4.2.5 求关联度并排序
第5章 政策建议和结论
    5.1 政策建议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南疆气候特征的兵团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 ——以三十八团小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2.1 适应气候条件的城市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适应气候条件的规划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当前小城镇规划响应气候特征的局限性
    3.1 小城镇规划中涉及气候的相关内容
    3.2 小城镇规划响应气候条件的局限性
    3.3 新疆小城镇规划编制及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南疆兵团小城镇响应气候条件的规划方法
    4.1 南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特点
    4.2 南疆气候特征分析
    4.3 南疆兵团小城镇气候适应性规划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以三十八团小城镇为例
    5.1 第二师三十八团小城镇建设背景
    5.2 基于场地气候特征的三十八团小城镇适应性规划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四、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途径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兵地融合思想的兵团第一师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 冶建明,宋娟,兰甜. 中外建筑, 2021(06)
  • [2]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D]. 王盼.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3]兵地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以兵团某师T新区为例[D]. 洪玺铭. 新疆大学, 2020(07)
  •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D]. 班博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八三团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D]. 刘丽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转型时期新疆兵团十三师红星一场城镇化路径与规划建设指引研究[D]. 黄秋童. 重庆大学, 2018(04)
  • [7]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8]新疆兵地融合发展:困境破解与体系建构[J]. 李雪伟. 新疆农垦经济, 2017(05)
  • [9]南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D]. 贺冰. 塔里木大学, 2015(07)
  • [10]基于南疆气候特征的兵团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 ——以三十八团小城镇为例[D]. 魏秀月.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基于兵地结合思想的兵团小城镇发展路径的战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